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风格”:文体塑造媒体风格_新闻专业主义论文

“中国新风格”:文体塑造媒体风格_新闻专业主义论文

“中新体”:文风塑造媒体风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风骨论文,文风论文,中新论文,媒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点

作为对外通讯社,中新社站在全球角度报道和传播中国新闻;作为民间通讯社,中新社又以民间话语吸引海外受众关注中国命运、关心中国发展。在长期的新闻实践历练中,中新社逐渐形成了一种明显异于国内其他媒体的报道与写作风格,新闻界将其语言文字风格、写作体例与范式称之为“中新体”。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成立于1952年9月,是一家向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和关心中国的国外读者提供新闻资讯的“对外通讯社”;同时,也是一家真实、客观、公正、专业地报道中国发展,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民间通讯社”。

挖掘硬新闻中的“亲近性事实”

根据与读者的关系,西方新闻界一般将新闻分为“硬新闻”与“软新闻”,“硬新闻”题材在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方面天然逊于“软新闻”题材。中国本土的“硬新闻”如何超越意识形态与文化障碍,在国外受众对其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与认同感?

面对处于不同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国外受众,中新社通过发掘“亲近性事实”,克服了“硬新闻”题材在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方面的劣势。“亲近性新闻”是美国新闻界对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平民化报道实践的经验总结,即“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报道大众在寻找生活的意义与目的时,他们的行为、动机、情感、信念、态度等”①。在报道题材上,“亲近性新闻”关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在报道技巧上,采用平民化的视角与叙事方式。“亲近性事实”如同“硬新闻”的血肉,拉近了“硬新闻”与读者的距离。

中新社则仔细挖掘并在报道中凸显能够满足海外读者地域,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三类“亲近性事实”,强化了“硬新闻”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场新闻故事和细节。在5·12汶川大地震、温州动车追尾脱轨、云南盈江地震、甘肃幼儿园校车事故和3·11日本地震、莫斯科机场恐怖爆炸、伦敦骚乱等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中新社记者第一时间赶赴新闻现场,报道事实真相、还原现场细节。

海外华人华侨关心的侨乡、侨属新闻。海外华人华侨虽然身处异国他乡,却心系故土,时刻牵挂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注视着家乡的点滴变化。中新社记者去到福建、广东、广西、浙江等省侨乡村落,听侨属声、写侨乡事,展现了侨乡风土人情、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也反映了侨乡文化的衰落和侨乡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的困境。

“硬性人物”的细节描绘。这里的“硬性人物”,专指“硬新闻”中所涉及的与大众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的新闻人物,诸如政府官员、风云人物、新闻活题中的权威人物和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比如国家领导人,国内媒体对于他们公务活动的报道更多出于官方和宏观视角,有着固定的报道框架和报道模式,而中新社通过细心的观察、采访,搜集他们平实的语言、对事件的反应、神情与动作等易被受众感知的细节,在写作中突出、放大不平凡人身上的平凡之处。

用简练文字表达丰富内涵

纵览“中新体”稿件,篇幅简短,大都不过几百字。正是这几百字的小小空间,多维度、立体化地呈现了新闻事件,容纳了丰富的信息和思想。通过呈现新闻典型、转换叙事视角和运用“新闻跳笔”,“中新体”达到了“文简而意深”的更高境界。

“新闻典型”的独特展现

这里的“新闻典型”不同于典型报道中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而是符合新闻传播规律并最能体现新闻传播价值的事件剖面、人物个体或新闻细节。在2008年5·12地震发生初期,当各家媒体集中于报道“救助”这个热点主题时,中新社将视点转向地震废墟中遇难学生的书包和陪伴儿子遗体不忍离去的父亲,写下了《哭泣的书包》、《东汽废墟上,穿着亡子衣服的孤独守望者》等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优秀新闻作品;在地震中数不胜数的感人故事里,中新社记者选取了其中最凄美和悲壮的爱情故事,写下《大地震中的倾城之恋》,表现了地震中平凡爱情的真挚和伟大。通过“典型故事”和“典型人物”的选取和独特表现,从更深层面反映出地震对人造成的精神伤害和人们经历地震洗礼后的悲壮和坚毅。中新社记者通过以点代面的“散点透视”法,通过独特视角撷取了“新闻典型”的五彩碎片,在情感和思想的折射下结构出丰富多元的报道组合。

叙事视角的灵活转换

根据叙事理论,“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是要在一定的‘视觉’范围内描述出来,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②,这就是叙事视角。中国媒体的新闻写作最常用的叙述视角是全知视角,即记者偏向于“全知全能”,独立于新闻事件之外进行概述。而“中新体”则呈现出复合视角,即在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之间灵活转换。例如,中新社稿件《LV进驻中国国家博物馆引争议:“商”得起 “伤”不起?》:导语部分采用了全知视角,概述国际奢侈品牌LV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馆展出的新闻事实;随后以观众观看感想和记者现场观察,描述现场展品的奢华、装饰的迷幻效果和安保措施的严密,以国家博物馆副馆长、LV方面负责人、网友等的评论,反映这一争议性事件引发的社会关注。“复合视角”避免了单一视角的缺陷,让记者既能够抽离于新闻事件之外,概述新闻事件、穿插背景材料和发表评论,又便于深入新闻事件、再现新闻现场、描写人物言语和行为,拓展了新闻报道的叙述广度和叙述深度。

“新闻跳笔”的行文方式

艾丰曾说过:“新闻写作的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跳舞的艺术’。它是讲求‘跳’的,跳得好,就成了高超的写作艺术。”③从相对严肃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到相对轻松活泼的文化、体育与社会新闻,大部分中新社稿件运用了“新闻跳笔”的行文方式,在文字的跳跃之中建构出多角度、多侧面、立体化的信息空间。

例如《泊客“箭走”九州路 客语情连四海心》,记者准确地抓住了客家民族(“泊客”)的特点——居无定所却不断寻求、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全文扣紧“泊客”,“跳笔”笔法很明显。时间在“现在”与“过去”之间跳跃;叙事在“叙述”与“描写”之间来回。“新闻跳笔”通过主题、时空和叙事手法的自由转换,从不同角度充实了客家人的“泊客”形象,同时使新闻作品“单位信息量”更为饱满,主题得以深化;“断裂行文”的结构又让句子之间、段落之间形成一种流动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融西方文化建构“民间话语”

中新社的受众是跨越地域、国籍和文化的海外读者,他们大部分人在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方面,有着深刻的西方文化烙印,与中国国内民众差别显著:中国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集体主义为特征;西方社会强调个人自由和特立独行,崇尚个人主义。为了适应西方读者需求,中新社对新闻事实进行了契合西方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的包装。

由具体事例到新闻主题的新闻结构。中新社报道部分借鉴了西方“华尔街日报体”的行文结构,即在开头以一个与新闻主题相关的、具体可感的个别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再自然过渡到新闻主题,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地表现新闻事实,契合了海外受众从个别推及一般的思维方式。

独立思想、批判精神和责任意识。对待突发性的灾难事件,中新社记者并没有依附于“宣传”立场,而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灾难发生的原因,反思灾难暴露的问题,并力求提出避免悲剧重演的举措。例如《动车事故有悲 生命安全无价》突出了悲剧框架,敦促政府加强安全生产措施,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再次发生。

用不同的话语方式呈现新闻。“民间话语”是从大众土壤中孕育生成的“草根话语”,具有“自主性”、“本真性”,对大众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如果新闻用严肃刻板的“官方话语”进行海外传播,必然无法期望受众的主动关注,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抵触和抗拒。相反,借助柔性的“民间话语”进行传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海外受众。

中新社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构和发展“民间话语”,肯定了守护侨人故居的老人,南疆守林人、北疆“马背游医”等普通人的价值和追求;在争议性事件中呈现百姓观点、彰显百姓话语;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发出问责和质疑,敦促政府快速、公平地处理问题;关注百姓生活,关注底层、民间的情怀和忧虑;在新闻表达上,大量引用群众自己平实质朴的语言。通过民间立场、平视视角和大众语言,中新社建构了一种贴近大众生活、大众实际的“民间话语”场。

执著追求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在新闻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信念,其实践萌芽于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众化报刊。20世纪初,职业化新闻教育、新闻团体的涌现及新闻界自律机制和行为准则的确立,“新闻专业主义”由实践层面提升为理念层面,构筑了新闻自由、客观公正和社会责任等社会话语。④

中新社执著追求“新闻专业主义”,主要体现在中新社记者在新闻实践中体现出的专业水准、专业精神和道德操守。

专业水准。中新社记者通过准确描述事实、大量使用直接引语和白描语言,体现不偏不倚的态度,努力向“客观性”趋近;同时,通过报道表述的“陈述公正”与报道份额的“分配公正”,力求通过事实和观点的平衡、中立,实现报道形式的公平与公正。

专业精神。对国家与民族的担当、对人与文化的尊重、对事业与职责的执著、对媒介与受众的服务,以及一以贯之的、积极进取创新的“中新精神”已融入中新人的血脉,成为他们的专业信仰,并在一代代中新人中延续、发展,让他们能够在崇高职业精神的引领下献身新闻事业,承担新闻责任、服务公众利益并追求公众福祉。

道德操守。中新人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的伦理观念:当“新闻价值”与“生命尊严”产生抵牾时,中新人会自觉选择“生命尊严”而抵制“新闻价值”的诱惑。他们在新闻实践中体现出的专业水准、专业精神和道德操守,让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在中国语境下得到淬炼和升华。

虽然中新人执著追求的“新闻专业主义”更多表现在操作技能和表现手段上,更多体现为传统中国“精英主义”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突、碰撞和融合;但正是中新人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局域性”呈现,促使我们反思在中国构建“新闻专业主义”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中国土壤中的“新闻专业主义”具有怎样的特质等问题。中新社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践行与对“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执著追求,为构建中国式的新闻专业主义提供了分析样本和理念资源。

注释

①根据Harrington在《亲近性新闻学》的前言中有关论述进行的归纳。Walt Harrington,Intimate Journalism:The Art and Craft of Reporting Everyday life.SAGE Publication(1997).

②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③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213页。

④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抟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第2期。

标签:;  

“中国新风格”:文体塑造媒体风格_新闻专业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