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_城市经济论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态势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对策论文,三角洲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由此该地区也成了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地区。对长江三角洲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区域发展的某一侧面进行,较为集中的研究有: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城市连绵区的发展及城市空间格局的构建问题[1-3];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完善和定位[4、5];长江三角洲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保护[6-8];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9,10]及其一体化研究[11,12]。这些研究都是对长江三角洲某一领域或行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对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甚少。1990~1992年“区域开发前期研究”作为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的研究领域,项目之一便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开发与水土资源潜力”,课题对长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中国科学院学部受国家计委委托,从1996年开始组织江、浙、沪地区的有关院士和专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做了长达两年的调查研究,对长江三角洲进行了科学定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13],该调查研究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分析问题深入。但2个项目已时隔多年,随着长江三角洲快速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等待解决。2002年9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组织了部分院士和专家,对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考察,对东南沿海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14],而对其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考虑。

1999年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速度止住下滑趋势,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引发了新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问题,新旧矛盾交织出现,严重影响了长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三角洲既面临着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时期发展的机遇,又陷入资源环境的制约和社会经济结构急需调整的窘境。2004年4~7月份课题组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和调查,试图通过深入探讨长江三角洲发展过程社会、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长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2 研究区域与数据采集

2.1 研究区域

本研究所指长江三角洲地区仍以传统的区域范围为对象,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等8市和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6市,区域面积100100,总人口为7 600万,分别占全国的1%和5.9%,而2003年却创造了22802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5247亿元的财政收入,是全国总量的19.45%和24.16%。15市已经形成了长期的社会经济合作关系,且政府间的交往频繁、地缘相邻、区域经济一体化基础良好,此作为我们确定研究范围的重要原因,而未把后来正在加入的其他城市列入其中。

2.2 数据采集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各种统计资料,包括《上海50年》、《江苏50年》、《浙江50年》,1991~2004年三省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1990~200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二是通过访问和调查获取,对典型发展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访问,并获取相应资料,为确保资料的真实性,要求调查单位提供局面材料,再结合多人次的访问进行印证;三是进行实验,对三角洲存在的重大环境问题,为获取第一手资料,我们对太湖流域的水环境进行了采样化验,增加了对环境这一敏感问题研究的可信度。

3 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和问题

3.1 发展态势

3.1.1 经济高速增长,在全国的地位不断攀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改革开放初期,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80~1990年,GDP平均增长速度为13.9%(可比价),低于全国同期(14.96%)1.06个百分点(图1)。主要原因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上海经济发展缓慢,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20世纪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放开发带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全面开放开发,使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90~2002年GDP的年增长率为19.79%(当年价),高出全国同期(16.09%)(当年价)3.7个百分点。经济的高速增长表现于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攀升,如1990年长江三角洲的GDP占全国总量的12.53%,1995年为14.88%,2003年达到15.7%。

图1 1980-200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GDP增长率与全国比较

3.1.2 产业结构得到提升,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产业比较优势的存在,第一产业增长速度甚为缓慢,第二产业虽发展较快,但仍迟于第三产业,因此,第一、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则持续上升(图2),加速推进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16]。另外,长江三角洲的重化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跨入90年代以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的适当拉大,导致消费需求的多元化,民用汽车、住宅、通信设备进入家庭消费,加上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使曾促进经济发展的轻纺和耐用消费品的工业生产开始减速,市场需求逐步让位于重工业。1990~2003年重工业平均增速为18.79%,而轻工业仅为12.12%,重工业产值已远超轻工业,如1990年长江三角洲重轻工业产值比例为43.73:56.27,2003年则转变为58.44:41.56。长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过程中资本密集型产业化的过程,技术密集型的IT、生物、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迅速,如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5.0%,2003年就达到21.2%。

图2 1990~200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变化

Fig.2 Chang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during 1990-2003

3.1.3 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都市连绵区基本形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的增长也非常快,城市化水平由1991年的26%增加到2002年的48%,而同期全国城市化水平只由27%上升到39%。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度也较大,每10000达到4座,远高于全国平均0.69座的水平,基本上形成了都市连绵区。以上海为中心经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至南京沿沪宁铁路的6个都市区已完全连片,并与只有一江之隔的南通、泰州、扬州等3大都市区之间可看作基本连片;从上海经嘉兴、杭州至绍兴等4个都市区间已无开阔的断裂带,湖州、嘉兴、苏州和无锡也已形成环太湖都市连绵区[17]。

3.1.4 外商投资活跃,但呈现空间分布的集聚性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1983年开始引进外资,起初规模较小,发展速度较慢,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深入,特别是浦东的开发开放,长江三角洲依据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投资环境,使其成为了外商投资的热点(图3)。长江三角洲地区1990~2003年各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呈现高度集聚(表1),其中苏州和上海变化最大,苏州从1990年占长江三角洲引进外资的6.51%上升到2003年的45.54%,而上海却由73%下降到22.88%。外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上海、则相对较少。

3.1.5 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合作已成为必然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实施进程较快、力度较大、政府重视程度较高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和联动经历了三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横向联系”为标志的企业间合作阶段;②90年代以“协作”为标志的政府间联动阶段;③2000年后进入全方位(政府、企业)、多目标(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一体化发展阶段。目前,这一潮流发展势头比较旺盛,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区际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如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杭州湾跨海大桥、沪祟苏越江大通道、江阴大桥、润扬大桥和各类城市间的高速公路、轻轨等等大规模的规划建设为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第二、工商、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正在加速;第三、政府间的合作正逐步加强,近几年来长江三角洲各主要城市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政府间共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各领域的交融不断加深,活动十分频繁,措施也比较务实,签订了一系列省市间合作协议;第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已取得一定进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市场一体化,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各个城市已基本上完成了各自的市场体系建设;第五、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建设获得重要进展,在长江三角洲,除成立了“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经济协作工作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制度外,还建立了由三省市常务副省(市)长参加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制度。

图3 1990~2003年长江三角洲实际利用外资状况

Fig.3 Actual us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during 1990-2003

表1 1990-2003年长江三角洲15市实际利用外资所占比重变化

Tab.1 Weight of actual using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15 cities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1990-2003

资料来源:长江三角洲15市统计年鉴

3.1.6 人地关系逐步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走向可持续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长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人地关系经历了紧张、缓和、改善等发展过程,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从矛盾到开始走向协调和可持续性。20世纪80年代只着重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改善,致使生态环境严重恶化,90年代以来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尽管仍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局部地区污染更加严重,但总体是向着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如南京市的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及噪声污染在90年代后开始逐步好转,环境质量越来越好(表2)。

表2 1986~2003年南京市主要年份环境质量状况

Tab.2 Environment quality status of major years in Nanjing city during 1986-2003

3.2 存在问题

3.2.1 外资产业整体技术层次不高 虽然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资的规模非常大,但外资产业的整体技术层次却不高。外资企业主要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优越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政策和广阔的市场,生产工业制成品销往国内外,其企业主集中在来料加工或者是高耗水、高能耗和高污染的基础工业方面,即使是高新技术产业,其技术含量也有限,企业的研究发展部大都没有进来。中方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自主核心竞争力,外资牢牢掌握了企业的投资主导权和核心技术。以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开发区为例,虽然近几年伴随着欧美外资的大量进入,长江三角洲各经济开发区崛起了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但开发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建区较早的南通开发区,区内主要投资于纺织、纤维制造、电子设备、橡胶制品、服装制造、制革、仓储和家具制造等48个行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了大多数,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比重不高。即使是在跨国公司比较集中的闵行开发区,电子通信与医药两个行业的工业产值也只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6.2%,而饮料与普通机械两个传统行业却占到43.1%。

3.2.2 经济高速增长和重工业化趋势,加重了能源和交通的紧张 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期以来就是煤、电、油等异常短缺的地区,90年代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及重工业化趋势更加剧了这种矛盾。例如,江苏省GDP2003年比1990年增加了5.2倍,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45.4%增长到2003年的58.9%,能源的投入产出效率也越来越低,如工业用电增速和工业产值增速之间的比例关系不断增加,1990年为0.8,2003年增加到1.26,单位工业产值用电量基本上呈上升趋势,只是2000年后有所下降(图4)。结果导致江苏省用电、用煤越来越紧张,2003年电力缺口达8.34×,比1990年增长了近11倍。另外,交通运输的紧张使发电厂存在开工不足的现象,影响了发电量,如南京华能电厂是南京地区最大的发电厂,据该厂燃料处介绍,该厂存煤情况是南京地区几个大电厂中最好的,但是目前存煤也仅有“十日之粮”:南京热电厂压力更大,因为该厂存煤只够一个星期。浙江省由于缺电,鼓励企业用柴油发电,使一次能源利用率进一步下降,引起柴油的紧张。能源和运输的不足,又反过来增加了商务成本,恶化了投资环境,如我们调查的浙江某公司,因缺电停产损失产值1000万元、利润200万元,外商十分不满。外企对长江三角洲供电的满意度不高,影响到进一步吸引外资,甚至有撤资的危险。

图4 1990~2003年江苏省单位用电量的工业产值变化趋势

Fig.4 Changing trend of output value of industry unit electricity consumption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1990-2003

3.2.3 耕地流失严重,建设用地集约化低 在长江三角洲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大片的粮田沃土从农业用地快速变为建设用地。改革开放以来,各项建设用地大增,1978~1996年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净减少了35.85万,约占全国同期耕地流失率的8.01%,若以每年平均单位土地面积流失的耕地数量表示耕地流失强度,仅在1978~1996年的18年中,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流失强度超过0.20ha/年,是同期全国平均耕地流失强度的6.7倍。1998~200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净减少271900,耕地流失强度为2.72ha/。1979~2003年(不包括199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累积流失耕地达6.3×(图5)。长江三角洲地区现有耕地面积不到3×,人均占有耕地仅0.04左右(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0533最低警戒线标准)。

图5 1979~2003年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流失量

Fig.5 The amount of farmland los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during 1979-2003

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占用耕地的同时,建设用地与发达国家相比利用效率低。如日本东京工业区产出率为50亿美元/,而比较高的上海浦东“一江三桥”开发区平均仅为34亿美元/。长江三角洲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效率差异也很大,苏州、无锡、杭州等市区较高,其他市县,尤其是市县以下的开发区,土地产出率甚至还不到浦东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不少开发区,由于缺少不同类型工业、城市用地标准,一些外方企业主不根据实际需要,千方百计多要土地,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有求必应,还互相竞争,外商从中获得超额回报,使土地严重浪费。2004年国家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力度,撤并了一些开发区,使土地开发的无序状态有所好转。

3.2.4 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 本地区的水质污染极其严重,除长江、钱塘江江河源头、水库以及太湖的大部分水域水质为Ⅱ-Ⅲ类水,具有饮用水源的功能外,长江三角洲其他内河和水网地区的河道、湖泊水质COD、BOD或N、P含量为Ⅳ、Ⅴ类水,尤其是农村河道以及城市内河达不到基本的功能水质要求,出现了严重的水质性缺水现象,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如太湖流域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过去在经济发展中注意了治理点源污染,忽略了对面源污染的防治。因此,近年来水污染呈上升趋势[18]。

2003年4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在太湖流域采集了30多条河流不同断面、7个湖泊不同部位的77份水样,经过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分析中心化学分析测试表明,目前太湖流域不仅有发达国家水污染第一阶段出现的以BOD、重金属为主的特征,又有西方国家主要由N、P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第二阶段特点,还兼有西方国家水体以微量有毒有害有机物为特征的第三阶段的特点。太湖流域河流湖泊总体水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为Ⅳ、Ⅴ类水,劣Ⅴ类水质占检测总数的1/3多,其中进湖河流水质劣于出湖河流水质,太湖水质优于河道水质,如入湖河流直湖港水质为严重劣Ⅴ类,梁溪河TN为Ⅲ类、NH4-N为劣Ⅴ类、TP为Ⅳ至Ⅴ类;出湖河流太浦河水质明显较好,TN、TP均为Ⅱ至Ⅲ类水,-N为Ⅲ至Ⅴ类水,出湖河流吴凇江水质上游好于下游,胥口水质为Ⅱ至Ⅲ类,到越溪变为Ⅲ一Ⅵ类水,再向下到大运河与吴凇江的交汇处成为严重的劣Ⅴ类。该现象说明太湖的稀释扩散作用较强,区域河流水污染较重。重生产轻环境是导致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大气污染和酸雨频率高 工业的发展,特别是电力及重化工工业的发展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如长江三角洲集中了近3×的发电能力,每年需用近1亿吨煤炭,加上钢铁、化工等煤炭的使用量,使大气承载了一亿多吨煤炭燃烧后排出的、粉尘等,再加上重化工工业的高速发展,对大气造成较大的污染,如该区的酸雨频率很高,浙江省平均降水水质的pH值为4.50,检出率为84.6%,临安市PH值达4.14,酸雨频率达96.3%,苏、锡、常和南京酸雨频率也在60%以上。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汽车增长速度极快。杭州市仅2003年汽车总数即由2002年的12.01万辆增加到18.2万辆,年增幅超过50%,增加的汽车总数相当于上海出租汽车的1.5倍,苏州、无锡等市情况类似。汽车数量的剧增对大气的污染反映在大气中和气溶胶成分明显增加,如南京市1996年机动车的排放量为22700t,2003年则达到了32400t。

地质灾害增加,洪涝威胁加重 地表水污染促使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形成地下漏斗,并引起大面积地面下沉。长江三角洲自1990~2001年,年均地面下沉16.4mm。苏锡常、杭嘉湖和上海累计沉降超过200mm的范围占该地区的1/3,其中无锡石塘湾沉降量达2.8m。40年来地面沉降的损失已超过4000亿元。地面沉降与海平面上升,加上河湖围垦、淤塞使太湖流域水系对洪水的调蓄功能大大下降[19]。

海涂资源被不合理的围垦,海域生态环境恶化为补充地下水源的不足,长江三角洲有条件的各市县采取围海造陆的措施,既缓解了部分土地不足的矛盾,但也带来了占用湿地影响生物多样性、污染海域等弊病,大量的城市污水排入大海,如上海市有1.48×/日污水直接排海,嘉兴地区也有类似现象,大大增加了赤潮爆发的频率,影响了舟山渔场的生产,使近海渔获量呈小型化、减量化的趋势。海洋环境、海水质量恶化,虽然近期尚未形成灾难性事故,但从长远来看,后果严重。

4 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不可放松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存在明显的发展梯次,上海的整体发展层次较高,2003年人均GDP达到46 586元,而发展层次非常低的南通、泰州、扬州、湖州和舟山人均GDP均不足20000元。因此从区域内部的产业发展水平来说,仍有较大的一部分地区处于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阶段。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时要走出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的产业,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里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因此利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大力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4.2 加强自主产权的创新研发,提高产业层次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要提高长江三角洲外资引入的门槛,有选择地进行引资,同时针对外资企业,通过引进一积累,加快进入研发过程,促进外资与中资在先进技术研发中的竞争与合作,在合作中提高中资企业的研发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市场开发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吸引先进技术高级人才的力度,在开发区凝聚一批与主导产业相一致的教育、科研和孵化基地,构筑人才高地。

4.3 以市场手段为核心,加强水、土地、能源的管理

从严控制重化工业、能源(燃煤、油)和其他大耗电、大运量、大占地项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建和扩建,尤其要控制在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区(以太湖为中心的沪、苏、锡、常、杭、嘉、湖)的建设。

根据长江三角洲耕地和粮食生产的现状,结合土地利用的效益,应适当放开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嘉兴、宁波、南京等市的粮食生产,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打造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区,不强制推行耕地的动态平衡,粮食供应可采取自给生产与市场调节结合的办法。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市县必须保证居民基本口粮的生产自给,耕地的动态平衡。但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地区应采取更严格的财政政策,对国家做出更大财政贡献[20]。实行严格的用地政策,凡围而不用、撂荒的土地,查实时坚决收回。

节约与增能并举,在长江三角洲沿江和内地不再新建、扩建燃煤电厂,建议国家允许长江三角洲省市从坑口电厂、大型水电站增加电力供应,在长江三角洲外围地区、苏北、浙东南等沿海地区布局火电厂、核电厂,同时配套建设相应的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对长江三角洲原有电厂要充实相应的供煤、供油的配套,以保证满负荷运转。逐步使输入电与当地发电各占一半(现在约3:7),当地发电量中提高核电与水电以及风能电、太阳能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沿海地区风能资源潜力很大)。在城市和农村广泛推广太阳能、沼气能的设施,建设生态小区和生态村。

清理整顿小钢铁、小化工、小造纸、小印染等污染严重的企业,这些企业投资少、建设快、利润高,是典型的以牺牲环境攫取个人利益的行业。如小化工,大多为化学工业中的中间体生产,污染物毒性大、危害广,而其又是目前苏浙沪县、乡镇发展最多的行业,也是外资进行污染源转移的重点对象,对其必须从严把关,在污染问题没有切实解决以前,要坚决取缔、严格执法、加重处罚。

长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石化、电力(火电)、化工等重工业基地,现有钢铁生产能力超过。近几年除了原有的重化工业企业外,外商和民企也看好长江三角洲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都想乘原材料市场需求旺盛的机会大捞一把,多分一份“羹”。但是从环境容量、资源能源保证以及市场需求的总体趋势看,不应进一步扩大规模,而应从品种、质量、特色、效益上下功夫,进行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

4.4 加强对环境容量和环境家底的调查,制定和实施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修复的计划

现有的环境规划,大多治标不治本。对环境的本地情况掌握不全面、不深刻,对水、土、气中的高分子毒物含量大多没有检测,对介质中N、P、重金属元素等含量的时空分布缺乏规律性了解,有的出于保密不敢公布。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环境容量的时空分布规律还尚未切实掌握。由此制订的规划和实施的措施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前几年提出的“2000年太湖水变清”的行动计划就是一例。目前正在执行的国务院批准的“太湖治理规划”按行政区分配COD的减排任务也与此相似。如果不把污染的源、流、汇及其转化途径搞清楚,可能一时水变清,但源头来水的污染未根治,不久水质污染还会反复,甚至加剧[21]。因此“摸清家底,制定规划,分步实施,标本兼治”,长江三角洲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才会走上根治的道路。

4.5 切实进行长江三角洲整体和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

为了使长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首先应与国家的宏观目标相协调,这就必须首先明确长江三角洲在全国区域经济分工中的科学定位:指出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经济部门的发展原则和指导思想,如粮食安全、能源(电力)供给(自给率、外调比率的确定)、基础产业如钢铁生产规模、物流方向方式等。因为这涉及到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承载力、土地利用方向、能源建设规划和环境负荷、交通承受能力及其相应的调控政策的制定等等。例如,粮食问题,是否长江三角洲各市均可把耕地的粮食生产功能转化为非农业的二、三产业和生态功能、社会服务、旅游功能?如果这样,将来粮食产、供、销、运等问题如何解决?

另一方面,适宜的用地政策与长江三角洲在全国经济区域功能的定位有直接的关系,这是必须深入研究和科学确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既要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又要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因此,耕地功能转化的规模和速度达到什么程度值得研究。能源供应也是一样,必须明确指导思想,这关系到外电调入、本地电力建设规模、布局,以及煤炭运输和原油进口等一系列问题。能源供应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现实瓶颈,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钢铁等基础产业发展的问题同样迫在眉睫[22]。

4.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发展中解决矛盾

长江三角洲是国内外投资环境和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为加强国家综合国力,在国际上培植长江三角洲的竞争能力,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加快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更不应急刹车,同时加强国家的宏观指导和调整,如国家制定经济区划、区域产业政策等;加紧执行科教兴国计划,加大投入,发展科技,使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优势变为科技优势、服务优势。有条件地鼓励资本、设备向国外投资,逐步从资本、技术输入区域,向输入与输出双向流动过渡,以逐步缓解长江三角洲的资源与环境压力。

5 结论

(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无论是国民经济的发展,还是引进外资的速度都非常迅速,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镇连绵区也基本形成,如1990年后GDP的增长速度以平均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由1990年的10%上升到2003年的46%;第一、二产业发展较慢,所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第三产业则持续上升;高速的城市化过程,使长江三角洲城镇呈现连绵分布状态。

(2)长江三角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经济和资源环境问题,如外资企业整体层次不高、能源交通紧张、耕地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但不能由此而限制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要充分利用长江三角洲有利的区位优势,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如不能因为控制土地的开发而限制新项目的建设,特别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绿色GDP即将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考核指标,长江三角洲不能把此作为发展的瓶颈,而应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协调发展[23]。

(3)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具体应该做到:加强建设用地,特别是开发区建设用地的集约化利用;提高外资引进的技术层次,避免区域之间引进外资无序的竞争,并且对长江三角洲及其各城市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加速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进程;在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不可放松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制定和落实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切实把长江三角洲这个易受污染的制造业基地的生态环境规划好、保护好、修复好,使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各市重要的战略性任务;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以改进技术和加强管理为契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标签:;  ;  ;  ;  ;  ;  ;  

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_城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