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教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论文

汉字教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论文

汉字教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申慧萍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安徽阜阳 236015)

摘要: 汉字作为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它的形成和发展是有其独特而严谨的规律性的,这也是在汉字中实现对中华文化进行渗透性教育的关键和重点,是中国汉字文化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实现在汉字教学中对中华文化的探索、提炼和渗透,是当今汉字教育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中国汉字;中华文化;汉字教育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根本,是中华文化得以世代传承的媒介和载体,是中华文明数千年辉煌历史与荣耀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和起点,是中国得以与世界各国建立起文化交流、合作发展的枢纽。中华文明的传承,汉字是先行者,也是基础和根本。因此,汉字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也更加的任重道远。

1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

汉字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汉字是源头和基础,离开汉字的中华文化,则无法追溯、生存和发展。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汉字,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也是中国最早的汉字体系,甲骨文作为记录殷商时期历史及社会变迁的载体,实现了汉字最基础和核心的文化使命和文化职责。随后,汉字历经时代变迁发展至今,尽管承载汉字的媒介发生着种种的变化,从最初的龟壳、骨片、到器物的铸刻、再到纸张的书写等,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使命却从来不曾改变,那就是作为记录与传承中华文化与汉学语言的独特的文化符号[1]

1.1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自创文字

汉字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流传及发展时间最长的文字符号。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文字符号系统包括玛雅文字、巴比伦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以及中国汉字,而这其中汉字是唯一流传下来并且依然被使用的文字体系,即使在当今的信息科技时代也依然经久不衰,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与生机。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所有文字体系,无非是表意、表音或者表形三种,而汉字则是极具代表性的表意文字体系,与以英语为代表的拼音文字有着极大的不同。以英语为代表的拼音文字在性质上来讲其语音与语义是统一的,与语言体系保持着较高的一致性;但是汉字则是表意的文字,它的个体字符是根据汉语语言的语音和意义相结合而构成的,强调的是字形与字义的统一化体系。因此,汉字的产生是带有独特的中华民族的色彩和形式的,它将字形、字音与字义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文字体系与文化象征。汉字不仅像西方拼音文字所强调的语音与语义一样,它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社会、人文、宇宙以及自身的情感感知、 道德准则等都融入了汉字的创造之中,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的底蕴与故事。

线性编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优点是操作更加简单,效果更加直观。就目前来说,线性编辑技术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并且应用较为广泛,线性编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以对视频素材使用编放机、编录机等设备进行直接操作,并且还能和特技器、字幕机等设备进行配合,操作便捷。但是,线性编辑技术也存在较大缺点,例如,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依据素材的时间顺序进行操作,节目制作流程较为复杂。线性编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连接路线数量较多,并且容易出现故障,成本较高。

1.2 汉字有其独特的结构

汉字是由部首与笔画所构成的,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之中,一钩、一提、一折之中,无不蕴含着中国汉字的兴起之源与文化之根,融合与散发着中华民族蕴含在汉字之中的真理与美感,也是我们去解读汉字的基因密码。汉字的构成,不仅是笔画结构赋予其外在的骨架和形态,更有其独特的思想情感和韵味灵魂。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是一个一个的单音节文字所构成的,一个单字可以与很多个不同的单字进行组合,从而产生很多不同意义的词汇,如单字“书”,可以组成书桌、书本、 书画等不同的词汇。汉字作为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其字形的体现和构成是与字义不可分割的。首先,从汉字的外在形态来看,汉字之所以被称为“方块字”也是因为汉字的笔画构成有序规范,可以很好地分布在一个方字格之中。其次,从汉字的内在构成来看也是有其特定的规律可循的,汉字的字形、字音与字义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很多汉字可以做到见字知意义的特点。最后,汉字不仅数量庞大,其形态的构成也是十分复杂而多变的,每一个笔画、每一个部首都会随着不同的汉字出现不同的排列变化和构形方式。

2018年6月26日,宝玑迎来陀飞轮装置专利诞辰217周年纪念日。这项革命性创新发明由被誉为“现代制表之父”的阿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Louis Breguet)先生潜心研发。值此陀飞轮诞辰之际,宝玑热忱欢迎腕表拥趸前来宝玑精品店鉴赏品牌旗下诸多陀飞轮时计臻品,深入了解该装置对制表领域的非凡贡献。

我在两股绳子拧成的绞索之间挣扎。我知道我的体力可以承受的最大极限,却不知道我的心理能够承受多大的倾轧。叶霭玲不甘心退出我的情感舞台,虽然宣布与我决裂,但是仍然把我跟白丽筠的关系,控告到我的父母面前。我的父母早已认可了我与叶霭玲的关系,现在听说我与一个烟花女子打得火热,除了把我臭骂一顿,更以不认我这个儿子相威胁。我知道,如果我与白丽筠相处下去,其结果是难以得到父母的认可与祝福的,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孝子来说,是一个难为情的事。

2 汉字的教育必须以汉字的规律与特性为基础

在汉字的教育及教学中要加强对汉字形体构成的内涵及功能解读,正确的拆分汉字的笔画和部首,从而使学生对汉字的意义及表达功能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帮助学生科学的理解、书写和使用汉字。举例来说,汉字“忠”,释义解读为“公正无私,忠诚守信,竭心尽力地对待并完成一件事”,从字形的构成来看,“忠”字上为“中”、下为“心”,“中”表音,“心”表意,“中”字在汉语言文化中象征着不偏不斜地正直之道与品德,所以“忠”从其声;“心”字在汉语言文化中的象征着人心,引申为用心并坚持不懈的完成一件事,所以“忠”从其义。所以看出,汉字“忠”意在表明做人要公正无私、尽心尽责的完成自己的职责。当然,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汉字都可以按照这种形式去进行拆分和解读的,也有的汉字是完全表形化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构形。

汉字作为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它独特的表意性使得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根基得以传承,促进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团结发展;同时对世界各国,尤其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各周边国家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了世界范围内关于中华文化的沟通、交流与发扬,使世界各国更多的人看到、感知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2.1 加强对汉字构形规律的理解和认知

汉字是有着严格的文字体系规范性及规律性的,是语文及汉字教学中所必须要遵循的基础性要求。通过对汉字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探索和挖掘,加强汉字教学的深度及质量,是当今的教育及教学中的必经之路。当今是一个科技化及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与广泛应用,很多学生可以使用电脑或者其他电子产品快速地进行打字,但是真正的书写时却是提笔忘字、书写潦草等问题层出不穷,学生缺乏对汉字学习的耐心、兴趣及正确的认知,从而使其书写出的汉字缺乏神韵[2]。甚至于部分的学生家长及任课老师对于汉字的规律、规范性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从而使其在对学生进行汉字教育时,出现种种的误区和错误的示范。举例来说,很多学校及任课教师对于汉字教学的评价标准仅仅是会读、会写即可,但是对于汉字构成背后的文化内涵却缺乏认知、不求甚解,从未使学生对于这些有血有肉、 内涵丰富的汉字缺乏文化认同感和亲近感。汉字教育是中华民族文化得以时代传承的基础和根本。因此,汉字的教育及教学工作应该重视对汉字形态构成的文化内涵的深层次解读和理解上,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到汉字的文化、职能和应用之道,感受到中国汉字的魅力。

2.2 帮助学生树立起汉字字群意识

在学生对汉字字符的学习、 掌握及积累到达一定的程度和树立基础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对于具有相似性或者具有关联性的汉字字符进行相互的联想、 归纳与总结,从而形成对于汉子体系之间的音、形、义的关联意识。举例来讲,汉字中有许多关联性与相似性很强的汉字,诸如蜻、精、情、请、晴等,在学生对这一系列的汉字字符有了一定学习与掌握之后,“青” 在这些汉字中所充当的表意性功能就会自然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联想与总结,从而产生清晰的了解。随着学生对于汉字储备量的不断增加,对于相似性、关联性的汉字就会更加易于归纳和总结。汉字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将自己学习和掌握到的汉字进行字群体统的归纳和整理,从而更加易于记忆和了解汉字[3]

2.3 熟练掌握汉字的基本字

尽管汉字的数量十分的繁复,但是对于汉字的教学工作,在我国的新课标之中对其基本字与常用字都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和注明,这些基本字字形简单、使用面广泛,便于记忆与读写,符合学生汉字学习之中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的发展规律。学生对于汉字基本字的牢固学习与掌握,对于学生日后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学习汉字具有极大的推动性作用。在新课标规定内的三百个基本字之中,又有一百一十八个独体字,任课教师对于这些字形简单的独体汉字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图片等还原和追溯其字形的来源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于汉字学习的兴趣。

3 结语

汉字的教学工作不仅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它更加是对于汉字背后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通过在教习汉字之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能够对汉字学以致用、领悟其道,真正感受到汉字一笔一画之中的神韵和气度。汉字历经千年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流淌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血脉与民族性格,因此汉字的学习不仅是对于汉字本身的记忆和使用,更要透过其中看到中华文化的厚重和道理,通过如今更加创新化的教学方式,使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将汉字的教学与汉文化的教育工作相互融合发展,这是汉字教学的要求,也是当代教育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贾清妍,王佳,任建芳.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汉字教学研究[J].汉字文化,2018(20):119-121.

[2]王小妍. 基于初步领悟汉字文化内涵的识字写字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8(30):50-51.

[3]任翔.汉字教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J].教育研究,2018,39(10):98-103.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3(b)-0074-02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师范生汉字认知及书写能力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安徽省五所2016 级初中起点的2 000名定向培养乡村教师为例”(项目编号:SK2018A1037)。

作者简介: 申慧萍(1972-),女,安徽阜阳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古代文学。

标签:;  ;  ;  ;  

汉字教育与中华文化的传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