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思路_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思路_贫困地区论文

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开发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现状及论文,思路论文,人力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大家所公认的事实。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更是如此,“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在邓小平同志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对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又作了进一步的分解,认为这当中人力资本是最关键的因素。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表明了,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是人力资源。因此,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只有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从而为摆脱贫困提供保证。

关键词 贫困地区 人力资本 开发思路

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本未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本文拟就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出简单分析,试图得出开发人力资源的具体思路。

一、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

人力资源的状况主要从科技力量、人口素质、社会服务状况等方面来看。

1、贫困地区的科技力量状况

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与它们之间的科技力量差距直接相关。从县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和科技情报文献机构的情况来看,1992年每万人拥有的在上述机构中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内蒙、甘肃、青海、宁夏、西藏、贵州、云南、广西分别为10.01人、9.25人、8.88人、14.75人、3.85人、1.44人、1.75人、1.55人, 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数(4.16人)的240.3%、222.6%、213.5%、354.5%、92.6%、34.6%、42.1%、37.2%;每万人占有的上述机构的经费支出金额分别为9.35万元、17.51万元、16.08万元、13.85万元、6.65 万元、3.54万元、8.43万元、6.65万元、 分别相当于全国的平均数(24.07万元)的38.9%、72.7%、66.8%、57.6%、27.6%、14.7%、36.0%、27.6%;由此我们可知,虽然内蒙、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在科研人数上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多得多,但其科研经费都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很多,这也就说明了所出科研成果也不会太多。而西藏、贵州、云南、广西四省区无论在人数还是经费支出上均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且贫困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历史原因的影响,目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严重的危机。整体队伍知识老化,高职高龄后继乏人。西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正高一般在55岁以上,副高50岁以上,均比从事科研工作成果的最佳年龄值(37—45岁)高出10岁左右。

科技力量薄弱,不仅会使现有的产品和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使大量的具有巨大开发价值的自然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富饶的贫困”也就是由此而生。这种情况说明了,只有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促使经济增长,从而为科技进步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最终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2、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状况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区域的经济实力取决于区域拥有的物质资本存量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人力资本存量的数量和质量;在信息时代,区域经济竞争能力取决于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的质量,即劳动者素质。

贫困地区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内蒙、青海、宁夏、贵州、云南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5.72年、4.41年、4.87年、4.15年、4.14年,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数(5.52年)的103.6%、80.0%、88.3%、75.2%、75.0%;具有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分别为1.67%、1.69%、1.86%、0.89%、0.92%,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数(1.59%)的105.0%、107.6%、117.0%、56.0%、57.9%;相反, 文盲比例分别为20.4%、38.4%、31.4%、34.5%、35.0%,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数(20.6%)的99.0%、187.4%、152.4%、167.5%、169.9%。可见,这些地区(除内蒙外)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较高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或高出一些,但文盲的比重却高出全国水平。

另外,由于贫困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每十万人拥有大专文化人数,少数民族远远低于汉族地区,如西藏423人、广西783人,辽宁2580人。而文盲、半文盲率,少数民族地区则远远高于汉族地区。

在占15岁以上人口文盲半文盲的百分比中,辽宁11.51%(男6.58%,女16.62%)、广东15.06%(男5.81%、女24.55 %)、广西16.25%(男7.52%、女25.74%)、西藏69.34%(男55.49%、女83.08%),宁夏33.48%(男22.47%、女45.12%)。由此可看出,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还十分落后,尤其是对女性的教育。教育事业落后,必然导致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人才奇缺,尤其是中高级人才。从全国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比重(1990年:普通高校 6.6%,中等技校7.3%、中等师范10.0%、普通中学6.4%、农职中学5.1 %、小学8.7%)可以看出, 少数民族在校生的人口比例(在建国以来持续上升),其上升速度远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1990年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13.5%),建国以来,少数民族受教育人口比重一直大大低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因而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人才奇缺的状况。

另外从1990年全民所有制单位从事科技工作的少数民族科技人员的比重(工程科技人员2.19%、农(林)业技术人员6.44%、卫生技术人员4.18%、科技研究人员2.30%、教学人员3.04%)看,与13.5%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上述情况表明,教育事业落后是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

3、贫困地区社会服务状况

贫困地区社会服务落后是人口素质低下的直接原因,更为严重的是它不仅造成现有的劳动力素质低下,还使未来的劳动力素质低下,从而使区域现在缺乏竞争力,还使得在未来也缺乏竞争力,丧失持续发展和赶超的根本动力。

贫困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人数大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大多数小学教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往往教学质量不高,加上校舍破烂不堪,教具残缺不全等,给贫困地区带来的是很低的升学率和很高的文盲率。

贫困地区农村基本的预防性和医疗性卫生服务始终极为缺乏。一些数据表明,在贫困地区儿童中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很高,而且与家庭收入和家长的文化程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中国的地方病和微量营养元素缺乏症往往具有高度的地方性,而且恰恰都集中在贫困地区。从92年的数据也可看出,贫困地区所拥有的卫生机构和卫生技术人员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上这些都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隐患,那么贫困地区落后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人口素质低下,使住在水边的不会种高产水稻,不懂水产养殖,得不到江湖之益;住在山里的不会造林,不会开矿,收不到林果,矿藏之利。落后其本质不是资源的贫乏,不是产值的低下,也不是速度的缓慢,而是人的素质低下。其直接和本质的原因,又是教育落后。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改善劳动者身体和文化素质,才能最终促进经济的腾飞。

二、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贫困地区人力资源无论是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都很低,这就使得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存在许多问题。

1、因素质低下,文盲半文盲率很高,因此, 这些地区对外界的支持反应迟钝,形成造血机制的难度大,跨度时间长。

2、由于人口素质低下,其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就差。这正如哈比森指出的: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如果不能发展人民的技能和知识,就不能发展任何别的东西。”〔1〕

3、由于素质低下,同时也表现为一种自我维持文化体系, 穷人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而且一旦这种“亚文化”形成便对周围的人发生影响,从而世代相传,于是贫困本身也便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维持和繁衍。 〔2〕

4、由于人口素质低下,这一地区的人口数量增长失控。 几千年的封建思想观念,导致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惯性心理,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多生,越生越穷,越穷越生。以至于有好多地方疾病与贫困相随,落后与超生并存。这又形成了一个怪圈,人口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

5、由以上分析, 可知少数民族在受教育方面所占的人口比例较少,同时女性又少于男性。

6、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严重。实际上,对于贫困地区来说, 存在着一个人才逆流机制,即:高级人才流出多、流入少,低层次人才流入多、流出少。

7、人才滞流且分布结构不合理。 这样就加剧了人才供求的空间失衡,而且由于这种不平衡和隶属关系上的“屏蔽效应”,很难形成人才的辐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贫困地区要发展经济,只有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同时克服现存的困难,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才能提高科技的利用率,提高生产力由潜在向现实的转化率,最终推动经济的飞速增长。

三、贫困地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思路

实际上,贫困人口的贫困根源于不利的生存背景,根源于缺乏教育和训练,根源于营养不良和缺医少药。〔3〕贫困人口由于收入低下,使他们处于营养不良,身体素质不佳的状态,加之缺医少药,往往疾病缠身,还要受地方病的折磨。不仅如此,低收入也使他们无钱上学,受教育年限短,文化程度低,因而接受和掌握新概念和新技能的能力较差。这一切不仅使他们在农业生产中劳动生产率较低,还使他们缺乏竞争非农业就业机会的能力。因此,要使他们迅速脱贫,有效地利用提供给他们的经济机会,就要改善他们的健康状态,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即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具体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要转变贫困地区人们的旧的传统观念。

〈1〉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受到现实经济基础的制约, 而且还面临着来自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的束缚。这种自然经济观点是在以往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是长期自然经济意识的沉淀。因此;驱散这一雾障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而在这一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借助教育的力量去提高贫困地区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现代经济意识。

〈2〉部分贫困地区还受宗教文化的影响, 使得所在地区的人们安于现状的思想十分普遍,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轻商、鄙商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缺乏货币、价值观念,他们世代生活在一个封闭的落后的社会环境中,视野狭窄、墨守成规,不愿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认为“读书无用”。这已经成为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主要障碍。

〈3〉还有些地区,所办教育均是为了考大学,尤其是农村, 家长望子成龙并把获得一张大中专文凭视为摆脱贫困的农村生活和繁重的体力劳动的通行证。

综此种种现象,笔者认为,只有改变贫困地区人口的传统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发展经济。而转变观念首先要从领导干部做起,培训或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经济意识的干部来带领贫困地区人民致富。其次应该使贫困地区的广大农牧民也尽快转变观念,而为此,就必须实施教育,首先应发展成人应用教育,其重点又应放在开化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上。这样针对性强,见效也快,从而能为实用科技的推广普及、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培养出一批合格的适用人才,并加速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

2、多方筹集资金

要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就需要资金。在贫困地区经济十分落后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解决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扶贫经费。 中央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资及医疗卫生状况的投资,采取了很明确的倾斜政策。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层层落实。一旦落实了,将会有力地促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卫生状况的好转。然而,从多年来一些贫困地区的情况看,将扶贫后之经费真正用于发展教育和改善医疗卫生状况的极少。所以,政策的落实,还需要作更大的努力。

〈2〉各级地方政府应逐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这是解决教育经费的主渠道,应狠抓落实。只有把本地区人民的健康状况和文化素质都提高了,才能有力地促进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实行集资办学。办学是社会的事,需要全民来参与。 政府要支持广大群众在量力、自愿原则下集资办学。这是多渠道筹资的另一种重要方式。现在的“希望小学”、“春蕾计划”等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就应大力提倡。另外,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通过寺院办学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4〉贫困地区的领导干部要节俭点, 尽量挤出一些经费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总之,资金既要用于物质资源又要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上,首先应分析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其次再多渠道筹集,来为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需要解决的是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的问题

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可分为五种形式:一、医疗和保健,从广义上讲,它包括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力、精力和生命力的全部费用。二、在职人员的培训,包括企业所采用的旧学徒制;三、正式建立起来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四、不是由企业组织的那种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那种多见于农业的技术推广项目;五、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4〕

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更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人们的技术,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提供给他们的经济机会。但也不可偏废,具体思路如下:

〈1〉应着重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职业技术教育可以说是个人谋求职业的敲门砖,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保证,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一个基本前提。贫困地区面临的就是人才缺乏,这些人才靠大城市和高等院校培养毕竟是杯水车薪,难解燃眉之急。唯一的出路只有自己培养。因此,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增设一些内容,削减掉无用的课程。根据不同的地区的经济经营方式形成不同的专业结构。如在牧区、山区、农区、城镇发展各具特色,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在牧区,设置必要的畜牧业、草原管理专业及课程;在广大农村、设置相应的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乡镇企业等专业及课程;在城镇,设置一些有关工、商业、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和课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为农、牧区的经济开发培养出一批适用人才,以适应“小规模经济”发展的需要。

反过来,过于重视高等教育而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则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由于大学招生人数少,大批升学无望的中学毕业生又缺乏工作技能,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在农村,这种情况还会加剧学校毕业生向城市的盲目移民,同时也造成了追求高等教育的虚假需求,还使得有限的资源被错误地用于扩大的高等教育;既增加了社会负担,又影响了其他教育形式的投入。因此在贫困地区,应着重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2〉可采取高企(产校)联合的方式

一方面这种结合(高校和企业),可以解决贫困地区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比较迅速地把高校的科研成果真正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并能培养出一批产业界的适用人才。如美国和日本在这方面不仅高度重视,而且已经采取了具体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知道,校企合作、科研单位与企业界联手必将成为一种趋势,而且也是贫困地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好形式。这必将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打破科研机构、高校原来的那种“闭门搞科研”的状况,而应把它们推向社会,推向企业,为企业培养更多的适用人才,为社会作一份贡献。

〈3〉贫困地区可进行劳动力转移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迁移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诚然,迁移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但反过来,贫困地区若组织劳动力进行城乡间及区域间的流动,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城乡间的移动:(1)低廉的劳动力补充了城镇二、 三产业发展所需的缺口,推动了城镇经济的发展;(2 )转移到乡镇非农产业中的农村劳动力,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高级化;(3)沟通了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快了农村进步。

其次,区域间流动(西→东):(1 )有利于推进贫困地区反贫困工作,加快脱贫步伐;(2)有利于提高投入产出效益;(3)有利于东西部经济互动;(4)有利于西部的资源和环境保护。

因此,对于贫困地区来说,这也是推动经济发展、迅速摆脱贫困的一条捷径。

〈4〉对于民族地区,应正确处理好宗教与教育的关系。 一方面要坚持宗教政策,一方面应因势利导,运用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些办教育的传统办法,以适应不同民族的心理需要和接受能力。比如正确对待寺院办学的问题。寺院学校作为一些牧区社会历史上形成的文化中心,虽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普及教育的任务也还是可行的。这并不是说放弃对宗教的管理,也并不期望寺院能培养出多少高级人才,而是作为一种办学方式来说,可以通过寺院学校,逐步增强牧民对教育的觉悟程度,树立起崇尚文化教育观念,使接受教育成为牧民社会生活中的普遍要求。

4、要加强对人力资本的管理。 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明显地要受到民族文化、社会环境、风土人情等的影响,因此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形成有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如:教育结构应与经济结构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既要从目前经济结构出发,又要考虑到今后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需要,把局部与整体需要统一起来,设置适应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学校比例和系科专业,加强领导,统一规划,能力合作。另外,还要为劳动力设置就业培训辅导中心、引进人才竞争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吸引流失的人才和外地人才,做到“筑巢引凤”,共同建设贫困地区。总之,要因地制宜,在预测人力资源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以保证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人力素质的提高。只有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才能使我们走出:贫困——不抓人力资本投资——人才奇缺——经济不能振兴——继续贫困的怪圈,而走向:贫困——重视人力资本投资——造就人才——经济腾飞——由贫变富的良性循环,以此来促进贫困地区尽快摆脱贫穷和落后,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注释:

〔1〕郭志仪:《贫困实质的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反贫困斗争》, 《西北人口》,1996(3),第4页。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3〕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出版社,1995 年版,第295~296页。

〔4〕〔美〕舒尔茨:《论人才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90 年版,第31页。

〔5〕文中所涉及到的数字均由《1993 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字计算而得

标签:;  ;  ;  ;  ;  ;  

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思路_贫困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