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递进教学法在补虚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凤,王玉凤,谭辉

层次递进教学法在补虚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凤,王玉凤,谭辉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中药教研室 安徽合肥 230038)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252-02

《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 研究中医辨证用药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着眼于科学地阐述中药的基本理论, 探索中药防治疾病、康复保健的作用机理, 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药提供科学依据[1]。

《中药学》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信息量大, 教学内容艰涩,学生常常没有对于中药的感性认识,更没有临床学习及实践经验,对于繁多的中药品种及功用的记忆显得困难,容易混淆和忘记。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药功用的特点,掌握药性,为后期各课程的学习及医疗实践提供扎实的基础。围绕“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标,针对课程内容和特点,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2]。

层次递进教学法[3-4]是根据《中药学》教材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以中药药性、功效、应用为主线,将各论每章内容分解为章节、药物及综合内容等层次,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学生自学、期终考核全过程,籍此突出药物共性、明了个性。层次递进教学法注重整体思维,有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作用,有助于教师以及学生认清《中药学》总体知识结构、各章节系统性以及功效的层次性。

补虚药是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衰的病理偏向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虚证。补虚药临床应用广泛,除了补虚扶弱、扶正祛邪,也常常用于健康保健和疾病康复等方面。本文就层次教学法在《中药学》补虚药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加以说明。

1. 教、学好补虚药的概述,把握药物功效的共性

补虚药按照本章药物药性、功效、应用的共性特征与全章药物,构成章层次内容。在教材上作为补虚药的概述部分。用以阐述所有补虚药的共同特点。

补虚药皆能补虚以治疗虚证。虚证有: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之分。补虚药包括: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5]。气虚与阳虚表示机体活动能力衰退,临床中常表现为“形不足”;血虚与阴虚表示机体精血津液的亏损,临床中常表现为“精不足”。《素问·阴阳应像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补虚药一般都具有甘味,补气药、补阳药多为甘温,补阴药多为甘寒。根据中医“气足则阳旺”、“气旺生血”、“无阴则阳无有生,无阳则阴无有长”等基本理论,气血阴阳之间具有相互生化的关系。补虚药临床应用时常协同使用。当讲授章、节概述内容时,务必将上述共性内容提炼出来并加以强化,让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建立一章、一节、药物主要功用方向的基本概念,起到提纲携领的效果,为学好章节内药物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补虚药小节层次

补虚药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个小节。每一小节又有小节的概述,用以阐述本小节药物的共同特点。

补气药皆能补气,归经多归脾、肺经,多能补脾、肺之气。临床上脾、肺气虚证多见,心、肾气虚证有之,但常并见于心、肾阳虚证。肝为刚木之脏,气虚者甚少。古人云“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肺脾气旺,则心肾之气有继,各脏腑功能活动皆壮。补气药味甘壅滞,临床常配伍行气药,补而兼行,补而不滞。

补阳药多归肾经,以温补肾阳为主。肾阳为一身之元阳,乃诸阳之本。肾阳之虚得补,就能温煦其他脏腑,全身的阳虚诸证得到改善或消除。补阳药多温燥,易助火伤阴。

补血药皆能补血,多用于心肝血虚诸证,部分药物还可滋补肝肾,滋阴润肺。但多滋腻碍胃,常需配伍健运脾胃药。

补阴药用于阴虚液亏之证,以及阴虚内热证。一些药物以补肺阴与胃阴为主,主归肺、胃经,如南沙参、北沙参、百合、天冬、玉竹、石斛、黄精等,其中只有百合、麦冬兼可归心经,补心阴,天冬、石斛、黄精兼可归肾经,补肾阴。另一些药物以补肝、肾之阴为主,归肝、肾经。如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龟甲、鳖甲等。

3.药物为中心的层次

药物是药效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尽管单味中药可以表现出多方面的功用特性,但仍统一于药物个体的物质形态,体现为中药性能。在对单味中药各方面功用特性进行分析、认识过程中,体现其联系性并形成以药物为中心的系统性认识非常必要。现从药物功用的三个层面进行说明

基本功用层次:药物基本功用与章节基本功用一致,是章、节共性的具体化和深化。讲授药物时,在将章节共性落实到具体药物的同时,尤其要突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特征。如人参属于补气药,可以补脾肺之气。但人参甘温,能大补正元之气,以壮生命之本,进而固脱、益损、止渴、安神。用于一切阴阳气血不足之证。为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其他功用层次:指的是基本功用以外的功能与应用。如补血药白芍,养血敛阴为基本功用,平抑肝阳、柔肝止痛为其他功用层次。这一层次,还包含部分配伍功用,即有些中药通过配伍以后才具有的功用。如白芍和桂枝配伍后产生的调和营卫功效。

药物其他功用是中药功能在特定章节、相对于药物基本功能而言的。其临床实用价值等同于基本功能。如益精填髓功能对于补血药熟地而言是其他功能,但在临床中,熟地常作为滋肝肾之阴的要药使用。因此其他功能是中药功用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对药物其他功能的讲授,依然要突出其药性特征。如熟地滋补肝肾之阴作用较强,质地滋腻,能大补肾中真阴,广泛用于肝肾阴虚诸证,为滋阴主药。通过对其他功用个性进行讲解,弥补单一基本功用认识的片面性。

综合层次:该层次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为强化对药物的个性认识而进行功用异同比较,鉴别比较是突出、强化中药个性特征认识的常用方法。如龟甲与鳖甲、苍术与白术、生地与熟地的鉴别。安胎、明目等同一功用的不同章节药物比较,如安胎的白术、杜仲、续断、菟丝子等的比较。二是将中药功用不同侧面进行整合而形成系统性认识。如甘草以甘为用,能入十二经,益气补中、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祛痰止咳功能所涉及的药性、治证、品种、炮制品、配伍、用量、用法等知识的整合,构成以药物功能为中心的系统。

药物层次是对中药多方面功用的体现,掌握这部分内容,可以加深对药物多种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4.小结层次

每章节教学,均遵循由共性开始,向个性过渡,直至药物为中心的系统性建立的步骤进行。当完成一章节药物的教学后,有必要进行小结,从而强化中药的共性、个性、系统性。小结的方式仍按由共性到个性的思路进行。如补气药皆能补气治疗气虚证,人参大补元气;黄芪补中益气,为补气之长;党参药性平和,补脾肺之气;山药气阴双补,平补肺脾肾;白术补脾气燥脾湿,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甘草甘能和缓,作用广泛,有“国老”之称,炙用补心气等。

通过上述多层次体现补虚药的个性,将药物功用个性特征的方方面面呈现给学生,有利深化对补虚药理解,达到全面掌握补虚药整体性能特征的目的。

作者结合长期从事中药学课程教学实践心得体会,层次递进教学法逻辑性强、使教学及学习有章法可循、且可减少对中药学学习记忆环节等优势。本文将为中药学的教学改革提供有意义的方法参考。

【参考文献】

[1]陈芳,王盈盈,杨卫平等.层次递进法在不同专业中药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医教育,2010,29(4):42-44.

[2]王玉凤,李凤,杨青山等.中医临床专业中药标本教学方法初探[J].江西中药大学,2015,27(3):82-84.

[3]崔瑛.谈中药学层次递进教学思路[J].中医教育,2003,22(4):38-40.

[4]崔瑛,贾玉梅,李寅超等.中药学层次递进教学模式的探讨[J].药学教育,2008,24,(1):27-28.

[5]黄志辉,吴康郁,张建环等.常用补虚药的归经分析[J].2014,35(7) 云南中医药杂志:89-90.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4gxk049);安徽中医药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xjjy030)

论文作者:李凤,王玉凤,谭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层次递进教学法在补虚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李凤,王玉凤,谭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