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产业园区的时代精神以太原洛克佳华物联网园区为例论文_王海红

上海开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逐渐进入“互联网+”的时代,面对各省市的高新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应育而生,山西省投资集团高新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委托笔者单位从规划、建筑、景观各专业设计“太原洛克佳华物联网园区”,笔者就规划和建筑设计层面探讨第四代园区需要具备的时代精神,从而对现代高新产业园区有基本认知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物联网园区;生态;云计算中心;信息化;公共参与

一、背景分析

1.时代背景

随着时间步入2010,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而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即物联网,也在国内引起热潮,随之而来的是多个城市兴建物联网园区。本文介绍的太原物联网园区正是这个时代背景中的产物。

2.项目背景

目前,太原市正在进行经济转型及结构调整,特别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太原高新区按照内抓提升转型、外抓扩区跨越的总体思路,在南部新区拟建以物联网、云计算等重点项目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园。

园区建成后将满足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政务信息化服务、高性能计算、电子商务、物联网、数据挖掘、软件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科技应用需求,为推动“数字山西”进程提供很好的源动力。

二、园区的时代与城市精神

1.基本信息与定位

基地位置:本项目位于太原市区南侧,行政区域为小店区,《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该片区是作为太原“南移西进”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办公区域,基地位于汾河商务区中心地段,距汾河东商务区中心绿地仅500 米。

项目规模:物联网产业园区用地面积约304 344.41平方米(30.43公顷),综合容积率3.38,建筑密度25%,绿地率35.61%,建筑面积约1 098 596平方米(含地下层),由5个地块组成。

规划原则:通过独创、新颖、不可复制的独特构思,创造符合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的第四代产业型新城园区规模形象。

本文从园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角度探讨物联网园区将如何赋予新时代的特征。

“三生主义”本意上说的是一种关乎生命、生活与生态的价值观,一种精神高度。而基于互联网时代而言,它可以定义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在产业园区中心内的关系的重新思考。第一,在生产上除了物质性产品,还有大量非物质成果和增值服务。第二,在相对传统工业园中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新式园区应配备多样服务设施,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第三,在园区中引入生态概念,实则是让人类施加于自然的消极影响转变为积极影响,反馈自然界,形成生态反哺,达到真正的和谐共生。

因此,互联网+和产业园区,应该是共生共营的关系,本质是要打造有生命的产业园区,有品质,有活力,要能够自我生长、自我成长,要有产业的生态系统和城市的生态系统。第三代园区强调园区内部产业链系统的平衡,强调内部循环,第四代园区更强调与城市的开放性和融合性。

5.人文关怀

好的园区与周边业态应该是一种良性的竞合关系,以人为本的便利性。只有处理好人在其中的舒适度,也就是用户体验度,才能长久的留住客户,唯有这样才能使这里成为吸引人才的高地。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将主要入口都设置在规划中的地铁站与公交站的附近,首先为园区中的工作人员提供交通的便利性。其次,我们将配套用房合理均匀的布置在各个地块中,使得人们就近就能够解决生活需要。最后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比如餐厅的位置,一些公共活动场所的位置,也都尽量布置在环境最优美的地方,为人们在休息和交流的过程中提供舒适的环境,以激发人的最大的创造潜能,因为创造力往往是在不经意间或者是在思想火花相互碰撞的时候产生。

6.城市的特征

建筑是城市的组成细胞,建筑设计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特色就是通过一个个建筑设计体现的。

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随着快餐文化越来越成为主流文化,建筑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这样的一些快餐建筑,一些城市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为了多、快、好、省地大跃进,使得现代城市的变化千篇一律,缺乏文化的底蕴。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一方面体现了对现代化的追求,从规划的原理,建筑的形式,与城市的交互。例如,在园区中设置一系列的城市服务设施,辐射整个周边区域,将私有区域向外“翻折”并包裹本园区空间的做法,在为城市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园区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我们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地域文化,融入到整个园区的设计中来,将园区成为展现这个城市的窗口。

三、开放型园区的设计策略

1.建筑单体设计

太原气候寒冷、多风沙、干旱等,而太原传统的四合院中,有“冬天太阳可照进室内,冬暖夏凉,庭院是户外活动的场所”等好处,所以园区科研楼部分平面设计从四合院中获得灵感,在此基础上将四合院围合院落局部打开,不仅可以解决通风,湿润,光照等问题,还可以解决消防问题。坐北朝南的半封闭式布局也可以避风沙。四合院厂房部分底层架空,构成立体化的双重室外空间,进一步加深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交融。

4.无障碍设计

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园区的无障碍设计上,除了设置常规的无障碍设施,我们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关怀残障人士:

■规划设计可供轮椅通行的缘石坡道。

■为便于残疾人、老年人等的通行和游憩,公共绿地内主要通路、建筑主入口,设置方便轮椅通行的坡道。

■公共绿地的休息座椅旁应留有适合轮椅停留的空地,以便乘轮椅者与陪同者休息和交谈,避免轮椅停在绿地的通道上,影响他人正常行走。

5.现代化的配备

电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规划。

各地块建筑物地下一层中心设置一个电信机房。信息导管接至周边市政道路,地块内沿主要道路敷设9孔信息导管,次要道路敷设6孔信息导管在导管内解决所有信息交流需要的管线。

安全防范系统

本工程安防系统包括:周界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生物识别门禁系统。

区内的出入口、主要路口、人行干道、周边围墙内侧均设置闭路电视监控摄像头,24小时监控园区实况。监控中心设在各地块物业管理中心。

园区围墙设围栏式电子报警系统。

总结

新一代的高新产业园区将秉承这一时代的特征:高速、互联、信息、开放。

总结上一代产业园区的既有成果,为新一代的园区注入新的内容,在园区内部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并与外部环境互相融合,提倡公共参与,为城市建设添彩。

论文作者:王海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浅论现代产业园区的时代精神以太原洛克佳华物联网园区为例论文_王海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