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智能化建筑是现代出现的新理念,其中包括火灾监控系统、通信连接系统和自动化系统。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逐渐被用于智能化建筑,能够显著减少建筑施工成本,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建筑质量,是促进智能化建筑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智能建筑;计算机
引言: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广泛应用都让智能化建筑中各项系统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智能化建筑中的多功能系统的连接包括安全监控系统,用于服务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防火、防盗系统等。计算机科学技术大大促进了这些功能系统之间的连接与相互配合,还衍生出更多的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有助于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一、智能化建筑
根据我国GB/T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是以建筑物为平台,综合各类智能化的信息,将系统、应用以及管理组成一个整体,使建筑物具备记忆、推理、感知等综合的智慧能力,打造出人与建筑,与环境相互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高效、便捷及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功能环境。总体来说,就是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现建筑物的各项功能。智能化建筑最初起源于二十世纪末的美国,它的出现成为建筑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1984年,美国建立起了世界第一栋智能建筑,包括了语音通信、信息处理、资料搜索等功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1]。大楼内的空调、电梯、防盗防火及供电系统等都由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智能化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功能多样化需求的增加,自身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拓展。通常设计中把它归为三个大系统,即安全系统、通信控制系统和多媒体系统。其中又常见分为: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音频视频系统;机房控制系统;消防警报;防盗系统等。对于智能化建筑来讲,它自身的组成内容较多,不但要合理的将设备安装在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当中,还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从而达到自动化的控制效果。智能建筑中的设备基础是指在整体建筑中监控系统的组合,包括建筑物体中的照明、供暖、冷气、防盗系统等,把这些系统的作用进行一个统一,就是该建筑的基础管理。对于不同住户的不同生活方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还可以针对性的采取管理模式,保证智能建筑各项功能的发挥。目前,计算机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现代建筑的通信连接和管理等方面,科学合理的布置监控控制系统、防火防盗系统等在智能化建筑中的有效利用,促使各个系统之间有效的互通和协调。建筑中设备和系统功能之间形成的任意组合和构成,形成建筑整体智能化,体现出智能化建筑的核心内容。在一个监控控制平台中可以对整个建筑物体进行掌控,及时获取到建筑物内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合,再根据结果进行系统的自动化调整,也能够展现出现代建筑应用智能技术的优点。
二、系统集成化模型的应用
(一)系统集成化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的原理是解决网络出现的匹配问题,任意的将新的系统兼并集成到原有的系统当中,解决软件开发和硬件生产厂商之间的冲突,即操作系统和设备控制之间产生的矛盾。OPC是用于过程控制的工业标准,可以完成系统的兼并集成,而且能够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录入,使各个设备之间互相联通,提高了系统的可互操作性。利用DCOM和OPC标准,可以创建一个解决冲突的控制系统软件。智能化建筑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信息、通信技术、图像的处理及显示、计算机网络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解决这些技术和系统之间的矛盾是集成化技术的功能体现。智能化建筑中含有较多的技术信息和设备数量,必须要具备系统功能集成处理的技术,能及时解决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出现的不兼容现象,保证系统的任意性,也便于建筑物以后的发展和功能选择多样化。其次,很多智能建筑系统与设备不相匹配,导致在使用过程出计算机网络不兼容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系统整体的运行。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保证每个设备都能够与系统任意连接互通,达到数据实时共享的效果[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多系统集成化模型应用
在进行集成化系统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将集成组织模式分为三个平台:①数据通信平台,完成接口和子系统的任务交换;②分析控制平台;③协助决策功能。这些子系统是集成化模型实现的重要环节,能够达成智能化建筑要求,实现通讯、办公、保安监控和火灾应急预警等接口类型,并借助基层平台将数据信息进行对等交换。
(三)系统集成技术原理
集成电路是电气实现自动化运行的前提条件,而且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同时,系统集成技术还有利于监控性能得到改进,提升智能化建筑的自动化水平。此外,通过开发软件能够缓和硬件厂商的矛盾,并且能够改进集成系统工作录入和读取数据的技术,确保各个设备之间能够正常连通,从而使得系统的开放性和操作性得到提升。
(四)对智能化建筑中的系统功能集中管理分析
不同的智能化建筑由于采用的技术不同,设备不同,系统的功能使用不同,就会造成整体建筑中的系统集成管理的不同,每一个智能化建筑物的功能结构布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系统功能的集中处理时也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主要有,第一实现智能化建筑物的系统集成控制首先就要保证各系统功能中的数据与信息的交融互通,从而便于各个系统之间的功能切换。第二,要对智能化建筑内的系统功能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达到有效的管理控制。第三,就要根据集成的管理模式对每一个系统进行管理,实现集中化的连接处理,保证各个系统间的数据与信息及时的转换,提高智能化建筑的功能作用[3]。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一)计算机技术监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了对各种硬软件的智能化处理。同时,计算机技术借助设备监控,在不断地完善计算机的监控效率,从而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
(二)区域性系统监控
这种系统的突出特点就是具备很强的转接性能,能够对各个站点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及时进行反馈。区域性监控其实是充当了转接站的角色,也是系统进入智能化的起点。
(三)集中化监控系统
通过相同的访问方式能够在集中监控系统中,获取相应的数据信息,还可以通过图像、文本和声音等途径与机器交流,反映出最真实的信息状态,并能完好地保存各种参数。
(四)计算机监控终端
要想完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程序任务,就需要引入先进的监控设备,这些终端设备包括智能开关、电源、显示屏、温度计以及温度计内的环境检测设备、适度控制设备和控制设备等监控终端。
结论:
简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也逐渐在扩大,而计算机技术在智能化建筑应用,可以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顺利解决各方面的技术问题。在智能化建筑中,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自动化系统进行监控,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智能化建筑中,可以推动智能化建筑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金院.智能化建筑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4):99,102.
[2]陈彦.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7):271-272.
[3]潘俊强.智能化建筑中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6,(06):91-93.
论文作者:赵徐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建筑论文; 系统论文; 功能论文; 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物论文; 信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