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智慧行路致远——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论文_米,卫

汲取智慧行路致远——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论文_米,卫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和平小学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阳宫到浣花溪。"通过考察成都这座美丽的城市,感受了这里义务教育的春天。通过聆听几位专家的讲座,实地考察成都七中育才中学、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分享学校校长的管理经验,使我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通过学习这些学习活动结合实践,我对学校文化建设有了自己的进一步的思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我们坚持"四个自信",我们要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学校文化体系,提升学校软实力,彰显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将学校打造成品位高雅、内涵深远、特色鲜明的知名学校。

"文化"本为"日月经天之纹",进而"化育"万物之灵。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校文化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和重要意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渗透着文化内涵的管理正在成为各中小学校新的目标和追求。

一、学校文化建设要定位准确。

好的学校文化定位,一定是定位准确,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契合全校师生情感,顺应社会需要的,给学校文化定位就是给学校注入灵魂。定位对于学校文化发展是必要的前提。这是一场因校制宜的精心构建布局。一是目标定位,就拿沣东第五小学来说,我们学校是沣东新城投资建设,刚刚投入使用的新学校。学校硬件设施堪称一流,要把学校办成什么什么样的学校?我们确定的目标是把学校建成"有品味、有内涵、有特色"的沣东名校。2018年6月,我又到了沣东和平小学,这所学校也是新建学校,设施设备比沣东第五小学更有优势,各界的期待更高。我们定位为打造"品质高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知名学校。二是现状定位。两所学校都是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居多。年轻教师有活力,有干劲,但是需要尽快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以成长为核心"的教师文化。得到尊重,实现自我价值,是每位教师所渴求的,也是他们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建设教师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这种心理需求,要舍得投入物力、财力,为教师搭建展示专业才能和职业成就的平台。同时,又不求全责备,宽以待人,真诚对待那些还不优秀、尚有不足的教师,努力在学校形成个人成长、同伴互助、团队合作的良好风尚和尊重专业、鼓励创新、追求真理的学校文化氛围。

二、学校文化建设要精心设计。

未来学校越是开放,越是多元,越是充满流动性、不确定性,就越需要价值引领。

校长应带领未来的学习共同体建构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使之成为每一位成员的共同信仰和追求①。这种价值观源于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把握,对生命需求的真切关怀,对教育目标的正确选择。校长既要有自己的思考,提出价值观点,又要广泛征集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相关主体的意见,再归纳、概括,形成一种哲学化的表达。这种对学校价值观的哲学化表达,必须是先进的、正确的。它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应以标识鲜明的符号呈现出来,然后再由此演绎出一系列的文化阐释,形成学校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系统。这套文化系统应具体化为育人的目标、课程的标准、学习的要求、工作的流程,并体现为校本化的、独特的、简约的话语。基于学生的实际,在沣东五小,我们提出了"五行八作,小道大成"的理念,引导孩子从小摒弃职业歧视,全面提高素质,做合格的劳动者。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在和平小学提出"和而不同②,平心持正③"的校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鉴于新入职教师多的特点,对沣东五小教师提出了"怀才报德,温润雅致,精勤不倦,合作共赢"的要求,对沣东新城和平小学教师提出了"学识渊博,温文尔雅,仁爱精勤,和谐共建"的要求。

三、学校文化建设要行为导入。

引导全体教师明确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学校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健康、向上、丰富的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这是价值认同的过程。一是理念导入的问题,二是方法导入,即怎么干的问题。我觉得真正的文化表达不是理论阐释,而是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在形成价值认同的过程中,校长要带领共同体成员自觉应用这些价值来学习和工作,将之融入活动,融入每一个生活的细节,用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校长要身体力行,做应用的示范和表率、提示和督促。校长必须成为核心价值观、先进文化的引领者,要把握住国家、社会、学校的核心信仰,用人类正确的文化和价值引领学生成长。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学校发展最重要的内容。就校园文化而言,取决于呈现校园文化的学校发展愿景、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念以及被广泛认同并自觉遵守的规则等。文化建设不能仅仅只有形式,学校有明确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融入了大家的思想,转化为大家的行为,学校文化得到了落实。

学校品牌的形成不是靠制度约束,而是靠文化浸润。学校文化建设要回到"人之常情"上来不必急着求新、求异、求影响力。需要我们做的是,下一些笨拙的功夫,让学生具备最基础的素养,最基本的价值的认同,并把这种对人性、对最基本的价值的认同变成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

四、学校文化建设要不断反思。

校园文化应该是学校的系统工程,和仅仅就是"墙壁文化""硬件投入"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要不断反思学校文化发展主线是否结合地方特色和师生所长而制定,是否按照确定的文化目标、方向、主题、内容,制定实施的方案、计划、规划和具体步骤,是否存在生搬硬套、模仿抄袭、跟风赶潮的现象。

另外,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条件的变化,需要我们重新定位、设计、导入、反思,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不断适应各种变化,得到不断提升。可以说,要不断地进行反思,校园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传承和积淀过程,它不仅需要显性的氛围营造,更需要一以贯之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培育,要坚持长远谋划,制定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分阶段组织实施。要多方征集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建设工作做细做实。坚决杜绝粗制滥造和为应付检查而只做表面文章现象。全员参与,营造氛围。动员广大师生投入到学校文化建设中去,充分发挥他们在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社区、家长、校友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力量,积极发动和争取各界人士参与、支持学校文化建设。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及时宣传报道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动态、重要活动、成功经验和工作成绩等,着力营造浓厚氛围。

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它将构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影响师生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使学校成熟和发展。作为校长,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调动各方的力量,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构建师生和谐美丽的心灵家园④。

参考文献:

①《未来学校的校长领导力,您具备吗?!》 王洪珍

②《论语·子路》

③《汉书·苏武传》

④《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江兴代

论文作者:米,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汲取智慧行路致远——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论文_米,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