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供电工作压力也在日益提高,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状态直接决定着供电安全,因此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变电运行维护工作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也为供电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工作人员也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保障了变电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
近年来我国供电压力与日俱增,电力系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也为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没有结合实际需要及时加以调整,导致实际工作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电力系统稳定性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一现状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调整,本文也将结合对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现状的分析对此加以探讨。
一、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电力系统在日常变电运行中常常伴随有系统接地、断线以及保险丝熔断等细微的故障,这些故障在出现前大多难以在日常巡检中得到准确的检测,因此其会对变电运行造成干扰。目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对三角电压的监测判断此类故障发生与否并及时通过报文通知工作人员,但是该种检测模式不能准确判断故障种类及发生原因,因此还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故障分析方能加以排除,这也大大降低了故障解决效率从而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1]。
除了设备故障之外,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时其产生的谐波问题也会严重影响变压器的工作状态。在变电过程中由于电磁感应会产生大量的谐波,而谐波会导致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出现额外功率的消耗从而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过强的谐波也会增加变压器的铁损并导致其出现温度上升、噪声增大等问题,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也会增加并加速线路的老化,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而且谐波也会干扰电力系统内部仪表的精确度,对电力控制系统造成影响。
另外目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大多没有建立完善的工作管理体系,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现阶段变电运行维护工作量也水涨船高,因此管理人员大多将变电运行维护工作分割开来。这样虽然可以减轻管理工作的压力但是这也会导致不同区域间的运行维护工作被孤立,难以进行信息的互通,管理人员也无法结合供电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整体统筹协调[2]。同时运行维护工作体系的缺失也导致在日常工作中运维人员的操作不能符合标准要求,导致运行维护工作存在疏漏,而且设备管理也存在漏洞,部分设备的隐患难以得到及时排除。同时随着变电站数量的增加目前运维人员数目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需求,另外当前的运行维护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其不能胜任日益复杂的变电运行维护工作,这也会影响最终的工作质量。
二、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对策分析
结合目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加强对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管理体系并制定严格的工作标准,这样才可以确保变电运行维护工作可以及时根据供电任务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保证电力系统工作状态的稳定。管理人员在日常运行维护中可以结合实际变电站进行划分但是要保障不同区域间运行维护数据的良好沟通以避免电力系统的割裂,这样在进行调整时可以保证不同系统间的协作做到统筹管理,最大程度地提升变电运行维护的效率。另外在工作中还要建立责任制度并加强监管,这样可以确保变电运行维护工作质量,减少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故障,同时当事故发生时也便于进行追责。同时还需要建立变电运行维护工作评价体系,这样可以及时分析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优化运行维护工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效率。
由于目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工作量不断增加且工作内容愈发复杂,因此传统的运行维护工作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的实际工作需要,针对这一问题管理人员可以结合构建完成的运行维护工作体系与信息化技术实现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智能化,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运行维护工作效率还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3]。首先建立智能化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系统可以实现变电站的自主运维,这也可以大大降低运维工作人员的日常巡检工作量,同时实现无人自动化运维也可以更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变电站出现的突发状况。例如变电站中的蓄电池结构时常会出现电压波动,这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变化所引起的,以往的工作中只有巡检时才能发现此类异常并解决,但是使用智能化技术后可以通过温度湿度传感器及电压监控装置及时发现蓄电池的异常并加以调节,其工作模式见图1。
图1 变电站蓄电池智能化管理模式图
除此之外使用智能化技术后变电运行维护系统还可以根据电力系统工作状态的变化准确判断变电故障类型,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故障分析时间,提升故障解决效率并减少电力系统经济损失,而且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还可以实现故障的自主排除,进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4]。同时使用了智能化技术之后其还可以通过对电力系统状态参数的分析优化日常变电工作,减少谐波问题的发生,改善电力系统工作状态。
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变电设备的日常巡检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并记录各个设备的工作状态,同时对日常设备使用及维护工作加以记录,对于有缺陷的设备则应及时加以维修,避免故障的发生,这些数据都可以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便于后续维护及故障维修工作的进行。另外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也会导致变电运行维护工作内容发生改变,管理人员应及时做好工作人员培训,使之可以胜任新模式下的工作要求。
三、结束语
现阶段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工作要求愈发严苛,传统的工作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变电运行维护人员需要结合当前实际建立完善的变电运行维护工作体系并落实责任制度,并加强日常专业技能培训,改善日常工作质量。同时还可以结合智能化技术实现变电站自动化运维,实现变电故障的自动分析与排除,并对设备使用维护信息进行记录,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徐建新.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0):129-130.
[2]张翔.探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00195-00195.
[3]陈金鹏.分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6(8).
[4]戴盛盛,徐钟波.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
论文作者:唐晓坤,刘本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运行维护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变电站论文; 谐波论文; 日常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