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工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安全生产管理对保证水利工程生产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侧重人人安全的基础上,围绕水利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细节,注重每一个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管理,加强预防,构建安全生产的要素,形成整体合力,全面推进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安全管理的原则
1、强制性原则和安全优先原则。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对安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安全投入、安全监督检查、应急救援、事故调查、抢险救灾等都有具体规定,必须强制执行,工程建设中要落实违章作业制止权、严重隐患停工权、经济处罚权、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做到抓生产必须抓安全。当安全生产与工程进度、成本及其它目标相冲突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人身安全放到首位,绝不能冒险抢工期、赶进度,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全员管理原则和预防性原则。安全工作任务和责任目标应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层次和环节,形成安全工作有人管、责任有人负、任务有人抓的工作格局,安全职责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工程建设中,以“预防早、措施实、落实快、效果好”的原则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狠抓施工安全监管,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源头上消除不安全因素,如人员、机械、环境等方面,力求防患于未然。
二、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因素分析
根据工作实际,结合实践经验,影响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有:内在和外在因素,主观和客观因素。
1、内在、外在因素分析。1)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单位或项目的组织框架及安全管理体系,单位领导者的安全管理理念及思路,安全规章制度的完善及执行,职工及民工安全素质,安全投入,安全文化建设等。作为单位领导或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对以上因素有—个清晰的认识,抓住主要矛盾,找出薄弱环节,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2)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一方面,社会对安全问题空前关注,水利工程也面临着日益加重的安全压力,市场竞争的激烈导致中标单价的降低,客观上给安全投入造成了隐性影响;另一方面,业主对工期缩短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导致施工生产中的不可预见性安全风险加大。
2、主观、客观因素分析。1)从主观因素而言,项目的安全管理者,必须以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分析人的行为,同时还应考虑社会因素和环境条件对人的行为影响。2)从客观因素而言,物质、环境条件能够满足员工生理、心理需要时,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反之,则会显著提高。若施工中的仓面材料摆放凌乱,施工现场狭窄,施工道路拥挤,施工人员在操作时,很容易造成人的不稳定情绪和不恰当行为,安全风险也会随之加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工程建设中,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各方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分配不明确,落实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薄弱,安全生产措施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整改。
2、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水利工程施工地点基本都在野外,施工过程中容易被外部环境和天气因素所影响,尤其是在汛期河道内施工很可能受到洪水的影响从而引发安全隐患,并且水利工程施工现场作业面广、作业地点分散,施工现场进行封闭管理和施工比较困难,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都会对工程施工造成严重干扰,如果有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从而会对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复杂。水利工程设计的某些单元工程技术比较复杂,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且难度较大,例如高空、悬空大体积混凝土立模、扎筋、混凝土浇筑,深基坑的开挖等,这些高难度单元工程对现场技术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施工人员的施工经验要求很高,使得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4、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特别是临时雇佣的农民工,往往专业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薄弱,部分施工人员上岗前没有进行系统的安全生产培训,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机率。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落实不到位,机械不能按时检修等,也会增加安全问题出现的概率。
四、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和探讨
1、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首先,项目部各个成员应明确自身的安全行为责任,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水利工程中能否重视安全生产,施工单位管理层领导和工程项目部主要负责人的态度有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可以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奖励制度: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则追究相关领导责任,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罚款或扣工地补助等;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则执行相应的奖励措施,以此来激发从项目管理层到项目执行层狠抓安全的自觉性。其次,针对民工普遍文化层次较低的情况,在他们进驻工地前,先从作业场所防护、个人安全防护、安全检查等方面进行教育、指导,切实提高民工对安全的警惕性。
2、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教育。从企业法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到安全生产负责人,从班组长到各具体操作工人,层层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制定的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应既有通用性又有针对性,而且可操作性要强。制度一旦制定,各级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安全生产,而且要定期接受安全检查和教育。
3、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过程每个环节进行安全管理监控。每个项目投标时都会同时撰写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应包含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针对工程的施工特点、交通情况、天气状况等,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与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这样就能够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有效的技术防护措施,提前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4、严格加强总包或劳务分包单位的资质认证和施工队伍组建时的安全管理。在工程施工中,在选择总包或劳务分包单位时,必须选择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证件齐全并能保证到位的施工企业;组建施工队伍或施工班组时,要选择技术过硬、安全质量意识强的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还要根据行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5、完善相应工程招投标制度和法规。对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在参加工程投标时可按照一定的标准酌情扣减标书得分,相应项目负责人在一年内不得参加任何投标;对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企业,视不同情形在一定时期内给予暂停投标或降低资质等级等处分;而对连续几年未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作为对施工企业优质管理成果的肯定,在参加以后的工程投标时,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商务标评标时增加企业安全生产评分权值。
6、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由于目前水利工程施工中,许多施工机械较为传统,施工方法相对落后,难免发生很多人为的错误。通过使用高科技含量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改进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减少人工操作,增加机械作业,这样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安全因素,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人的不安全行为。
五、结语
总之,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直接关系着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及使用效益,因此,相关技术与研究人员应加强有关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研究,总结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要点及关键环节管理措施,以逐步提升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董仁智.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
[2]侯晓丽.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
[3]梁慧钰.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J].大众科技,2016.
论文作者:苏红园,陈丽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安全生产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因素论文; 措施论文; 水利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