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浅谈黄淡水库工程的泄洪调度管理论文_黄生安

a浅谈黄淡水库工程的泄洪调度管理论文_黄生安

东兴市黄淡水库管理处 东兴 538100

摘要:水库泄洪调度是每一座水库都主要任务,泄洪调度工作实施,关系到水库的安全、效益的发挥和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每一座水库的管理者必须做好的工作。

关键词:水库;泄洪调度;问题;改进措施;

黄淡水库位于东兴市东北面,水库为年调节水库,水库集雨面积69.3 km2,总库容5787万m3,黄淡水库设计水位29.63 m,校核水位29.74 m,正常蓄水位27.44m,汛期限制水位26.8 m,相应库容为3811万m3。黄淡水库多年平均降雨量2645mm,平均径流量1.21亿m3。黄淡水库设溢洪道一座,下游影响1个镇和4个村,受下游河道修桥缩小河道过水断面及下游部分群众在河道边低洼地带建房影响和泄洪时下游河道汇流影响,经实计算,现下游河道安全泄量为329m3/s。根据黄淡水库水文资料统计分析,黄淡水库年均泄洪量4000万m3,占年均径流量的30%。黄淡水库泄洪方式由人工操作开启和关闭闸门,洪水经竹围江进入那漏江后汇入江平江出海。

一、黄淡水库原泄洪调度过程

黄淡水库原泄泄洪调度主要根据上级防汛部门下达的防汛运用指标,汛期蓄水位控制低于汛限水位,当出现降雨且水位达到汛限水位时,水库管理人员报告单位负责人,由单位负责人决定是否泄洪和泄洪时间、开闸高度和泄洪量等泄洪参数,以及是否向上级防汛部门报告泄洪情况等。水库管理人员接到负责人通知后,按要求泄洪,并记录泄洪参数,泄洪过程要求每小时观测一次水位,报告负责人,水位下降到预计水位时,水库管理人员结束泄洪。

二、原泄洪调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1、水文、雨量、水情收集点少。黄淡水库只设有一个正式雨量、水位观测站,汛期增加一个临时雨量、水位观测,采用人工观测,无实时测报功能。雨情、水情观测不能满足水文预报需要。没有天气预报信息,没有水情预报手段,无法为泄洪调度提供决策依据,泄洪调度只能根据实际观测到的数据进行调整,造成泄洪调度滞后,往往是洪峰到达时才开始泄洪或加大泄洪,造成泄洪流量过,损坏溢洪道的情况时有发生。

2、泄洪决策无规范,泄洪随意大。黄淡水库原泄洪调度根据上级下达的汛限水位进行,当水库水位达到限汛水位时,水库管理负责人下令泄洪操作人员操作泄洪,泄洪开闸高度、流量由水库管理负责人按个人经验确定,泄洪时间按水库水位确定,随意性大。曾发生因泄洪指挥不当,造成水库溢洪道损坏的情况。

3、泄洪操作过程无不规范。没有制定泄洪操作规程,操作过程不规范,泄洪过程监测项目、频次少,没有及时掌握泄洪动态,泄洪无操作记录或记录不完整,过后资料不归档处理。泄洪过程的不规范,不利于明确责任,不利于泄洪后期调试分析,总结经验,不利于水库的安全运行。

4、无联络机制,无泄洪信息发布。原泄洪只在水管单位内部决定,向上没有向上级管理部门报批或只口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泄洪,对泄洪影响的村组没有发布泄洪预警信息,群众不能提前了解到水库泄洪计划,不能提前规避洪水。由于没有提前向群众发布泄洪信息,曾多次出现泄洪造成群众财产损失的情况。

5、不关心下泄洪对下游的影响。原有的泄洪机制只管水库的安全泄洪,对下游造成影响水库管理单位无责任,泄洪时没有了解下游的情况,没有主动了解泄洪过程对下游群众的生产生活的不不利影响,下游群众只能被动接受泄洪造成的损失。

6、水库运行管理人员年龄偏大,知识文化水平低,专业技术能力低,不适应新的运行管理要求。

三、泄洪调度管理改进措施

1、建立水库防汛抢险指挥决策机构,成立防汛抢险指挥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水库水电站防洪抢险指挥机构组建有关事项的通知》(桂防指〔2015〕9号)要求,结合市黄淡水库的实际情况,由政府成立黄淡水库防洪抢险指挥部,负责做好水库的防洪抢险调度和抢险救援工作。

2、制定完善水库调度运用方案。根据水库水文情况、工程情况,和下游影响情况,编制完成水库调度运用方案,通过对不同频率的洪水分析,预测洪水量和洪水过程,修订完善水库泄洪调度方案,明确发生不同频率的洪水需要泄洪的闸门开启高度、泄洪流量和时间等泄洪参数。

3、建立水库泄洪调度决策机制,明确不同洪水的决策调度权限。根据水库的雨情、水情和上下游的实际情况,按不同的闸门开启高度确定防洪调度权限。计划泄洪闸门开启高度在1.2 m(含1.2m)以下的,由水库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会商,办公室主任批准,报上级防汛办批准,在信息发布后实施。计划泄洪闸门开启高度在1.2 m~2.5m的,水库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会商后,在水库防汛指挥部副指挥长或指挥长批准后,报上级防办批准,并在信息发布后实施。遇超标洪水时,水库防汛指挥部会商,报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决策,水库管理处按指令执行。

4、深入开展下游影响情况调查,科学规划泄洪影响范围。由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水利专家到受泄洪影响区域开展实地调查,了解掌握受泄洪影响区域的地形地貌,群众居住分布情况、道路交通情况和农业生产分布情况等信息,测量分析计算泄洪河道的过流能力,结合预测降雨量和预测水库泄洪情况,规划出不同的降雨和泄洪情况的影响情况,并在群众群居住集中的地方或显要的交通位置设置泄洪影响公示牌,标示不同的泄洪情况的影响范围,让群众了解掌握泄洪对下游的影响,减少降低泄洪对下游群众造成的损失。

5、建立泄洪信息发布制度,让群众及时了解泄洪情况、及时应对,减少损失。泄洪预警信息一般提前三小时以上由水库防洪抢险指挥机构发布给受影响区村组、社区和群众。预警信息发布方式按计划泄洪情况和受影响村、社区的设备设施条件,采用电话通知、传真、短信息通知等。水库计划泄洪闸门开启高度在1.2 m以下的(含1.2m),水库防汛指挥部应在泄洪前三小时通过通知下游受影响的村、社区,上述单位接到通知后,及时向受影响群众发布信息,通知下游河道内人员撤离;计划泄洪闸门开启高度在1.2 m—2.5m时,按第1条进行发布预警信息外,市防汛办同时向受影响群众发泄洪预警短信息;遇超标洪水泄洪时,按上两条发布预警信息,下游各受影响单位立即进村通知受影响群众,不漏一户一人。

6、制定完善水库泄洪调度规程,明确泄洪调度各环节人员的权利责任。制定完善了水库泄洪调度规程,水库计划泄洪时按泄洪决策-批复-发布通知-下达指令-执行指令的顺序进行。水库防值班室是执行泄洪过程的部门,水库溢洪道管理人员是泄洪操作执行人,值班人和泄洪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改变指令情况,违者严肃追究责任。全部过程需要如实记录、签名并及时归档管理。

7、及时了解天气预报情况,做好水库洪水预报。水库防汛值班人员要加强与上级防汛部门和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天气预报情况和水库的降雨、水位等情况,为做好雨情水情分析预报工作和指挥部决策提供参考。

8、做好水情观测和工程观测。在泄洪过程和泄洪后,水库管理人员要按要求对水库工程进行检查,检查大坝运行情况、溢洪道运行情况,观测水库水位、雨量,做好相关记录,并报水库防汛值班室,值班室接到报告后,汇总泄洪运行数据,及时报指挥部,以便指挥部根据雨情、水情变化调整泄洪方案。

黄淡水库泄洪调度的改进措施,部分解决了原泄洪调度过程存在的问题,完善了泄洪调度过程,明确了决策调度权限,人员职责等,提高了泄洪调度的安全性,降低了对下游的不利影响,但由于水库现状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库没有建立水情雨情测报系统和观测系统,水库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实时水库的降雨情况、水位情况、工程运行情况和下游河道水位观测情况等,这需要水库在今后的建设方面,建立具有远程观测功能和分析能力的测报系统,以提高水库泄洪调度的科学性,在确保水库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下游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胜华,刘凯波.浅谈水库工程的管理养护及防汛工作.2017.

[2]王进亮.刘大勇,李曲平,等,浅谈水库工程的管理养护.2017.

[3]吴清源,唐海生,周浩宇,等,探讨水库工程的管理及防汛工作.2017.

论文作者:黄生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a浅谈黄淡水库工程的泄洪调度管理论文_黄生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