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高明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528500
摘要:为了适应现阶段建筑工程的工作要求,进行现场施工管理体系的健全是必要的,现场施工管理体系是一门比较复杂的技术性工作系统,为了提升现场施工效益,必须严格落实建筑工程各项施工管理规范,将质量管理意识贯穿于建筑工程的整体过程,进行多样性管理手段的应用,实现现场施工管理方案的优化,这需要我们遵循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一般化规律。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管理应用策略;项目管理
1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庞大,所应用的技术也相对较为复杂,同时施工现场常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影响。此外, 工地现场的工作人员与各种材料较多,现场混乱,高空作业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这些都从不同方向为整个工程的建设增添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加强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 。只有全面提升管理工作水平才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 从而保证整个项目得以快速、高效的完成。换言之,针对建筑工程工地现场的管理工作要涉及到施工人员、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质量等各个方面, 只有将以上各环节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建筑施工行为的秩序, 提高施工安全,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1 缺少有效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现今很多施工场地所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 存在着破损、老化的现象,甚至一些安全安全设施在使用过程中无法起到安全保障作用。例如,安全绳、安全帽、脚手架这些工程施工中常用到的安全设施, 因为经常使用导致局部出现老化现象, 施工人员在使用老化、破损的安全设施时,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严重时也会导致施工人员因安全设施老化出现安全事故。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施工中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方案及要求进行操作,也会使施工过程存在着安全隐患。
2. 2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
建筑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较多、物品设备摆放较为杂乱, 都很容易造成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施工人员因违规操作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而这些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2]。施工人员对于工程施工的认识只是将工作完成而已,对于相关的责任与义务都缺乏准确的了解,很多施工人员不喜欢带安全帽,甚至有些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也只是用一根安全绳系在腰间,而这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使得很多施工人员因为在施工中发生一个微小的失误,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在施工现场发生事故除了施工人员本身安全意识差以外,缺乏有效的安全施工管理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2. 3 缺乏扎实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缺乏扎实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是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存在的通病,在建筑企业跨区作业时,这个问题也更加突出。建筑企业在外埠项目管理过程中缺少管理人员,所以很多建筑企业在外埠项目中,都会将工程分包给当地的施工单位,使得这种以包代管的现象,成为现今建筑企业现场施工管理的常态[3]。部分建筑公司也存在着未设立安全生产机构,以及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管理人员进行合理配置。随着新工艺、新技术及新设备的引入,使得在施工现场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但是现今我国建筑施工的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还远远达不到这些要求,在缺乏岗位专业技能的学习,对于施工安全相关知识也缺乏了解,使得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指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现场人员、设备等进行分配和管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以下将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制定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阶段, 要制定完善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整体现场管理的顺利进行。此外基于安全管理的细节以及其他管理要求,要做好内容制定工作,从建筑工程现场实际管理情况出发,进行安全岗位责任管理。此外需要将表面的安全管理进行落实,以对施工岗位、施工人员以及施工内容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施工人员能观察落实现场安全管理。如果存在违规操作或者管理制度不合理的现象,必须严格进行惩罚,保证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如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在施工阶段需要将其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
3. 2 强化对施工现场隐患因素的控制
施工单位对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要掌握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对常见的事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从根源上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进而提升施工现场整体管理力度。从具体情况来说,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对各种隐患因素进行分析,做好基础排查工作,选择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此外选择而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做好安全管理和分析工作,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管理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措施完成对上述隐患以及影响因素的控制, 加强对上述隐患以及影响因素的定期检查, 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不会因为粗心大意而出现安全事故。
3. 3 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
施工单位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通过对建筑工程现场进行管理后,确定合理的处置方案,进而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控制。如何降低施工阶段存在的不利因素,成为技术管理的关键所在,应急预案的落实能做好现状管理,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对施工安全事故和类型进行对比和分析。强化现场施工的演练,能保证各项落实有序落实,提升施工管理整体优势。
3.4 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综合能力
施工单位在进行现场管理过程中, 需要不断激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施工人员作为建筑工程的一线工作人员, 对施工现象有详细的了解,针对具体阶段出现的相关异常情况,需要做好强调工作,强化对不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施工人员的惩罚,保证施工人员具备安全控制意识,控制好自身安全。为了避免出现粗心大意或者其他想法,要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的安全程度,以综合评估为基础,做好整体管理工作。
4.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象的技术管理工作
施工单位在建筑施工阶段需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强化设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保证施工技术管理符合要求。由于管理设计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需要进行综合管理,最大程度满足安全和施工技术应用要求。
4. 1 制定完善的现场施工技术方案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结合技术要求和方案应用准则,做好整体管理工作。从实际情况来说, 以技术方案本质为例,只有做好后续管理工作, 才能全面的对方案进行统计,同时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对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统计。对于施工阶段出现的各类问题, 需要有效的对技术方案进行编制,以质量标准规定为例,需要有效的完善各项编制工作,保证施工技术方案符合管理指标,保证整体施工技术得到有效的控制。
4.2 落实现场施工图纸审核
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技术落实阶段,要做好现场施工图纸的审核和选择,以技术应用指标以及图纸设定要求为例,要对内容进行对比,结合施工技术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完成对施工图纸的优化处理。如果在设计过程中不存在意外情况,则要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标准符合施工图纸质量要求。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要完成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按照审核机制要求落实。
4. 3 做好施工材料和设备控制
施工单位在现场施工技术管理阶段,要做好对现场施工材料、施工机械的管理。
结语
为了实现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效益的提升,必须进行现场施工管理体系的健全,实现其内部工作模块的协调,这需要引起每个工作人员的重视,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提升现场施工管理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欣. 建筑业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李婷婷. 山区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与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
[3]董庆忠.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与施工技术管理[J]. 门窗, 2013,09:231+234.
[4]徐朝明. 做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分析[J]. 城市建筑,2012,17:154-155.
[5]孙富达. 建筑施工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研究[D].广西大学,2012.
论文作者:曾智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