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交融——浅析千岛湖入城口景观设计理念论文_刘志聪,郑伟,陈滇,李石磊,施颂一

与自然交融——浅析千岛湖入城口景观设计理念论文_刘志聪,郑伟,陈滇,李石磊,施颂一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100083

摘要:2001年千岛湖被评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岛屿占地面积是4.6平方千米,千岛湖水也是中国大江大湖中居优水质之首,为国家一级水体。它位于浙江省淳安县境内,建立千岛湖的三处入城口主要包括鼓山、千岛湖大桥、05省道三个入城口的改造,面积共约5.1公顷,其中绿化改造面积约3.2公顷,铺装改造面积约1.9公顷,绿地率约为62.7%。三个入城口是东、西、北三个方向通往淳安的重要交通节点。此次入城口的改造主要是为了体现千岛湖的自然风光,也是为了在各个出口方便游客的游戏和休息。

关键词:千岛湖;入城口;自然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旅游风景区也成为我国居民休闲娱乐的热点。其中浙江省的千岛湖东向距离杭州129千米,西向距离黄山140千米,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后花园。如何从三城入口展现出每座城口的“各有千秋”,尊重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并且看到千岛湖的秀丽风光,也是建设千岛湖入口的重中之重。

1. 项目概况

千岛湖主要包括鼓山、千岛湖大桥、05省道三个入城口的改造,三处入城口体现了各个区域的特点,也是淳安县境内发展的展示窗口。其中在鼓山入城口以沧桑的岩壁为美,鼓山的地域就如同名字,山岭众多,达到水天一色的美景,并且能开阔视线。千岛湖大桥是由西进入千岛湖的重要节点,是欣赏千岛湖美景的优良之地,如何创造最佳观景点和改变现状的杂乱是设计重点。05省道的改造重点为提升入口形象。千岛湖的城市入城口的建设是个大景观系统工程,在保留周围绿植不被破快的前提下,方便游人出行,在游客进入千岛湖的过程中就看到了原有的自然风貌。以传承自然、科学严谨的设计营造整体性、连续性,且具有发展延续性的大景观系统。因为千岛湖承担着长江流域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千岛湖入城口的改造工作,关系到千岛湖未来的发展,以千岛湖特有的景观特点进行施工项目,对于千岛湖的旅游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2 设计亮点与创新

千岛湖历史悠久,为了与中华名族精神相融合,因此入城口的设计要融入人文精神,表达城市特色。其中三个入城口的地理位置都应该以绿化为主,每一个入口都应该有着三个入口地方特点的特色,尊重现有地形,保留沿线自然景观元素,包括河流、农田及山体,考虑与不同景观元素的融合与相互借景。重要节点与标准路段的差异化设计,在设计时重要节点精细式绿化,标准路段背景式绿化,在植物品种、规格及种植方式上有所区别,节约成本。适地适树,采用节水耐旱型植物品种,充分发挥立体种植的生态效益,采用乔木、灌木、地被、藤本等互相搭配的复合式种植方式。

设计以突显本底湖光山色,打造国内一流城市门户为理念,以功能一体,自然生态,特色鲜明为目标,走出入城口人工化的设计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作为改造项目,将难点转换为优势,充分利用场地现状地势地貌和植被,将不利的景观因素转化为特色景观,突出湖面、崖壁、山体等景观,将千岛湖美景引入到城市中。同时本着人性化设计原则,打造不同类型的公共活动空间,使三个入城口不仅能够展示千岛湖的美景和文化底蕴,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休憩社交健身空间。千岛湖建设三个入城口都实现了为千岛湖城市风貌的美化提升增光添彩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设计理念及手法

3.1鼓山入城口——守望树

在我国的南方,很多村落前都保留着一颗守护家园的风水树,关系着全村的风水命脉,也叫水口树,这是一个非常中国传统村落入口的形象。从古至今很多游子思想最先入梦来的都是这棵大树,村口的树从古至今都是代表的思乡之情,也是代表着每个人的童年的回忆,老树屹立在村头,也是一个村子的福祉。很多村子的传说都是树有多老,村子的福气就有多长,村头有树,也是代表一个村庄的美好,更是代表一个村庄的文化底蕴。在入口种植大树也是从景观上给人一种文化的探索印象的加深。

目前鼓山城市入口的现状是没有把千岛湖山水度假城市的意向传达给旅游者,鼓山山壁给人们的印象是形成视觉的竖向焦点,虽然处在原始状态,但是给人感觉到视线不是很明朗,所以为了保持景色的和谐自然,入城口的形象设计仍是以绿化为主,打造一个原始风貌的入城区域。其中崖壁的现状是入城口鼓山崖壁位置很明显,面朝入城口的崖壁长度约200米,裸露较多;除了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外,景观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需要进行工程护坡处理及景观美化;其中道路和鼓山脚下的地域也缺少绿色的点缀,现在的情况是绿植生长没有一个好的状态,在和周围景观搭配的时候毫无特点,从而,给人带来的视觉效果不是很好;在湖与岸边的交界处,现在草木生长非常茂盛,在入城口处不能欣赏到美丽的湖岸线,对游客的实现阻碍严重;现在鼓山市入口处,行人道路的路面设置简陋,多有破损,因此增添人行行道景观设置和植物彩化小品,重点对崖壁上进行绿化,并对道路进行沥青铺设,融入自然并且保持千岛湖整体的休闲独家风貌。

3.2千岛湖入城口——突出自然景观

千岛湖大桥的入城口,主要是千岛湖休闲度假的门户,是景区转换的节点。目前的现状就是入城口周边的景观杂乱,缺少欣赏千岛湖美景的观景点和交流活动空间;北面临湖的草木储备很茂盛,阻碍了滨水景观的视线,造成了桥头透景线不够。旁边还有一处已废弃水闸,较为残破。对千岛湖入口景观有很重要的影响;很多山体侧面的裸露坡体较多,景观不佳,还有大片地域荒废,没有好的景色,为此主要设计手法为梳理现状植被,丰富空间体系,利用现状高差进行游览体系的组织。并且营造感受不同的场地及空间,为市民和游客交流、活动、观景创造不同的体验。

3.3裸露坡体改善方法

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环湖北路北侧(鼓山入城口)和05省道入城口一侧的山体被开挖,但没有进行生态修复, 导致现状崖壁裸露,景观性较差。因此,在本次改造中,需要对这两处裸露崖壁进行生态处理,使其恢复并保持良好的景观风貌。根据场地条件和景观风貌需要,选择两种适合的护坡工程技术做坡体改观处理,主要采用KST(喀斯特)灌木护坡技术和BSC生物基质大骨料植生混凝土二种技术。

4 结语

千岛湖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馈赠,想要建造好,维持好一个大自然的景观。必须得保持坚定的决心,持之以恒的把千岛湖的三个入城口建造好,凭借多方人员的和谐努力,千岛湖和周围三个入城口的景色将会把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将城市融入自然,并且将千岛湖的三处入城口在文化中传承,在融入风景的不断建造中,成为浙江生态文化乃至全世界文化之旅一颗璀璨的明珠。

论文作者:刘志聪,郑伟,陈滇,李石磊,施颂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与自然交融——浅析千岛湖入城口景观设计理念论文_刘志聪,郑伟,陈滇,李石磊,施颂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