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剧的特色论文_杜红玲

谈英剧的特色论文_杜红玲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摘要:本文试图探讨英剧的特点与风格,并探索在英剧与美剧对比的背后观众欣赏趣味的变化,以及英国以公共电视为主的电视体制,与美国以商业电视为主的电视体制,对电视剧风格与走向的影响,以及网络时代多样化的风尚。

关键词:英剧;差别;风格

英剧这几年逐渐为中国观众所熟悉,它短小精悍,多以三集到六集剧为主,让观众重识单本剧、迷你剧这些睽违以久的剧集类型。国产剧动辄四五十集,美剧每季短则十二三集多则二十多集,一播就是数年,这时英剧的简洁短促简直是种浪漫的奢侈,也似乎更符合网络时代人们短平快的收看心态。因为短,英剧得以避免陷入肥皂剧的窠臼,保持了故事的单一性和完整性,保证了相对的精致和统一,呈现出克制、个性的美。在高科技大制作倒逼人们越来越困于内心的时代,英剧呈现出小作坊的精致与创新,它固执地致力于与生活、与人发生关系,展示不同时代下人们的生存困局。英剧的走红看似不经意,其实它的核心是高品质、本土特色清晰明确,所以英剧才得以在美剧的精良制作、全球影响力下突围出来。有人认为网络时代注定是一个速食、喧嚣、浅薄纷争的时代,那些深刻的、有所追求的东西注定要被它所摒弃,但英剧的流行却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新媒体时代远比我们理解得复杂、多样和难以定义。

英剧主要有改编剧、时代剧和现代剧三种形式,改编剧严谨,时代剧庄重,现代剧则在丰富个性甚至刻薄尖锐。英剧的时代剧大体相当于我国的历史剧,英剧中许多改编剧也属时代剧范畴。改编剧和时代剧是英剧中最精致典雅的部分,英国人的传统与保守、大英帝国的昨日辉煌在这类剧集中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示。文学改编剧是英剧中最郑重谨慎的部分,代表了英剧的艺术气息和文化底蕴。文学是英国的名片,也是理解英国艺术的钥匙,改编剧编导们无惧经典作品的深奥甚至晦涩,一再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集,向一代代观众展示英国文学的魅力与成就。改编剧表达的是对经典文学的膜拜和再现,每一版改编除传达原著的意韵、还原当时的时代氛围和故事情境之外,还会加入不同时代、不同编剧对原著内涵的的理解与演绎,使经典作品一再焕发青春。英国时代剧华丽复古、从容大气,从人物的言谈举止到服装道具化装造型,都尽可能审慎地再现历史原貌,力图再现英伦三岛的历史文化与辉煌。时代剧表达的是对过往的惆怅、对历史的回望和对传统价值观的珍视。它的核心是,无论世界如何风云变幻,时代如何动荡变迁,社会与道德的底线是不容嘲弄不可僭越的,历史的狂风过境后,依然有些传统应该受到尊重得到保留。现代剧虽然也有不少励志向上激人奋进的类型剧,但让剧迷们念念不忘的还是剑走偏锋的生活剧和情景喜剧,他们偏、怪、促狭,不惊世骇俗得痛快淋漓不罢休。在灰扑扑的黑色幽默和刀刀见血的台词包裹下,现代剧中的主人公们不时流露出滑稽与另类做派,他们调侃精英、嘲讽政治正确、裨晲一切陈规教条和道德说教,他们深悉现实世界的荒诞与未来的不可知,以存在主义的百无聊赖对抗现实世界的物质至上与荒谬吊诡。如果说英国时代剧和改编剧表达的是对旧世界的怀念,对逝去的价值观的追忆,而现代剧则常常表现出对当下社会的失望与不合作。

英剧的走红,是小众文化对过度商业化的流行文化的一种反击,可以说是网络时代,个性、个体意识回归的结果。无论是日剧韩剧还是美剧,价值观念基本是一致的,它的目标很明确:以社会中基数最大的一群人为基本受众,追求尽可能高的收视率。日剧对于个人奋斗的无上赞美,韩剧对于家庭关系的极度关注,都与它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谋而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美剧始终以传统的中产阶级白领精英的价值观为圭臬,时刻与主流民意保持一致。英剧则更多样化,在英剧中既不乏传统上流社会的附庸风雅、中产阶级的生活困局,也不乏中下层甚至流氓无产者的寒酸滑稽和颠沛流离,甚至在很多剧集尤其是现代剧中,刻意与主流价值观保持距离,表现出对个体意识、边缘人群的观注。同样是青春校园剧,《绯闻女孩》像成人世界的高中生版,俊男美女们在派对八卦和排列组合恋爱圈里摸爬滚打,渐渐懂得责任和诚实的重要性,拜金和享乐主义以着青春的名义,进行得看似昂头挺胸肆无忌惮,剧集的主题最终还是回归到被传统认可的价值观范围内。《皮囊》里的青少年更像我们熟悉的惨绿少年的模样,茫然无措破坏力惊人,在颓废琐碎的生活里跌跌撞撞,却依然是主流世界的局外人。价值观的统一似乎从来不是英剧编导们关心的问题,优雅庄重的《唐顿庄园》和邪典荒诞得令人瞠目结舌的《小不列颠》没有一丝一毫相提并论的可能性。英剧可以在可以在《兰克福德》里聚齐一群戏骨级老太太炉边溪头闲话家常,赞颂乡村生活的温情脉脉,也可以《黑镜》里全民直播首相被迫与一头猪做爱,嘲弄在信息化时代,政治被民意被媒体绑架的可笑可悲。

英剧的崛起,一方面是英国创意产业繁荣的结果。美国电视界财力雄厚对制作精益求精,善于综合各种创意将它拓展成精致好看的电视节目,而英国电视以创意闻名,想法独特各种奇招怪招层出不穷。被世界各国熟悉的英国电视节目常常以美国改编版为中介,比如观众其实是从FOX电视台的招牌节目《美国偶像》才知道它其实改编自ITV的《英国偶像》,《英国达人》、《办公室》、《同志亦凡人》等的美版也都反响热烈。这两年,美剧走入低谷,新剧大多缺乏新意,制作方加快了改编英剧的步伐,美版《皮囊》、《无羞无耻》等纷纷登陆各大电视网。在美剧中长胜不衰的探案剧,都遵循以破案过程为核心、插入一些主角的生活状态为调剂的模式,除查案方法略有差异外,《犯罪心理》、《犯罪现场调查》、《法律与秩序》、《识骨寻踪》、《罪案终结》等一系列探案剧在外在风格与拍摄手法上其实如出一辙。反观英剧,则很少有这样的套路。同样是探案剧,《马普尔小姐》和《大侦探波洛》复古,《白教堂》惊险黑暗,《谋杀之地》偏写实。来自文学改编的《马普尔小姐》和《大侦探波洛》关注抽丝剥茧的推理过程,《白教堂》将历史上著名的案例与现实凶案结合起来,《谋杀之地》别出心裁地从三个角色的视点来看同一个案件,为观众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心理体验。

英剧的崛起,另一方面来自英国电视台的节目配制。电视晚间的黄金时段都由电视新闻、娱乐节目和电视剧组成,而英国的黄金时段节目单上还有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就是英国肥皂剧。英国和美国都有肥皂剧,两国的肥皂剧影响都很深远,都以家长里短感情纠隔为主要内容,但美国的肥皂剧在白天播出,主要观众是全职家庭主妇,晚上的黄金时间是新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和美剧的战场,美剧要想要在制作费用低、收视率倒并不低的娱乐节目包围中杀出重围,必须以观众最能接受的、最大众化的形式和内容来吸引观众。而英国肥皂剧都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每周播两到四集不等,在全英家喻户晓,牢牢占据收视率前几名,是英国本土收视率的绝对保障,能对英国肥皂剧收视率构成威胁的只有《英国偶像》、《英国达人》等少数几个轰动全英的真人秀节目和大型体育盛会开闭幕式直播。英国肥皂剧始祖《加冕街》已在ITV播出52年依然长盛不衰,《东区人》、《艾默代尔农场》、《邻居》、《聚散离合》这几部肥皂剧也已播了二三十年,最年轻的《圣橡镇少年》也播出17年了,观众依然热情不减。有肥皂剧贡献收视率同时填塞晚间黄金时段,英剧编导们才有时间精雕细琢,慢慢打磨出意味深长、丰富多样的精彩剧集,英剧才能在全球电视剧都越拖越长的时代,始终坚持以三到六集的迷你剧为主。

论文作者:杜红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谈英剧的特色论文_杜红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