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解的心理分析

翻译理解的心理分析

一、翻译理解的心理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蒋继春[1](2021)在《译者主体化研究的新视角:从译者的离身翻译观到具身翻译观的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理论的产生及发展,深受哲学理念的牵引及推动。中国整体论哲学观强调总体性、概括性和整合性,故而催生了“信、达、雅”这样浓缩型翻译理念的出现,这样的翻译理念映射着“天人合一”这一古老的东方哲学理念。然而,西方译论深受解析哲学等影响,重视性质范畴化,所有事物在认知前先要定性、分类、溯源和推理,因而出现了语言学派、解释学派、文化学派、解构学派、后殖民学派等,涌现了本质主义翻译观、反本质主义翻译观、解构主义翻译观。就中国和西方译论差异而言,西方译论侧重“面”,而国内译论侧重“点”,即是以“点”代“面”的翻译理念。无论中国的“点”式译论,还是西方的“层面”译论,其翻译离身性特征形成了译者主体化研究的困境。离身翻译观就是强调译者心智与身体无关,甚至翻译可以通过模仿和逻辑进行建模,译者的身体结构、身体特质、身体感知与翻译没有实质性关联,随附于身体的译者情感、身体资源、身体结构与译文无关,翻译离身观形成原因就是缺乏对译者“现象级身体”的认知。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核心理论,具身认知理论阐释了人类是如何通过身体获取信息、表征知识和概念的新途径,提出了知识表征对身体结构及身体对其所寓身环境体验的依赖。故而其对翻译理论构建,尤其是译者主体性研究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译者的具身翻译观就是译者作为有机体介入到文本之中产生的体验观,译者有意识地调动具身资源,汇集了意识流样态心智和无意识身体资源,在心理意向的引导下驱动身体意向和资源的翻译理念。译者的具身翻译观重视译者的身体体验和身心变化,强调译者的身体样态、具身资源、生理变化及心理、生理、语言相互融合和相互影响特征。伴随着一些科学实证数据对具身认知的支持,具身理论为认知心理学、管理学、翻译研究、语言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具身认知已成为一种新的思维取向和新的学科研究方式,具身翻译观不可避免地把译者的注意、情感、身体体验、身体结构作为研究视角,从而深化了译者主体化研究,拓展了翻译理论研究范畴。译者的具身翻译观以体验哲学为翻译的哲学基础,借鉴国内外译论的心智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结合现代脑电技术等会聚性证据,旨在弥补了以往翻译研究缺乏译者主体性具身特征研究这一真空,它既有理论、抽象和认知层面,又具有现实、具体和实证的层面。离身翻译观与具身翻译观之间的关系不能片面、割裂和独立地阐释,而是要动态、联系和脉络式认知和理解,以共生角度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和演进过程,目的是使翻译理论更加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整合性特征。鉴于译者“身体功能”是中西方翻译理论家不可回避的课题,具身翻译观试图用身体维度解释翻译行为,这有利于化解中西方翻译理念的隔膜,最终达到翻译理念的整合和共识。

肖敏[2](2021)在《探析中国戏曲翻译的隐性语言与文化心理》文中指出语言作为人类对世界现象的隐喻翻译,本身具有隐性特征。当其应用于文学艺术作品中时,受到作品中的人物、情境、时空、情节、语境等限定,又将这种隐性语言与文化心理进行了有效融合,因此,在文本翻译过程中,存在诸多传达方面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困难。本文以探析中国戏曲翻译的隐性语言与文化心理作为研究题目,概述了中国戏曲翻译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分别透过隐性语言翻译与文化心理翻译两个视角,对中国戏曲翻译进行了具体讨论。

张苗[3](2021)在《疏离与抵牾 ——聋人父母之健听子女身份认同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来自聋人家庭的健听子女被称为“Children Of Deaf Adults,CODA”。本研究基于三位CODA的叙事研究,探析其身份认同现状以及在认同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困难,分析影响其身份认同发展的因素,提出针对性建议,帮助其获得符合自身需求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唤起聋人父母乃至社会成员对CODA的关注、理解与支持。本研究以三位CODA的生活场域、生命历程以及关键事件的影响建构三维分析框架来进行叙事。通过三位叙事对象身份认同发展过程的研究,研究者得出如下结论。第一,CODA的身份认同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关键事件的影响,三位受访者的身份认同发展历程如下:A对自己的听人身份由质疑到完全接纳,对自身家庭的态度经历了由不接纳到接纳的过程;B对自身听人身份由逃避到逐渐认可,对自身家庭的态度由接纳转变为不接纳;C对自身身份由开始的倾向听人到不确定聋听身份,对自身家庭经历了由不接纳到极不接纳的过程。第二,CODA在身份认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身份认同冲突以及身份认同危机。身份认同冲突具体表现为自我价值定位和他人认知的冲突,角色间和角色内部的冲突;身份认同危机具体表现为身份感的迷失和主观幸福感的低迷。第三,CODA身份认同发展的影响因素表现为聋人文化和听人社会的拉扯、学校对CODA特殊需要以及心理健康的漠视、家庭资源和共同经验的缺失以及沟通水平和适应能力的差异,分别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和本身。第四,CODA的身份认同表现出社会建构性、动态发展性、自觉能动性和文化独特性四大特征。本研究基于社会支持系统,为CODA身份认同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社会树立正确的“聋人观”,建立支持体系;学校建立健全学生服务,满足CODA特殊需求;聋人父母增强信心,加强亲子沟通;CODA之间积极交流,能够认同聋听双文化。

陈兰馨[4](2021)在《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立足于“本土化”的概念,着重论述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被知识界、思想界接纳,被中国共产党转化为具体实践,逐步融入本土文化并拥有“民族身份”的过程。本文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解构为两个维度:一是认知维度的本土化,即马克思主义如何在认知层面“化”中国;二是实践维度的本土化,即中国如何在实践层面“化”马克思主义。二者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本土实际融合的重要方面。本文的研究时段从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始,到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止。文章主要选取了三个要素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与发展:概念语词、思想话语和本土实践,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跨语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汉语词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土话语形成及本土化主体的确立、本土化自觉的唤醒、本土化经验的升华阐释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实现本土化,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又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思想资源,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本文的叙述逻辑始于西学东渐下中国知识体系和文化土壤的变化。西方分科的知识体系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与西方知识输入相伴的是世界观的重构和思想界地覆天翻的变化。一方面,现实迫使经世致用的士大夫不得不走出“天下主义”,重新审视中国和“万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的读书人受西方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开始反思儒道历史观下的中国命运,他们开始了中西哲学、中西文化融合的又一次尝试,试图通过接纳进化论来构想改变中国历史天命的进路。当西方文化的新观念传入中国,传统汉语知识和观念开启又一轮的自我更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自然需要为每一个新概念找到合适的汉语对等词,西学译介的术语及译着的传播在认识论上构建了不同界域之间的“转义之门”,成为中国人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起点。20世纪初,日本是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桥梁。大量日译马克思主义文献和由日文转译的汉译文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概念语汇,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也为中国人接纳这门艰深晦奥的学问搭建了理解的基石,并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输入了早期的学理。1919年,五四运动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进程得以加速。一方面,五四之后,中国思想界整体反映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政治表达方式和政治蓝图的心态,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提供了这种可能。另一方面,中国知识界和思想界在五四之后开始了新一轮重组。一是话语议题的转变,即使用话语的范畴开始从学术议题向政治议题递进。二是话语功效的凸显,主要体现在话语在政治传播的功效方面,马克思主义语汇开始被附着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三是话语主体的建立,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的个体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初的话语争锋最终回归到“中国向何处去”的元问题,为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础,从侧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认知维度被接纳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主体,自此,马克思主义开始从众多外来思想的一支,正式转变成一种可实践的革命方案。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早期阶段“以俄为师”,按照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方案指导中国革命。其间,中国共产党从奉为圭臬地模仿到有自觉地反思,在曲折的探索中,形成了对统一战线、农民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权等问题的独立见解。毛泽东的观点无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他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革命主体、革命方式和群众政策,并首次在党内会议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回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在文化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是对“体用论”的超越,是对中西文化评估固有范式的突破。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的价值。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了本土化过程中文化自觉的重要性,正确处理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的问题。总之,本土化要完成从认知维度向实践维度的跨越,应该避免脱离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现实,避免变成为一种理论自身的逻辑演绎。理论必须经过和现实的结合才能算是完成了本土化的过程,否则只能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局限在知识层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之所以如此典型,在于其不仅形成了本土化运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还实现了理论的民族化,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杨荷泉[5](2021)在《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是地球上的“文化动物”,人类一方面生活在“物质世界”,另一方面也生活在“精神世界”。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传播接受与评价研究,构成了当下世界各国文学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生、成长与壮大,既离不开中国古代文学源头活水的滋养,也离不开世界文学和异域文化的引导交流。客观来说,长期以来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的交流,是不对等的:引进来的外国文学多,走出去的中国文学少。在中外文学的互动过程中,中国文学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力度不断增大,助推了当代中国文学走出国门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对话。一批中国作家作品受到了国外出版机构与媒体、读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和欢迎,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国外对中国现实和当代文学的成见和感知。目前在国外,不仅有一批喜欢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读者和汉学家,还出现了致力于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纯学术期刊,如俄亥俄州立大学早在上世纪就创刊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就是很有影响力的汉学研究期刊。21世纪初,余华《兄弟》的出版在国内引发了较大反响,之后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价值高低的争论,一度成为文学圈内外争执的一个热门话题。这种学界内部的纠结和媒体外部的炒作,已经对当代作家创作心态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无论是对当代文学的总体评价,还是对当代作家的个人成就,总会有一些褒贬不一的声调,众声喧哗地纠缠在一起,甚至呈现出一种两极化的评价趋向。其实,关于中国当代作家作品或者说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判,视野可以扩大一些。我们既不能只站在中国的视角,也不能仅站在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或者其它某一个国家的视角,而应该站在当下世界文化交流发展的立场和高度,以世界文学的眼光和跨文化传播接受的效果,来客观理性地看待和评估。作为“跨文化对话与想象”的一个案例,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余华在中国当代作家里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作品并不算多,但几乎都“出门远行”,而且其作品在国内外的反响与评价,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文化景观。中文版和外文版“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不同接受情况,其原因值得当代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关注和反思。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附录几部分构成。绪论部分解释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探讨余华作品在不同的读者和研究者之间引起争议的原因。本文在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和国内馆藏数据库下载搜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分类梳理了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传播与接受研究的中外文资料。同时,根据余华本人提供的作家版权输出情况统计表,笔者整理出了 38种外文语种翻译、出版的余华作品的详细信息。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首先考察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情况,梳理余华作品在国外尤其是英语世界的译介、销售和读者评价情况。然后,从余华作品的翻译、出版、改编与演出等环节,系统总结了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第二章是关于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主要是评述国外学者对余华作品中人性的异化、暴力与死亡等方面的主题研究以及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作为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形象等人物方面的研究。第三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首先是关于余华对中国传统文学语言的颠覆与创新、复调话语的反讽与戏仿;其次是对余华作品里的呼喊、夜晚、善恶者的不同死亡等象征意味的解读;再次是对余华小说多层叙述以及时空压缩等技巧的研究等。第四章是英语世界对余华的比较研究。有一些国外研究者分别从冷漠与荒谬的虚无主义创作视角、表现堕落青年的当代成长小说、对历史真实的超越和拒绝姿态以及对严肃文学的坚守等方面,对余华和他同时代的先锋作家残雪、苏童、格非和莫言的小说文本做出了比较研究。由于没有发现将余华和国外作家比较研究的专题论文,目前本章是余华和中国作家的比较研究。第五章从“两个余华”和“两种余华作品”入手,探讨接受者眼里“伟大作家”和“通俗作家”的“小说家余华”和“散文家余华”的不同面相,以及“母语版余华作品”和“非母语版余华作品”的关系,并比较“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接受的不同情况,再由此引发“两种中国文学”关系的思考。这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也是新的研究起点。像余华这样表现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都是有别于“历史中国”与“地理中国”的一种“文学中国”文本,其作者不仅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其文本语言的种类不但有中文,也有外文;其文本形态既包括中国作家用中文母语原创的“第一文本”,也包括其被翻译和再创作成非母语的外文版“第二文本”。这两种文本分别构成了中文版和外文版的“两种中国文学”。两种文本构成的历史,才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然而,目前大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只能算作是一种“单向度”的“第一文本”文学史,许多传播到国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第二文本”,已被历史长久地“活埋”。结语部分从余华作品在国外的获奖情况,以及余华成为国际文学论坛主要研讨对象的事实出发,论证了作为一名中国的作家,“中国的余华”已然是“世界的余华”。附录列举了余华到国外参加文学活动的大事记、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和余华作品外文版的部分封面。这些文字和图片是支撑这篇论文论点的佐证材料。目前,走向国外的中国文学还有不少困难,这既有文学外部的问题,也有文学内部的问题。它涉及到宣传、翻译、出版、市场、意识形态等文学外部的诸多元素,这些元素犹如一双双有形和无形的大手,影响了一个作家作品的时空跨界的程度。但是,反观走出国门的余华作品,真正优秀的作家与其优秀作品的“出境与跨界”,其文学内部的元素更加重要。余华不同于中国当代作家里的某些人,在国外的影响仅靠一本书,轰动一时,却又昙花一现。国外读者和汉学家对余华的接受和研究,是基于他们对余华文本“内部风景”的着迷。余华以一个作家的良知,不但叙述了底层人物“眼泪的宽广”,写出了“一个国家的痛”,而且用了许多西方人非常熟悉的现代叙事方式,表达了尊重生命和悲悯弱者的博大情怀。余华作品不仅是国外读者“读文学-看中国”的社会文本,而且是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文学文本。余华被译介到国外的作品,虽然都经过翻译环节的再创作,但是,由于其主题、人物、叙事和语言等“文学内部”的文化景观非常迷人,受到国外读者持久的欢迎。余华的某些作品,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经典文本,也是当下世界文学的经典文本。本文的创新性:一是在全面考察了余华作品在国外译介出版传播的背景下,从内容和形式以及作家比较等方面,系统梳理和探讨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传播和接受研究的情况;二是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两个余华”“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的概念;三是提供了不少国外关于余华作品的评价和研究的外文资料。本文研究的意义:从英语世界传播与接收的国外视角,重新审视了备受争议的余华作品的价值,以及余华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希望借鉴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不同接受的案例,为当下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点有益的经验。本文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时间、精力和能力的限制,收集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评价和研究的资料不够齐全;二是论文偏重于文献资料的梳理,在理论概括和提升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比如由“两种余华作品”引发的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两种中国文学”的关系和互动研究,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对这些相关话题,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由于不是本文的主要论题,所以未能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鲍甜龄[6](2021)在《释意论视角下同传译员的认知压力研究 ——以CAS孙杨听证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和发展,国际上关于政治、文化、经济等全球性问题的跨文化对话日益增多。为了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翻译这一职业在此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许多需要面对面交流的大型会议中,快速高效的口译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其中同声传译又以其特有的优势逐渐成为国际会议备受推崇的翻译模式。但由于同声传译要求译员在接收到源语言讲话的同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以不打断发言者的方式,同步将源语内容口译给听者,对译员的要求非常高。作为研究口译的第一套系统的理论,释意论提出的“口译三角模型”,将口译的过程创造性地分为三个阶段,即翻译的认知过程。在释意论视角下的这一认知过程中,同传译员作为认知的主体,受到环境背景的影响,调动专门的程序解释翻译过程中的新情景,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而在此过程中译员常常会遇到源语言的信息超出自身的认知范围,即认知资源超过自己认知能力的现象。笔者通过查询资料了解到这种现象被称作认知压力。认知压力客观存在于人的认知行为中,而在翻译行为中,当源语言中出现一些超出译员认知能力之外的信息或者其他的影响因素,译员的认知压力也会随之提高。同时认知压力又会反作用于翻译的主体,促使译员在这三个阶段进行不同类型的认知活动,从而影响译员输出翻译结果。在此基础上,笔者试探究在释意论视角下的翻译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同传译员认知压力。本文以释意理论的口译三角模型为理论基础,以2019年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召开的关于“孙杨抗检”一案的公开听证会为研究案例,选取孙杨发言部分的同声传译部分作为研究素材。首先,文章分别举例论证了释意理论下的口译三阶段在本次同声传译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接下来是本文的核心,即结合具体例句,详细分析本次同声传译实践导致译员出现认知压力的因素,笔者将其概括为口译环境、数字信息、不熟悉信息、高密度信息、高复杂性信息五大诱因,并详细描述了每种诱因如何影响了译员的翻译表现。最后从释意理论视角出发,根据释意论的翻译原则,提出了认知压力对翻译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翻译质量。笔者希望尝试分析同声传译译员的认知压力,通过释意论的角度试图降低认知压力对译员带来的影响,希望给予同声传译实践实际性的建议,同时也引发更多的学者对此领域的研究兴趣,并提供借鉴。

张文丽[7](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指出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黄丽姗[8](2021)在《“陌生化”理论视域下《格列佛游记》汉译本审美再现对比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ij)在其《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首倡“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文学理论。其目的在于破除或消解社会文化中人们对既有事物的惯性联想和“视自然为自然”的刻板印象,使审美主体感知生活的惯性方式产生较大差异或者有了颠覆性的相反,从而延长审美主体的关注时间和增加感受难度,并诱使审美主体在想象空间里增加审美快感,以达到二次认识、二次体验生活的目的。艺术的分支包罗万象。审美艺术研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体的审美情感不断建构其人生态度,艺术感觉的发生就是艺术创造的目的。美无处不在,可以说审美的过程也是艺术思想创造的过程。同艺术创作一般,文学翻译也是一种审美艺术的再创造。在跨越语言符号障碍之后,译文读者也可以进入原文所描绘的深邃而奇妙的世界中,体验异域文化带来的审美情趣,感受不一样的文化愉悦和精神享受,领略异质文化这颗“奇葩”。在“陌生化”理论的观照下,译文能最大限度保留原文“异质”成分,激发读者持久而热烈的阅读兴趣,延长其对文本的关注度和增加审美快感,才能使其感受到原文永恒的艺术价值。本文的研究文本《格列佛游记》是世界文学史上讽刺小说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小说轻快简明的语言蕴含了幽默讽刺的文学艺术效果,极大程度上增添了小说的审美价值。本文选取张健和孙予两个汉译本的《格列佛游记》进行研究,以“陌生化”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文学审美再现的诠释。文章首先从“陌生化”理论的历史沿革谈起,回顾了“陌生化”理论和《格列佛游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现状,对“陌生化”理论与文学翻译的关系进行进一步解析。同时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出发,对“陌生化”表现手法在两个译本中的审美再现方式进行实例对比分析。文章探讨了艺术创作中审美对象陌生化的凸显方式,欣赏者与艺术作品间的审美对视角度,并以此权衡审美主体与客体间情感转移的适度距离,同时反思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对审美距离的恰当把控。

张颖[9](2021)在《“差点儿(没)”“小心(别/不要)”“难免(不)”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 ——以韩国同德女子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汉语羡余否定格式是汉语里的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即句中出现了否定词“没、不、别”,置于句中却不会影响句义,是否添加否定词句子表义相同,但是置于句中也能表达一定的效果和功能,如“差点儿(没)”、“小心(别/不要)”等。一些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将会接触到羡余否定格式,他们母语中如何表达该格式,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偏误,其偏误规律和难度等级以及引起偏误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对这些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羡余否定格式时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对外汉语教学羡余否定格式的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尤其以泰国为主,尚未有针对韩国汉语学习者羡余否定格式的偏误分析与习得研究。本文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专门针对韩国同德女子大学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三组羡余否定格式“差点儿(没)”“小心(别/不要)”“难免(不)”进行调查研究与偏误分析,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探索其难度等级与偏误原因,从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缘由,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目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羡余否定格式相关的研究综述。第二章为分为两节。第一节从语义、语用和语法层面对“差点儿(没)”“小心(别/不要)”“难免(不)”进行分析。第二节通过问卷考察相同语境下汉韩翻译中三组羡余否定格式在韩语中对应的表达,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韩语表达中有对应的“差点儿”与非羡余否定格式“差点儿没”,无对应的羡余否定格式“差点儿没”。其次,韩语中“小心(别/不要)”中的“别/不要”非羡余成分,无法省略。最后,韩语表达中无对应“难免(不)”的词汇表达。第三章对韩国同德女子大学中语中文系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韩国同德女子大学中语中文系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三组羡余否定格式在语义、语法、语用方面的偏误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预测其学习的难度等级。第四章从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四个方面探索韩国同德女子大学中语中文系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三组羡余否定格式的偏误原因,并针对这四个方面,为韩国同德女子大学中语中文系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对三组羡余否定格式的学习提出参考性建议。

赵海莲[10](2021)在《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英语长句主要是指语法结构复杂,修饰成分较多,内容层次较多的简单句和复合句。英文学术文本中长句频繁出现,结构较为复杂,对长句的句式结构分析对于理解文本内容非常重要。英译汉过程中,不论是简单句还是复合句,由于英语长句内的句式结构较为复杂,较难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翻译困难。因此,研究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围绕《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翻译实践,分析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翻译实践过程中,经过译前、译中、译后三个阶段的分析、比较与修正,本文总结了《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首先是长句内省略结构和替代结构关系隐含;其次是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特别是动宾短语结构和非谓语结构的短语结构复杂;第三是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集中体现在因果结构复杂和递进结构复杂两个方面。经过初译和改译,通过分析这些长句结构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提出针对上述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解决方案。具体来看,针对长句内省略结构与替代结构关系隐含的问题,采用的翻译方法是补偿法与增词法;针对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释义法与换位法;针对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的问题,可以采用逻辑明晰法与拆分重组法。本文分析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来源于学术专着的翻译实践,希望能为同类文本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英译汉提供一些参考。

二、翻译理解的心理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翻译理解的心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译者主体化研究的新视角:从译者的离身翻译观到具身翻译观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第2章 传统译者主体性研究离身范式演变及具身范式萌芽
    2.1 译者主体性概念及相关研究
    2.2 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离身困境
    2.3 本质主义翻译观
        2.3.1 本质主义概念及内涵
        2.3.2 本质主义对译者主体化研究的影响
    2.4 反本质主义翻译观
        2.4.1 反本质主义概念及内涵
        2.4.2 反本质主义对译者主体化研究的影响
    2.5 解构主义翻译观
        2.5.1 解构主义概念
        2.5.2 解构主义对译者主体化研究的影响
    2.6 离身翻译观的近代演变及译者具身观的萌芽
        2.6.1 基于计算角度的译者身心两元论
        2.6.2 译者主体的计算机信息加工隐喻观
        2.6.3 元素还原翻译观
        2.6.4 译者具身范式的萌芽
第3章 译者具身观兴起的理论基础
    3.1 译者具身观的哲学基础
        3.1.1 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思想
        3.1.2 兰可夫和约翰逊的具身概念3个层面
    3.2 译者具身观的心理学基础
    3.3 译者具身观的神经生理基础
    3.4 具身认知观催生的具身翻译观
        3.4.1 具身认知思潮催生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转向
        3.4.2 译者主体性研究中理论架构的大学科观
第4章 译者身体的样态观和具身资源
    4.1 译者身体的样态观
        4.1.1 译者身体的文化样态
        4.1.2 译者身体的生理样态:脑中的身体
        4.1.3 译者身体的生态样态:身体与环境的耦合态
    4.2 译者身体蕴藏的具身资源
        4.2.1 常态心理具身资源
        4.2.2 文化形态具身资源
        4.2.3 身体形态具身资源
        4.2.4 宗教形态具身资源
        4.2.5 生理形态具身资源
        4.2.6 哲学形态具身资源
        4.2.7 心理形态具身资源
第5章 译者具身观在译者主体化研究中主张及应用
    5.1 译者具身体感观、体喻观和生成观
        5.1.1 译者的具身体感观
        5.1.2 译者的具身体喻观
        5.1.3 译者的具身生成观
        5.1.4 译者的具身语言观
        5.1.5 译者的具身情感观
        5.1.6 译者的文化具身观
        5.1.7 译者的心理具身观
        5.1.8 译者的身心一体观
    5.2 译者的脑神经具身性
        5.2.1 口译者的脑神经具身性
        5.2.2 笔译者的脑神经具身性
    5.3 隐喻的译者具身性
        5.3.1 隐喻性质和定义
        5.3.2 基本隐喻的译者具身性
        5.3.3 抽象隐喻的译者具身性
    5.4 译者个体认知的差异及译文差异
        5.4.1 具身创造性改写
        5.4.2 译者身体差异导致的译文差异
    5.5 从具身性意义模拟到具身性意义生成
第6章 具身翻译观的确立及研究意义
    6.1 具身翻译观的确立
    6.2 具身翻译观的研究意义
        6.2.1 对译者文化视角下具身性研究的促进
        6.2.2 对隐喻翻译研究的促进
        6.2.3 对译者身体为研究核心的跨学科研究的促进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2)探析中国戏曲翻译的隐性语言与文化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中国戏曲翻译的重要性
二、中国戏曲翻译的隐性语言与文化心理分析
    (一)中国戏曲翻译的隐性语言分析
    (二)中国戏曲翻译的文化心理分析
    (三)中国戏曲翻译的隐性语言与文化心理关系分析
三、注意事项或建议
四、结束语

(3)疏离与抵牾 ——聋人父母之健听子女身份认同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缺少聋人父母的心理支持
        1.1.2 学校对CODA关注较少,特殊需要无法满足
        1.1.3 缺乏社会关注,特殊群体CODA的身份认同难以准确定位
    1.2 文献综述
        1.2.1 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
        1.2.2 CODA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理论基础
        1.3.1 生态系统理论
        1.3.2 社会支持理论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聋人父母
        1.4.2 聋人父母的健听子女(CODA)
        1.4.3 身份认同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方法论
        2.2.2 叙事研究
    2.3 研究过程
        2.3.1 确定叙事对象
        2.3.2 资料收集
        2.3.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4 研究效度的保证
    2.5 研究伦理
3 研究结果
    3.1 A的故事
        3.1.1 甩不掉的家庭
        3.1.2 孤独的学前期
        3.1.3 学校里不合群的人
        3.1.4 街坊邻居的善待
        3.1.5 大学择校的无助
        3.1.6 幸福的曙光
        3.1.7 工作中遇知音
        3.1.8 聋听世界自由转换
    3.2 B的故事
        3.2.1 老师和奶奶的合力
        3.2.2 小学生活不快乐
        3.2.3 朋友很重要
        3.2.4 哮喘的弟弟
        3.2.5 没人真正理解我
        3.2.6 失败的家长会
        3.2.7 父亲受伤引自责
        3.2.8 亲事难成
    3.3 C的故事
        3.3.1 年幼被抛弃
        3.3.2 母亲的回归
        3.3.3 如何面对“咸猪手”
        3.3.4 初中老师的帮助
        3.3.5 大专生活受照顾
        3.3.6 我究竟是谁
        3.3.7 婚姻不幸
    3.4 三位CODA身份认同的发展状况
4 分析与讨论
    4.1 CODA身份认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1 CODA面临身份认同冲突
        4.1.2 CODA遭遇身份认同危机
    4.2 CODA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
        4.2.1 社会层面:聋人文化与听人社会的拉扯
        4.2.2 学校层面:特殊需要与心理健康被漠视
        4.2.3 家庭层面:家庭资源和共同经验的缺失
        4.2.4 个人层面:沟通水平和适应能力的差异
    4.3 CODA身份认同的特征
        4.3.1 社会建构性
        4.3.2 动态发展性
        4.3.3 自觉能动性
        4.3.4 文化独特性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社会层面:树立正确的“聋人观”,建立支持体系
        5.2.2 学校层面:建立健全学生服务,满足CODA特殊需求
        5.2.3 家庭层面:聋人父母增强信心,加强亲子沟通
        5.2.4 个人层面:CODA间积极交流,能够认同聋听双文化
    5.3 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研究的说明
附录B 受访者基本资料表
附录C 访谈提纲
附录D 逐字稿范例(以受访者A部分内容为例)
致谢

(4)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缘由
        (二)溯源: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历史的维度:以实然证必然?
        (二)文化的维度:古今中西的文化选择?
        (三)思想的维度:谁改造了谁?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一)本土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
        (二)研究范围界定
        (三)理论框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
    四、研究思路及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重构自我:与西方世界的遭遇
    第一节 西学东渐:知识体系的冲击
        一、知识分类和体系的整合
        二、知识生产的体制重塑
        三、知识权威及价值符号的更替
    第二节 走出“天下主义”:进化的世界与中国的天命
        一、“天下主义”的式微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二、进化论下中国的天命
        三、进化宇宙观的思想冲击
    第三节 本土化的几种类型
        一、延续型本土化
        二、吸纳型本土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语词的溯源:马克思主义语汇的传入及影响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下的语词译介
        一、在华传教士的语词译介
        二、日译中的新语厘定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语汇的早期传播
        一、“日马”入中:马克思主义从日本到中国
        二、取道东洋:探源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语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语汇到话语:马克思主义本土话语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思想序曲:马克思主义话语进入中国语境的背景
        一、思想的转型:从启蒙重回革命
        二、认识的转变:从“日马”到“俄马”
    第二节 话语议题的转换: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渐次接纳
        一、 “主义”话语的来临:问题与主义
        二、从空间到时间:东方与西方
        三、唯物论话语的胜利:科学与人生观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语适用
    第三节 话语的替代与综合:马克思主义本土话语的初步形成
        一、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话语交错
        二、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明辨
        三、平民主义(Democracy)的话语演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主体转换:实践维度的本土化
    第一节 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一、“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列宁主义的启示
        二、共产国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土化
    第二节 本土化自觉的唤醒: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早期实践
        一、马列主义本土化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本土化自觉的唤醒:早期本土化的政治实践
    第三节 “不做一定公式的奴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本土化自觉的几次转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与实践
    第一节 认知维度的接纳与融汇
        一、“天动人斗”:接纳的思维基础
        二、“一本万殊”:融汇的思想特征
    第二节 实践维度的本土化创造
        一、本土化的话语重塑
        二、革命道路的中国化探索
        (一)革命主体的中国化
        (二)革命形式的中国化
        (三)群众政策的中国化
    本章小结
结语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再思考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维度:过程解构与视阈融合
        (一)两个维度的叙事框架:以语词、话语和实践为对象
        (二)民族主义运动和革命的“宏事件”影响
    三、“中国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答案
        (一)走出“古今中西”之惑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三)进行时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资料搜集整理情况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传播与经验
    第一节 余华作品在国外的翻译出版与销售
    第二节 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和评价
    第三节 余华“中国故事”出门远行的经验
第二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内容的研究
    第一节 人的异化、暴力与死亡
    第二节 历史创伤受难者的男性气质
    第三节 商品和暴力受害者的女性身份
    第四节 被温情遗弃的孤独者
第三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作品形式的研究
    第一节 语言和语体
    第二节 象征手法
    第三节 多层叙述
    第四节 空间和时间
第四章 英语世界对余华和有关作家作品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余华与残雪:两种虚无主义创作视野比较
    第二节 余华和苏童:当代成长小说及堕落青春的塑型
    第三节 余华与格非:对历史的超越和拒绝
    第四节 余华和莫言:类型文学时代里的严肃文学坚守者
第五章 国内外“两种余华作品”和“两种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两个余华”与“两种余华作品”
    第二节 “两种余华作品”在国内外的接受比较:以《兄弟》为例
    第三节 “文学中国”的不同文本与“两种中国文学”
结语 中国的余华世界的余华
    一、站上了世界文学的领奖台
    二、国际文学论坛的专题作家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文学
附录
    一、余华国外文学活动大事记
    二、余华作品外文版出版年表
    三、余华作品外文版部分封面
    四、余华中文简繁体作品清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的项目
附件

(6)释意论视角下同传译员的认知压力研究 ——以CAS孙杨听证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关键术语定义
        2.1.1 同声传译
        2.1.2 认知压力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释意理论研究现状
        2.2.2 释意论视角下的同声传译研究现状
        2.2.3 同传译员认知压力的研究现状
3 释意理论内容框架
    3.1 翻译的层次
    3.2 翻译的程序(口译三角模型)
        3.2.1 理解
        3.2.2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3.2.3 表达
    3.3 翻译的对象与认知补充
4 释意论视角下CAS听证会同传译员认知压力研究
    4.1 释意论视角下CAS同传译员翻译过程案例分析
        4.1.1 理解
        4.1.2 脱离源语语言外壳
        4.1.3 重新表达
    4.2 CAS同传译员认知压力分析
        4.2.1 口译环境
        4.2.2 数字信息
        4.2.3 不熟悉信息
        4.2.4 高密度信息
        4.2.5 高复杂性信息
    4.3 释意论视角下认知压力的应对策略研究
        4.3.1 丰富认知知识
        4.3.1.1 扩充单词储备量及文化背景知识
        4.3.1.2 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
        4.3.2 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
        4.3.2.1 断句法
        4.3.2.2 增补法
        4.3.2.3 省略法
        4.3.2.4 询问法
        4.3.3 提高抗压能力
        4.3.3.1 训练短时记忆能力
        4.3.3.2 训练应变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6 参考文献
7 附件(听证会原视频)
致谢

(7)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超常组合型
        (二) 想象联想型
        (三) 言外之意型
        (四) 动态变化型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异化译法
        二、归化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对等译法
        二、变通译法
        三、批注译法
        四、点义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参引文献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8)“陌生化”理论视域下《格列佛游记》汉译本审美再现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核心理论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陌生化”理论研究现状
        1.3.2 《格列佛游记》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文学翻译中陌生化表现手法的移植
    2.1 陌生化与语言的诗性本质
    2.2 译者的陌生化艺术品鉴
    2.3 读者的期待视野延展
3 《格列佛游记》汉译本陌生化审美再现
    3.1 本文译本的选择
    3.2 汉译本语言的陌生化审美艺术
        3.2.1 词汇选择的策略
        3.2.2 句法形式的建构
        3.2.3 艺术形象的重塑
        3.2.4 文化间隔的留白
4 陌生感与审美体验的交互生成
    4.1 艺术创作中形式与内容的部分割裂
    4.2 审美的设立及其与观者的对视
    4.3 审美观照中的适度距离问题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差点儿(没)”“小心(别/不要)”“难免(不)”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 ——以韩国同德女子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缘由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语料来源
    1.4 研究现状
        1.4.1 羡余否定的本体研究
        1.4.2 羡余否定格式在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研究综述
第二章 三组羡余否定格式个例分析及汉韩对比
    2.1 三组羡余否定格式个例分析
        2.1.1 “差点儿(没)”
        2.1.2 “小心(别/不要)”
        2.1.3 “难免(不)”
    2.2 汉韩翻译中羡余否定格式对应的韩语表达
        2.2.1 汉韩翻译问卷1 情况说明
        2.2.2 汉韩翻译“差点儿(没)”在韩语中的表达
        2.2.3 汉韩翻译“小心(别/不要)”在韩语中的表达
        2.2.4 汉韩翻译“难免(不)”在韩语中的表达
    2.3 小结
第三章 韩国学生羡余否定格式使用情况
    3.1 问卷2 情况说明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 韩国学生三组羡余否定格式使用情况
        3.2.1 韩国学生“差点儿(没)”使用情况
        3.2.2 韩国学生“小心(别/不要)”使用情况
        3.2.3 韩国学生“难免(不)”使用情况
    3.3 小结
第四章 三组羡余否定格式的偏误原因及教学建议
    4.1 偏误原因
        4.1.1 课程设置
        4.1.2 教材编排
        4.1.3 教师因素
        4.1.4 学生因素
    4.2 教学建议
        4.2.1 课程设置方面建议
        4.2.2 教材编写方面建议
        4.2.3 教师教学方面建议
        4.2.4 学生学习方面建议
    4.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二、英语长句结构相关理论界说
    (一)英语长句的定义与结构特征
    (二)长句内句式结构的复杂性及其具体体现
三、翻译实践任务描述
    (一)翻译文本介绍
    (二)任务过程的描述
四、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长句内省略与替代结构隐含
        1.省略结构隐含
        2.替代结构隐含
    (二)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
        1.动宾结构复杂
        2.非谓语结构复杂
    (三)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
        1.因果结构复杂
        2.递进结构复杂
五、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长句内省略与替代结构关系隐含的解决方案
        1.针对省略结构的补偿法
        2.针对替代结构的增词法
    (二)长句内短语结构复杂的解决方案
        1.针对动宾结构的释义法
        2.针对非谓语结构的换位法
    (三)长句内逻辑结构复杂的解决方案
        1.针对因果结构的逻辑明晰法
        2.针对递进结构的拆分重组法
六、翻译实践总结
    (一)翻译实践的收获
    (二)翻译实践的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A 翻译术语对照表
附录B 原文和译文
致谢

四、翻译理解的心理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译者主体化研究的新视角:从译者的离身翻译观到具身翻译观的演进[D]. 蒋继春. 吉林大学, 2021
  • [2]探析中国戏曲翻译的隐性语言与文化心理[J]. 肖敏. 戏剧之家, 2021(31)
  • [3]疏离与抵牾 ——聋人父母之健听子女身份认同的叙事研究[D]. 张苗.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D]. 陈兰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5]余华作品在英语世界的研究[D]. 杨荷泉. 山东大学, 2021(11)
  • [6]释意论视角下同传译员的认知压力研究 ——以CAS孙杨听证会为例[D]. 鲍甜龄.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7]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8]“陌生化”理论视域下《格列佛游记》汉译本审美再现对比研究[D]. 黄丽姗. 武汉纺织大学, 2021(09)
  • [9]“差点儿(没)”“小心(别/不要)”“难免(不)”偏误分析与教学建议 ——以韩国同德女子大学为例[D]. 张颖.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10]英语长句内复杂句式结构的翻译问题与解决方案 ——《介于心理学和哲学之间》(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赵海莲.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翻译理解的心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