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我国经济保障房融资成效的方法论文_沈巍巍1,邱利萍2

浅议加强我国经济保障房融资成效的方法论文_沈巍巍1,邱利萍2

沈巍巍1 邱利萍2

1.身份证号码:330602196703120017:2.身份证号码:330621196510170447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仍然不少,城市居民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居民住房困难问题日益突出,加强我国经济保障房的建设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保障房融资及建设情况,并对如何加强我国经济保障房融资成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保障房;房地产融资;融资手段;项目监管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仍然不少,其中由于人口众多而导致我国的居民住房领域就依然面对着不小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房价的快速大幅上升,居民收入以及支付能力却无较大增长,城市居民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居民住房困难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尽快加强我国经济保障房的建设,是解决目前城镇居民住房困难,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状况,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经济保障房的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融资困难,如何加强经济保障房的融资成效就成了我国当前经济保障房建设乃至居民住房问题解决所需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了。

一、经济保障房与房地产融资

所谓经济保障房,其本质上是一种保障性住房,经济保障房的概念是与商品房概念相对应,其主要是指国家为了满足和解决社会中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而由政府做主导,组织建设的具有一定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从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经济保障房的本质就是国家运用合理的公共政策,在住房问题上对当前社会经济财富的二次分配,通过这种二次分配来调节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中居民生活水平不平等的现象,逐步缩小社会中不同居民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提高全社会居民生活品质,改善民生,保障社会公平稳定。

房地产融资是指,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通过一定的信用渠道或者是货币流通等不同方式筹措资金的一种金融活动,根据融资的权属性质不同,房地产融资可分为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两种,债务融资主要是指政府发行债券的方式以及房地产开发公司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筹集资金,而权益融资则主要是至发地产开发公司通过上市发行股票获得资金。

经济保障房融资,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经济保障房建设中,为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筹集到经济保障房项目建设所需资金,通过一定的方式,由政府部门为主导,通过金融平台以及其他投资者或机构等不同渠道共同努力,来进行的项目融资。经济保障房融资是国家住房保障体系中最核心和重要的环节,经济保障房的融资是社会市场经济具体体现到一个国家的保障性住房领域,是国家和政府在市场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合理运用市场机制和公共财政政策从社会中获取一定量的资金,然后用以支持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过程和行为。

二、我国经济保障房建设情况及资金需求

从1998年开始,我国长期存在的福利分房制度终结,国家开始进行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城市居民住房供给开始走上商品化的道路,同时国家也开始着手研究推进经济保障房的建设,虽然经济保障房的建设起步时间与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同步,但是其建造的进度却一直十分迟缓。截至到2005年底,国家用于经济保障房建设的金额仅为47.4亿元,全社会中也只有约32.9万户的社会最低收入家庭享受到了这一保障性政策。而从“十一五”期间开始,经济保障房的建设工作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将其作为调解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重要手段,由此才大大提高了其的建设力度,整个“十一五”期间全国为约1500万户社会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经济保障房。根据“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是3600万套,据估算,大约需要投入的自己为5万亿元左右。截至2013年底,全国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60累计新开工600万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要求,全社会廉租房和公租房总数要达到1800万套,完成棚户区的改造1100万套,而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700万套。要完成这一目标,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国家需要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上提供大约14.4万公顷的土地面积和4.93万亿元的资金。

三、我国经济保障房所面临的融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也逐渐增多,导致我国对于保障性住房的需求不断扩大。而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起步较晚,各方面的制度和方法都还不够完善,导致了我国现有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模式也面临的着许多问题,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资金来源过度依赖政府财政,社会资本参与不足。众所周知,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投资周期较长、经营管理成本较高,导致了其投资收益率较低,这样就直接造成了社会资本介入的动力不足。但是,社会对于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这使得国家需要不断加大对经济保障房的资金投入,财政支出的依赖性和负担不断加大。二是融资渠道十分有限,融资手段相对匮乏。社会融资的比例也较低。目前,我国经济保障房所需的建设资金绝大多数来源于政府的投入,其融资渠道也仅仅只有政府拨款、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金净收益、银行信贷等有限的几种,这几种有限的融资手段从本质上来看,都离不开政府的运作和支持。三是缺乏专业的相关融资机构,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低下。现阶段,在全国范围内专业的融资机构并不多,难以满足保障房建设的融资需求。即使是少数的投融资机构也不能及时有效的为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融资,制约了经济保障房的融资成效。四是地方政府积极性较差,建设进度缓慢。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地方政府通常不会在计划外大力推进保障房的建设工作,甚至于由于政府自身的不重视,往往还使得本应投入到经济保障房建设的资金被挪作他用,造成经济保障房建设面临更大的资金缺口。

四、加强我国经济保障房融资成效的方法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住问题早已超越了个人范畴,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可以帮助政府提高居民福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确保经济保障房的融资成效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经济保障房的融资成效。

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政府应当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为民间资本推行一些优惠政策,为民间资本留下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提高民间资本向经济保障房项目流入的积极性,也就是通过在经济保障房项目中适当放宽对民间资本市场的限制,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促使资金流入项目建设,构建和完善经济保障房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健全法律法规。我国应当结合国家目前自身的基本情况,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确认保障性住房融资渠道的合理合法性以及保护项目资金的安全性,为保障房建设融资渠道构建出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为项目资金的融通、使用和管理等多方面免去后顾之忧。

三是引入市场机制,丰富融资手段。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使得我国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绝大多数情况下,经济保障房建设的融资还是受到了政府的过度干预和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开发程度不断扩大,我国应该给与市场机制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利用和发挥金融工具的市场特性,促使项目资金能够高效利用和运转。

四是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提高管理运营效率。目前,在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融资中,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提供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大大影响了项目运作的效率。国家应当设立一些专门的机构,对经济保障性房项目进行专业的规划和跟进,并保证规划落到实处,加快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周长利.我国保障房融资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2013(35).

[2]张启阳.保障性住房融资机制比较与经验借鉴.中国金融,2012(23).

[3]钟幼茶.保障房主要融资渠研究.财会研究,2012(13).

[4]李晶.破解保障房融资难题.中国地产市场,2010(35).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整理。

论文作者:沈巍巍1,邱利萍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浅议加强我国经济保障房融资成效的方法论文_沈巍巍1,邱利萍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