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提升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质量的探讨论文_王静,高晖

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250001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开展以“提高医护人员多重耐药感染防控能力”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比较QCC实施前后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结果 QCC活动实施后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CC活动实施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正确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QCC活动明显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能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洗手正确率,同时提高圈员的责任心、自信心以及团队的沟通协调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The application study on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Infection

Objective Assess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tool-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n prov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organism infection. Methods Carrying out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with the theme of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infection among medical staff.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the implementation rate and correct rate of hand-washing of medical staff was respectively improved,the results had statistics significant(P<0.05);the scores of medical staff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ulti drug resistant organism was respectively improved,the results had statistic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s QCC quality management tools can improv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medical staff . The responsibility and self-confidence of circle members and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skills of medical staff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QCC activities,it’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Hospital infection

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所组成的小组,这些小组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环节中的一环,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利用各种统计工具,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1-2]。上世纪90年代,医院管理领域全面引入QCC [3]。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4].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增加医院感染风险的同时,使得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升高,给医院和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5]。为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降低感染发生率,我院眼底病科开展以“提高医护人员多重耐药感染防控能力”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显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眼底病科室共26名医务人员,全部自愿参加本研究,

1.2方法

1.2.1 QCC小组组成

成立了以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为圈长,科主任、护士长为辅导员,医生、护士、感染专职人员为圈员的15人QCC小组。圈长策划和组织活动安排,辅导员进行工作指导,圈秘书负责采集照片、记录、整理、交流,全院按步骤实施活动安排。征集并确定了圈名及圈徽。

1.2.2 主题选定

采头脑风暴法讨论确定活动主题,根据可行性、紧迫性、圈能力、上级政策等角度以分值赋予法分别评分,根据得分予高低排序,最后选定“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为主题活动。

1.2.3 拟定活动计划

根据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将2014年1月-2014年10月定为此次QCC活动周期,绘制甘特图,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及责任人。

1.2.4现况调查、原因分析

1.2.4.1床边或单间隔离时未设隔离标识。根据卫生部2011年颁发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以下称指南)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尽量选择单间隔离,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边隔离,有隔离标识。部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因医生未开医嘱导致护理人员未放置隔离标识。也有部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因医务人员担心家属不理解发生医疗纠纷而未设置隔离标识。

1.2.4.2医疗用物未做到专人专用。卫生部《指南》要求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专人专用,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等物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由于临床科室条件有限,裂隙灯、血压计等物品未做到专人专用。

1.2.4.3职业防护意识薄弱。卫生部《指南》要求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伤口、分泌物等时,应带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

1.2.4.4手卫生依从性差。

以鱼骨图形式从人、管理、环境、宣教四个方面汇总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见图1。

1.2.5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

1.2.5.1组织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科室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护士培训。院感科将多重耐药菌监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反馈,并就多重耐药菌防控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

1.2.5.2完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病例的上报及登记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重新修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及报告流程》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及控制措施登记表》,并将控制措施融进登记表中,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登记时对控制措施也可一目了然,便于控制措施的落实。

1.2.5.3制作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流程图解 院感科现场督导、规范科室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控制措施,将现场存留的照片资料配以文字,做成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流程图解(详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流程图解)供科室参考,效果明显。

1.2.5.4统一制作隔离标识 医院感染管理科统一制作病历封面、病房床头、病房门等隔离标识,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时,医生必须下隔离医嘱,护理人员分别将隔离标识贴于病历封面、病房床头、病房门。

1.2.5.5人性化设置隔离单元 根据病房实际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或床旁隔离。医疗用品专人专用,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消毒。医务人员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诊疗护理操作时安排在最后进行,尽量集中操作,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时,做好个人防护。

1.2.5.6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做好保洁人员培训 病房抹布、拖布专用,使用后必须用 500 mg/L 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处理。医疗废物放置于专用双层黄色垃圾袋中,有标识,用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

1.2.5.7将多重耐药菌管理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通过绩效考核,奖金惩罚的办法,督促医务人员规范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

1.2.5.8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以鱼骨图形式从人、管理、环境、宣教四个方面汇总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的措施,见图2。

1.3 评价指标

1.3.1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 包括观察者、观察时间、观察持续时间、5个时机,每个时机包括5个洗手指征(包括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接触血液/体液之后)及4个措施(包括手消毒、洗手、未做、戴手套)。

1.3.2手卫生正确率调查表 将洗手分解为操作前准备、洗手持续时间、第一步至第七部操作、水流方向、干手方式、熟练程度等项目对其评分。总分100分。

1.3.3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调查表 由隔离医嘱、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安置方式、接触隔离标识、手卫生、专用物品配备、医疗废物处理、个人防护、物品的清洁消毒、集中治疗护理、被服的清洗、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卫生宣教、解除隔离、终末消毒15个条目,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总分0-15分,得分越高表示知识水平越高。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

2结果

2.1 有形成果

2.1.1 QCC活动实施前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比较 见表1。

2.1.2 QCC活动实施前后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见表2。

2.2无形成果

通过QCC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而且全体圈员通过参与此次活动,规范了医疗行为,团队凝聚力、沟通与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信心大幅提高,医护之间感情更为融洽,从而带动了科室整体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见图3。

3.讨论

3.1 QCC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护控能力

近年来,随着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的出现是我们不得不面对抗菌药物耐药的危机[6]。QCC活动期间,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意识。当科室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时,及时上报、登记,落实控制措施。通过QCC活动,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掌握明显提高。

(1)QCC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

医院感染不仅与医护人员操作有关,而且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密切相关。石秀菊[7]等将QCC应用于预防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结果显示,QCC明显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本研究结果,QCC实施后医务人员的洗手次数和正确洗手次数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可见通过QCC活动可以增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3.3 QCC活动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效率

QCC活动不仅使得圈员有机会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激发自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可以提高圈员成就感、自信心及责任心。同时,QCC活动过程中圈员一起改善工作环境、改良工作方法,增强了人际关系和谐度、团队凝聚力,有效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逸胜. 台湾医院的品管圈[J]. 中国卫生人才,2002,10(1):42-43.

[2]石秀菊. 品管圈活动对肝硬化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 山东:山东大学,2014:1-41.

[3]王复苏. 从台湾经典案例谈医院的全面品质经营管理[J]. 当代医学,2002,8(9):22.

[4]荣丽娟,钟振峰,萧帼穗,等. 持续质量改进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7):19-22.

[5]梁翠玲,车红英,庞晓军,等. 562例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调查分析. 广西医学,2009,(08):84-85.

[6]要慧,李六亿. 感染控制—迈向社区新纪元亚太地区感染控制学会第四届国际会议简介.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1(21):2999.

[7]石秀菊,陈德花,马芳芳,等. 品管圈对预防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0):2393-2395.

论文作者:王静,高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提升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质量的探讨论文_王静,高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