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贷款难在哪里_贷款余额论文

乡镇企业贷款难难在哪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乡镇企业论文,贷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各地普遍反映,乡镇企业贷款不足,资金紧张。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与乡镇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份额不相称。许多有市场、有效益、有特色和有出口订单的乡镇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难以正常生产。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目前乡镇企业的资金情况总的来看是贷款不足,投入下降,已经成为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1997年以来,乡镇企业贷款余额上升极为缓慢,年均为6.4%,而同期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年均上升近10%;2000年乡镇企业贷款余额比上年下降了1.6%,同期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比上年上升6%;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由1997年6.7%下降到2000年的6.1%。乡镇企业贷款不足已经影响了乡镇企业发展,造成增幅较大的回落,1991年——1997年间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到35%,但1998年——2000年的年均增长不足10%。

据对全国乡镇集体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的情况分析,近年来,银行贷款、固定资产投入均呈持续下降趋势,银行贷款1999年底比1996年底下降44%,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近20%,由于投入下降,造成增加值逐年持续下降。

在乡企贷款难的情况下,占乡镇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乡镇企业更难以获得银行贷款,银行在贷款问题上往往干着“锦上添花”的事,而不是“雪中送炭”。银行往往将贷款重点放在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而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在经营上暂时遇到一些困难的中小乡镇企业得不到贷款。基层反映,中小乡镇企业贷款难、抵押难、担保难。

同时,《乡镇企业法》已经实施三年,但绝大多数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并未依法设立和运作。同时资本市场发育严重滞后,民间投资下降,乡镇企业上市困难。

那么,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呢?有关专家分析有如下原因。

一是国家扶持力度的影响。乡镇企业在发展的初期,主要得益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和国家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但随着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特别是进入“九五”以来乡镇企业在财政扶持、税收减免、金融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逐步取消。如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及贸工农基地建设专项贷款、地方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财政周转金等。这些优惠政策的取消进一步加剧了乡镇企业资金困难。

二是金融政策和体制的影响。近几年国家在金融政策和体制方面进行了许多调整和改革,对促进加大投入,防范金融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还不够到位,还未真正调动起银行贷款的积极性。据了解,在金融监管上,新刑法对贷款失误作出了严厉的处罚规定,银行缺乏贷款积极性;同时银行的信贷管理权限上收过快、过多,县级银行的放贷权减少(1999年调查,某县农行只有10万元的权限),且只有发放流动资金的权限。在资金流向上,县级银行资金分流严重,新增贷款主要投放于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许多中等发达或欠发达县市成为资金净流出地区。许多县级银行没有贷款权限,所有存款必须上缴上级支行,造成县级银行扶持本地企业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在贷款担保上,乡镇企业没有担保机构,抵押条件又不具备,大多数乡镇企业没有征地,厂房不能抵押;贷款前期抵押评估手续繁杂,费用很高;银行审贷程序较多、时间较长。

三是乡镇企业授信难。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不好,负债增加,资信下降,乡镇企业负债率在65%左右,一些地方乡镇企业不良贷款较多,一些企业的信用不好。但一大批经营业绩较好的乡镇企业也难以得到授信额度。

标签:;  

乡镇企业贷款难在哪里_贷款余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