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张维祥

试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张维祥

兰州建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对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施工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工作,施工团队应尽可能的提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工。在使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时,一方面要确保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需注重各施工环节的有效配合,以实现最终施工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目标;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有着较大影响,是建筑施工管理技术中较为重要的内容。如果在混凝土施工中存在材料质量、配合比等问题,就会增加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为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阻碍。

1混凝土施工概述

混凝土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通常会选用一些凝胶材料将粗细骨料凝结起来,再利用机械按照一定比例搅拌,形成建筑用材料。而混凝土施工技术则是对混凝土从原材料选购、运输到配比搅拌再到浇筑养护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通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混凝土质量,促进其性能的发挥。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因其价格低廉、运输方便、强度、抗压能力及水凝性较强,深受建筑施工企业的欢迎,并将其作为建筑工程的核心材料。

2混凝土前期配置

2.1原材料选择

混凝土的核心原材料主要有水、水泥及骨料这三种。每种原材料的选择都有其固定要求,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标准选用。水的选择自然以无污染水源为主,施工人员要注意混凝土调配过程中,不会因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而出现化学反应,进而影响搅拌效果。水泥材料的选用要参照工程建设要求,确保水泥的强度与施工要求相符。骨料通常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主要以砂石材料为主,在选用过程中应注重材料的经济性及便利性,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骨料的配比也需要工作人员重点掌握,以此加强混凝土结构稳定性。

2.2混凝土配合比设定

为了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性,在调配过程中需要开展相关实验,测试混凝土性能。一般会采用物性试验或混凝土拌试验来确定混凝土的合理调配比例,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及经济效益。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应加大对其监管力度,避免错配、少配、漏配等问题的出现,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混凝土材料要禁止使用。同时在配比中,还需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量和调整,避免水热化反应,优化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2.3混凝土材料运输

混凝土材料一般都是利用罐体运输车运送到施工现场的,且在运输过程中进行搅拌,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因此,在运输前,先要对罐体予以清洁,降低杂质混入的影响。然后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缩短运输时长,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等问题。在卸载前,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搅拌时间可控制在半分钟左右,加强混凝土坍落度的合理性。如果搅拌中发现问题,可通过减水剂的添加及实验来确保混凝土的最终性能。最后,混凝土运送到现场后,应放置在开阔平坦场地上,如果其放置在坡道路面,则需做好加固措施。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3.1混凝土振捣施工技术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应安排专业人员来负责混凝土的振捣工作,至少将振捣器插入混凝土5cm深处,以免模板或钢筋受到震动。通常来说,要将各个点的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左右,保证会有浮浆存在于混凝土表面且不会下沉。另外,制定有效振捣计划,避免因振捣过度而发生离析现象。若采用的是插入式振捣器,则必须将振捣普通混凝土区域控制在振捣半径的1.5倍范围内,并将振捣轻骨料混凝土区域控制在振捣器半径范围内。值得注意的是,要将振捣器和模板之间的间距控制在作用半径的一半范围内,防止预埋件、模板、钢筋和吊环等发生碰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垫层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

在验收完基槽后,选用臂架式泵车对钉控制桩实施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人员可采用平板式振捣器对该混凝土实施振捣,在振捣完混凝土后,检测混凝土的平整度(主要是以水平标高小棉线及钢筋棍上的标高为基准)。针对未达到平整度标准的,应实施适当的修补,填补凹陷位置、铲除高出位置。可选取水平刮械来刮平凸出位置,接着用木抹子抹平该部位,最后用铁抹子对该部位表面实施压光处理。

3.3墙、柱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

在墙、柱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先填充30-50毫米左右与混凝土配比相同的砂浆,之后采用分层浇筑和振捣的方式开展混凝土施工,分层振捣的厚度要根据振捣棒规格合理设置。如果选用的是30棒振捣棒,分层厚度可控制在300毫米左右;如果是50棒振捣棒,分层厚度可控制在400毫米左右。在墙、柱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注意的内容有:

首先,控制浇筑洞口两侧的混凝土高度,确保两侧的一致性,并利用振捣及下灰法来防止洞口的变形。其次,对大口洞下部模板开口位置予以补充振捣,并预留透气孔,减少振捣过程中,钢筋与振捣棒的碰撞。最后,墙体浇筑中设置备用振捣棒,且放在距离浇筑现场600厘米左右的位置上,注重振捣质量。在分层浇筑时,上层结构的混凝土浇筑需利用无齿锯设备做好边缘处理,以免弯曲变形的出现。且在无齿锯切割时,控制切割深度,以免损坏内部钢筋结构。

3.4板、梁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

根据框架格的顺序来对板和梁混凝土实施浇筑施工。在浇筑各个框架格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高度,采取阶梯式的方式来分层进行浇筑。在对板底部位置进行浇筑时,可以同时浇筑其与板的混凝土,按照阶梯式的延展顺序不断地向前推进浇筑距离,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方向与倾倒方面处于相反态势。

另外,可以选用直径为50或30的插入式振捣棒,来对梁底和梁柱部位的混凝土实施振捣处理,且确保在整个振捣过程中均不会与预埋件或钢筋发生碰撞。如果柱和梁节点存在钢筋密集的现象,则需选用直径较小的振捣棒实施振捣操作,同时适当地增加振捣点的密度。再者,保证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超过板自身的厚度,在完成振捣操作后,选用长度为150-400cm的刮械对板混凝土实施刮平处理,之后再选用木抹子完成抹平处理。最后,再借助板面平标高拉线来检测板面的平整度。

3.5楼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

在浇筑楼梯混凝土时,可选用从上到下的方式浇筑。施工人员要先对底板混凝土进行振实处理,在达到踏跳部位后,才能选用踏步混凝土同时实施浇筑操作,必须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在整个浇筑施工期间,应选用木抹子对浇筑的混凝土表面实施抹平处理。

3.6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之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混凝土的养护。在浇筑完混凝土的12h后,必须对混凝土实施洒水操作,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膜,以保证其水分充足。不同的混凝土材质,其覆盖时间也是有差别的。若选用的是抗渗性能较强或加入了缓凝剂的混凝土,则需至少覆盖14d;若采用的混凝土是由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而成的,则至少覆盖7d。与此同时,还应根据混凝土的具体状况来设定洒水的资料,保证混凝土的水分充足。

再者,可采取涂抹养护剂的办法来对混凝土的立面实施养护。在天气炎热、气温较高的情况下,需要适当地增加楼板的浇水次数,并在表面覆盖塑料布,保证塑料布内存在一定的凝结水,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

4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对建筑工程质量有着较大影响。所以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需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施工作业,且注重新材料及设备的使用,以此提高建筑质量,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钮依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9(08)

[2]张子照.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居舍.2019(08)

[3]钮依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9(08)

论文作者:张维祥

论文发表刊物:《房地产世界》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  ;  ;  ;  ;  ;  ;  ;  

试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_张维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