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教学中横向思维教学法的实践探索论文_李瑞

中医儿科学教学中横向思维教学法的实践探索论文_李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中医科 400010

摘要:在临床学科中,中医儿科教学属于重要科目,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社会对中医儿科临床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中医儿科学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中医儿科学教师需积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将横向思维教学法引入到中医儿科学教学中,以对学生临床思维、疾病诊治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本文基于现阶段中医儿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中医儿科学教学中横向思维具体应用的一些建议提出。

关键词:中医儿科;教学;横向思维教学法

1.前言

对于中医儿科学的学生来说,不仅需对相应的中医儿科理论知识进行掌握,而且应该具备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可有效把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在临床实际病症的诊治中。但现阶段,临床专业学生需对多个科目进行学习,学习任务相对繁重,加之教师教学模式的影响,使中医儿科学这一课程的理想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横向思维教学法强调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其应用在中医儿科学的教学中,不仅可使学生对相关中医儿科知识有更为深入的掌握,而且能够对学生全面、辩证看待与思考临床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

2.中医儿科教学现存问题

以往对中医儿科学教学活动进行开展时,教学思维模式大多为纵向,即把中医儿科的相关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某一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与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等,此种教学思维有一定固定性,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传播,让学生进行垂直性的记忆[1]。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遇到实际的临床问题时,往往难以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使临床问题得不到解决,使理论与临床实际之间有较大的差距。此外,关于某一种中医儿科中常见的疾病,教师从定义、发生原因、症状与体征、诊治方面按照顺序展开讲解,学生对疾病的理论认识比较深入,但对于相似性较大的症候与症状,却难以进行准确的辨别[2]。比如,在肺系相关疾病的教学中,持续5天咳喘,可见咳嗽、发热、喉间有痰鸣、痰黄稠、面红、切脉可见滑数;听诊时,可见双肺的呼吸音变粗,右侧的肺底可闻啰音;行X片检查,可见双肺的文理增强。对于这一病症,依据症状、体征,按理说能够做出准确诊断,即肺炎。但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虽提示点极多,但仍不能将此病与风热感冒、热性哮喘等鉴别开来。可见,以往过于注重理论讲解的教学模式下,虽然学生能够对某一疾病的系统知识进行掌握,但遇到不同疾病的相关性时,却难以进行准确判断,“背得清楚,用得糊涂”。

3.中医儿科教学中应用横向思维教学法的建议

3.1相关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横向思维教学法的应用

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实际上更多是鉴别诊断,以往中医儿科学的教学重点大多为某一疾病的诊断,对相似疾病鉴别诊断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升[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思维方面看来,诊断属于纵向的思维,而鉴别诊断则属于横向的思维,要求学生依据不同的类似症状,对不同疾病之间的联系性、区别有准确的掌握,从不同层面切入到疾病的诊断中,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横向、递进的联系。对于疾病症状的诊断,应该明确此疾病中的主要矛盾,展开横向的比较,以对疾病的本质有清楚的认识。例如,在咳嗽、感冒、哮喘等肺系疾病中,可能都会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但这些疾病发病的原因与机制不尽相同,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且各有侧重。感冒的病情主要是肺卫失宣、卫阳郁遏,因此症状主要是外感症候,比如发热、流涕等。咳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外感的影响,但病机主要是肺失宣肃,导致肺气上逆,因此症状主要是咳嗽,伴有外感症状。肺炎出现喘咳的原因主要是肺气不通,症状多为喘促、气急等。哮喘会反复复发,且复发时有诱发外因。对于以上疾病,教师可通过横向思维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横向的联系,引导学生对症状相似的不同疾病进行比较,联系性对临床实际问题进行看待。

3.2疾病症候诊断方便横向思维教学法的应用

对疾病症候的诊治,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治疗的前提是对疾病进行辨证的看待。作为常见的肺系疾病,咳嗽、感冒、肺炎等都有相似甚至相同的症候,比如,风热感冒、风热闭肺肺炎等。对这些内容进行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进行横向的联系,对不同疾病进行诊断,明确相应症候中存在的不同点。此外,有些不同的疾病,也可能会有相同症候出现,比如,感冒风热挟惊、急惊风这两种疾病都会有风热动风症出现,课堂上,教师需引导学生对两个症候中存在的不同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以上两种疾病都可见发热、鼻塞、头痛、惊惕、突然抽搐、睡不安宁等症状,展开治疗时,药物应该为熄风定惊类药物。另外,以上两种疾病症状、治疗方法一致,但又是不同系统的疾病,进行诊断时,如何将二者区分开来有一定难度。教师需引导学生依据发病情况展开诊断,病程不长、发病次数不多,则可确诊为感冒挟惊,若每次感冒都有惊厥抽搐,则可确诊为惊风风热动风证。总之,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联系,横向比较相似疾病,且此种联系与比较不得局限于同一系统的疾病中,也需对其他系统的疾病进行考虑,使学生能够对临床疾病进行更为灵活、准确的诊断[4]。实际上,这种诊断思维能力就是中医儿科学教学中强调的临床思维能力。

3.3疾病相关性方面横向思维教学法的应用

在疾病传变这一方面,不同的疾病之间也有广泛联系性存在,中医儿科学虽然在中医学科的范畴内,但基于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中西医互相参考也属于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例如,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讲解,此疾病发生前大多会有前驱的感染史,如上呼吸道、肠间道等感染等,这都与病毒感染有关联性。因此,对此种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此病的本身有纵向的掌握,并对此病和其他疾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横向考虑。以以下病例为例,出现了3天的胸闷、心悸症状,发病前7天,曾有腹泻。对于这一病情,若学生有横向联系的思维,就会马上想到病毒性心肌炎。此外,临床实践上,若患儿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腹泻出现,且伴有胸闷、气短,则需对其心电图进行监测。并展开心肌酶检查,能够联想到心脏受累及,对病毒性心肌炎进行考虑。总之,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类似病症联系性方面的教学内容较多,如乳蛾引发的尿血、长时间腹泻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慢惊风、感冒反复发作引起的急惊风等[5]。对于经常有乳蛾出现的患儿,需对其外感疾病进行积极性的治疗,避免病邪内归后对膀胱血络、肾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尿血出现。同时,对于此类患儿,应定期对其尿常规展开检验,考虑尿血出现的可能性,使此病早期确诊能够实现。总之,对不同疾病之间横向的联系性进行重视,在疾病早期确诊、防治中有重要价值。

3.4疾病治疗方面横向思维教学法的应用

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开展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对病机相同、症候特点不同的疾病进行自主性的发现与比较,并明确其中遣方用药的差异性。你如,对于感冒、咳嗽、肺炎这几种风寒症候,由于病机不同,治疗也应该有所差异,感冒更偏向于风寒外感,治疗应该以解表、散寒为主,可对荆防败毒散进行应用。咳嗽与肺炎更偏向于肺气郁闭,治疗应该以宣肺止咳、疏风散寒为主,可对华盖散进行应用。此外,在中医儿科临床上,银翘散这一清凉解表的药物常被应用,大多数疾病发生的初期、风热风温刚出现时,都可对此药进行应用,比如风热感冒、邪伤肺卫水痘等,一般由卫表郁闭、邪毒外袭、肺失清肃等导致的疾病都可对银翘散进行应用。在横向的比较与施治中,可让学生对中医辨证施治这一特点进行灵活掌握,使用药更为精准,不对某一疾病采用固定的方剂治疗,而且在确保病机症候相符的前提下,灵活选择不同药物对同一种疾病实施治疗,以促进疗效的提升。

4 结语

以往中医儿科学所用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严谨的掌握,但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却有不足。而横向思维教学法强调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横向的联系,可使学生对中医儿科教学知识有更为全面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何红霞,麻红梅.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中医儿科学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28):368-368.

[2]林燕,李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发展沿革的探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1):101-103,104.

[3]丁利忠,孙丽平.中医儿科学教学现代化与规范化[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8):124-126.

[4]陈治珍,罗菲,许华,等.中医儿科学EBM结合PBL教学法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0):17-19.

[5]吴淑艳,孙海英,宋辰斐,等.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医儿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7):98-99.

论文作者:李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中医儿科学教学中横向思维教学法的实践探索论文_李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