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慢性白血病行血液分析检验的价值分析论文_任冬平

(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检验科 四川 射洪 629200)

【摘要】目的:在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血液分析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32例慢性白血病和30例急性白血病,分别设置为慢性组、急性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对受检者进行血液分析检验,观察检验结果。结果:三组患者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分析检验不仅能够有效检出白血病,还能对急、慢性白血病进行有效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临床价值;血液分析检验;急慢性白血病

【中图分类号】R733.7;R73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029-02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blood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chronic leukemi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blood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d chronic leukemia. Method 32 patients with chronic leukemia and 30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treated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chronic group and acute group; 32 healthy check-up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blood analysis was available; the inspection results were observed. Result The red blood cell count, mean corpuscular volum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c-reactive protein an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for three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Conclusion The blood analysis is good to detect the leukemia, makes an effectiv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acute and chronic leukemia. It shall be highly recommend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Clinical value;Blood analysis;Acute and chronic leukemia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死亡率较高,主要是指患者造血功能出现障碍,其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二者病情发展速度、细胞分化程度均存在差异,因此对二者进行鉴别区分,也有利于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为此,本研究中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在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血液分析检验的临床价值,现作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32例慢性白血病和30例急性白血病,分别设置为慢性组、急性组,患者均符合白血病诊断标准,造血功能出现障碍,本研究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其中急性组,女14例,男16例,年龄5~72岁,平均(39.6±3.5)岁;

慢性组中,女16例,男16例,年龄6~70岁,平均(36.4±3.1)岁。

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女14例,男18例,年龄8~68岁,平均(36.2±2.9)岁。在年龄、性别等资料上,三组入选者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 方法

于受检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2ml。将血液放置于真空抗凝管中,管内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轻轻摇晃真空抗凝管,使其混匀,2h后使用迈瑞bc-66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检验内容有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C反应蛋白采用锦瑞PA12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仔细记录好每项指标检验结果,存在异常时予以复检。

1.3 数据处理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以t检验,当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以卡方检验。

2.结果

2.1 受检者血液分析检验各项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均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白血病患者血液检验各项指标异常率情况

急性组在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浓度方面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慢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2。

3.讨论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细胞异常增生,出现分化成熟障碍及凋亡等。白血病的特征为患者骨髓或造血器官中的白血病细胞无控制的积聚或增生,侵及其他器官及组织,并进入末梢血液中,导致白细胞发生异常情况。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异基因骨髓抑制、化疗等,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疗效不理想[3]。早期诊断白血病是提高治疗疗效的关键,因此应对两类型白血病的临床诊断进行深入研究。

通常情况下,临床主要采用血液检验进行白血病的临床诊断,通过对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进行检测,可有效诊断白血病,但临床关于两种类型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报道较少,为此,本文通过对我院既往接收的白血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组、慢性以及对照组患者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均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血液检验可有效检出白血病;并且急性白血病组血液检验各项指标异常率均显著高于慢性组(P<0.05),说明血液检验可有效鉴别慢性白血病和急性白血病。考虑原因为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均为反映机体造血功能的指标,患者患病后造血功能出现障碍,表现为上述指标均下降,而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进展快,故其变化幅度更显著。而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指标,人体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在通常情况下含量较少,但出现炎症感染或机体组织受损时,C反应蛋白含量会明显增多,血浆中白细胞数量也会迅速上升,而急性白血病患者相比于慢性白血病患者机体内环境改变幅度更大,检测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时,往往显示异常增高,且增幅显著[4-5]。因此通过血液分析检验,能有效鉴别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本研究采取的血液分析仪相比于传统检测方式,具有快速、重复性好且准确性高等特点,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血样检验的质量。但若患者细胞数目多,在细胞分类上容易出现异常,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若患者出现血细胞计数异常或仪器出现报警信号时,应指导患者复查,避免发生漏诊。

综上所述,血液分析检验不仅能够有效检出白血病,还能对急、慢性白血病进行有效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露.血液分析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6):624-626.

[2]王新玲.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0):140-141.

[3]张雪,许业栋.血液分析仪在急慢性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4):2670-2672.

[4]宫树学.急慢性白血病采用血液分析仪检验的临床价值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11):1383-1384.

[5]盛福德,汤勇.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6):29.

论文作者:任冬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  ;  ;  ;  ;  ;  ;  ;  

急慢性白血病行血液分析检验的价值分析论文_任冬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