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软土路基;公路工程;处理技术
引言
软基在公路建设中是一种常见的特殊路基,如未处理,将使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产生破坏。因此,必须根据软基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软基处理技术,以保证软基处理的有效性。
1软土路基的概述
所谓的软土包含淤泥和沙土,多数分布在河滩,沿海和沼泽地等。从本质上讲,软土是一种含水量高,压缩性高的细粒土壤,也决定了它将作为路基带来许多困难。由于软质地基的不稳定性,通常会出现两类问题:第一,软质地基的强度较低。如果大负荷的车辆经过软土地基部分,软土地基将被破坏,发生路面坍塌,导致事故发生。造成这一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路面荷载过大或地下水平面严重下降,此时软土路基填充变形,导致路面变化和道路交通质量恶化。
2软土路基特征
软土路基最明显的特征是土壤之间的缝隙比较大,具有极强的压缩性,自然形成状态下承重能力比较差。软土地基大部分分布在距离湖泊比较近的区域,或者地下水资源丰富。软土路基中土壤含水量十分高,大部分可以达到50%左右,并且基层土壤呈现松软流动状态。软土地基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在其表面进行公路施工,会造成公路基层不稳定,容易出现沉降。软土基层中土壤的透水性能也比较差,进入到到软土基层区域中,施工进度会受到影响。如果施工过程中不能结合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法,可能会对公路基层留下安全隐患,使用过程中,由于基层沉降造成路面出现裂缝以及其他严重的工程质量安全隐患问题。软土基层的承重能力不足,也影响到基层的透水性,施工过程中基层含有大量水分,同样也会造成路面基层不稳定的问题产生,关于软土路基施工处理技术方法众多。
3施工中软土路基存在的问题
3.1施工中的滑坡问题
软土加固技术实施比较缓慢,强度低,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山体滑坡。施工时间越久,道路堵塞的时间越长,经济损失和质量问题就越严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开发基础稳定性有关的处理方法从而不影响施工期的进度和质量,这是道路施工的迫切问题。
3.2质量监督控制不到位
软基处理技术应用效果的好坏,不仅体现在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同时还体现在质量监督控制方面。只有加强监督管理,才能有效保障公路工程质量。但就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缺乏质量监督意识,质量监督部门工作缺乏责任,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责任感欠缺,不能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发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处理,最终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3.3软土结构成分分布不均,路基成分复杂
每一条公路要经过的路段都很长,所经过的软土路段在组成成分上存在着差异,不同的路基成分,其密度也不相同,当受到压力时所产生的形变也不一样,在路基下沉时下沉的程度也不一样,路面极易断裂和出现不同程度的坑洼。
4常见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4.1换土回填
公路建设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措施应用最广泛的是换土回填方法。该技术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彻底处理路基松软问题,将施工过程中松软的基层土壤全部清除掉,并使用透水性稳定性好的材料进行回填。施工过程也比较简单便捷,技术质量容易掌控,通常是采用机械作业,符合人工施工的方法。对确定换土回填区域内的原有松软土壤全部清除,但从作业特征角度分析,如果基层的松软土壤厚度超过3m。很难使用这种施工技术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换土回填技术应用施工成本也比较大,如果需要换土回填的区域深度比较大,应用各种技术手段,还需要考虑工程建设中是否能够承担支出成本,对于局部区域比较小,并且基层土壤松软程度比较严重的情况时,适合应用换土回填技术对路基进行处理。
4.2排水固接
由于软土路基的排水能力能力差,为了保证其能够很好地排水,经常采用在软土路基中设置沙井,利用沙井进行垂直排水,减少了因为排水不畅对于路基的损坏,同时通过沙井渗下去的水可以使得路基土壤更好地板结在一起,增加了路基的强度,承重能力大大提高。
4.3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一种在地基中加固和混合软基土和固化剂的方法,使软土粘土可以硬化成一堆。大多数固色剂是水泥或石灰,如果是粉末,则称为粉末喷雾混合法。深层搅拌法主要处理含水率高的地基,如粉土,粉质土等,使承载力的特征值低于粉质土和粘土等软土地基。
4.4化学加固法
水泥或其它化学材料注入土体后,与土体发生化学反应,吸收和挤出土中部分水与空气形成具有较高承载力的复合地基的处理方法称为化学加固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粘土和一般填土,也可以在处理裂隙岩体及已有构筑物地基加强。主要特点是加固速度快,综合造价较高,不适用于渗透系数过小的土,同时施工工艺比较复杂,需要配置专门的机械设备,材料掺入比例及设备运行参数调试难度较大。主要加固方法:硅化法、粉喷桩、旋喷桩、注浆、水泥土搅拌法。
4.5强夯法
强夯法主要通过机械的自重力,将松散的土层结构进行夯实,提高软土路基土层承载能力以及密实度,在公路工程路基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在夯实之前,需要对路基材料性质以及质量进行详细的检测、勘察,以确保强夯法对软土路基处理精度的控制。在夯实过程中,采用从中间到两边的顺序,对软土路基进行夯实处理,夯实过程需要往复2-3次,以确保最终夯实质量,夯实完成后,需要对夯实的土体结构进行测量,若不达标则继续夯实直至达标为止。经试验表明,经过强夯法处理的软土路基,其承载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加固深度可达5-15cm,可以有效消除饱和砂土路基液化。强夯法软土路基处理技术适用于砂土、粉土等软土地基处理施工中,且操作简单、成本消耗低,与换填法组合使用,可有效提升软土路基处理效率和质量。
4.6抛石挤淤
该方法是通过将碎石(直径一般不小于30cm)从中间向两侧抛掷到软地基当中,从而将软质的淤泥挤压出施工的路基范围,提高路基强度。这种方法相对于换填法来说操作方便,而且成本低廉,不会引起地基的污染,而且也会大大的提升施工效率。在实际的应用当中,抛石的高度和下沉深度也是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该方法适用表层没有硬壳的土体,一般适用于软土厚度3~4m,例如湖面或者池面基质层的处理。
结束语
公路对于经济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经济建设得到更好的保证,必须加强公路建设的质量保证,针对不同的路段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公路路基建设,尤其是在软土路段的公路建设,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新,使用一些新的建设技术,采用科学的建设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公路路基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还应该加强监管,保证公路建设的强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强吉鹏.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06):144-146.
[2]张俊英.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2):251-252.
[3]虞红霞.试论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和处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9):268-269.
[4]雷明.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8,44(31):136-137.
[5]祝文威.道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8(43):280-281.
论文作者:张 超,华绪昆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土路论文; 路基论文; 方法论文; 基层论文; 夯实论文; 公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