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也呈现出壮大的趋势,因此,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是重中之重。简单来说,整个工程的花销之和就是建筑工程的造价,除此之外,一些在工程竣工后取得的周边经济效益也可以算在建筑工程造价之中。之所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尤其重要,是因为它与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关系。本文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解决造价管理问题的优化对策。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工程造价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工程造价的定义有两种:一种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另一种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相应地,工程造价管理也有两种含义: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工程造价的本质属性是工程的建设成本,它是各项费用的总和,工程造价管理归根结底是建设成本的管理,它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贯穿于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和建设施工各阶段。
工程造价的管理是包括投资管理体制、项目融资、工程经济、工程财务、经济法律、法规、工程合同管理等在内的对项目工程全方位、多角度的全过程管理。其中既有对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计价方法的管理,也有对工程造价编制与确定、咨询单位资质、从业人员资格的管理监督等内容。总的来说,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涵就是:合理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造价管理模式落后
现阶段,我国的工程造价工作正在逐步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转化,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由于新定额模式还不完善,也很少有施工单位有能力独自编织企业定额,失去了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控制,大大延缓了转型的进度。由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有着较深的
影响,造成了现阶段很多造价人员还是使用原来的定额价格管理模式,造成了工程报价不准确,不仅不能将企业技术消耗、管理消耗与市场价格进行联系,也不能够在投标报价中体现出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不能使投标报价准确的反应出企业和市场的需求。
2.2 工程设计标准难以控制,浪费严重
部分设计人员缺乏责任心,人为提高安全系数造成巨大浪费。更有部分缺乏职业道德的设计单位或个人为应中标施工单位的要求,人为变更设计,抬高标准,配合施工单位赚取超额“利润”。同时,某些建设单位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不能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未能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的角度来优化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2.3 “三超现象”普遍存在
部分业主单位为了争取项目能顺利通过,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尽可能压低概算造价,预留投资缺口,在建过程中通过追加投资,提高建设标准,结果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时又超过预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改进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的存在问题,以便更好地完成工程造价工作,使得工程管理能科学、有序、严谨地进行,可以采取以下的几个对策措施:
3.1 建立并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工作的重点在于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并理顺相关的部门关系。首先是要建立一个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这一机构必须具备领导全局的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自主权。另外还要对其管理职能的行使能力进行加强,保证其管理职能能够有效的实施。其次就是加强对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使得建筑市场能够在法律的有效监督管理下健康发展。最后,就是要理顺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相关的部门关系,并定期与相关部门协商讨论,建立起多部门的合作协调机制,使得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标准能够顺利的衔接。
3.2 加强工程建设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通过对竣工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打足资金,不留缺口。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优化设计方案;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责任。
3.3 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模式指的是在一个统一的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的基础上,由业主和招标单位依据规则共同编制工程量清单,而招标人则依据企业实际的整体实力填写报价单。这样就使得招标单位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的选定最佳的报价单位,实现了对投资的有效控制,同时还能在市场上形成良好地公平竞争环境,实现了资源的最佳利用。另外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还可作为工程变更时的依据。这也避免了今后的扯皮现象出现,有力的维护了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3.4 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利用市场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目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加强对投标的监督;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确定一套有效的工程造价和材料价格信息发布机制,提高评标专家的业务素质,对合理确定标底价及成本价等相关造价指标加强监控;在批准项目招标申请时应认真审查招标项目的资金落实情况,施工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不要盲目投标,谨慎择标;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对标底和合同价的审查把关,一方面不干预交易各方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保证价格竞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依法维护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造价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本文暂对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或发生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造价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当前工作中的不足,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监管,提高造价人员素质等手段来改善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问题,促进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树森.浅谈我国工程造价存在的管理问题[J].辽宁建材,2008,12.
[2]郑长城.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发展方向的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6,3.
论文作者:董晔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论文; 《红地产》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