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论文_李彦虎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论文_李彦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政建设越来越完善,市政道路建设无障碍设计是一个老课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残障人士需求的不断变化,对无障碍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市政无障碍设计的重要原则,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现代化建设,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我们有必要加大在无障碍建设方面的科研力度,更新建设理念,创新建设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市政道路无障碍理念,无障碍在市政道路中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市政道路;设计

市政道路可以说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对于城市的有效运行作用重大,如此也就需要切实保障相应市政道路能够满足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需求,无障碍设计同样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随着当前城市发展中老年人以及残疾人数量的不断增加,这种无障碍设计更是需要表现出较强的作用价值效果,避免存在较为明显的设计缺陷故障。

1市政道路无障碍理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无障碍理念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创新后的无障碍服务对象不再仅仅是残疾群体,小孩、妇女、病患以及携带重物的人等障碍群体都成为了无障碍服务对象。障碍与残疾有本质上的区别,障碍主要是指由于某种客观条件,导致人的行为受到限制,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解决。根据不同环境无障碍理念也有不同,残疾人面对平整的道路并没有障碍,但是乘车、电动扶梯等就会造成不便,因此市政道路中的无障碍设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障碍人群的困扰,为大众的日常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2无障碍在市政道路中的重要性

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为行为障碍者以及所有需要使用无障碍设施的人群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同时为全社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市政道路中,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出行是最基本的交通行为,为了便捷、安全出行,同时为障碍人群提供基本保障,无障碍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从人口数量来讲:我国有60岁以上的来年人和12岁以下的儿童人口均超过2亿,还有8000万的残疾人口。他们都属于弱势人群,需要特殊的关心爱护。弱势人群人口比例大,不容忽视,做好他们的工作,为他们的出行提供基本的无障碍设置,关系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原则

3.1坡道

坡道是市政道路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无障碍设施中最基本的需求。衡量市政道路设计中无障碍设计的水平及便民服务意识,其关键的因素在于坡道设计。坡道设计一般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行进坡道;②缘石坡道。前者在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中体现比较全面,在我国很多大城市、大商场等楼梯口、地铁站出入口都可以见到行进坡道的设计。行进坡道即人行道坡道,设计目的在于满足无法用双腿行走,乘坐轮椅的残障人士及携带重物的障碍群体。这种设计比较简单,要求坡度比较平坦,不能出现太大的角度,行进坡道的两侧可以通过栏杆进行隔离,也可以完全开放。相比行进坡道设计,缘石坡道的设计水准较高,要求也比较繁琐。缘石坡道与水平地面的角度可以略大于行进坡道,但缘石坡道的整体路面必须平整、防滑,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宜没有高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缘石坡道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根据缘石坡道设计的区域的不同,将缘石坡道分为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其他类型缘石坡道;全宽式单面坡缘石坡道是缘石坡道中最为便利的,当缘石坡道顺着人行道的方向,以及在丁字路口处均适合采用单面坡缘石坡道。其他类型缘石坡道以三面坡缘石坡道最为常见,三面坡缘石坡道主要应用于十字交叉口处、人行道中间开口处,规范指出三面坡缘石坡道的正面以及侧面坡度均不应大于1:12。因此在无障碍设计中,进行针对性地设计,在设计中满足不同群体的实际需求,是无障碍设计必须遵守的原则。

3.2台阶

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中,人行天桥、地下通道、高程变化较大处均需要设置台阶。在无障碍设计中应该重视台阶高度的设计,台阶的高度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要保证台阶高度的科学性,台阶的高宽是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实际水平的,宽度不宜小于0.3m,高度应该不宜大于0.15m,并不应小于0.1m,这样有助于行动不便的人进行行走。在台阶的两侧应该设置扶手,扶手的高度应该在1.2m左右。在台阶与楼层或建筑物之间不要预留缝隙,防止人们在使用台阶时,造成脚扭伤或贵重物品掉落。

3.3盲道

盲道按其使用功能分为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是市政道路无障碍设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盲道形式中多为两种:①适用于人行道面层结构为方砖的盲道砖;②适用于人行道面层结构为沥青混凝土的热熔盲道,这种确实为残疾人提供了便利,解决了残疾人出行的难题。而盲道的设计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就应该在设计中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1)盲道的设置应连续,确保残疾人能够顺利的到达无障碍设施;盲道应布设在人行道中合适位置,应避开树木、电线杆等障碍物,其他设施不得占用盲道,以保证残疾人的安全。(2)残疾人盲道设计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有相应的行进盲道及提示盲道用以提醒残疾人。

3.4无障碍标识系统

市政道路中,无障碍标识系统也是无障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障碍标志的设置应该能够明确地指引人们找到所需要使用的无障碍设施。设有无障碍设施的位置应醒目的悬挂标识,并且让城市无障碍标识设置形成系统,以便为残疾人的通行起到引导和告知作用。在交口路口的无障碍设计中,由于交叉口交通组织的复杂性,应该有专为出行不便的人提供的专用通道,这种通道可以通过明亮的颜色来标示出来,提醒司机注意。同时盲人过马路还应该运用语音系统,通过声音来向盲人传递红绿灯的信号情况。

3.5针对语言交流障碍者的无障碍设计体现

对于所有交通标志,如标志和标志,强烈的颜色应使用,并放置在容易找到的地方。标志内容明确、清晰、易懂。为了一目了然,我们可以理解意义的效果。要合理设置标志文字的高度和大小,必须有一定的凹陷感,使个别障碍物通过触觉提取信息。考虑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能力,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无法理解复杂的交通信息,本应采取的设计方法的某些特征表达的信息,如当前符号的再设计的过程中,老人、孩子和其他人更容易理解它的意义。

结论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工程不断深化的今天,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愈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无障碍设施为人们提供了必要的基本保障,同时为社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标志,提升无障碍设计的水平和规模,注重无障碍设计的质量,才能真正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1]佘炜. 关于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探讨[J]. 江西建材,2017(04): 150-151.

[2]杨哲.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 低碳世界,2017(17): 210-211.

[3]罗钧译. 分析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 低碳世界,2017(13): 213-214.

[4]赵晋红. 无障碍设计与市政道路设计[J]. 山西建筑,2017,43(17):133-134.

[5]路明.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分析[J]. 林业科技情报,2017,49(03):88-89+92.

论文作者:李彦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论文_李彦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