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献著录与印刷图书著录的比较研究_电脑论文

计算机文献著录与印刷图书著录的比较研究_电脑论文

计算机文档与印刷型图书著录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档论文,计算机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计算机文档系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贮在磁、光、电介质上,并借助计算机方可阅读使用,且能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体。与印刷型图书相比,它具有许多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存贮信息量大、检索快速准确、价格低廉、易于保存、可高速随机存取、更新换代快等诸多优点。将来,计算机文档将成为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探讨计算机文档与印刷型图书著录异同点是很有必要的。

1.著录信息源

著录信息源又称著录来源,是指文献、文档著录时著录对象的材料根据。

计算机文档著录主要信息源不如印刷型图书直观,其主要信息源是题名屏幕——需借助计算机才能间接获得;印刷型图书主要信息源就是其物质载体本身——图书题名页、版权页。

目前因计算机文档出版尚不规范,常出现题名屏幕上信息与其他部位所标的信息不一致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以题名信息为准。《中国文献编目规则》13.0.3.1明确规定:“题名屏幕是计算机文档主要信息源”;同样,当印刷型图书题名页或版权页上信息与封面、书脊等处信息不一致时,也应以题名页或版权页上信息为准。

例1:封套上只印着:毛泽东诗词集

福建有线电视台开发中心制作

题名屏幕上则出现:毛泽东诗词集 福建有线电视台发展中心,福州梧桐电脑多媒体有限公司制作

以题名屏幕上信息为准,正确著录为:毛泽东诗词集[计算机文档]/福建有线电视台发展中心,福州梧桐电脑多媒体有限公司制作

计算机文档若无题名屏幕,可从内部物证(如主要菜单,程序说明)获取信息。

若计算机文档仍无法从内部物证获取信息,需依次根据物质载体或其标签标明的出版者、制作者和与文件同时发行的信息,如出版者、发行者印于容器里的信息进行著录。

同样,印刷型图书若无题名页或版权页,可依次按照封面、书脊、序言、后记、出版说明著录。

2.题名与责任者项

——题名项:题名是直接表达或象征、隐喻文献、文档内容及其特征并使之个别化的名称,最具有识别文献的作用。

计算机文档与印刷型图书相比,需加著“一般文献类型标识”,即在正题名之后加著专用编目术语“计算机文档”,且用方括号括起;印刷型图书正题名著录较简单,无需加著“一般文献类型标识”。

例1 :个人电脑热门软件多媒体教程(一)[计算机文档]/熊可宜编著

但是,一些图书馆为了便于管理,也将计算机文档作为非书资料集中起来著录,无需再画蛇添足加著“计算机文档”之类的文字。

计算机文档正题名有别于印刷型图书的另一显著特征是:计算机文档题名屏幕上常出现由一组首字母缩略语或一个缩略词组成的正题名,其全称形式也同时出现于题名屏幕上,这一全称形式应著录为其他题名信息,缩略语作为正题名;而印刷型图书正题名却很少用缩略词来表达,且一般皆以全称形式出现。

例1:GDLIS[计算机文档]:鑫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北京鑫盘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制作

打开该光盘,在题名屏幕上可同时看到该文档题名全称形式——“鑫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和题名缩略语形式——“GDLIS”,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13.1.4.3规定:“全称形式应著录为其他题名信息”。故该文档选择缩略语——“GDLIS”作正题名。

——责任者项:

计算机文档在加工、制作上往往比印刷型图书复杂繁琐,它多由一个庞大的制作群协力完成,因而其责任者人数往往较多,常常多达5 个以上,且责任者著作类型呈多样化,直接责任者有:软件作者、编者、编纂者、译者、插图者、作曲者,等等;间接责任者有:作品所依据的软件的著者。责任者还包括作品的改编者和主持完成上述任何责任的团体或个人。同时,还可与开发者和设计者有关,他们的责任包含在对文档内容的创作及实现中,也包含对某一具体文档或特定类型文档的内容负有具体责任的实体。参与计算机文档制作的所有责任者均需如实著录。

例1:邮票大全[计算机文档]/李平总策划;陈如美术设计; 李伟程序编辑;张文新解说

但计算机文档常常在题名屏幕上标明制作责任者由某团体或公司制作,具体承担相应责任的个体仅在菜单中出现,不直接显示在题名屏幕上,依据《中国文献编目规则》13.0.3.1规定:“题名屏幕是计算机文档主要信息源”,这时团体责任者应视为唯一责任者著录在责任者项中,而个体责任者可在责任者附注项上注明。

例2 :《家庭生活百科大典》(第一辑)[计算机文档]=FamilyEncyclopdia/北京伟地计算机有限公司制作

附注责任项注明:“王铨,李多繁总体策划;田洪娟等美术设计;张颖博程序编辑;李晓梅文字录入;李多繁,田洪娟音像整理。”

打开该光盘,在题名屏幕上只见“北京伟地计算机有限公司制作”,未发现其他责任者。再打开制作群菜单,又见到个体责任者,他们是:“总体策划王铨,李多繁;美术设计田洪娟等;程序编辑张颖博;文字录入李晓梅;音像整理李多繁,田洪娟。”故只能以题名屏幕上“北京伟地计算机有限公司”作为唯一责任者。

3.版本项

计算机文档相对于印刷型图书而言,其版本形式多姿多样,主要有:单用户版、多用户版、网络版、学习版、演示版、正式版、公用版、家庭版、测试版等;且同一出版物的题名屏幕上经常出现同种语言和字体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版本说明。如:学习版,网络版;2.1版, 多用户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13.2.1.3规定当计算机“文档知识内容发生任何变化,包括内容增删、程序设计语言改变、文档功能的改善和升级,均可产生不同的版本;而物质载体、分块记录密度的变化则不构成新版本。若出版物属于不同系统的版本,其每一版本均应作为单独的版本予以著录。”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版本说明,但计算机文档发生较重要改动,如:涉及到文档内容、标准代码等数据的改变,程序的改变、包括程序说明、程序语言、例行程序及操作的改变,图的改进等需作为新版本予以著录。

例1 :邮票上的中国:历史与文化[计算机文档]/北京金盘电子有限公司制作.__1995第二版,2.1版

但计算机文档中说明出版物的使用对象、范围、系统要求的文字不能视为版本说明。

印刷型图书版本形式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有2版;修订版; 增订版;新1版这几种常见形式。 题名页或版权页上常常只出现一种语言版本说明。因此著录起来较容易。

但印刷型图书又增著了制版类型,它也是版本项完整的一部分。《中国文献编目规则》2.2.1.6规定:“图书的油印本、刻本、铅印本、 胶印本、影印本、晒印本、缩印本等制版类型,除常见的铅印、胶印方式予以省略外,其他制版方式均如实著录。”;计算机文档没有制版类型可著录。

例1:红楼梦/(清)曹雪芹著.__影印本.__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文档特征项

印刷型图书不必著录此项,但对计算机文档而言,则是必要著录项。此项主要著录计算机文档的基本特征,包括文档类型的标识和文档内容的信息。其中文档内容包括数据和程序内容的文档编号,其主要编目术语有“程序文件”、“数据文件”、“程序和数据文件”三种。

例1:多媒体制作一点通[计算机文档]/付鹏斌,金雪云制作.__程序文件

5.载体形态项

计算机文档与印刷型图书载体形态项著录规则相同,都包括:数量及特定文献类型标识,其他形态细节,尺寸,附件。但计算机文档各项具体著录起来比印刷型图书复杂多了。

——数量及特定文献类型标识:

印刷型图书其载体多为纸张,载体单一,多著录为“张”“页”“册”等。

例1:1册

例2:58页

而计算机文档物质载体形式多样,包括微型计算机的磁带、磁盘、光盘、软盘等介质,且会不断出现新的物质载体,著录时需采用专业编目术语“计算机软盘”、“计算机磁带”、“计算机光盘”等特定文献类型标识;载体数量同印刷型图书一样,均用阿拉伯数字著录,并将数量词置于物质载体前。

例1:1计算机软盘

例2:2计算机光盘

——其他形态细节:

印刷型图书主要是针对图片、照片等图形形态细节加以著录,可具体著录为“照片”、“肖像”、“插图”、“彩图”、“照片”。

例1:12页:照片;19cm

而计算机文档常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它除了与印刷型图书一样要著录图形形态特征外,还需详尽著录其他文献特征,包括色彩、声响、格式特征。声响用规范措词著录为“有声”。格式特征包括扇面数、扇面密度、磁道数、存储密度等。

例1:1计算机软盘:彩色,单密度,80磁道。

6.附注项

计算机文档与印刷型图书第一附注项内容迥然不同:

计算机文档增加了“系统要求”附注,并把系统要求作为第一附注。《中国文献编目规则》13.7.1.5规定“以出版物的使用为条件的系统要求著录为第一附注,包括一种或多种技术规格,通常依下列次序著录,并在其前冠以‘系统要求’标识:机器的名称和型号;内存储器的总量;操作系统的名称;软件要求(含程序设计语言);外围设备;硬件扩充设备。除第一项外,各附注事项前用分号,构成单一要求的两种或多种详细规格之间用逗号。”

例1:INTERNET 宝典[计算机文档]/牛津—剑桥国际资讯有限公司出品.____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1计算机光盘:多媒体;14cm

系统要求:IBM PC386以上电脑;8M以上内存;256色或以上VGA 显示器;光驱,声卡;中文Windows或Windows加中文平台

印刷型图书则以“附录”作为第一附注。

7.丛编项、出版发行项、标准号获得方式项

计算机文档与印刷型图书对这些项目著录方法基本一样,本文不再赘述。

8.建议

·随着微电子技术、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图书馆广泛的应用,建立电子数字图书馆呼声日益高涨,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将逐渐朝着以收藏计算机文档为主,印刷型书刊为辅的多样化方向转轨,计算机文档编目工作也将跃升为整个编目工作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计算机文档编目培训已是当务之急。

·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计算机文档出版规范,国内具有计算机文档制作权、出版权的单位多如牛毛,许多计算机文档数据模式千差万别,质量也参差不齐,这势必增加了选择计算机文档著录信息源的难度。因此必须规范计算机文档的出版。

·计算机文档编目比印刷型图书难度大,各馆很容易形成不同的著录模式。笔者以为,计算机文档也应与印刷型图书一样实行在版编目,以缩小各馆编目上的差异,便于资源共享。

·计算机文档具有存贮量大、检索快捷等诸多优点,它必将成为未来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可将计算机文档作为非书资料集中编目,既可方便管理,又不会与印刷型图书混淆。

·计算机文档编目尚处在起步阶段,一些规则还不尽完善,如:《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对连续出版计算机文档(电子期刊)的著录只字未提。这样各馆著录电子期刊时就无章可循,既降低了编目质量,又影响了编目统一性,因此需在编目实践中不断完善该规则。

收稿日期:2000—9—19

标签:;  ;  

计算机文献著录与印刷图书著录的比较研究_电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