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存在问题以及施工质量要求论文_陈影

建筑地基存在问题以及施工质量要求论文_陈影

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摘 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工程建筑地基类型,尔后解读了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接着对施工工序检验要求做了细致入微的诠释,最后分析了试桩宜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承载力检测方法。经验所得,一纸管窥,分享同仁,敬请匡误扶正。

【关键词】建筑地基 类型 存在问题 施工质量 承载力

任何事情根基打牢固,之后才能更好的发展。建筑工程也一样。其中地基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投资的大小。地基工程又是基础工程的前提条件,是基础的基础。基础的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起决定作用。因此,了解建筑地基的类型及常见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一、地基和基础的概念

基础指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因此地基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地球的一部分。承受建筑物基础所传递的上部结构荷载的土层(或岩层)。地基就其受力情况而言,在建筑物基础荷载作用影响范围内的部分,称为持力层;在持力层以下的部分,称为下卧层。

1.工程建筑地基类型

工程建筑地基类型多种多样,在建筑地基中可对其基本分为深基础型和浅基础型。前者――深基础的基本表现形式有:桩基础,即为地基上不软弱而下部不深入埋藏到有坚硬地层的情况下,最为恰当的方法便是桩基。不同种类的施工方法对桩基的处理形式不同,通常施工情况下将桩基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两个类别,前者是直接在所设计的装未出开孔,在其孔内放钢筋笼(部分施工过程将此步骤省略),再以混凝土浇灌而成,以此来确保灌注桩的承载力在关键情况下对施工所用桩身的成形以及混凝土的质量相互协调。灌注桩的品种类型较多,分为钻(冲、磨)孔灌注桩和挖土灌注桩,目前桩基的应用程度最为广泛。在预制桩方面,其特有的采用钢筋混凝土、钢材或木材在现场预制或工厂制作的工序完成后进行锤击、振动打入、静压或旋入,以此方式来设置。在后者――浅基础类型中又可按照难易程度对其进行划分:浅基础与连续基础(包括柱下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若从常规设计浅基础的角度上讲,则会出现扩展基础、联合基础和独立基础这样的分类。

深井基础中主要是指深井作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一个井筒结构物,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先就地的制作来进行井筒的搁置,用适当的方式在井筒内挖土令井在自重的作用力下克服泥土阻力不断随着井筒下沉,在高井筒的不断加深过程中沉淀到设计标的最后,在井筒下端浇铸混凝土封底。在地下连续墙方面可完全利用专门的成槽机械对其进行(挖或冲)进,利用膨胀土泥浆护壁的原理在途中开辟出狭长的深槽。若在深槽中安放钢筋笼或钢筋网,在导管内发浇灌水下混凝土,一次形成墙段。顺序来完成的以特定方式接连而成的完整的现浇地下连续墙。

在软土地基加荷施工设计中,一定不要忽视对于挖土施工的组织设计。深软土地基加荷施工普遍要在地下几十到几百米的空间中进行操作,在施工中存在技术要求高,以及危险系数也相对较大等问题,如果没有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必然难以保证软土地基加荷施工的顺利进行与完成。在国内建筑行业中,随着建筑用地的锐减,以及工程项目建设地区的逐渐推移,将会面临更多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困难与问题。在软土地基加荷施工中,国内建筑行业专业人士及政府职能部门、研究机构都要坚持科学发展积极创新的技术研究理念,逐步利用现代建筑学理论及最新的技术模式,解决加荷施工中控制指标强化管理的措施与方法,进而推进国内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与进步。

2.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2.1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建设的第一步重要工序,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往往就是由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来决定的,特别是我国作为一个土地面积辽阔的国家,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往往会随着地域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对工程建设中的地基施工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对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的工程施工特别是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施工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被很好的解决。总体而言,我国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任重而道远,只有加强了工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管理,才能切实的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想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是核心。

2.2当前我国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地基基础施工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目前的工程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2.1地基建设中的塌方问题

在工程项目的地基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地基的塌方。在工程的地基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塌方问题,必然会使地基土受到扰动,进而影响到地基的整体承载力,不仅会对自身的工程建设造成危害,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特别是在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并穿过不同的土层时,施工方如果不去根据不同土层的工程特性(地基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湿度、重度等)来确定地基基坑的边坡开挖坡度和支护方法,就会使得边坡顶部受到堆载或外力的振动产生变形, 由此引发塌方问题。或者是因为工程施工方在开挖土方时施工不当,在应该作支护的时候没有去做应有的保护,也会造成塌方。

二、施工工序检验要求

施工前检查水泥、砂、石子(现场搅拌时),按规格验收钢筋。施工中检查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人工挖孔桩孔底持力层土(岩)性。检查嵌岩桩端持力层的岩性。施工结束后观察混凝土强度、桩体质量。检查后形成检查施工记录或检验报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施工试验

(1) 工程全面开工前,应进行试桩施工试验,以验证:

1) 施工方法,回转钻进、沉管钻进、人工挖孔、螺旋钻进、冲击钻进、旋挖钻进,是否满足成孔要求,达到设计持力层和成桩要求。

2) 选择的机具是否适应场区地层条件。

3) 技术参数选择的合理性。

4) 确定单孔施工周期以便控制施工进度。

5) 验证实际施工中持力层的位置、桩长是否与设计相适应,若有差别应会同设计部门对桩长、桩持力层进行调整以满足设计对承载力要求。

(2) 试桩可单独进行,也可利用工程桩进行,试桩位置的选择应考虑施工场区,地层条件的代表性。

(3) 打试桩前应编制施工试验计划或方案,确定试验参数,明确检测项目,并做好各项试验记录。

2.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

(1)灌注桩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以下规定:

1)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但不小于15MPa。

2)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三、试桩宜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和承载力检测。

1.三方见证取样检测

(1) 原材料三方见证取样检测:砂、石子、水泥、掺合料、外加剂、钢筋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现场取样标识封存后送试验室检测。

(2) 半成品三方见证取样检测:钢筋连接,混凝土试块,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现场取样、标识封存送试验室检测。

(3) 桩身质量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J 256—2003由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三方共同选定第四方进行检测。

(4) 检测原始记录应由业主、监理、施工方三方人员共同保存。

2.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和措施

(1) 灌注桩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2)健全组织,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施工现场要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工地安全工作,各班组、工种设兼职安全员。形成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安全管理框架。

(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根据灌注桩工程的项目特点,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如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奖励制度等,并在施工中认真执行。

(4)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新上岗人员,上岗前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作业。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执行规程,施工中要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有权拒绝执行违章指令,杜绝声音指挥和声音作业。

(6)安全防护措施:

1)现场人员必须做好劳动保护工作,进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劳保鞋、戴安全帽。

2)机械设备要有安全防护措施。

3)高空作业要系安全带,雨、雪、大风天气禁止高空作业。

4)夜间施工要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做到整个工地照明无死角。

5)做好“夏季五防”、“冬季五防”工作。

(7)安全用电,灌注桩工程施工中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 50194—1993,做好供电管理,安全用电,配备专业电工;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36V以下的安全灯。

(8)安全警示与标志,施工现场要设置安全警示牌和文明施工标语牌、安全操作标识牌,识别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进行设施防护、警示防护。对于各种钻孔和挖孔、已灌注的桩孔空桩部分进行安全标识,并及时回填空桩部分,防止发生机械和人身伤亡事故。

综上而言,建筑地基存在的问题值得所有专业人士高度关注,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士深入的钻研,追求更高的提升,积极排除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为提高我国建筑施工质量,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竞争力奉献自己的力量。

论文作者:陈影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  ;  ;  ;  ;  ;  ;  ;  

建筑地基存在问题以及施工质量要求论文_陈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