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失败原因研究_产权保护论文

民营企业失败原因研究_产权保护论文

民营企业败因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败因论文,民营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见证了中国的历史沧桑,也见证了中国企业顽强的生长,还有那逃脱不了的宿命。在中国的特殊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重重危机,许多创业精英顶着风浪继续前行。尽管有一批企业倒下了,但是也有一批企业至今仍屹立潮头。考察中国民营企业的败因或许比研究它们的成功更有价值。

败因一:难抵诱惑,快速膨胀

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很不完善,处处充满了激情与冲动、无序与盲目。以至于一些拥有崇高的理想和不择手段的企业家在此时创造了他们的辉煌。秦池与爱多的“标王”争霸,激情燃放的梅地亚中心,一群冲动的企业家为了一个虚名在厮杀,以一掷千金的豪气博取一份举国瞩目的喝彩。姬长孔喊出他的投标金额3.212118亿元之后,当记者问及这个数字的缘由时,他竟然说是自己的手机号码,这样冲动的企业家,很难想象会在今后兢兢业业的经营好自己的企业。当年的“我们一直在努力,爱多DVD”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胡志标也像他的名字一样,在夺得了标王后便消失无踪。而与同时代起步,仍保持常青的柳传志、张瑞敏、王石、宗庆后、鲁冠球相比,后者无疑更懂得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的企业家需要“理性”。每个人都喜欢创造奇迹,殊不知昙花一现、急速绽放后,面临的往往是瞬间凋零。所谓商业奇迹,虽然诱人,但隐藏着高度的风险。就像孙宏斌的顺驰六个月盖大楼,颠覆的是行业速度,但注定的是质量和安全隐患。

三株的发展亦是如此,发展的太快了,到了吴炳新父子所不能承受的规模了。如果发展是渐进式的,所谓船小好调头,便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调整与化解风险。对于三年就达到80亿元规模,15万销售人员,200多家子公司的组织而言,没有核心骨干,都是来淘金的人,没有组织信仰,只有急功近利,不失败才不正常呢!三株的发展历程表明,企业的发展就像孩子的成长一样,要符合孩子生长的规律,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开拓,而不是在自我吹捧中葬送自己。

那么,急速刹车就正确了吗?当飞龙集团总裁姜伟发现公司管理上的诸多问题后,向社会宣布进入闭门整风时期,开始内部治理。但这一举措却显得那么不合时宜,直至把企业憋死在跑道上。可见,怎样适时适度的控制好企业依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败因二:政企纠结,调控失当

中国的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环境的种种制约,最明显的就是政府部门的层层管制。政府加强监管本没有错,错就错在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政府的监管也是不成熟的,处处充满了尔虞我诈、以权谋私等恶劣风气,民营企业家尽管在经营企业方面拥有过人之处,但是无奈还是最后惨败在了在与政府的博弈中。

企业要想长久发展,与政府之间似乎保持一种若隐若现的关系最好,不可疏远,也不可太近。

像一手创办了健力宝的李经纬,在政企的博弈中,与政府的关系搞得越来越僵,在产权关系模糊不清的当时,李经纬变成了这场博弈战争中的牺牲品。在企业已声名远播的时候,三水市政府作价3.8亿元将健力宝100%的股份全数售给了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但是在李经纬的顽强对抗和强大的舆论攻势压力下,新加坡方案很快流产。在一次会议上,李经纬用质问的语气问市长:为什么完全抛开健力宝的创业团队,一意要将它对外出售?为什么不让我们买回来?市长当即表态:要买可以,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然而就在第六天,正在四处筹措资金的李经纬突然被紧急召到市政府,市长告知他:我们决定把健力宝卖给浙江国投,在签约仪式上,功败垂成的李经纬如同一匹被弃的老马,默默的站在会场一角,难掩一脸落寞。

政府与企业之间如果出现了不信任、不坦诚,在中国当前的大环境下,企业就会面临致命的危险,现在制约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便是政府不正常的介入与干涉,政府的出尔反尔,有时今天政府把你扶植,明天他便会把你抛弃!政府要想真正成为为广大企业服务的机构,产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便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

民营企业应该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每当宏观经济过热的时候,民营企业贷款相对容易一些,这时候最怕的就是一时头脑发热,说道大于产业整合,虽然看上去很风光,可是一旦宏观调控来临,国家的紧缩信贷政策便无法使企业再获得短贷,资金链一断,企业也就难以为继了。

政府的宏观调控到底是应该用经济手段还是行政手段?到底政府在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答案。

败因三:道德侏儒,诚信缺失

诚信是最靠得住的战略,永远不要欺骗消费者,永远不要用你的小聪明去侮辱消费者的智商,最后惨败的只能是你!

企业是要用质量来说话的,三株的覆灭,自身的原因是最主要的。为什么要欺骗消费者,为什么明明是一分的功效却说成了十分,为什么搞出个所谓的免费义诊的形式其实就是在推销你的所谓的神奇魔水,不管什么毛病,只要喝三株准好,这是什么逻辑,你是在拿老百姓的健康来做实验吗?你是在侮辱老百姓医疗知识的缺失吗?

那些企业家们,应该好好的想一想,是谁让你们的腰包鼓了起来,而你又是怎么去回报你们所标榜的“上帝”的呢?你们对自己的员工爱护关心,发福利发奖金,你们关心过消费者吗?也许你们会说,企业就是用来盈利的,就是来尽可能的多榨取利润的,你说的那些是慈善家们做的事。但是我们要说的是,你的产品面对的不是成千上万的机器人,是一群有道德、有感觉的人,是一群懂得什么叫做欺诈的人!

人一出生便是一个附带了道德软件的系统,你是无法把它卸载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他们的道德准则。一个企业家想用虚假的东西去躲过消费者道德的拷问,他显然是在自取其辱。他们的个人道德与职业道德是分裂的,在市场日趋完善,消费者日渐觉醒的年代,这样的企业是注定要失败的!

金钱巨人和道德侏儒的博弈,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普遍现象。而三鹿奶粉事件则把这场博弈推向了极致。为什么,这么危害老百姓健康的三聚氰胺竟然是奶制品行业的潜规则,难道潜规则真的要到害死人的地步才肯罢休,政府的检察机关就这样纵容着潜规则的横行,保护着他们在危害消费者健康的产品中不断获得利润。难道阜阳奶粉案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日本松下公司的八大精神中有一条叫“感恩报恩的精神”,“要怀着感激的心情做人”,所谓“企业家的道德的血液”,就是企业家要在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时候,不但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更要树立企业的诚信机制。牛根生说过:“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是蒙牛成功的经验。但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蒙牛也被卷入其中,让我们不得不对牛根生提出质疑。据瑞士信贷在研究报告中透露的细节,蒙牛乳业管理层承认于当年8月份已发现有异样,但由于对三聚氰胺缺乏认识,所以只通报了当地监管机构进行检测。而就在8月份,蒙牛股东金牛和银牛在业绩公布前通过配售旧股套现12.6亿港元。这不仅是对企业家的道德提出质疑,更是企业诚信的丧失。

什么时候,真正的企业家道德标杆可以在中国真正的建立,这就是中国民营企业获得新生的一天!

败因四:莫视常理,违背规律

市场经济有它自身的规律,违背规律显然最终会受到惩罚,对市场秩序的漠视,必定是要失败的。当一些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需要通过央视这样的强势媒体宣传企业的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的时候,他们也不自觉地坠入一个“局部(招标)就是全部(企业产品质量)”的怪圈中。回顾当年的秦池酒业、孔府家酒、爱多VCD及步步高等中标后的大喜过热及盲目生产,可以说与中标后的疯狂扩张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也为中国企业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企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之时,企业家能否保持一个理性的思维方式至关重要。央视制造的“标王”快乐只是短暂的,对于央视来说,没有了“秦池”,还有“爱多”,没有了“爱多”,还有“步步高”,还有“熊猫”,还有“蒙牛”,谁当“标王”都无所谓。但对那些在招标会上热血沸腾的企业家来说,大喜过望得到“标王”之后,也该清醒清醒了。

巨人集团曾经“不按常理出牌”,虽然创造了令人敬仰的速度神话,但是最终毁掉了企业赖以生存的产业基础。由于没有利用企业发展鼎盛期的便利条件与金融机构建立互利关系,结果在出现财务危机时竟然筹措不到可以扭转局面的“区区1000万元”,以至于巨人集团的老总仰天长叹: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就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无数无视常规的人在充满激情的年代经历了神话到噩梦的轮回。他们的历程确实值得我们去思考。

败因五:赌徒心态,缺乏预警

当年的胡志标,凭借着赌徒的心态,把在欧美要淘汰的技术与产业搬到中国来发展,用广告造势,以利润诱人,得以在短时间内一举轰开全国市场。但是,如同一个人一样,停滞不前就是落后,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把起初的舶来品变成自己独特的优势,这样才能长久发展。

另外也有一些利用国外技术、学习国外经验的成功典型,像李彦宏,人家就是将学来的东西为我所用并不断创新,始终处于创新的前沿,从而保证了企业的持续发展。靠吃老本绝对不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作风。

企业家在成功的时候要提前预见到风险甚至失败,这才是企业家应有的素质。没有风险的企业经营是不存在的,对风险的提前预知与防范,可以在后来真正遇到风险时变得游刃有余并渡过难关。

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预警机制,天灾也是人祸。雪灾地震等之所以会成为巨大灾难与预警机制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灾害一旦发生,预警机制便会启动,立即进行人员转移,物资跟进,那么,灾难也就变得不那么可怕了。企业的经营亦是如此。

败因六:盲目多元,偏离主业

在初步成功以后,爱多的胡志标就搞起了那个令他深陷于此的“阳光行动B计划”,爱多公司认为这项计划将逐步改变“消费就是支出”的传统观念,实现由消费支出到消费投资的转变,并使其可以增值。这是一份充斥着新名词和新理念的美丽的计划。但是实际上这项计划不可能完成,完成工程起码要2亿元以上,其中又涉及音像制作、连锁店经营等多个陌生领域,但是,爱多没有寻求合作伙伴、分散经营风险的方案。B计划仅仅在南昌等个别城市开出“爱多城市连锁店”后便无疾而终,最终沦为空想,并给了爱多沉重的打击。

史玉柱凭借他的汉卡终于创出了一片天地,这时处在事业之巅傲然临风的史玉柱决定建造巨人大厦,最初的计划是盖38层,大部分自用并没有搞房地产的设想,后来受到了虚名的诱惑,最终决定盖70层,并且把预期的利润当成了实际收益,以此为基数来设定自己的规划。在国际电脑市场风云突变的当时,在看到保健品市场利润丰厚之后,史玉柱走上了一条多线开战、俱荣俱损的大冒进之路。一次性的推出了电脑、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的30个新品。后来,在巨人大厦疯狂蚕食资金的情况下,由于多线作战、资源紧缺,巨人最终跌到了。后来史玉柱总结他的失误之一便是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行业跨度太大,新进入的领域并非优势所在,没有核心的竞争优势便急于铺摊子,有限的资金被牢牢套死,导致了财务危机。

一个企业家始终要有节俭的精神,不要做大了做强了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今日的疯狂很可能导致明天的垮台。

败因七:产权不清,权责不明

我国民营企业在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曲折经历,可以用大起大落来形容,产权问题也是一直伴随民营企业并且困扰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产权制度的不合理是民营企业不诚信经营的制度根源。因此必须推进民营企业的改革,理顺产权关系,做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而且政府应通过立法,制定保护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法律法规,轻易不做修改,使民营企业对产权形成长期的、稳定的、可信的预期。这样,当企业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发生冲突时,企业经营者会权衡两者之间的利弊关系,主动做出坚持诚信、牺牲眼前利益而追求长远利益的决策。

关于民营企业的产权不清晰,主要表现在家族制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他们的所有权是明晰的,但它的产权收益却没有保障。

三九医药,就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三九医药可以说是一个人的企业,赵新先为三九付出了一切,曾经在纽约的曼哈顿时代广场,竖起了第一块中国公司的广告牌:“999三九药业”。后来三九成功上市,赵新先也称为国有企业资本运作的第一人。后来赵新先提出了“麦当劳计划”和“沃尔玛”战略都中途夭折。

2004年3月,北京召开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赵新先大胆质询国资委:国有出资人是存在的,但却没有实际出资。他要求国资委为三九注资50亿元,让三九产权明晰化。但是,5月16日,国资委领导亲赴深圳,突然宣布免去赵新先的一切职务。后来三九集团便出现了失控的局面,赵新先也被拘捕。

产权的问题在企业成立之初就应该把它明确清楚,不然等到公司发展壮大了以后,谁也不愿意把蛋糕双手奉出。

中国正处于市场化与全球化的进程中。这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而要抓住这个机遇就必须解决产权问题。产权问题一直困扰着国有企业。至今也不能说完全解决了,原因之一就是拖的时间太长了。但愿民营企业能牢记这一历史教训,尽早摆脱产权困扰。

败因八:问题成堆,质量靠嘴

大家都知道质量很重要,都会说“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但是很多企业都是在嘴上重视产品质量,至于在实际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就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情了。例如,很多企业因为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而陷入危机,并很快倒闭。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上述的那句话:“我们在宣传上一直非常重视质量”。

据南方周末的一项调查:调查企业数量总数为279家,其中北方地区119家,华东地区80家,华南地区80家。在所调查企业中,产品与质量存在问题和被投诉的企业数量为85家,占总数的30.47%,北方地区被投诉企业占该地区的18.49%,而华东区和华南区分别为33.75%和45%。在所调查的279家民营企业中,涉及房地产行业的被投诉的企业居榜首,达81家,占29.03%。其中存在产品与服务质量企业有30家,占该行业的37.04%。而华南区企业存在问题的占华南区房地产企业比例为71.43%,比华东区高26.99个百分点,比北方地区高62.43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所有互联网服务企业都存在问题,特别是提供网络游戏的公司。此外,零售、食品、医药行业存在问题的比例也很高,零售占73.33%,食品和医药分别是50%和38.10%。

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仍然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也是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的根本原因,企业要真正懂得质量为生存之本,才会走的更远。

历史可以回头看,但是那些落寞的企业家再也回不到他们的激情年代了。对于企业家来说,成功的结局有很多种,而失败的下场永远只有一个。

标签:;  ;  ;  ;  

民营企业失败原因研究_产权保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