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体会论文_胡雄伟

崇阳县妇幼保健院 湖北崇阳

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行短小手术患儿,随即分为单纯七氟烷麻醉组(S组)和局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麻醉组(L组),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L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5)。L组呼吸抑制例数也明显少于S组(P<0.01)。结论 局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安全、可靠。

关键词:局部神经阻滞;七氟烷;小儿手术

小儿手术时,由于难以配合,无论手术时间长短,一般均选用全身麻醉,对于短小手术,在我院一般选用非插管全身麻醉,七氟烷是一种较适合用于小儿麻醉的吸入麻醉药品,我院就局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体会陈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ASAI级患儿60例,年龄1-10岁,腹股沟疝41例,鞘膜积液11例,包茎8例,随即分为两组:分别为单纯七氟烷麻醉组(S组)和局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麻醉组(L组),每组各30例。

1.2.麻醉方法

术前30分钟,常规肌注阿托品0.01mg/kg,入室后,对于能够配合的患儿先开放静脉通道,再面罩吸入七氟烷,使其进入麻醉状态,不能配合的患儿入室后就直接面罩吸入七氟烷,等麻醉好后,开放静脉通道。麻醉维持:S组直接吸入1-4%七氟烷维持,L组除用1-3%七氟烷面罩吸入维持外,在手术开始前,先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神经阻滞,再开始手术。两组患儿七氟烷的吸入浓度,视手术中情况均于酌情调节,对于出现呼吸抑制的病例,施以辅助呼吸。

1.3.监测

持续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并记录两组病例中出现呼吸抑制的例数、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苏醒时间。

1.4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的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儿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在苏醒时间上,局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组明显少于单纯七氟烷麻醉组(P<0.05),见表2;出现呼吸抑制的例数,局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麻醉组也明显少于单纯七氟烷麻醉组(P<0.01),见表3。

3.讨论

一般情况下,小儿由于自制力差,难以配合各类操作,故小儿手术时,均选择全身麻醉。七氟烷是一种新的吸入麻醉药,无色透明,微带香味,无刺激,易被小儿接受,七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仅为0.63,在常用的挥发性吸入麻醉药中较低,故其诱导苏醒过程迅速[1],因其诱导及苏醒快,适用于小儿手术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时可用面罩吸入法[2]。但是由于七氟烷吸入麻醉时,随着麻醉的加深,其呼吸抑制作用也会加强[3],故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时,为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在加深麻醉时,患儿出现呼吸抑制的概率也会上升,如果采用局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就可以大大减少七氟烷的吸入浓度,也降低了患儿出现呼吸抑制的可能性,七氟烷的吸入浓度低了,那么患儿的血药浓度也会降低,当手术结束后,七氟烷的排出时间就会缩短,苏醒也就更快。

总之,局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达到安全麻醉与无痛,既减少全身麻醉药的用量,又能阻滞伤害刺激向中枢的传导,术后恢复快,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淑先,倪家骧,郭淑英.七氟醚麻醉653例临临床报告(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5,15(1):5.

[2][3]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李文志. 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46-448.

论文作者:胡雄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  ;  ;  ;  ;  ;  ;  ;  

局部神经阻滞联合七氟烷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体会论文_胡雄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