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知、利益诉求及其影响论文

印度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知、利益诉求及其影响论文

印度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知、利益诉求及其影响

李孝天

【内容提要】 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给该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作为颇具影响力的地区大国,印度对上合的认知和利益诉求能够对上合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自上合成立以来,印度对上合的态度历经了从忽视到重视的转变过程。从2014年申请加入上合至今,印度对上合的认知和利益诉求一直比较明确。印度把上合视为中国主导的、优先服务于中国在欧亚地区扩张影响力的多边机制,印度认为自身在上合内部所能发挥的作用相对有限。尽管如此,印度仍将上合当作满足本国地缘战略利益诉求的工具,认为加入上合有利可图。印度对上合的利益诉求主要有二:其一,构建欧亚地区战略伙伴关系网络;其二,制衡中国和巴基斯坦。印度的两大利益诉求均服务于其最终战略目标,即成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欧亚大国。印度的相关认知和利益诉求对上合安全与经济合作的发展利弊并存。在当前阶段,印度带来的积极影响要大于消极影响。但在大国战略竞争不断加剧的新形势下,一旦印巴关系和中印关系恶化,上合未来的发展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 印度;上海合作组织;认知;利益诉求;中印关系

一、引言

随着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正式成员国地位,上海合作组织(下文简称上合)完成了首次扩员,成为世界上拥有人口最多、覆盖地域最广的地区性合作组织。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该会议是上合扩员后举行的首次元首理事会,会议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2019年6月13日至14日,上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会议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比什凯克宣言》。两次会议通过的宣言均肯定了成员国为维护上合地区和平、安全、可持续发展与繁荣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在深化上合各领域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确立并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有效解决地区和全球问题,构建更加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① 上述目标是作者根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比什凯克宣言》整理而得,详情参见上合组织官网,http://chn.sectsco.org/documents/,访问日期:2019年6月19日。 自成立至今,上合业已发展为应对地区和全球问题的地区合作典范,成为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当前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上合的发展历程中,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可被视为最重要的转折点。从扩员对上合的影响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就机遇而言,学者们认为,扩员有助于扩展上合的合作规模与空间并增强组织的国际影响力、② 李进峰:《上海合作组织扩员:机遇与挑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第6期,第41页;陈小鼎、马茹:《上合组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作用与路径选择》,《当代亚太》2015年第6期,第68页;张宁:《关于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的战略方向分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第151页;郭连成、陆佳琦:《上海合作组织扩员:新机遇与新挑战》,《财经问题研究》2019年第3期,第109—110页。 提升上合安全与经济合作的潜力、③ 李进峰:《上海合作组织扩员:机遇与挑战并存》,第10—13页;孙壮志:《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与成员国间的经济合作》,《欧亚经济》2017年第5期,第1—5页;凌胜利:《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欧亚经济》2017年第5期,第53页;丁超:《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与成员国间的经济关系分析》,《欧亚经济》2017年第5期,第61—62页。 改善上合的“威权国家集团”形象,④ 王晨星:《美国对上海合作组织的最新认知及原因》,《俄罗斯学刊》2018年第6期,第27页。 等等。就挑战而言,学者们强调,扩员会扩大成员国之间的异质性,⑤ 许涛:《扩员后上海合作组织经济合作必须面对的问题》,《欧亚经济》2017年第5期,第32—36页。 促使上合的战略重心从中亚转移至南亚,引发中亚成员国对其话语权和地缘战略价值下降的担忧,还可能触发成员国之间的消极竞争乃至对抗,如中俄印三国的话语权之争、中印边界争端、印巴冲突等,进而导致上合的决策效率、凝聚力和行动能力下降。① 李亮、曾向红:《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的风险前瞻》,《欧亚经济》2017年第5期,第20—27页;王晨星:《美国对上海合作组织的最新认知及原因》,第27页;王会鹏:《上合组织扩员后的领土争端问题:潜在挑战与未来出路》,《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第39—47页;郭连成、陆佳琦:《上海合作组织扩员:新机遇与新挑战》,第110—112页;Stambulov Serik Berdibaevich,“The Main Problems of SCO Enlargement at the Present Stage,” Asian Social Science ,Vol.11,No.13,2015,pp.6-10; Roy Allison,“Protective Integration and Security Policy Coordination: Comparing the SCO and CSTO,”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11,No.3,2018,pp.297-338.另外,还有学者担心印度借助美国力量谋求大国地位的地缘战略雄心可能会冲击上合现有的机制,阻碍上合的深化发展。② 薛志华:《权力转移与中等大国:印度加入上海合作组织评析》,《南亚研究季刊》2016年第2期,第46—47页;吕萍:《俄罗斯对新形势下上合组织的看法与评价》,《俄罗斯学刊》2017年第6期,第55—63页。 不过,也有巴基斯坦学者指出,在中俄两个大国的管控下,印巴冲突不会对上合产生太大的消极影响。③ Zahid Shahab Ahmed,Sarfraz Ahmed and Stuti Bhatnagar,“Conflict or Cooperation? India and Pakistan in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Pacific Focus ,Vol.34,No.1,2019,pp.5-30.俄罗斯著名学者亚历山大·卢金(Alexander Lukin)认为,扩员带来的积极影响要大于消极影响。④ Alexander Lukin,“Russian-Chinese Cooperation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Idea of Greater Eurasia,”India Quarterly ,Vol.75,No.1,2019,p.5.

毋庸置疑,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对上合未来发展能够产生的(潜在)影响巨大,这也是众多学者对扩员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原因。在关注扩员议题时,作为南亚地区大国的印度对上合能够产生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印度加入上合这一既成事实对上合已然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也是上述相关研究关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印度对上合的认知和战略利益诉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印度对上合的行为,能够对上合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该问题则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鉴于此,本文将集中讨论印度对上合的认知和利益诉求,以及相关认知和利益诉求对上合安全与经济合作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明晰上合的组织定位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二、印度对上合组织的认知

印度对上合的认知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9·11”事件爆发后,美国发起了针对“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政权的阿富汗战争,客观上缓解了阿富汗境内恐怖主义势力对周边国家和地区构成的安全威胁。然而,与美国相比,成立之初的上合的“不作为”使得西方认为该组织没有应对阿富汗恐怖主义威胁的能力。① Sean Yom,“Power Politics in Central Asia,” Foreign Policy In Focus ,July 1,2002,https://fpif.org/power_politics_in_central_asia/,访问日期:2019年6月22日。印度也持类似观点。为有效管控阿富汗局势带来的安全风险,印度于2002年开始积极介入阿富汗局势,并与美国、中亚国家开展相关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无视”了上合的存在。2005年“郁金香革命”和安集延事件爆发后,上合成员国在阿斯塔纳峰会上要求美国从中亚撤军。此举使得西方和印度一改之前对上合的轻视态度,开始逐渐重视上合。同年,印度便申请并成功成为上合观察员国,开始真正接触上合。此后,虽然西方视上合为中国与俄罗斯领导下抵制西方及其民主、人权规范的工具或“威权国家俱乐部”,② Chien-peng Chung,“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China’s Changing Influence in Central Asia,” The China Quarterly ,Vol.180,2004,pp.989-1009; Thomas Ambrosio,“Catching the‘Shanghai Spirit’: How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Promotes Authoritarian Norms in Central Asia,” Europe-Asia Studies ,Vol.60,No.8,2008,pp.1321-1344; Albrecht Rothacher,“Allying with an Evil Axis? The Ambivalent Role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in Central Asia,” The RUSI Journal ,Vol.153,No.1,2008,pp.68-73; Alexander Frost,“The Collective Security Treaty Organization,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and Russia’s Strategic Goals in Central Asia,” 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 ,Vol.7,No.3,2009,pp.83-102; Teemu Naarajärvi,“China,Russia an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Blessing or Curse for New Regionalism in Central Asia?” Asia Europe Journal ,Vol.10,No.2-3,2012,pp.113-126.但印度并不致力于宣扬和推广民主、人权规范,其关心的是上合成员国(尤其是中亚成员国)发生权力交接时带来的不确定性及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③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August 20,2015,https://www.nbr.org/publication/indias-accession-to-the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sation/,访问日期:2019年6月25日。不过,印度将上合视为中国实施扩张性欧亚政策的关键,以及切断美国战略延伸的重要工具。④ Phunchok Stobdan,“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Challenges to China’s Leadership,”Strategic Analysis ,Vol.32,No.4,2008,pp.527-547.

随着上合在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印度对上合也越发重视。2014年发生的三大事件促使印度决定加入上合。其一,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印度十分重视阿富汗局势对本国安全产生的影响。美国撤军后将在阿富汗留下权力真空,可能会加剧印度和巴基斯坦在阿富汗的利益冲突,从而对阿富汗的稳定和印度的安全构成威胁,而鉴于巴基斯坦能够对阿富汗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印度担心自身将在涉及阿富汗事务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① Zahid Shahab Ahmed and Stuti Bhatnagar,“Conflict or Cooperation? The Role of India and Pakistan in Post-2014 Afghanistan,” South Asian Studies ,Vol.30,No.1,2015,pp.259-276.基于这种考量,印度认为加入上合能够提供介入阿富汗局势的平台。其二,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选择武力兼并克里米亚。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的行为引发了其与西方的紧张对峙。俄罗斯尝试借助印度的力量减轻自身与西方对峙的压力,故积极支持印度加入上合。②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其三,上合扩员机制得到完善。2014年举行的上合杜尚别峰会批准了《给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地位程序》和《关于申请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的备忘录范本》修订案,标志着上合正式打开扩员大门。在上述背景下,印度在此次峰会上正式提交了加入上合的申请。次年,上合正式启动扩员程序。2017年,在上合阿斯塔纳峰会上,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正式成员国地位。

申请加入上合以来,印度对上合的认知相对稳定。在这段时间里,随着“一带一路”、新型大国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相继被提出并逐步与上合对接,中国正不断赋予上合更多的战略意义,某种意义上超出了地区议题的范畴。正如纳扎尔巴耶夫所言,上合的发展态势及其解决问题的层次和规模已经超过了普通地区性国际组织的范畴。③ 《哈萨克斯坦总统撰文谈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周年》,人民网,2011年6月8日,http://world.people.com.cn/GB/8212/14851583.html,访问日期:2019年6月25日。 对此,有印度学者称,上合业已成为维护地区安全的主导力量并致力于在国际事务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④ Saadat Hassan Bilal,“SCO: Ensuring Regional Peace and Connectivity,” Daily Times ,May 23,2018.不过,印度对上合的主流认知基调相对消极。例如,前印度大使、知名印度学者庞恰克·斯托布丹(Phunchok Stobdan)曾表示,印度加入上合主要是基于地缘战略竞争的考量,相比之下反恐等诉求并没有那么迫切。⑤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印度主要将上合视为中国主导的地区性合作组织,认为上合在本质上是脆弱的。⑥ “India’s Stakes and Dilemma in SCO,” India Writes Network ,June 8,2015,http://www.indiawrites.org/diplomacy/indias-stakes-and-dilemma-in-sco/,访问日期:2019年6月26日。斯托布丹指出,上合是靠中国支持得以存活、旨在实施中国对外政策的工具,印度对于上合的机制运行、具体功能以及所获成就的了解仍不充分;对于印度而言,上合的重要性不如金砖国家集团等多边机制,因为上合只是中国扩大自身在欧亚地区影响力的工具,一旦中国达成目标,尤其是能源与交通运输联通等地缘经济目标,上合的重要性就会大大降低,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投身建设“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多边机制便是印证;即使印度能够在上合管理一些具体事务,那也将会是极小的事务,印巴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使得印度成为上合效力低下的“替罪羊”。①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还有印度学者认为,中国允许印度加入上合很可能意味着中国对上合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② Anita Sengupta,“India and the SCO,” June 22,2016,http://www.orfonline.org/expert-speaks/indiaand-the-sco/,访问日期:2019年6月27日。

印度认为,上合能够为深化其与中亚成员国的联系提供平台,③ Ashok Sajjanhar,“India an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既有助于扩大印度的地缘战略延申,又能为印度实现在中亚的利益诉求提供便利,如反恐、推进与中亚的互联互通建设、获取中亚的油气资源并开拓中亚能源市场等。④ Mubeen Adnan and Bushra Fatima,“Strategic and Economic Interests of Pakistan and India in Central Asia,” South Asian Studies ,Vol.30,No.2,2015,pp.187-200; Scott Moore,“Peril and Promise:a Survey of India’s Strategic Relationship with Central Asia,” Central Asian Survey ,Vol.26,No.2,2007,pp.279-291; Meena Singh Roy,“India’s Options in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Strategic Analysis ,Vol.36,No.4,2012,pp.648-649.其中,反恐是印度加入上合、连接中亚的主要安全考量之一。印度与中亚成员国的反恐合作早在塔利班兴起时便已开始,双方均支持北方联盟反对塔利班政权,并开展了诸多安全合作。印度与上合均十分重视阿富汗的安全局势。上合高度重视阿富汗局势对周边地区产生的重大影响,积极推进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上合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军事行动,但给予驻阿富汗国际联军颇为实用的帮助,如重要的物资运输和军事技术支持等。⑤ 《哈萨克斯坦总统撰文谈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周年》。 美国撤军后,印度越发重视上合反恐和稳定阿富汗局势的作用,⑥ Anita Sengupta,“India and the SCO.” 对地区反恐怖机构(Regional Anti-Terrorist Structure)、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小组(SCO-Afghanistan Contact Group)等机制的评价也有所提升。在2016年举行的上合塔什干峰会上,莫迪就强调了印度联合上合成员国反恐的决心以及上合反恐对于维护印度和周边地区安全发挥的积极作用。① “India’s SCO Membership Will Help Protect the Region: PM Modi,” The Indian Express ,June 25,2016,https://indianexpress.com/article/india/india-news-india/indias-sco-membership-will-help-protect-theregion-pm-modi-2873888/,访问日期:2019年6月30日。在2018年举办的上合青岛峰会上,莫迪表示,印度将作为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小组的一部分履行应尽的职责,以维护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② Sutirtho Patranobis,“Connectivity with Neighbourhood India’s Priority,Says PM Modi at SCO Summit,” Hindustan Times ,June 10,2018,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news/connectivity-withneighbourhood-india-s-priority-says-pm-modi-at-sco-summit/story-D7imsMpMy0HrGAH12xB70M.html,访问日期:2019年6月30日。2019年5月22日,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合外长理事会上,印度外长再次强调印度对于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小组的重视,希望早日完成联络小组下一步行动的路线图草案。③ “Speech by External Affairs Minister at the Meeting of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Council of Foreign Ministers,” 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Government of India ,May 22,2019,https://mea.gov.in/Speeches-Statements.htm?dtl/31331/speech+by+external+affairs+minister+at+the+meeting+of+shanghai+coo peration+organization+council+of+foreign+ministers,访问日期:2019年6月30日。此外,在外交方面,印度希望借助中亚国家的外交支持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④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均已表示支持。通过上合连接中亚无疑能够为印度在欧亚大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提供重要战略机遇。

三、印度对上合组织的战略利益诉求

虽然少数印度学者认为印度加入一个由中国主导的组织(上合)的收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但主张加入上合有利可图的观点在印度仍是主流。早在2009年,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研究员尼维蒂塔·达斯·坤杜(Nivedita Das Kundu)就曾建议印度评估加入上合可能获得的收益。① Nivedita Das Kundu,“India Should Give a Closer Look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Indian Counsel of World Affairs ,May 2009,https://icwa.in/pdfs/indiashang.pdf,访问日期:2019年6月28日。从申请加入上合至今,印度对上合的战略利益诉求(或曰印度认为加入上合能够获得的收益)比较明确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一)构建欧亚地区战略伙伴关系网络

印度加入上合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是构建欧亚地区战略伙伴关系网络,以期获得印度孜孜以求的大国地位。印度的大国雄心既包括成为欧亚地区的大国,也包括成为印太地区的大国。加入上合是印度致力于在欧亚地区增强其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接触中亚、反恐、推进互联互通和维护能源安全等利益诉求② 有关上述利益诉求的详情,可参见白联磊:《印度对上合组织的认识和诉求》,《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7年第4期,第87—93页。 均可纳入这一战略目标的范畴内。为达成此目标,强化与上合创始成员国的联系十分必要,而成为上合正式成员国无疑是最优选择。斯托布丹就曾表示,上合是能够为印度进入欧亚地区提供便利的最佳多边机制。③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银隆宣布完成第三轮融资,总计30亿元。董明珠以个人身份注资10亿元,成为银隆股东,持有7.46%股权。

首先,强化与中亚成员国的联系是印度的首要利益诉求。某种意义上,印度此前未能加入上合是印度中亚政策失败的体现,④ Emilian Kavalski,India and Central Asia: The Mythmaking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a Rising Power ,London: I.B.Tauris & Co.Ltd,2010.加入上合甚至可被视为印度中亚政策的副产品。早在英国殖民印度时期,中亚就被英国视为扩展南亚地缘战略延伸的关键地区。印度独立后,中亚对于印度的地缘战略价值不减反增。除扩展地缘战略延伸外,中亚还能为印度在欧亚腹地进行贸易提供交通运输便利、保证印度的能源安全、作为印度与恐怖主义以及宗教极端主义势力之间的缓冲区。⑤ Meena Singh Roy,“India’s Interests in Central Asia,” Strategic Analysis ,Vol.24,No.12,2001,pp.2273-2289.在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出任印度总理期间(2004—2014年),印度开始尝试塑造新的国际伙伴关系网络,与中亚国家建立密切的联系便是重要一环。为达成此目标,印度针对中亚出台了“北望政策”(Look North Policy)和“连接中亚政策”(Connect Central Asia Policy),与中亚国家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关系,涉及政治、经济、战略、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教育、医疗和人文交流等诸多方面。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上台后,印度又提出“邻国优先”(Neighbourhood First)政策。该政策作为“连接中亚政策”的延续,旨在构建印度与中亚互联互通的“大周边”(Extended Neighbourhood)① Angira Sen Sarma,“India’s Membership of SCO: Present Scenario,” India Counsel of World Affairs ,January 7,2013,http://icwa.in/pdfs/VPIndiamembership.pdf,访问日期:2019年6月29日。伙伴关系网络,优先强化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及其他经贸合作,以满足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印度不仅与中亚国家在能源、信息技术、银行业、农业、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开展合作,还帮扶中亚国家的中小型企业。另外,印度与中亚国家的安全防务合作也得到明显强化。② 欲了解印度针对中亚国家出台的战略以及取得的成果,可参见Meena Singh Roy and Rajorshi Roy,“Placing India in the Emerging Regional Dynamics of Central Asia,” Revista UNISCI ,No.45,2017,pp.90-98.例如,印度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建立了反恐联合工作小组。塔吉克斯坦还向印度提供法科尔军事基地(Farkhor Military Base)和阿尼空军基地(Ayni Air Base)的使用权。另外,印度加入上合也得到了中亚成员国的支持。

不仅如此,斯托布丹还担心“中国管经济、俄罗斯管安全”的模式将使得印度在上合被边缘化。③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也有其他印度学者持类似观点,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是上合的主导国家,而印度在上合只能起次要作用。④ Ashok Sajjanhar,“India an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The Diplomat ,June 19,2016,http://thediplomat.com/2016/06/india-and-the-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访问日期:2019年6月27日。此外,前印度外交部长、印度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希亚姆·萨兰(Shyam Saran)于2019年1月31日发文称,由于俄罗斯需要借助中国的力量对抗西方,故俄罗斯对于中国在欧亚地区扩大影响力的行为持默许态度;如果特朗普将撤军阿富汗和叙利亚的承诺付诸实践,那么中国将成为欧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中国正在利用上合与“一带一路”整合欧亚地区的力量,服务于本国的“西进”战略;中国在欧亚地区构建交通运输与经贸走廊体系的行为正将印度推向边缘。⑤ Shyam Saran,“As China Expands to Its West,India Is Being Pushed to the Margins,” Hindustan Times ,January 31,2019,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analysis/as-china-expands-to-its-west-india-isbeing-pushed-to-the-margins/story-V4TVEY9URq5taMf6AfPk4J.html,访问日期:2019年6月28日。在当前中美关系、俄美关系下滑以及中俄关系稳步提升的新形势下,印度类似的担忧也有所强化。对于印度而言,最坏的结果可能是卷入中美俄之间复杂的、趋于冲突和恶性竞争的大国博弈中,陷入被迫“选边站”的困境。

同时,鉴于阿富汗的安全形势对印度的国家安全有着深刻的影响,印度的“连接中亚政策”也致力于以中亚为跳板更加深入地介入阿富汗局势,构建一个包括阿富汗在内的“大周边”。⑤ Raj Kumar Kothari,“India’s ‘Connect Central Asia Policy’: Emerging Economic and Security Dimensions,”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Vol.2,No.6,2014,pp.239-245.事实上,自“9·11”事件后,印度便已开始积极介入阿富汗局势,并参与到阿富汗的和平重建进程中。⑥ Shanthie Mariet D’Souza,“India’s Aid to Afghanistan: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Strategic Analysis ,Vol.31,No.5,2007,pp.833-842.截至2015年,印度已向阿富汗提供了约20亿美元的援助,⑦ Ashraf Haidari,“India and Afghanistan: A Growing Partnership,” The Diplomat ,September 16,2015,http://thediplomat.com/2015/09/india-and-afghanistan-a-growing-partnership/,访问日期:2019年7月1日。对稳定阿富汗局势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在推进与中亚国家互联互通的规划中,阿富汗被印度视为南亚与中亚进行安全、贸易和能源合作的桥梁,于是,修建长1814公里、价值约80亿美元的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道(TAPI Natural Gas Pipeline)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构想应运而生。① Dinoj k.Upadhyay and Athar Zafar,“Afghanistan Under Transition: Assessing India’s Economic Engagement,” Indian Council of World Affairs ,December 31,2012,http://icwa.in/pdfs/IBafganistan.pdf,访问日期:2019年7月1日; Tridivesh Singh Maini and Manish Vaid,“Roadblocks Remain to TAPI Pipeline Construction,” Oil and Gas Journal ,No.111,2013,pp.15-22; Marat Gurt,“Leaders Launch Start of Afghan Section of TAPI Gas Pipeline,” Reuters ,February 23,2018.2016年3月23日,莫迪批准印度加入旨在便利中亚至波斯湾区间货物运输的《阿什哈巴德协议》,认为此举将深化印度与欧亚地区的贸易联系。② Press Trust of India,“India to Accede to the Ashgabat Agreement,” March 23,2016,https://www.india.com/news/india/india-to-accede-to-the-ashgabat-agreement-1054041/,访问日期:2019年7月1日。 同年4月7日,四国的天然气公司在阿什哈巴德签署了有关TAPI天然气管道建设的投资协议。2018年2月,印度正式加入《阿什哈巴德协议》。加入上合既能够为印度把握乃至管控阿富汗局势提供便利,又能够推进TAPI天然气管道建设和印度互联互通政策的落实进程,③ M.Reyaz,“TAPI Pipeline: A New Silk Route or a Pipe Dream?” Al Jazeera ,December 16,2015,http://www.%20%20aljazeera.com/news/2015/12/tapi-pipeline-silk-route-pipe-dream-151215211343976.html,访问日期:2019年7月2日。进而服务于构建欧亚战略伙伴关系网络的目标。

通常酒店管理人员不会将温控面板设置在公共区域,最好设置在弱电间或就近的相关后勤机房及管井等酒店管理用房,若距离确实受限,部分温控面板只能设置在天花板内。

需要指出的是,大国间的交往形式大都是竞争与合作交织、制衡与缓和并行,各国看似矛盾的战略利益诉求和行为通常在服务本国国家利益时得到统一。例如,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和行为虽然时常导致两国关系颇为紧张(近期美国升级对华贸易冲突便是典型例证),但这并不妨碍两国在其他领域开展合作,因为在其他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有利于美国的发展。类似地,印度尝试在上合框架内制衡中国与前文提及的缓和与中国的关系之间并不冲突,因为二者均有利于满足印度的最终战略利益诉求,即成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欧亚大国。

其次,以上合为桥梁维系并深化与俄罗斯、中国的关系。俄罗斯是印度的重要防卫伙伴,双方建立了“特权战略伙伴关系(Privileged Strategic Partnership)”。② “Republic Day 2017: Privileged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India Important To Russia,Says Vladimir Putin,” January 26,2017,https://www.ndtv.com/india-news/republic-day-2017-privileged-strategicpartnership-with-india-important-to-russia-says-vladimir-puti-1652800,访问日期:2019年7月2日。 俄罗斯是印度加入上合的最主要支持者。③ Meena Singh Roy,“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and India,” in Vinod Anand,ed.,Perspectives on Transforming India-Central Asia Engagement: Prospects & Issues ,New Delhi: Vij Books India,2011,p.162.印度加入上合对印俄两国有诸多共同益处。除进行能源贸易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势力等利益诉求外,制衡中国是两国的共同战略考量。④ Nirmala Joshi and Raj Kumar Sharma,“India-Russia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Eurasian Perspective,”India Quarterly ,Vol.73,No.1,2017,pp.36-52.中国的崛起及其在中亚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然引发俄罗斯的担忧,⑤ Eugene B.Rumer,“China,Russia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Central Asia,” Strategic Forum ,No.223,2006,p.4; Mark N.Katz,“Russia an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Moscow’s Lonely Road from Bishkek to Dushanbe,” Asian Perspective ,Vol.32,No.3,2008,p.185; Andrei Kazantsev,“Russian Policy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Caspian Sea Region,” Europe-Asia Studies ,Vol.60,No.6,2008,pp.1079-1080.支持印度成为上合正式成员国的确有平衡中国在中亚与上合的影响力的战略考量。⑥ Manoj Joshi,“What Lies Ahead for India After Joining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The Wire ,June 10,2017,https://thewire.in/external-affairs/sco-india,访问日期:2019年7月2日;Salvatore Babones,“Why is Democratic India Joining Russia and China’s ‘Anti-Western’ Club,the SCO?”November 29,2017,https://www.forbes.com/sites/salvatorebabones/2017/11/29/why-is-democratic-indiajoining-russia-and-chinas-anti-western-club-the-sco/#403bbec4cac7,访问日期:2019年7月2日。另外,俄罗斯支持印度加入上合的意图还在于避免印度完全倒向西方,并尝试联合印度对抗西方。⑦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2017年6月1日,莫迪访问俄罗斯时便对普京支持印度成为上合正式成员国表示感谢。① 曲颂、柳玉鹏:《印度总理莫迪:感谢普京支持印度加入上合组织》,新浪网,2017年6月2日,http://news.sina.com.cn/c/2017-06-02/doc-ifyfuvpm7125921.shtml,访问日期:2019年7月3日。 不过,反西方、反北约显然不是印度所追求的目标。② Prithvi Ram Mudiam,“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Gulf: Will India Prefer a Further Westward Expansion of the SCO or Its Consolidation?” pp.457-474. 虽然印度对于俄罗斯在中亚的主导地位没有异议,也不致力于推广所谓民主或反威权理念,③ Gulshan Sachdeva,“India’s Attitude Towards China’s Growing Influence in Central Asia,” 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 ,Vol.4,No.3,2006,p.34;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但印度在美俄之间奉行平衡外交政策,借助两国的力量追求地区大国地位。俄罗斯更多被印度视为连接中亚和进入欧亚大陆腹地的桥梁以及避免过度依附美国的保障。

其次,印巴冲突和中印争端给上合带来了新的传统安全挑战,客观上提升了上合强化安全合作的必要性。鉴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未能有效应对印巴冲突问题,① Lawrence Saez,The 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SAARC): An Emerging Collaboration Architecture ,New York: Routledge,2012; Zahid Shahab Ahmed,Sarfraz Ahmed and Stuti Bhatnagar,“Conflict or Cooperation? India and Pakistan in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p.14.印度有意将印巴冲突纳入上合框架内作为对上合的一次能力检验。② Prithvi Ram Mudiam,“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Gulf: Will India Prefer a Further Westward Expansion of the SCO or its Consolidation?” p.458. 巴基斯坦也尝试借助上合修复印巴关系。③ Faisal Javed and Ayaz Ahmed,“Pakistan and SCO: Opportunities for Pakistan,” Defence Journal ,Vol.20,No.1,2016,pp.35-43; 《巴基斯坦媒体专家积极评价上合组织峰会》,2017年6月10日,央视网,http://news.cctv.com/2017/06/10/ARTIwN97t7TQERWF3wUtwz6P170610.shtml,访问日期:2019年6月30日。因为印度与俄罗斯关系的良性发展使得巴基斯坦很难在上合内部限制印度的利益,而以上合为平台缓和两国关系所能获得的收益更大。换言之,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有意尝试以上合为平台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尤其是借鉴“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解决中国与中亚成员国之间领土争端问题的经验。④ Rizwan Zeb,“Pakistan an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 ,Vol.4,No.4,2006,p.56.与此同时,印度和中国也都有借助上合缓和两国边界争端的意愿。与中国领导人的态度类似,莫迪也高度认可稳定的、互信的印中关系对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⑤ 傅小强:《莫迪参加上合峰会表明印对地缘地位更清醒》,新浪网,2018年6月11日,http://news.sina.com.cn/c/2018-06-11/doc-ihcufqif7871507.shtml,访问日期:2019年7月5日。 鉴于印巴冲突和中印争端的各方都有意借助上合缓和矛盾乃至解决问题,上合有必要重启“上海五国”时期为解决成员国之间领土争端问题以及培育战略互信的会晤与合作机制。这无疑能够进一步巩固安全合作在上合的主导地位。

另外,上合也被印度视为缓和中印关系的平台。④ Meena Singh Roy and Rajorshi Roy,“Placing India in the Emerging Regional Dynamics of Central Asia,” p.100. 鉴于中国在上合的巨大影响力以及中国和印度在非传统安全、经济等领域存在的共同利益,推动两国关系进入“新常态(New-normal)”也是印度的利益诉求。⑤ P.S.Suryanarayana,“China-India Engagement: Towards A New-Normal?” RSIS Commentary ,No.113,2018.与中国缓和关系有利于在上合框架内更好地打击“三股势力”和其他跨国犯罪,这与印度的地缘战略诉求不冲突。印度的安全时常受到来自西北方国家的威胁,如中亚国家、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尤其是恐怖主义的威胁。因此,印度十分支持上合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开展的合作,并主动参与了“和平使命-2018”反恐联合军演。同时,印度和中国同为经济增长迅猛、经济体量庞大的发展中大国,两国在上合框架内开展双边合作或与其他成员国开展多边经贸合作有助于推动印度的经济发展。基于这种考虑,印度主动加入中国主导建立的上合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期待获得更多的贸易与投资机遇。目前,印度已是亚投行的第二大股份持有国。近年来,印度与中国在金砖国家峰会、20国集团峰会、上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以及中印俄三边部长级会议等会晤机制内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开展了颇有成效的合作。

(二)制衡中国和巴基斯坦

就机遇而言,上合安全合作的潜力将再次被激发,安全合作在上合的主导地位将重新凸显。近年来,上合虽然形成了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与人文合作“三驾马车”并行不悖的发展格局,但也使得上合的组织定位不明确、发展目标更分散,工作重心和资源投入不集中。印度对上合的认知和利益诉求有助于重新确立上合以安全合作为重心的发展模式。

此外,在印度尝试构建的欧亚地区战略伙伴关系网络中,伊朗也是重要的争取对象。2000年,印度、伊朗和俄罗斯签署构建“国际北南交通走廊”(International North-South Transport Corridor)的协议,旨在连接三国之间的交通运输体系。该走廊从印度的港口出发,穿越阿拉伯海到伊朗南部的阿巴斯港,再穿越里海抵达俄罗斯在里海的港口。④ Regine A.Spector,“The North-South Transport Corridor,” The CACI Analyst ,July 3,2002,https://www.caci%%20%2020%20analyst.org/publications/analytical-articles/item/7062-analytical-articles-cacianalyst-2002-7-3-art-7062.html,访问日期:2019年7月2日。此后,印度和伊朗逐渐建立了较为积极的经贸合作关系。以能源贸易为例,印度已成为伊朗石油的第二大购买国,仅次于中国。印度和伊朗之间的共同利益主要聚焦于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层面。除稳定阿富汗局势以维护各自及其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外,印度和伊朗在促进“国际北南交通走廊”建设方面也存在共同利益。鉴于此,印度和伊朗于2015年签订了有关开发恰赫巴哈尔港的双边协议,第一批印度货物已于2017年通过该港口。在2016年莫迪访问伊朗期间,莫迪签署协议承诺提供5亿美元的援助用于恰赫巴哈尔港开发项目的第一阶段建设。同时,莫迪还签署了一份有关在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建立陆路运输贸易走廊的三边协议,并承诺将修建一条长310公里、耗资约16亿美元的铁路,从恰赫巴哈尔港到临近阿富汗边境的伊朗东南部城市扎黑丹。加入上合显然能够为印度深化与伊朗的关系提供平台,进而推进印度构建欧亚地区战略伙伴关系网络的进程。出于这种考虑,印度对于伊朗获得上合正式成员国地位持积极的、开放的态度。① Prithvi Ram Mudiam,“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Gulf: Will India Prefer a Further Westward Expansion of the SCO or Its Consolidation?” Asian 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 ,Vol.12,No.4,2018,pp.457-474.

印度和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印度此前未能加入上合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阻挠,③ Meena Singh Roy,“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and India,” in Vinod Anand,ed.,Perspectives on Transforming India—Central Asia Engagement: Prospects & Issues ,p.162; Stephen Blank,“Making Sense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Georgetow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14,No.2,2013,p.43.认为中国意在将印度限制在南亚地区,尝试包围印度并限制印度的海上力量,④ Malik Mohan,China and India: Great Power Rivals ,Boulder: First Forum Press,2011,pp.305-308; Carla P.Freeman,“China’s ‘Regionalism Foreign Policy’ and China-India Relations in South Asia,”Contemporary Politics ,Vol.24,No.1,2018,pp.87-88.担心中印分歧和印巴分歧会降低上合的凝聚力、效力以及印度会威胁中国在上合(地区)的影响力。⑤ Richard Weitz,“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Growing Pains,” The Diplomat ,September 18,2015,https://www.hudson.org/research/11675-the-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zation-sgrowing-pains,访 问 日 期:2019 年 7 月 3 日 ;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印度认为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对其构建欧亚地区战略伙伴关系网络的目标构成威胁。同时,印度还认为中国持续在南亚地区扩大影响力的行为,如申请成为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The Indian Ocean Rim-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的对话伙伴国以及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outh Asia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的观察员国等,威胁到了印度在南亚的霸主地位。⑥ Carla P.Freeman,“China’s ‘Regionalism Foreign Policy’ and China-India Relations in South Asia,”pp.81-97. 中国正通过上合和“一带一路”扩大在南亚的影响力,通过各种双边和多边机制将其南亚邻国聚合起来。① Christian Wagner,“The Role of India and China in South Asia,” Strategic Analysis ,Vol.40,No.4,2016,pp.307-320.中国正在对印度实施“‘珍珠链’战略”(Strategy of “String of Pearls”),② Gurpreet S.Khurana,“China’s ‘String of Pearls’ in the Indian Ocean and Its Security Implications,”Strategic Analysis ,Vol.32,No.1,2008,pp.1-39.“一带一路”及其框架下的“中巴经济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是该战略下中国针对印度打造的包围圈,该包围圈主要由缅甸、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等中小国家组成。③ Prithvi Ram Mudiam,“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Gulf: Will India Prefer a Further Westward Expansion of the SCO or Its Consolidation?,” p.460; David Brewster,“Silk Roads and String of Pearls: The Strategic Geography of China’s New Pathways in the Indian Ocean,” Geopolitics ,Vol.22,No.2,2017,pp.269-291.2017年6月发生的中印边界对峙(洞朗事件)进一步强化了印度对中国的战略不信任,④ Thomas Kellogg,“The China-India Border Standoff: What Does Beijing Want?” Foreign Policy ,September 1,2017,http://foreignpolicy.com/2017/09/01/the-china-india-border-standoff-what-does-beijingwant/,访问日期:2019年7月3日。更加坚定了印度制衡中国的决心。

因此,印度尝试与美国合作,限制中国的影响并扩大自身在中亚的全方位影响。⑤ Gulshan Sachdeva,“India’s Attitude Towards China’s Growing Influence in Central Asia,” 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 ,Vol.4,No.3,2006,pp.23-34.不过,近年来美国逐渐收缩其在全球分布的力量,并减少国际和区域公共产品的提供,如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奉行“美国优先”原则与其盟友和其他国家进行交往等。作为重要外部行为体的美国在上合地区(尤其是中亚和南亚)的影响力与中国的影响力相比已处于下风。鉴于此,印度在上合地区试图更多借助俄罗斯的力量制衡中国,因为俄罗斯国内的确存在制衡中国的声音。除支持印度加入上合外,俄罗斯支持伊朗成为上合正式成员国也有制衡中国的战略考量。⑥ Dmitri Trenin,“Russia’s Evolving Grand Eurasia Strategy: Will It Work?” Carnegie Moscow Center ,July 20,2017,https://carnegie.ru/2017/07/20/russia-s-evolving-grand-eurasia-strategy-will-it-workpub-71588,访问日期:2019年7月3日。此外,中亚成员国对中俄持续深化的友好合作关系也持警惕态度,⑦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各国也将印度视为制衡中国⑧ Phunchok Stobdan,“Central Asia & China Relations: Implications for India,” in Krishnamurthy Santhanam and Srikanth Kondapalli,eds.,Asian Security and China 2000-2010 ,New Delhi: Shipra Publications,2004,p.355.以及平衡中俄影响力的存在。基于上述考量,印度认为加入上合反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制衡中国的战略目标。

除制衡中国外,印度加入上合还旨在限制巴基斯坦的利益。① Mubeen Adnan and Bushra Fatima,“Strategic and Economic Interests of Pakistan and India in Central Asia,” pp.187-200. 印度将印巴关系当作加入上合的重要考量。多年来,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争执不下,无论是尝试武力解决还是通过双边、多边谈判都成效甚微。克什米尔问题已然成为印巴关系的死结。某种意义上,对于印度而言,遏制巴基斯坦比制衡中国更加紧迫且可行。长期以来,印度视巴基斯坦为崛起路上的绊脚石。巴基斯坦作为印度的西北邻国,位于印度与阿富汗、伊朗之间,阻碍了印度“进军”欧亚腹地的步伐。斯托布丹曾指出,巴基斯坦的存在限制了印度向西北扩展其战略延伸,如果巴基斯坦加入上合,那么印度也必须加入上合。②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印度加入上合意在随时“监视”巴基斯坦,伺机限制巴基斯坦的利益。③ Mubeen Adnan and Bushra Fatima,“Strategic and Economic Interests of Pakistan and India in Central Asia,” p.191.

父亲说,祖父早年离开家乡,远赴南洋经商,但他一直保持着中国的传统,时时告诫子女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对于祖父的遗训,父亲似乎一点也不敢怠慢,终其一生,他都奉为圭臬。

首先,印度对中巴友好合作关系一直持警惕态度。印度将中巴友好合作关系视为威胁自身利益的存在,④ Meena Singh Roy and Rajorshi Roy,“Placing India in the Emerging Regional Dynamics of Central Asia,” p.100. 认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中国针对印度打造的包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决反对“中巴经济走廊”途经印度宣称主权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对外事务部官方发言人就“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称:“没有国家能够接受一个无视有关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关切的项目”。⑤ “Official Spokesperson’s Response to a Query on Participation of India in OBOR/BRI Forum,”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Government of India,May 13,2017,https://mea.gov.in/media-briefings.htm?dtl/28463/Official_Spokespersons_response_to,访问日期:2019年7月4日。 同时,印度认为巴基斯坦意在打造中巴“贸易和能源走廊(Trade and Energy Corridor)”。⑥ Ishtiaq Ahmad,“Pakistan’s Future Role as Regional Energy Corridor,”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akistan-Russian Collaboration & the Afghan Crisis ,2010,p.2,http://ishtiaqahmad.com/downloads/SASSI_Paper%202010.pdf,访问日期:2019年7月4日。该走廊可从瓜达尔港出发,经过查曼(Chaman)、托克汉姆(Turkham)和喀喇昆仑公路(Karakorum Highway),将波斯湾的石油输送至中国。源自中印边界问题的战略互疑强化了印度的消极刻板认知,⑦ Sameer Patil,“OBOR and India’s Security Concerns,” Gateway House ,May 14,2015,https://www.gatewayhouse.in/security-implications-of-chinas-transnational-corridors/,访问日期:2019年7月4日;Peter Cai,“Why India Distrusts China’s One Belt One Road Initiative,” The Interpreter ,September 2,2016,https://www.lowyinstitute.org/the-interpreter/why-india-distrusts-chinas-one-bely-one-road-initiative,访问日期:2019年7月4日。进而加剧了印度对中巴两国的敌意。

其次,巴基斯坦强化与俄罗斯、中亚成员国的关系也被印度视为挑战。近年来,巴基斯坦开始与俄罗斯接近。2015年9月,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Sergei Ryabkov)发表声明,将巴基斯坦确认为紧密的合作伙伴,并高度肯定两国在防卫和能源领域开展的合作。根据2015年7月18日的报道,为实现俄巴双边防卫合作协议中的部分内容,俄罗斯准备向巴基斯坦出售四架米-35战斗机。① “Russia Ready to Sell Four Mi-35 Helicopters to Pakistan: Report,” Dawn ,July 18,2015,https://www.dawn.com/news/1188966,访问日期:2019年7月4日。2016年9月和2017年9月,两国士兵都参加了双边反恐联合军演。② Imtiaz Ahmad and Rezaul H Laskar,“Russia Says Military Exercise with Pak not in Pakistan-Occupied Kashmir,” Hindustan Times ,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world-news/russian-troops-arrivein-pak-for-joint-military-exercise-in-gilgit-baltistan/story-i7u5zR5lNBnFmVUMTFdcVI.html,访问日期:2019 年 7 月 4 日 ; “Pakistani,Russian Armies Begin Second Joint Exercise,” Hindustan Times ,September 25,2017,https://www.hindustantimes.com/world-news/pakistani-russian-armies-begin-second-joint-exercise/story-voynrHcKFkpiBvedBNC9bM.html,访问日期:2019年7月4日。同时,巴基斯坦也尝试通过瓜达尔港连接中亚,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贸易、互联互通和安全合作。中亚各国也有兴趣与巴基斯坦建立联系。对于巴基斯坦而言,加入上合能够为强化与俄罗斯、中亚成员国的联系提供便利,既能扩展本国的地缘战略纵深,又能缓解自身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而对于印度而言,巴基斯坦地缘战略纵深的扩展限制了本国的地缘战略纵深,巴基斯坦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增加了本国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合作的竞争压力。

最后,印度将巴基斯坦视为在阿富汗的战略竞争对手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要来源。印巴都十分重视阿富汗的安全形势,不过,由于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共享着2560公里的边界,即杜兰线(the Durand Line),故巴基斯坦能够对阿富汗国内局势产生更加直接的影响,如敦促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和谈等。③ Web Desk,“Pakistan Has Some Influence on Taliban but No Control over Them: Aziz,” The Express Tribune ,October 28,2015,https://tribune.com.pk/story/980666/pakistan-has-some-influence-on-taliban-butno-control-over-them-aziz/,访问日期:2019年7月5日。在美国宣布撤军阿富汗和印度加大对阿富汗介入力度的背景下,巴基斯坦希望俄罗斯和中国参与阿富汗和平重建进程。对此,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哈瓦加·阿西夫(Khawaja Asif)表示:“巴基斯坦视俄罗斯和中国在该地区的存在为和平与稳定的源泉,这也是三国在战略议题上的联系日益紧密的原因所在”。④ Mateen Haider,“Pakistan Wants Russian Engagement in Afghan Peace,” Dawn ,November 22,2014,https://www.dawn.com/news/1146194,访问日期:2019年7月5日。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坚决拒绝印度借道与阿富汗交往。巴基斯坦的态度和行为限制了印度对阿富汗的影响。获得上合正式成员国地位后,巴基斯坦试图借助上合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贸易及其他跨国犯罪,尤其是借助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小组管控来自阿富汗的威胁,以期维护国内及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印度希望上合解决巴基斯坦资助克什米尔地区跨境恐怖主义势力的问题,并表示如果跨境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威胁没有得到有效解除,那么印度就不会考虑和平协商乃至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当然,印度的指责也有削弱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战略权重的考虑。此外,巴基斯坦利用瓜达尔港的便利与阿富汗和伊朗开展经贸与能源合作的行为被印度视为威胁。尽管伊朗和巴基斯坦都表示恰赫巴哈尔港和瓜达尔港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① Kamran Yousaf,“Iran Offers Pakistan to Join Chabahar Port Deal,” Express Tribune ,May 27,2016,https://tribune.com.pk/story/1111479/iran-offers-pakistan-join-chabahar-port-deal/,访问日期:2019年7月 5 日 ; Sarfraz Ali,“Pakistan May Link Gwadar to India-Funded Chabahar in Iran,Says Sartaj Aziz,” Daily Pakistan ,May 27,2016,https://en.dailypakistan.com.pk/business/pakistan-may-link-gwadar-to-india-fundedchabahar-in-iran-says-sartaj-aziz/,访问日期:2019年7月5日。但印度显然不这么认为。

四、印度的认知和战略利益诉求对上合组织发展的影响

与巴基斯坦相比,印度的加入对上合产生的(潜在)影响无疑更大,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左右上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印度成为上合正式成员国后,就有学者探讨上合框架内中俄印三国之间可能出现的不同互动模式。② 李亮、曾向红:《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俄印互动模式前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第96—114页。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印度对上合的认知和利益诉求主要是基于地缘安全和地缘经济的考量。印度的相关认知和利益诉求对上合安全与经济合作的发展将产生显著影响。

(一)对上合安全合作发展的影响

制衡中国在欧亚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巴基斯坦在印巴博弈中的战略资本是印度加入上合的另一战略利益诉求。在印度追求大国地位的战略规划中,海陆并举制衡中国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印度制衡中国的战略规划主要在两个地区分别进行:在印太地区借助美国的力量制衡中国;在欧亚大陆借助俄罗斯的力量制衡中国。① Prithvi Ram Mudiam,“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Gulf: Will India Prefer a Further Westward Expansion of the SCO or Its Consolidation?” p.459. 其中,后者是印度加入上合的主要战略利益诉求之一,印度尝试在上合框架内限制中国持续扩大的影响力,致力于在上合地区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② Meena Singh Roy,“India’s Options in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p.648.

首先,印度与上合之间存在诸多共同安全利益,能够为上合安全合作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例如,双方均十分重视打击“三股势力”(尤其是恐怖主义)及其他跨国犯罪的必要性,印度积极支持并参与上合为应对此类非传统安全问题所开展的合作。双方还都十分重视维持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印度支持和肯定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小组对于稳定阿富汗局势作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并致力于在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印度的支持和参与能够增强上合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力量,扩大上合开展安全合作的规模与影响,突显安全合作在上合的主导地位。

在这里服务的男女技师,是全国一流的,个个训练有素,彬彬有礼,神圣不可侵犯。美容美发中心的各种设备也是世界最先进的。到这里的顾客,都是一些大款、社会名流和大权在握的实权人物。无疑,这里是显示富有的地方。

道真乌天麻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的有关标准要求。品质正常,无质变,无异味,无损伤,不着色,不混有任何添加剂。感观要求和理化指标见表1和表2。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陆路交通线,也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交流的大动脉。中国丝绸之路主要有三条线路:北路是途径内蒙古居延海的居延路,也称作草原路;中路是贯穿整个河西走廊的丝路河西道;南路是行经西宁的青海道。史学界所称的“羌中道”或“青海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并没有随着中原政权的更替和内乱被堵塞。在吐谷浑国时期,处青海高原“形胜”地呈网络状的交通路线,活跃而继续繁荣畅通,使整个青海草原的绿洲因吐谷浑人不失时机地发展商业经济,而成为丝绸之路青海道上一个个重要的枢纽和中转站,被纳入国际化交流的行列。

就挑战而言,印度基于零和思维的认知和地缘安全战略利益诉求给上合开展安全合作带来了困难。中印边界争端产生的持久消极影响、⑥ Amit Ranjan,“India-China Boundary Disputes: An Overview,” Asian Affairs ,Vol.47,No.1,2016,pp.101-114.中印战略互疑、中巴关系对印度产生的威胁① Parvaiz Ahmad and Bawa Singh,“Sino-Pakistan Friendship,Changing South Asian Geopolitics and India’s Post-Obama Options,” South Asia Research ,Vol.37,No.2,2017,pp.133-146.以及印巴冲突共同导致了印度对上合所持的谨慎与消极态度。总体而言,印度主要将上合视为服务于其地缘战略雄心的工具。印度尝试借助上合在欧亚地区扮演仅次于中国和俄罗斯的“第二提琴手”角色。② Meena Singh Roy,“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India Seeking New Role in the Eurasian Regional Mechanism,” Institute for Defence Studies and Analyses ,2014.近年来,中俄关系不断深入发展。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两国正在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对方奉行与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对立的独立外交政策,在技术层面两国已经为军事联盟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政治层面两国并没有做好准备。③ Vasily Kashin and Alexander Lukin,“Russian-Chinese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Asia,” Asian Politics& Policy ,Vol.10,No.4,2018,pp.614-632.鉴于此,印度开始担心中俄两国(尤其是中国)会对印度实现在欧亚地区扮演“第二提琴手”角色的战略目标构成挑战。④ Phunchok Stobdan,“India’s Accession to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不过,印度尝试借助俄罗斯制衡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战略意图仍存,这将使得中印争端和印巴冲突长期存在。另外,印度支持并积极参与印太战略,尝试在上合内部打入一个楔子,方便印度借助外部力量(如美国)服务于自身的地缘战略诉求。印度对上合的零和认知和地缘战略利益诉求可能会导致上合内部出现选边站的分裂现象,进而将削弱上合的凝聚力、行动能力和效力,对上合开展安全合作、应对各种安全挑战形成掣肘。

(二)对上合经济合作发展的影响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其经济长期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活力与势头。目前,印度已经与其他上合成员国建立了颇为紧密的经济联系。其中,印度与中亚成员国在能源贸易、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的经济合作成效显著,且双方经济合作的潜力仍有待进一步发掘。⑤ 相关成果可参见 Gulshan Sachdeva,“Regional Economic Linkages,” in Nirmala Joshi,ed.,Reconnecting India and Central Asia: Emerging Security and Economic Dimensions ,Washington,D.C.: The Central Asia-Caucasus Institut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2010,pp.115-179; Pradeep Agrawal and Seema Sangita,“India and Central Asia: Trade Routes and Trade Potential,” IEG Working Paper No.334 ,2013,pp.1-25; Gitesh Kumar,“India-Uzbekistan Relations: Economic Perspectives,” Research Review Journals ,Vol.4,No.2,2019,pp.41-46.大体而言,印度对于深化与其他上合成员国的经济合作持积极的、开放的态度。印度参与上合经济合作能够扩大上合的经济影响力,为上合处于发展瓶颈期的经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如推动“上合能源俱乐部”的建设进程等。

近年来,在中国的建议下,“一带一路”实现了与上合对接,强化了经济合作在上合的地位。有哈萨克斯坦学者指出,此举将使得上合的发展方向由安全合作优先转向安全合作与经济合作双轨并进。① Zhenis Kembayev,“Implementi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from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sation to the Silk Road Union?” pp.37-50. 就满足经济方面的需求而言,相比经合组织(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上合被巴基斯坦视为更优选择,② Irfan Shahzad,“Pakistan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 Towards a Futuristic Approach,”Policy Perspectives ,Vol.14,No.1,2017,pp.121-130.由于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未能有效应对印巴冲突问题,故有学者将前者视为失败的组织,详情参见Lawrence Saez,The South Asian Association for Regional Cooperation (SAARC): An Emerging Collaboration Architecture ,New York: Routledge,2012.但印度的态度有所不同。出于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忌惮和制衡中国的战略考量,印度不支持且不参与“一带一路”与上合的对接建设以及上合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鉴于“一带一路”与上合对接是目前上合经济合作的主导方向,印度的消极态度将阻碍上合为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而开展的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

例如,2017年5月13日,在收到参加“一带一路”论坛的邀请后,莫迪缺席了5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论坛。2018年6月9日至10日,莫迪出席上合青岛峰会时也没有与其他上合成员国领导人一道支持“一带一路”。莫迪在峰会上表示,与邻国和上合成员国互联互通是印度对外政策的优先方向,强调成功的互联互通项目应当是包容的、透明的和尊重他国领土主权的,暗示了印度对于“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巴经济走廊”途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不满。③ Sutirtho Patranobis,“Connectivity with Neighbourhood India’s Priority,Says PM Modi at SCO Summit.” 有印度学者指出,印度对中国、上合以及“一带一路”的态度和行为将取决于中国的具体行为而非言语抑或态度。④ Prithvi Ram Mudiam,“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and the Gulf: Will India Prefer a Further Westward Expansion of the SCO or Its Consolidation?” p.463.

印度十分重视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建设。目前,除与周边国家开展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外,印度还积极支持并参与包括“国际北南交通走廊”建设、恰赫巴哈尔港开发、《阿什哈巴德协议》以及印缅泰三边高速公路建设在内的相关合作。印度的对外经济战略目标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印度对“一带一路”的消极态度和行为主要是出于制衡中国的战略考量。虽然印度此举可能会损失大量经济收益,但印度有相应的替代选择,即“亚洲—非洲增长走廊(Asia-Africa Growth Corridor)”。相关专家认为,该倡议是印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回应,在促进地区互联互通的国家间合作方面具有十分可观的潜力。① Julian Lasius,“Is Asia-Africa Growth Corridor the Answer to China’s BRI?” 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 ,September 20,2017.

由此,要使一国自主走向法律趋同的道路,就需要一国的法律文化发生相应的变化。促使一国在法律制度上趋同于另一个国家的法律,首先需要一国在观念、原则、价值体系上与另一国家相接近,历史上具有相近文化背景的国家往往更容易走向自发地法律趋同道路。不过,全球化浪潮、“地球村”范围的扩大使得法律趋同只局限于具有相似法律文化背景的国家已经不现实,法律趋同必须扩大到具有不同法律文化背景的国家才能真正适应全球化带来的“地球村”经贸合作。而要使法律文化相异的国家自主地在国内法层面相互趋同法律,就只能通过推动两国在观念、原则、价值体系上相互接近的方式进行,对此,我们只能借助法律认同的方式实现。

鉴于“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核心规范与“上海精神”一脉相承,印度对于“上海精神”的官方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敷衍的外交辞令。在中美关系下滑、美俄关系持续低温的新形势下,印度对中国、上合以及“一带一路”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将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上合打破经济合作发展瓶颈的进程。

五、结语

作为崛起中的地区大国,印度对上合的认知和战略利益诉求能够对上合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上合是其覆盖地域内最具代表性的地区合作组织,在应对地区问题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某种意义上,上合正朝着超越传统地区合作的方向发展,可被视为地区合作的新典范。在上合扩员的大背景下,印度的认知和战略利益诉求给上合未来的发展同时带来了积极与消极影响。就目前而言,积极影响似乎大于消极影响。但在当前大国战略竞争不断加剧的新形势下,一旦印巴关系和中印关系恶化,印度对上合的消极认知与利益诉求带来的消极影响将远超积极影响,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左右上合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为地区大国的印度加入上合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可能吸引更多国家申请正式加入上合,从而出现倒逼上合加速下一轮扩员进程的情况。一旦提前开启二次扩员进程,上合将面临“论坛化”的巨大风险。鉴于此,在未来中短期内,上合应优先消化扩员带来的影响,谨慎对待开启新一轮扩员的问题。另外,在对上合扩员问题进行后续研究时,应当考虑不同新成员国加入上合的逻辑的异同,以便更好地把握扩员对上合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发展出一种有助于合理把握机遇、妥善应对风险的“上合扩员模式”。

因此,人的发展有其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根本动力。“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 [1]544,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实际前提,作为先在前提条件体现着社会发展对人的根本制约。离开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物质生产条件去谈论人的发展,必然无法揭示人的发展的活动构成,因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4]147。当人从自己的目的出发,将其本质力量对象化于自然界时,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开展,主要研究592名学生价值观与自我价值感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从自我观、群体观、法治观等方面进行衡量,阐明社会人际、社会心理以及个人道德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取向、自我价值感以及个人取向之间的既定关系,在各个维度之间进行合理分析,确定青少年价值观、道德判断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说明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并表明具体的研究结果。

【作者简介】 李孝天,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2018级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 邮编:100091)

【DOI】 10.13549/j.cnki.cn11-3959/d.2019.06.004

【中图分类号】 D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55(2019)06-045-21

【收稿日期: 2019-07-31】

【责任编辑:程多闻】

标签:;  ;  ;  ;  ;  ;  

印度对上海合作组织的认知、利益诉求及其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