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曾子翔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曾子翔

深圳市道桥维修中心桥梁检测站 广东省深圳市 518051

摘要:目前,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迅速,软土路基问题对道路工程建设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因此,科学有效的软土路基技术成为道路施工建设质量的前提条件。如果软土路基技术不能合理处理好道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软土路基问题,那么很有可能在道路工程竣工完成后出现道路基面下降、路面变形甚至出现裂缝和大坑的现象,给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提高道路工程建设质量,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概率。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在社会体系构成当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社会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面对软土路基,更要针对性采取施工策略,革新施工技术,以保证得到理想的施工效益。

1软土路基的特性

软土路基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各向异性、抗剪度低、塑形变化大等。软土路基正是存在这些特性,使得在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选取上和普通土质的路基存在着很大差异。软土路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土质结构特殊性,使得它们在受到强作用力的作用下就会让路基的基本结构受到很大影响,从而导致路基出现不同程度变形、裂缝等。强烈震动和挤压都是使得软土中的粘土和黏土颗粒处在游离状态,这样就不能够保障软土路基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为了更好保障软土路基稳定性,需要施工技术人员采用更加合适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来不断加快地基排水固结的速率,从而有效提高软土路基的强度,从而保障路基结构稳定性。

2软土路基的基本特点

2.1透水性较差

为确保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必须要做好软土路基的排水工作,其主要是由于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能相对较差,如若软土质量过重会增加地面所承受的荷载力,以至于路基沉降变得缓慢,水分不能及时外排进而流入市政道路施工材料,而且它是周期性的存在,因此这就容易造成土质疏松。

2.2压缩性较高

一般来说,如若软土路基的压缩性较高时往往会促使市政道路路面出现裂缝的现象,在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施工时一旦路基所承载的重量过大可能会发生形变,以至于发生坍塌。

2.3结构不均匀

一般来说,软土路基的土壤密度和强度都较小,并且其他的土质硬度和强度以及密度等都存在着差异性,如此一来会造成受力不均匀,久而久之随着路基受力的增加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的现象,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3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

3.1软土路基的表层处理技术

通过置换土壤和敷垫材料可以使软土路基的强度达到一般地基可以承载的重量,这两种技术是对软土路基的表层处理。置换土壤技术是指将软土置换成为可以增加软土承载能力的砂质土、粗砂或灰土等承载性较好的土壤,从而使软土的承载力度可以承受正常的施工。这种技术处理的要求是施工范围内的软土层较薄,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置换。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施工范围内全部软土层被成功置换,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成功完成置换工作后,要根据实际工程规模和具体施工要求对置换过的土壤进行夯实工作,夯实地基的进行要使用专业的机械设备,工作完成后对夯实质量要进行充分的检测,保证夯实的效果和质量达到工程的设定要求。敷垫材料技术是指使用合适的铺垫材料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保证道路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种技术旨在解决软土路基容易出现局部沉降和侧向变位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种技术主要是使用土工织物、化纤无纺布或者玻璃纤维格等材料进行铺垫,吸收软土路基储存水分,减轻软土路基的渗水性;增加软土路基承载力度,降低地面沉降的可能性,将铺垫材料铺满整个软土路基施工区域,保证软土路基承载力度均匀,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

3.2排水固结施工技术

在当前软土路基施工中,排水固结方式为现阶段常用方式之一,不仅可保持软土结构处于稳定状态,同时也可减少路基沉降的发生概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排水固结技术在实际施工中使用时,其运用原理是基于地基的荷载,布置竖向的排水井,例如进行塑料排水带、砂井等设施的布置,以此促使软土路基土壤中水分被有效排出。进而实现土壤孔隙比的降低,促使软土路基的结构发生变化,起到固结的作用,有效提升软土路基的强度。而在实际施工中,在土壤中设置科学合理的排水途径,是增加土壤水分排出效果、提高土壤固结效果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实际施工中进行竖向排水井的设置,可以实现软土路基施工与预压期的有效缩短,提高土壤固结效率,让软土路基在最短时间内固结,固结效果极佳。其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提升软土路基固结度,还可有效提升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提高软土路基的承载力,进一步保障软土路基的稳定性。

3.3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现阶段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针对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的应用,是通过对振动沉模薄壁防渗墙技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起到提高软土路基施工效果的作用。该技术的应用具备施工工艺简单、加固深度较广、造价低以及承载力相对较大等优势。在实际施工中,该技术施工原理为:利用锤尖的震动,将利用套管所构建的环形腔体进行施工预计深入的打入,并且在此过程中利用预制桩头对该技术进行有效保护,进而实现混凝土有效浇筑在腔内。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要求之后,开展振动作业并将管从软土中拔出。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促使外部土体与中心土体之间构建出具备环形性质的混凝土管桩,进而实现软土路基施工质量的提升。

3.4置换技术

置换技术是软土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实际开展施工时,如果利用表层处理技术,虽然能够保证路基强度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是却无法保证路基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为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利用置换技术去开展软土地基施工。置换技术的重点是对于土壤的置换,进而防止路基出现沉降问题。为了体现技术优势,必须要首先明确技术应用的目标。即是要保证路基整体的稳定性、强度、安全性,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还要对软土路基的置换技术做好区分,在置换技术这一技术体系下,包含了不同的技术分支,具体可以细分为人工挖掘置换以及爆炸置换,不同技术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够满足实际的置换需求。当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置换技术已经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也得到了理想的应用反馈,但是两种技术的适用范围依然要明确区分。对于两者进行对比,相对于爆炸置换技术来说,人工挖掘置换技术的稳定性更强,且应用的范围也更广,但是使用成本高。而爆炸置换的优势在于作业流程快、成本低,但是在稳定性上无法保证。所以两者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需要明确区分,做好选择。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的过程中,通过采用相应的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路基的稳定性能,以更好的满足于人们的需求,由于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较多,每种处理技术均有各自的优势,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最优的处理方案,如此方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欧季德.浅析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8):185–186.

[2]陈鹏.对于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四川水泥,2019(2):41.

[3]祝文威.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8(43):280–281.

[4]史益祥,袁德军.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7(21):58.

论文作者:曾子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论文_曾子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