2003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征_高考语文作文论文

2003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征_高考语文作文论文

2003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特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的全国高考作文是根据《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智子疑邻”引出的一个话题,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应该说都是一个比较规范的话题作文命题,体现了话题作文的基本特性,也符合考场作文的基本要求。

一、立意的角度呈现了辐射性。从2000年开始,话题作文命题就有了一个叫做“三自”的要求,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和“题目自拟”。后两者,考生是充分感到了自己的权利,但从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考生在“立意自定”上并没有拥有多少空间。2003年的话题是“感情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在原来的命题基础上应该说有了明显的改变。从话题本身来看,没有了既定的指向性,考生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立意。可以肯定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否定,包括局部的肯定和否定。正像题目中所说的,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也可以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题目还进一步放宽要求说,“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句话就意味着连有没有关系都在探讨和写作的范围之内,其关系也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所能够概括了的。也就是说,不管考生怎样认识,怎样架构二者的关系,只要有理有据都是符合题意的。话题虽说是多向的、发散的,但又增加了限制性,因为考生的写作是在对事物认知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上做文章的。

“话题”,顾名思义就是谈话的中心。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是话题作文,可如果严密推敲,就会发现又都不是十分标准的话题作文。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虽说是假定的前提,但也是一个单向的题目,那就是基本只能写记忆移植后的情形,绝不可以写记忆不能移植,尽管不能移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是一个肯定的判断,考生也只能在“丰富多彩”上做文章,这是一个“绝对”的真理,没人敢说答案是惟一的,尽管有的情形下相对一点看是可能的。2001年的“诚信”好像是一个标准的话题了,单一的指向性似乎没有了,但联系所给的材料来看,仍然是一个命题性质的题目,因为根据材料的意图和一般的生活常识以及应试技巧,考生只能写成“要讲诚信”。话题作文的最大特点应该是写作中心也就是话题要有辐射性,要呈现出多个棱角、多个方向和多个层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实际上也不符合话题作文的要求,因为考生也只能“选择”站在“救助别人”等正面意义的立场上。尽管佳作不少,但仍然是在一个方向上立意和写作,没有实现真正的应有的开放。倒是“责任”“父辈”“规则”“转折”等一些方向感不强的题目,更具有话题的特质。

二、审题的基础呈现了思辨性。话题,是大家围绕中心进行说话的内容,其基本的含义是要围绕话题谈观点的。因此要有一定的思辨性,要体现思维的内核和表征。一个话题,如果只是一个简单明了的判断,也不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作文实际。命题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方面的问题,2002年的语文《考试说明》就特意增加了一条要求——“观点要有启发作用”。这就是要考生在注重“感情真挚”的同时,也要注重文章的理性和思辨性,不要只是以情动人,也要以理服人。有了思辨性,才能出现令人启发的观点。情感往往有一定的趋众性,而观点也就是对事物的看法往往是因人而异。我们经常看到电视里的说话节目,大多就是围绕一个话题,大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思维在碰撞中生成灵感。2003年的高考题目是谈“认知”的内容,并且是由一定的前提条件来谈认知的,显然是一个以思辨性为基础的题目。究竟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有什么关系,考生必须要做理性的思考,并由此确立一个基点才能进行写作。不像“诚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等,明摆着的观点,不需要多少的思维运动,直接选材写作就可以了。当然,2003年的题目,考生在写作时,也完全可以写一些情感性、形象性的题材和内容,但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则是必须对这个题目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有了一个基本的辨识,才能选择相关的材料写作。

前几次的高考作文,题目也很有讲究,也有很强的可写性,但在符合话题作文基本思辨性特征的要求上还显不够。像“诚信”“心灵的选择”等,多偏重于思想情感。仔细想想,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大多也是在让学生写着这类文章。当然,情感类的内容不是不可以作为话题作文的题目,但严格来说,话题的原创意,或者说本质特征还应该是其思辨性或者说是以思辨性为主的。有的话题作文,往往是一个光秃秃的题目,这些题目如果放在一个电视的说话节目里,估计也很多人不知所措。因为在电视节目中一般不要讲故事、编小说,而是要发表观点和看法。比如,要说“诚信”,究竟是要说什么呢?如果什么都可以说,那么这个话题就意义不大了。要有一个讨论的范围。也许有人要问了,为什么高考还出现了那么多的优秀作文呢?原因很简单,我们的中学生基本上知道什么样的写法是符合要求的,在他们的脑子里,是有一个定式的。不过也有个别考生是写自己“不要诚信”的,初看吓人一跳,仔细读来,原来是社会上的诚信太少,该生愤极而反,不如自己也不要诚信了。其实真正的意思还是“诚信不能丢”,也确实是不能丢。北京近两年的高考题“规则”和“转折”,虽说从题目上看,也不是很规范话题作文,但因题目前面的要求比较明显,又加上题目本身也都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应该说,本质上还是能够体现话题作文的基本特征的。

三、关系性话题增强了限制性。近几年高考作文一直考话题作文,许多人认为好是好,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限制性,且容易照抄,考生写什么内容都好像不跑题,增加了评分的难度,也增加了作文教学的难度。实际上真正的话题作文是不应该出现这方面问题的,缺少限制性不是话题作文本身的缺陷。2003年的作文是一个“关系性”题目,如果没有“亲疏远近”的关系,只是一个“对事物的认知”的题目,那肯定是大而无边的。题目让写两者的关系,就有了限制性,但并没有因为增加了限制性,就减少了学生发挥的余地。相反,有了一定的限制性,反而可以使考生更有真知灼见,更能使思维变的活跃,也更能体现出考生的能力和水平。

也许有人会问,前几次的作文题都是单一方向性的,应该说可写的内容也是单一的,可为什么作文题目失去了应有的限制性,出现了“无跑题”现象?主要的问题是,虽说内容单一,但在选择题材上却没有限制。比如,“诚信”的立意方向是明确了,但选材的范围却没有限定。“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写天地间的任何事物都是正确的,因为什么事情都可以套上“丰富多彩”的标签。“心灵的选择”应该说增加了限制性,不少人也认为在中心词前加一些定语,可以增加限制性。但实际上,2002年的考生作文,据说至少有80%是写的一般性的“选择”。就连吃穿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都成了主选的内容,根本到不了“心灵”的“生命”的层次。事情不一定大,但关键是要触动“心灵”的。如果是浮于表面,世间什么事情没有选择的成分和色彩呢?还是“心灵”这个定语,起不到限制的作用,什么“选择”不需要用“心”?限制性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内容的方向性上,而应该是主要体现在选材的范围上。定向性的题目,不一定就有限制性,而辐射性的题目也不一定就失去了限制性。

当然,关系性题目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研究和探讨。其他的命题形式也可以找到增加限制性的办法。

四、对材料的要求体现了独特性。高考题目在“注意”栏中说“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这应该是话题作文的独特要求。因为不管是什么命题,如材料作文,扩写、缩写、文艺评论、思想评论、读后感等,凡是引用了材料的命题,都不可弃之不用。至于话题作文命题中的材料用法,以前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考生往往是左右为难。这次明确提出可用也可不用,不仅对考生来说心里有了底,对教师的作文教学也是一个指引。同时,更加明确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区别,凸现了话题作文的写作特性。大家都知道,在话题作文以前,高考一直是考材料作文的,材料作文就是要紧扣材料,不仅审题要紧扣材料,写作中也要和材料密不可分。如果看不清材料的意思,即使写作水平再好,也是跑了题。十几年来,不少人煞费苦心,总结出了琳琅满目的材料作文应试模式和技巧,但一条共同的法宝就是在写作中,材料要如影随形。有人甚至概括说,材料在一篇文章中的开头、中间和结尾至少要出现三次。话题作文就是为了打破材料作文的弊端而应运而生的。话题作文往往也有材料,这个材料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用法究竟有什么的联系和区别,之前似乎很少有明确的要求。有的省份在高考阅卷中,对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就是不予放过,按照材料作文的眼光来要求话题作文的写作,使得话题作文不伦不类。不少老师指导自己的学生作文时,只好笼统地讲不能不用,也不能像材料作文那样,究竟怎样用,考生很难把握。

既然是材料可用可不用,似乎就没有必要再设置材料了。确实如此,话题作文只要提出一个话题就够了,设置一个材料,可能会使话题作文有点变味。实际上,这是考试的需要,一是为了避免猜题,二是为了给考生一个写作的导引,毕竟考场作文不等于一般的说话节目或者平常的作文训练。通过材料引出一个话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表达了命题者的某种意图,同时也可增加限制性。

前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们也不是要大加讨伐,只是从进一步探讨的角度出发,对话题作文的命题进行回顾和反思,并结合2003年的作文题来把握话题作文的基本特质。当然,2003年的作文命题也有值得推敲的地方,不断挖掘,就会不断清晰。实际上,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情况来看,其内容和形式也都在不断地演进和完善。话题作文是一个新兴的作文命题形式,在文体要求和命题的表述上,应该还有一些与普通题目不同的地方,还需要每一个中学语文工作者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不仅是考试的需要,也是平常教学的需要。通过研讨、争论,会使话题作文的命题更科学,更成熟。

标签:;  ;  ;  

2003年高考作文的命题特征_高考语文作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