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网红经济浅见论文_杨莹

传播学视角下网红经济浅见论文_杨莹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北京 100000

摘要:由现今的网红现象说开去,广义的网红是指互联网上拥有大量粉丝的拥趸对象,这些主体可以是文化符号,消费风向标,是一切的热点和趋势性 ,自有品牌,IP化的群体。而狭义的网红是指那些年轻貌美甚至缩小到通过开淘宝店盈利的美女。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个性化的内容传播获取点击率并且能够迅速变现为资本的网络红人是今天网红经济的传播学研究对象。将网红的运作当作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将传播学中的5W模型应用到网红经济现象分析中, 基于网络的多重属性,从网红经济的特点、市场现状、消费者属性等方面着手,根据拉斯韦尔5W模型 ,就传播活动过程中的五个要素:依次以传播者即传播主体分析,传播内容的解构,媒介的发展,及受众,正面及消极的反馈逐一说明。

关键词:传播学模型;网红及媒介;网红经济;影响

1网红经济的传播主体分析

2016年网络红人产业产值预估接近580亿人民币,相比2015年中国电影440亿的票房超出许多。巨大的利益驱使之下,“网红”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大众媒介再某个领域形成了一定知名度,受到大量粉丝追捧,变现效应规模化,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争相追捧,网红经济的传播主体是什么呢?从传播学视角,网红经济的传播主体随时代的变迁 ,经历了三代,早期安妮宝贝—神秘的网文写手,再到芙蓉姐姐、凤姐的审丑,到现在颜值圈粉的网红店主。2016年,网红经济效力从双11淘宝服饰TOP10中网红店铺占据8席可见一斑,随着网络的多元化发展,商业模式应运而生,获取关注的传播主体由网络红人,热点事件本身到神秘的网络推手打造的网络事件商业运作都可作为传播主体。网红店铺以王思聪女友闻名的“钱夫人家”在网红孵化中,除了雪梨本身作为话题自带流量,还签约了多个高颜值网红。发挥从社交端引流的优势,拉动新用户,促进销售转化。

2传播媒介自发化及随技术平台升级更多元化

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之初,采用的是线下内容线上化的简单过程,而发展到今天,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化很重要的部分是互动,粉丝互动作为更重要的内容评价标准。网红的一大特点,就是自带流量和渠道,所以网红本身也是媒介,拥有稳定的渠道,流量,甚至拥有个人化的品牌这些原来是传统媒体的优势,现今的网红都有。网红的传播媒体自发化,或者说网红媒体化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网红的发展脉络和经济、技术等要素都有非常密切的相辅相成关系。它的过程,一方面是折射着资本和技术的迭代和变迁的问题,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大众的心理诉求。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目前网红通过新媒体渠道传播中直播显然满足了最高层级 ---最大的意义在于,第一次把天涯若比邻、同时在场、安慰、陪伴、孤独、分享,甚至是虚荣和炫耀,以及人内心深处真正需要的东西黏合在一起。公众关注网红,或某些网红之所以征服粉丝,是因为在急剧的社会文化变迁中,人们从价值观、人生观上感到无所适从。而网红+直播+商业基因的融合,整个传播的链路及经济行为形成闭环。

3网红经济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一)门店实体品牌发展受限

随着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增高,网红经济越来越深入到国民的生活当中,从而有效的提升网络经济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网红博主看准商机,以中高端经济姿态大举进军经济市场,并逐步占领中国的中高端市场,门店实体品牌渐渐造成冷落。究其原因,网红经济的传播效力强,其个性化特色鲜明,并且群体风格多变,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在消费的时候能体现出消费品位和生活态度。但其消极影响在于,很难使消费者对其网红内涵有所关注,在同质网红经济频繁出现的今天,因其网红群体独具号召力、效用性的传播能力,消费者的目光也会很快转向网红经济品牌,从而忽略了门店实体品牌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白热化阶段,消费者对于经济敏感度并不高,而同质网红品牌繁多,再加之消费者受到的传播影响大,有时很难“从一而终”,品牌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没有品牌知名度就很难生存,而品牌知名度关键则是基于传播效用。

(二)产品传播重视数量而不重视质量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网红商家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引导经济分销与分流。在基于网红经济平台下,利用植入式广告方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采用大量的信息传播方式,来对消费者实施贯入式的传播。对广告传播者而言,增加信息传播的力度,能够寻找到潜在客户目标,对用户而言,希望直接在这个平台下能够获取真正想要了解的信息,不希望外界传媒广告打扰,因此不会理会广告内容,这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矛盾。但就目前的产品传播来看,网红品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有待商榷,难以切实保障消费者群体的权益。因其网红博主较大的消费影响力,变成消费者跟随网红博主大流进行购买,不再是商家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而是主动要求增加产品数量,故而网红品牌产品难以保障质量。如果仅仅依靠其传播效用来维持网红经济,那王红经济的发展基础将遭受较大阻滞。

(三)经营目标存在偏差

在国内网红经济传播中,普遍存在就信息传播而信息传播,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一般就是描述一种外观、配置等物理性质层面的东西,难以凸显网红群体的文化内涵。显然,在今天的社会背景里,人们会更加注重社会背景化效应与文化提升的享受,而不是单单的性能体验。而网红品牌产品缺乏对消费需求的根本认知,门槛偏低,难以保障网红经济综合素养及质量,容易出现发展偏差。在网红经济营销时代,个体存在的价值感被前所未有的强调与提升,也就是说,社媒营销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如果仅仅依靠独具号召力的传播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扎实的产品基础,网红经济仍为空壳。

4结语

本文以网红经济概念开启,分析社会背景下的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红经济优势及特点,消费群体与网红经济的高度一致性,以传播学理论解析网红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及受众和影响,认知网红传播效用,对网红经济策略制定与实行具有重要性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经济推动发展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走向,规范网红经济发展动向,基于传播学视角,并且出台相关规范流程,确保网红经济的传播规范、系统,切实保障我国整体经济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张隽隽. 后女性主义与性别表演:“网红”及“网红经济”分析[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6,(06):74-79.

[2]刘玎璇. 从网红经济看PGC的商业变现路径[J]. 今传媒,2016,(12):77-79.

[3]沈霄,王国华,杨腾飞,钟声扬. 我国网红现象的发展历程、特征分析与治理对策[J]. 情报杂志,2016,(11):93-98+65.

[4]高飞,高美妮.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网红经济的发展[J]. 科技展望,2016,(31):247-248.

论文作者:杨莹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7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  ;  ;  ;  ;  ;  ;  ;  

传播学视角下网红经济浅见论文_杨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