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胡子是什么感觉?尽量选择合适的材料!中国入学考试材料的选择与处理_中考论文

破胡子是什么感觉?尽量选择合适的材料!中国入学考试材料的选择与处理_中考论文

拈断胡须为哪般?费尽心思选好材!——谈语文中考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胡须论文,中考论文,心思论文,语文论文,材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份语文中考题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选择和处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是笔者在2009年四川眉山市语文中考命题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但愿对师生有所帮助。

一、语文中考材料的主要作用

1.中考材料是高质量中考题的基础。像修建房子需要砖块、水泥等建筑材料一样,语文中考命题必须要有好材料,它是设计考题的基础,材料好有利于考题和参考答案的设计。在整个命题过程中,材料的选择和处理,用了1/3以上的时间,特别是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处理用的时间较多,比如根据整体构思,我们决定以甲型H1N1流感来考查说明文阅读,但始终选不到合适的材料,只好用现场能找到的材料删改编写短文,自然花费了较多时间和精力。

2.中考材料可能产生多种影响。语文中考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不但可以直接影响命题质量高低,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社会影响。它可以直接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在教育界产生一定影响,直接、间接或隐性取材于语文教材会引导语文教学更重视教材运用。如第10题的第(1)小题的题干为“请说说右边的插图能否体现诗中的‘日晚倦梳头’,并说明理由”,这会引导今后的语文教学更重视插图的解读和运用。又如第14题要求考生“大胆说说你对中央电视台节目的字幕出错这件事情的看法”,这会促进社会更关注汉字规范书写。再如面对中考前夕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我们以现场编写的说明文《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考查说明文阅读,既适应考试需要,又让考生在阅读答题过程中受到一次卫生防疫教育。

二、语文中考材料选择的主要范围

一般来说,语文中考命题的主要范围有三:首先是考生所用的语文教材;其次是与语文教材相关的资料,主要是教师用书和配套的教辅资料,如教材配套读本和文言课外读本等;另外,还可以从语文教材以外的各类资料中选择,这个范围较广泛,如各类报刊、书籍等。当然,由于中考命题的特殊性,不像平时可以从很多参考资料中选材,还可上网查阅等,因为能带进绝对保密性的命题场的资料很有限,因此,就实际情况来说,还有命题者头脑里固有的材料。

三、语文中考材料选择处理的主要方法

既然语文中考的材料如此重要,我们必须在语文中考命题过程中科学选择和处理,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直接选取。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即从语文教材和语文教材以外的资料中把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数据等资料选取进入命题,但必须符合后面所强调的原则。

(1)直接从语文教材选材。正如前面所言,从接受考试的考生所用的语文教材中选材是语文中考命题选材的主渠道,因为这是考查考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主要依据。具体说,就是按本届中考整体设计,根据需要从语文教材中直接选取相关材料。如2009年的考题中,语言知识、古诗文阅读、积累整合运用三个大题中的多数材料是直接从教材中选择的,其中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和语言运用的5个小题材料基本上全部直接取材于教材,文言阅读的诗文也主要取材于教材。如第2题的考查同义词和关联词语的两个句子分别选自八年级下册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和八年级上册的《苏州园林》,又如第9题的课文翻译句子则从课文中选取。在间接选材时,我们有意识地分别从6本教材中选取,这样可有效地引导师生对所有的教材同样重视。

(2)直接从语文教材以外选材。因为要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只从语文教材中选取材料显然不够,因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我们的语文中考命题必须从语文教材以外选取相关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因为只用语文教材的材料考查并不全面,那只是学生从语文教材的学习所得,结合相应的语文教材以外的材料来考查考生,才可能真正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高考就是依据。2009年的材料中,现代文阅读材料的议论文和积累整合运用中的部分材料就是从语文教材以外直接选取的。

这些直接选取的材料大多数是文字材料,也有图片,如从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武陵春》的插图和网友从央视节目中截取的真实图片(这个图片是命题者平时收集的)。

2.综合处理。因为语文中考命题的特殊性,也许能直接选用的材料并不多见,特别是阅读材料,因此,对材料进行选择、删改、组合等不可缺少。

(1)综合处理语文教材材料。对语文教材所选择的材料进行综合处理的方式主要是选择和组合。

一是只用语文教材的材料进行组合,如作文命题时,我们将6本语文教材所设计的36次“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及相关的写作设计作了一次全面梳理,再结合我市近年的作文命题变化的经验教训设计,两个题目分别与八年级下的“家乡风景独好”、九年级上的“雨的诉说”和九年级下的“关注我们的社区”等直接或间接相关。又如李清照的《武陵春》,不少复习资料上已经选用,但按整体布局需要选取这首词,决不能用资料上的考题,我们就在命题上创新,选取了教材插图设计考题,既考查了考生的文字阅读和语言表达,还考查了考生的观察思考辨析能力,鼓励考生指出教材插图与诗词不相符的地方并说明理由,会对语文教学和教材建设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

二是用语文教材的材料和语文教材以外的材料进行组合。如2009年的文言阅读选材是一大难题,因为6本教材的文言文章不足40篇,且其中有的篇目并不适合选入中考阅读,有的篇目已经反复入选本地或外地中考题……在有限的篇目中,选材不与本地或全国中考题撞车真成了一大难题!怎么办?我们选择了《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的片段和《晋书》中有关陶渊明的语段组合成“三篇比较阅读”。又如我们把《论语》《岳阳楼记》的名句结合奥运会来考查默写题,可谓一举多得。再如第24题设计为“选文中的‘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和朱自清的《春》一文中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请说出理由”,这样的组合性考题与单独以一篇一个句子的品读相比,既开放,又有机结合语文教材内容作比较,灵活而有创意。

(2)综合处理语文教材以外的材料。对于语文教材以外所选择的材料进行综合处理也主要是删改和组合。可以用语文教材以外的材料和语文教材的材料进行组合,也可以只用语文教材以外的材料进行组合。如在同义词辨析中选择有关“团团”和“圆圆”与台湾同胞见面与教材内的材料组合而成。又如我们根据相关材料编写了《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的短文来设计说明文考题,也主要是删改和组合。再如第14题我们选取了网友从央视节目中截取的真实图片,专题性考查错别字和语文综合性学习及语言表达等,也是删改组合而成。

四、语文中考材料选择的主要原则

1.有利于设计考题。既然是用来设计考试题的材料,必须符合命题需要和要求。如果所选择的材料不适合设计考题,则可以用删改和组合等办法。就拿最简单的拼音、文字和词句等考点的材料来说,这些材料显然大多数要从语文教材中选择,但材料那么多,选择哪些呢?主要从考题设计来考虑,如从易出错的拼音和汉字来选择利于考查考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又如那么多的古今中外的阅读材料,怎么选择呢?主要标准仍然是适合并且有利于考题设计需要。

2.有利于引导语文教学改革。近年来,语文教学存在一个误区——反正不考教材,何必学这语文教材!甚至还有“语文教材学不学一个样”之说,这和中考命题有一定关系,因此,语文中考应该义不容辞地处理好中考与语文教材的关系,有效地引导语文教学充分运用好语文教材。2009年考题宏观上以语文教材为主要依据设计考点考题,并在选取材料上做文章。一是直接取材于语文教材,二是间接取材于语文教材,如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作文间接从教材选材,三是隐性从语文教材中取材,其中现代文的阅读材料虽然从语文教材外取材,但仍然以语文教材的文体知识及阅读方法等设计考点考题,如议论文阅读主要从教材讲解的论点、论据、论证和议论文语言来设计考题。

3.有利于渗透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语文中考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既要满足命题需要,也要考虑到有机渗透思想教育和人文关怀。如第14题要求考生“大胆说说你对中央电视台节目的字幕出错这件事情的看法”促使考生更加重视汉字规范书写。又如用现场编写的《甲型H1N1流感不可怕》来设计考题,既适应说明文考点的需要,又让考生在阅读答题过程中接受卫生防疫教育。

4.要科学地避免与教辅资料撞车。如果某些教辅资料的内容出现在我们的语文中考题中,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我们有责任尽力杜绝而追求教育公平。如2009年我们最先选择到的议论文是《把汉字写好》,后来发现与我市的某些资料的选文相同,于是我们立即抽换。又如李清照的《武陵春》是不少复习资料上已经选用过的材料,我们就在命题上创新而避免撞车。

五、平时教学与语文中考材料的关系

我们了解到语文中考材料的选择和处理的方法原则后,应该处理好以下关系。

1.充分科学地用好语文教材。现行的语文教材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来编写的,因此,运用语文教材进行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中考命题则必须以考生使用的语文教材为主要依据,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科学地用好语文教材。至于语文中考命题中确实有不少的材料,特别是现代文阅读材料,基本上都从语文教材以外选取,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重视语文教材,因为不论从哪里选材,语文知识和能力一定要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才能掌握,而且语文中考命题的考点也一定要以语文教材为依据。

2.科学地用好教辅资料。我们用语文教材的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只掌握语文教材,而是要体现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在充分用好语文教材的同时,有机地科学地结合运用一些教辅资料未尝不可,但必须以语文教材为依据逐渐延伸而提高。因此,在运用教辅资料进行时,要注意科学选择,适合语文教材的则可选用,反之不能用,尤其是那些质量低劣的教辅资料绝对不能用。

3.适当结合社会热点进行语文训练。语文中考命题要有机结合社会热点,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是不争的事实,再说,语文教材和教辅资料也不可能提前选编有关的社会热点吧。因此,平时要有机结合一些适合学生的社会热点进行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但不能搞成时事教育,否则会弄巧成拙。

六、复习应试与语文中考材料的关系

1.科学梳理语文教材掌握考点。由于语文教材是语文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复习时,我们要指导学生科学地梳理语文教材的大小知识点,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大小考点,然后根据当年考试要求进行复习,这样才可能从宏观到微观准确把握。

2.科学结合教辅资料熟悉考点。客观地讲,各类教辅资料为了占领市场,也在想方设法提高质量,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精选恰当的教辅资料,在以语文教材为主的前提下,科学运用教辅资料,或者说适当用教辅资料来检查对语文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

3.有机结合考点和社会热点进行考点训练。社会是发展的,在临近中考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社会大事,而且这很可能进入当年的中考,如2008年的“5.12”地震和2009的甲型H1N1流感就大量进入当年的语文中考,因此,我们在临近中考时,适当选择一些新近社会热点进考前训练很有必要,但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标签:;  ;  

破胡子是什么感觉?尽量选择合适的材料!中国入学考试材料的选择与处理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