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分工中的利益转移原则_国际分工论文

国际分工优势转移原理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理论文,优势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要掌握和利用国际分工优势转移的规律,就应对其进行机理与模式分析。机理分析包括:1.内在原因分析;2.实现形式分析;3.人力资本国际分工优势分析;4.市场优势分工分析。模式分析,即成本优势转移的各种状态的分析。 [关键词] 斯密 李嘉图 国际分工 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国际分工中的优势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客观规律,充分认识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对于各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本国经济,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都是有益的。现就其优势转移的机理和模式问题进行分析。

一、国际分工优势转移的机理分析

1.国际分工优势转移的内在原因

斯密和李嘉图的古典国际分工理论是以完全的国际分工为理想的,实际上是以至高无上的国际分工否定了国内分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斯密认为,从绝对成本优势的角度看,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实际成本即劳动耗费绝对地小于其他国家,具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就应专业化生产这种商品,其他国家则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劣势,就不应生产这种商品,而应将这种商品的生产全部让给具有绝对优势的那个国家,并从那个国家进口这种商品。他举例说,苏格兰气候寒冷,本来不适合葡萄的种植,但在那里建立温室,却能长出很好的葡萄,酿出很好的葡萄酒。不过,这样生产出的葡萄酒,其成本是进口同质葡萄酒的30倍。这是人为地与优势对抗,没有意义。他极而言之,在生产某种商品时,如果一个国家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多30倍,成本高的国家自己生产这种商品肯定是不合理;如果多1/30也不合理; 即使只多1/300,还是不合理。〔1〕

由于考虑到贫国对富国几乎在所有的产业和商品上都没有绝对优势,而富国对贫国则几乎在所有的生产和商品上都居绝对优势,如果仅按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贫国和富国之间实际上就不可能进行国际分工,于是斯密就最早发现了比较优势国际分工的原理。他说:“现在最富有的国家,固然在农业和制造上都优于邻国,但制造业方面的优越程度,必是大于农业方面的优越程度。而在农业方面,富国劳动生产力未必都比贫国劳动生产力大得多,至少不象制造业方面一般情况那样大得多。以贫国的耕作,尽管不及富国,但贫国生产的小麦,在品质优良及售价低廉方面,却能在相当程度上与富国竞争。但是,贫国在制造业上不能和富国竞争;至少在富国土壤气候位置适宜于这类制造业的场合,贫国不能和富国竞争。”〔2〕在这里, 斯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为贫国指出了一条完全专业化于农业的唯一的国际分工道路,因为贫国从事制造业生产从绝对优势的角度看是十分“不合理”的,贫国从事农业生产在绝对优势上也不过勉强具有“合理”性。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原理强调,即使是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国家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因而也能从国际分工中得益。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互惠国际分工的绝对的无条件的可能性。每个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上都有比较成本优势。李嘉图把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两个概念全部统一到比较成本优势原理中,比较优势既可以是绝对优势中的最大优势,也可以是绝对劣势中的最小劣势。斯密的绝对优势在李嘉图理论中表现为比较优势的一种特殊情况。在参与国际分工时,每个国家应专业化生产本国耗费劳动量最小即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李嘉图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国际分工高于国内分工,国内分工服从国际分工的原则,这是古典静态优势国际分工理论的分工结构模式。他说:“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在一起。由于鼓励勤勉、奖励智巧、并最有效地利用自然所赋予的各种特殊力量,它使劳动得到最有效和最经济的分配;同时,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国纽带把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3〕他说, “正是这一原理,决定葡萄酒应在法国和葡萄牙酿制,谷物应在美国和波兰种植,金属制品及其他商品则应在英国制造。”〔4 〕按照李嘉图的这一国际分工模式,资本主义生产发达的英国应专业化于工业,其他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只应专业化于农业或农产品加工业。在这种模式中,“文明世界各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构成一个完全的国际分工体系,每个国家都是这个分工体系中的一个“个体”,“个体”应在“整体的普遍幸福”的框架内追求自己的利益。“个体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冲突。个体之间,不论是农业国还是工业国,都不会有利益矛盾冲突,于是都会满足于自己的国际分工地位,于是也自然不会有优势转移和国际分工格局的转换。

吴易风先生指出:“李嘉图虽然也曾经把优势分为自然和人为优势,甚至也曾经讲到过优势改变的可能性,但是,在一般的场合,他事实上往往把优势看作是一成不变的。用这种观点看待专业化和国际分工,必然会把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国际关系下形成的专业化和国际分工看作是自然的和永恒的。这样,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国际分工就被看成是超历史的,特定国际经济关系下的国际分工就被看成是不受国际经济关系制约的。”〔5〕

李嘉图之所以不能看到优势改变(优势转移)的可能性,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他混淆了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的本质区别。他在强调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把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从而使各国对本国利益的追求很好地和整体的普遍幸福结合在一起时,附带了一个前提,那就是有一个“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在以主权国家为主要主体的国际关系中,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一个主权国家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很强独立性的经济利益(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单位和经济发展单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有可能,主权国家都追求本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使国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发展能力的完整的经济发展单位,使本国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利益的本质)不受外国的制约。因此,每一个国家都是一个相当独立的分工单位。国际分工不过是整个社会分工的一个方面,是国内分工的发展和延伸,国际分工是为国内分工服务并必须与国内分工相适应的社会分工的一个方面。正因为如此,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就会受到国家主权的干预,国际分工就与国内分工具有本质区别,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就不可能遵守抽象的优势分工和专业化规律。事实上,原来的殖民地农业国争取主权独立的目的就在于以国家主权为武器摆脱自己在殖民分工中的农业分工和专业化方向,保护国内分工的自主发展,并为在优势转移的基础上以更有利的地位参与国际分工准备。有无受国家主权保护的国内分工和自主的结构转变和优势转移,是殖民分工中的殖民地农业国与南北分工中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地位上的本质区别。同样,原工业化的殖民宗主国也完全没有按照古典优势国际分工理论的逻辑去专业化,而是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它们在农业上的发展和对农业的保护,更是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分工中的农业优势分布。这一切都清楚地表明,主权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转移和分工地位变化是绝对的。

2.优势转移的实现形式

古典劳动成本优势国际分工理论所设计的国际分工是一个以先进的资本主义英国为唯一中心的国际分工匀质体系,英国专业化于制造业,其他国家专业化于农业或农产品加工业,英国的制造业比较优势不断加强,其他国家的农业或农产品加工业的比较优势不断加深,优势转移是不可设想的。

事实上,国际经济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国际分工不是在单一体系中展开的,尤其不是首先从全球分工的层次上展开的。现实国际分工往往既受经济和政治的地缘影响,又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互补性的影响,还受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一个国家往往同时以不同层次、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参与国际分工,使整个世界的国际分工总体系包含了许多地区和跨地区的国际分工子体系。一个国家在不同体系中参与国际分工,其优势状况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体系的国际分工优势分布结构是不同的。经济的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实际上就是国际分工的全球体系和地区体系客观存在的反映。各种各样的跨地区国际经济组织则为跨地区的国际分工提供了方便。即使是在同一国际分工体系中,一个国家与体系内不同国家的国际分工也往往采用不同的产业(产品)优势。

比如,一个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加入对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关系,与此同时,它又以初具规模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参与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关系。在多层次多方向的国际分工关系中,这个发展中国家的专业化生产同时在若干层次上展开,生产要素禀赋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之间,不同层次和方向的国际分工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机制。这个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交换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在这一层次的国际分工中,该发展中国家在有形的利益分配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又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成长提供了条件。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既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培育,又有来自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的培育,该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市场范围就有可能不断扩展,甚至到后来在与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中确立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这就是发展中国家优势转移的一种现实的实现形式,主要特点是多层次多方向国际分工环境、国际分工与国内分工互相激励、优势转移的渐进性和曲线式、国际分工利益得失在不同国际分工体系中互相补偿和总体利益的最大化等。这种现实的国际分工优势转移的实现形式是新兴工业化国家成功优势转移的一种典型模式。

3.人力资本引发国际分工优势转移

根据古典劳动成本优势国际分工理论,劳动成本优势实际上就是劳动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优势。由此进一步推论,人力资本优势作为劳动生产力优势的重要内容,它的国际分布状况的变动往往就反映了国际分工优势转移的态势。

人力资本状况既包括劳动力的数量,更包括劳动力的素质。人力资本优势主要由劳动力的素质和高素质的劳动力数量和密度决定的。一个国家劳动力数量供给过分充裕往往与资本供给的相对稀缺、劳动力的人均教育投资水平相对较低、产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相伴发生,这样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往往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矿业和其他初级产业上,而几乎在所有的产业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优势转移速度十分缓慢。一个国家资本相对充裕而劳动力数量相对稀少虽然也是不平衡合理的经济发展要素配置状况,但由于劳动力的人均教育投资水平高,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该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往往集中在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高级产业上,并在众多的产业上具有绝对优势,优势转移速度相对较快。

人力资本分布状况的改变引发国际分工优势转移主要是通过下列途径实现的:

第一,人力资本的国际流动推动优势转移。包括两类情况:一类情况是人力资本从资本技术密集的国家(地区)向劳动密集的国家(地区)的流动。这种人力资本国际流动往往能较明显地提高流入国家和地区的人力资本技术素质,并同时相伴引入资本、技术和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产业,较明显地推动流入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分工优势转移。金德尔伯格指出,1851-1970年间,欧洲移居海外的人口达6000万。在19世纪,欧洲移民曾潮水般地涌入北美新大陆,成为北美大陆开拓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人力资本的国际移动包括了历史上的移民垦殖殖民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子公司派遣技术和管理人才及发展中国家从发达国家引进智力等等。另一类情况是人力资本从劳动密集的国家和地区向资本技术密集的国家和地区流动。如果流动的是知识和技术素质较低的人力资本,那么这种流动可以转移剩余的劳动力。如果流动的是知识和技术素质较高的人力资本,那就是劳动密集国家和地区宝贵的人才资源的流失。

第二,人力资本的改善推动优势转移。人力资本的改善包括教育改善智力、消费改善体力、管理改善人力资本的总体效益等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大教育投资,保持合理的积累消费比例、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如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等措施,可以提高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的整体水平,为其国际分工优势转移在生产力的劳动者要素层面上奠定了基础。

4.市场优势分工

古典学派的国际分工理论的基础是其市场优势分工的一般理论:分工的存在和扩大需要以市场交换的存在和扩大为前提,分工和市场在规模上互相适应;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交通便利程度和交通成本的影响市场范围,也影响分工的发展程度;各分工主体为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这些分工基本原理可以推出国际分工优势转移的必然性:(1)在市场范围允许的条件下, 分工和专业化有不断发展的趋势,这就必然导致新产业和新产品的不断产生,也必然导致国际分工优势转移;(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扩大了市场范围, 原来未加入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被纳入这个体系,也必然导致国际分工优势格局的变化;(3 )原来以不具有绝对优势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可能使该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能拥有该产业的绝对优势,实现了优势转移;(4)某国的某种产业参与国际分工, 可能因为向前关联和向后关联而使该国在某一产业或产品上具有了绝对优势或比较优势,为向前、向后关联的产业、产品提供了国内需求市场或供给市场,而广阔的国内市场又使这些产业、产品的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成本降低,从而又在国际分工中建立起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

斯密和李嘉图把分工优势区分为自然优势和获得优势(人为优势)。在国际分工中,自然优势是指一个国家的自然经济环境,如气候、土壤、矿藏以及其他相对固定的环境,它客观地反映了一国经济发展所能获取和利用的自然资源种类、数量和获取资源的成本耗费等。获得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动力的劳动熟练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专业化水平、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状况、生产工具以及劳动管理水平等。自然优势和获得优势虽然都有相对稳定性,但这两类优势都是绝对变动的。已知的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的成本优势是递减的,但新的可供利用的资源的发现和生产工艺的发明,又使新的自然优势不断出现。获得优势则往往沿着不断递增的方向发展,由于各国在自然优势和获得优势上的增减得失速度不同,所以优势转移是必然的。

优势转移的方向是工业化的方向。优势转移与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结构变化密切相关。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经济结构和分工优势的成功转变。库兹涅茨(1966年)在关于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研究中,将资源由农业向工业转移确定为经济结构转变的基本特征。与此相联系,国际分工优势的产业转移也循着从农业向工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路径发展。

优势转移的方向指向国际分工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即工业化的方向,因为工业化的方向是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分工深化和市场发育成熟的方向。优势转移的研究角度是把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变放到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利益驱动的大背景下去考察。优势转移就是为了使本国的生产结构符合在世界市场中取得最大利益的要求所作的结构性经济调整。

二、成本优势转移的模式分析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成本优势概念综合了自然优势和获得优势,通过劳动生产率优势表现了生产力优势的本质,并可转化为国际市场上最直观的价格优势,所以在对优势转移进行模式分析时,我们可以采用成本优势来分析。

国际分工体系是多国分工体系。但为了简明起见,我们以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最简单国际分工关系来进行成本优势转移的纯理论分析。

设有A国和B国,都生产两种产品a和b,以a[,1]、b[,1] 分别表示A国生产a、b两种产品的成本,以a[,2]、b[,2]分别表示B国生产a、b 两种产品的成本。

又设A国和B国以a、b两种产品进行国际分工时成本优势的初始分布状态为

这个表达式的含义是,A国在a、b两种产品上均居绝对成本劣势,B国在这两种产品上均为绝对成本优势,即a[,1]>a[,2],b[,1]>b[,2]。A国虽然在a、b上均为绝对成本劣势,但在b上的绝对劣势最小,故A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在b上。B国虽然在a、b上均为绝对成本优势,但在a 上的绝对成本优势最大,故B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在a上。按照李嘉图的比较成本优势原理,A国应专业化于b,B国应专业化于a。但在现实的国际分工关系中,A国和B国在产品a、b上的劳动生产率和成本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使两国在两种产品上的成本优势(包括绝对成本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分布状况发生变化,即发生成本优势转移。

本文所设置的这个国际分工成本优势的初始分布状态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成本优势分布状态。A国在所有产品上均居绝对成本劣势,在国际分工中居超级劣势地位。A国在产品a上既具绝对成本劣势,又具比较成本劣势,这是一种二维劣势。A国在产品b上具有比较成本优势,但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这是一种一维优势。这种没有绝对成本优势支撑的比较优势是一种弱优势。在现实的国际分工中,这种弱优势面临他国的竞争往往难以实现,所以又是一种名义优势。B 国在所有产品上均居绝对成本优势,在国际分工中居超级优势地位。B国在b上居绝对成本优势,但不居比较成分优势,这也是一种一维优势,但却是一维强优势,由于它在国际分工竞争中可以实现,所以又是一种实际优势。B国在a上既具绝对成本优势,又具比较成本优势,这是一种二维优势。二维优势一定是强优势,也一定是实际优势(一维优势则可能是强优势和实际优势,也可能是弱优势和名义优势)。二维强优势强于一维强优势。殖民分工中的殖民地农业国和南北分工中的南方发展中国家就处在超级劣势的国际分工地位;殖民分工中的宗主工业国和南北分工中的北方发达国家就处在超级优势的国际分工地位。

在纯理论分析中,从

出发,可能的成本优势转移模式有下列五种。

模式一:从变为

在这种成本优势转移中,绝对成本优势分布格局没有根本变化,仍为a[,1]>a[,2],b[,1]>b[,2],即A国在a、b上仍均为绝对成本劣势,居超级劣势地位,B国在a、b上仍保持了绝对成本优势, 居超级优势地位。应当指出的是,虽然这时绝对成本优势关系不变, 但绝对成本的4个数值却一定是部分或全部发生了变化。

成本优势转移在这里仅仅表现在比较成本优势的转移。A 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弱优势或名义优势)从原来的b转移到了a,它在国际分工中的专业化方向也从b转移到了a。B 国的比较成本优势(二维强优势)和专业化方向则从原来的a转移到b上去了。优势转移使两国的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A国原来向B国出口b而进口a较为有利,现在则相反,向B 国出口a而进口b较为有利了。对B国最为有利的贸易结构则由原来的向A国出口a而进口b转为向A国出口b而进口a了。由于B国还掌握着两种产品的绝对成本优势,在两国的分工中,B国就掌握着主动权。B国可以以a、b两种产品对A国进行倾销,以阻止A国贸易结构的调整。

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成本优势转移是不稳定的、脆弱的。如果B 国不需要这种转移, 它还有能力通过国内产业政策的变化来重新恢复与A国之间的成本优势分布关系的初始状态。对于A国来说, 成本优势转移的时期对其结构转变和国际分工地位转变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困难的时期,因为它在a、b上都还处在绝对成本劣势的地位,它在a 上的比较成本优势实际上不过是最小的绝对成本劣势。A国要巩固在a上新获得的比较成本优势,必须通过对a实行大幅度的资金、 技术等要素投入(包括本国要素投入和引进外国要素投入),目的是大幅度提高a 的劳动生产率,降低a的成本,使a[,1]<a[,2] 从而进入成本优势转移的另一状态,即

模式二:从变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成本优势转移的模式二很可能是以模式一为中间过渡状态进一步发展而来,当然,也可能是一步到位的成本优势转移。

模式二既有绝对成本优势的转移,又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转移。优势结构和贸易结构同时发生变化。在初始状态,A国对B国在a、b上均居绝对劣势,即a[,1]>a[,2],b[,1]>b[,2]。在转移后的新生状态下, A国对B国虽然在b上仍居绝对成本劣势(b[,1]>b[,2]未改变), 但在a上却取得了绝对成本优势(a[,1]<a[,2])。这样,A国在a上既获得比较成本优势,又获得了绝对成本优势,即有了二维强优势。B国原来在a、b上都占据强优势,经过优势转移后,它丧失了在a上的二维强优势,但仍维持了在b上的绝对成本优势(强优势),并将比较优势从a转移到b,从而在b上取得了二维强优势。

模式二的成本优势转移是从一种极端偏倾的优势分布状态过渡到了

一种均衡的优势分布状态。在的优势分布状态中,A国在所有产品上都居绝对成本劣势,它在产品b 上的比较成本优势是一种弱优势或名义优势,只有在B国愿意在a上专业化而从A国进口b时, A国才能以b参与国际分工。但在现实的国际分工关系中,B国在b 上的绝对成本优势往往阻止了对A国的b进口。在模式二的成本优势转移后, A国在a上取得了以绝对成本优势为支撑的比较成本优势, 这是一种实际优势。这时A国和B国分别在a和b上拥有实际优势,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加深了,成本优势在两国的分布达到一种平衡,两国间的国际分工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基础。

模式三:从变为

与模式二一样,这也是从成本优势的初始的不平衡状态变成了一种平衡状态。A国和B国分享两种产品的二维强优势(比较成本优势和绝对成本优势重合),即实际比较成本优势。这也是一种较为稳定的成本优势分布状态,从而可以实现两国间稳定的国际分工。

与模式二不同的是,模式三只有绝对成本优势的转移,比较成本优势格局不变,仍然是A国在b上居比较成本优势,B国在a上居比较成本优势。此时只有绝对优势结构的变化,贸易结构没有质的变化,只有量的加强,即B国仍是以向A国出口a而从A国进口b为有利,A国仍是以向B 国出口b而从B国进口a为有利,但A国在b 上的国际分工优势地位由弱优势、名义优势变成了强优势、实际优势,对B国的b出口得到加强。

模式四:从变为

这种成本优势转移只有绝对成本优势转移,比较成本优势分布格局没有质变。但这种转移是从一种对B 国有利的成本优势极端分布转到对A国有利的成本优势极端分布,是从一种不稳态变到另一种不稳态。

转移后,A国的比较成本优势仍在b上,B国的比较成本优势仍在a上。但转移使A国在b上的弱优势(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比较优势)变成了强优势(二维强优势,即同时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A国还获得了对于a的绝对成本优势。优势转移使B国丧失了在a、b 上的绝对成本优势,它在a 上的比较优势也从原来的实际优势变成了名义优势。

优势转变虽然没有改变两国各自的国际分工专业化方向,A 国仍以专业化于b为相对有利,B国仍以专业化于a为相对有利,但对于a、b 的绝对有利的国际分工条件,原来均属于B国,现在反过来全部为A国掌握了,A国从超级劣势跃升为超级优势,B国则从超级优势变成了超级劣势。这说明A国在a、b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有了显著上升, 成本则均有大幅下降。

模式五:从变为

与模式四相同的是,这也是成本优势分布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的变化,B国同时丧失了原来对a、b 两种产品的绝对成本优势(超级优势地位),A国则同时获得了对a、b 的绝对成本优势(超级优势地位),也是从一种国际分工不稳态变成另一种不稳态。

与模式四不同的是,模式五不仅有绝对成本优势的转移,也有比较成本优势的转移,两国国际分工的专业化方向和贸易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A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在b,专业化和贸易结构是生产b向B国出口而从B国进口a;优势转移后,它的比较成本优势转到a上,它应改为生产a向B国出口而从B国进口b。B国的比较成本优势从原来的a上转到了b上,对A国的贸易关系也从原来的出口a进口b改为出口b进口a。

对A国来说,原来在b上的弱优势变成了现在在a上的二维强优势; 而对B国来说,原来在a上的二维强优势变成了现在在b 上的弱优势(或名义优势)。

模式四和模式五的成本优势转移,如果a、b属于不同的产业,那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转移过程,其间可能有一系列中间状态;在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模式的状态转移可见于a、b属于同一级产业的情况中,比如两种农产品或两种资本密集型的制成品。

在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某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发展政策对成本优势转移关系很大。在多个国家多种产品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一个国家在参与国际分工时,就不仅要有恰当的产业政策,而且还要选择恰当的贸易伙伴。甚至,以不同的产业(产品)与同一个国家(地区)进行国际贸易,或以同一种产业(产品)与不同国家进行国际贸易有不同的分工效果,包括对成本优势转移产生不同的影响。

比如,在两个国家多种产品的国际分工体系中,A国和B 国均生产a、b、c、d四种产品,如果设A国在所有产品上都居绝对成本劣势(超级劣势地位),B国都居绝对成本优势(超级优势地位),整个成本优势的初始分布为则A国在理论上应

从自己具有最大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d入手参与国际分工, 出口先后顺序是d-c-b-a,进口的先后顺序则正好相反,是a-b-c-d。培育绝对成本优势是A国成本优势转移的关键。一般地, 从具有最大比较成本优势的d入手最容易获得绝对成本优势, 但对整个国家国际分工地位的提高影响最小,如能在原本比较成本优势较小(劣势较大)的产业c甚至b上获得绝对成本优势,整个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提高就很显著,但这势必要求更大幅度地引进国外资本、技术、设备和人才,又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

在多个国家和多个产品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后进国家的优势转移应首先在对中进国家(国际分工的中间地带)的恰当产业的分工中获得突破,这样,后进国家对中进和先进国家的国际分工就有不同的结构。同样,中进国家在对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的分工中也要采取不同的战略,先进国家在国际分工中也要区别对待后进国家和中进国家。任何一个国家的国际分工优势转移,对整个国际分工关系都会引入一个变数。

优势转移的总的方向是从农业到工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技术密集型产业,一句话,是从资本有机构成低、劳动生产率低的产业向资本有机构成高、劳动生产率高的产业转移,这是级间转移。每一产业内部也存在着复杂的分工。产业内部的优势转移则是级内转移。级内优势转移也是沿着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方向进行的。应当指出的是,从传统农业向技术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的转移不是级内转移而是级间转移甚至跨级转移,两者之间在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上有非常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超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传统农业之间、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差异。现代农业应归入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范畴。*

An Analysis on Principles of Superiority Shift

You JinhuaYou Changjiang

[Abstract] To master and take advantage of law ofsuperiority shift in intem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itsconstruction and mode should be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analysis on:1.intemnal cause; 2.the form of realization; 3.human capital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4.labour division of market superiority. The mode analysismeans an analysis on various states in superiority shift.

[Key words] Siam Li Jiatu intemational division oflabour absolute superiority relatively superiority*?

注释: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 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30。

〔2〕同上,上卷,第7~8。

〔3〕〔4〕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13。

〔5〕吴易风《古典优势原理及其演变》, 载《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14。

(第一作者职称、单位:编辑;《文汇报》 上海 200002)

标签:;  ;  ;  ;  ;  ;  ;  ;  ;  ;  ;  ;  ;  

浅析国际分工中的利益转移原则_国际分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