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思辨课堂欣赏思维之光_思想品德论文

构建思辨课堂,领略思维光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辨论文,课堂论文,光芒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淮南子·人间训》中的名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引发了人们无尽的思辨。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辩证的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式思考,既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科发展的要求。思辨的课堂意味着各具个性观点间的交锋与碰撞,能启迪学生心智,引领学生不断探究,让学生领略到深层的教益、思想的光辉、哲理的启迪,进而品味问题的奇妙、辨析纷繁的社会。

一、引用哲理故事,在品读中体味思辨

中外经典故事中蕴含、凝练了人类复杂的智慧、思想,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完美融合,许多作品中的哲思妙语闪烁着思辨的光芒,这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奠定了思想文化的基石。教师要善于截取适切的素材,引导学生善于用“事物具有两面性”的观点来分析故事,既看正面,又看反面,体味复杂的生活百态,理解深刻独到的立意。

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学会调控情绪”时,为让学生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情绪”,笔者让学生阅读教材65页相关链接中哭婆婆、笑婆婆的故事,并抛出问题:由“哭婆婆”到“笑婆婆”的转身,不变的是什么?变的又是什么?学生在品读故事中领悟到:不变的是事物本身,变的是思维方式。笔者进一步总结:其实,一件事情是好是坏,关键在于人们自身如何去认识,在于思维的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善于辩证、超然、达观地看问题的人,不论遇到什么事,始终能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快乐的心情;相反,习惯以消极、忧怨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人,遇事往往容易钻“牛角尖”,结果自寻烦恼和不快,为自己编织痛苦的人生。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追寻高雅生活”时,笔者则讲述了歌德的小故事: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行的小路上和一位批评家相遇了。“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批评家傲慢地说。“我恰好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这一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思辨是一种生活智慧,是一种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

二、建构知识体系,在整合中领悟思辨

构建知识体系为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或图解工具,让学生在面对知识和问题时能将各种零散的信息、资源、智慧等融会贯通为一个系统,层次分明、清晰完整地展现知识间的各种逻辑架构,学生在这种整合中会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方式,从而有利于解决新的问题。构建知识体系,要求学生能从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另一个知识点,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分析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准确找出知识主线,通过知识主线把各知识点的隶属关系用层级图表现出来,让主题、关键词与符号、颜色等建立链接。这些系统的排列与组合以及全景图的形成,就让学生大脑经历了辩证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网络上的人际交往”时,笔者与学生一起设计了这样的知识结构图:

这一知识体系的建构,既让学生把握了知识的脉络,又体会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既有长处,又有弊端,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带来的乐趣。这有利于学生对课程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改变定势的思维模型和僵化的操作程序。

三、创设两难情境,在冲突中体验思辨

创设认知冲突的两难情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所面临的情境发生冲突,在探索、争论、批判、选择中,能够对情境持分析鉴别的态度,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得出结论,真正体验思辨的魅力。

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不言代价与回报”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美国体操选手斯特鲁格在跳马比赛中脚部扭伤。她在最后一跳之前,需要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不跳,美国将失去第一枚体操团体金牌;跳,她会遭受无法恢复的运动伤害,或将永远告别体操事业。她会……

探讨:你认为她应该如何选择?请说明理由。

问题抛出后,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生1:不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伤好了,还有机会夺冠,不要在意一时的得失;

生2:不跳,她已经受伤了,发挥肯定受影响,跳了也不知能不能夺冠呢!

生3:跳,这可是第一枚团体金牌,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应该拼一下……

播放斯特鲁格选择跳的视频后,笔者做了小结:我们看到了她最终的选择,这一跳让她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感动,也为自己、国家赢得了荣誉,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会遇到需要做出抉择的时刻,每到这样的时刻,我们应认识到,生命是珍贵的,保护自己无可厚非;但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则更伟大,更让人钦佩。

这一问题情境的设计唤醒了学生独特的经验、感受和体验,发挥了生成性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学生在跳与不跳之间进行了激烈的争辩,这一刻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的交锋状态,在激烈的碰撞中,对自身价值观与群体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此时,教师不失时机的点评,发挥了价值澄清的作用,对学生的价值冲突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建构起主流价值观。

四、设置课堂辩论,在碰撞中演绎思辨

辩论,是彼此用一定的事实理由来阐述自己的见解,找出对方思维的漏洞,以便取得最后的认识或达成共识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课堂上,笔者结合学生实际,经常组织专题辩论,模仿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辩论的过程实质是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一旦被触发,就会激流奔涌。

在教学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身边的诱惑”时,笔者设计了一个辩题:正方:中学生玩网游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反方:中学生玩网游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在对决中非常自然地找出了玩网游的利与弊,体会到玩网游的两面性。正方同学的立论基础是适度玩网游和玩健康益智类的网游是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反方则找到了正方的漏洞,比如:青少年身心发展都处于不成熟期,自控能力弱,很难把握好度,许多同学因不能抵制诱惑而沉迷其中;有的游戏充斥着色情和暴力等,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最后,笔者做出小结:适当的、有节制的娱乐不是坏事,我们可以适当地玩网游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此。我们要学会识别诱惑,明确不良诱惑的危害,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学生通过观点的交锋,发现、修正了自己不当的观点,树立了自信心,提升了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

五、挖掘教材留白,在补偿中默化思辨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但编写者往往受到诸多限制,不可能对每个问题都进行全面的阐述,这就为教材处理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应该用教材教,对教材做出合理的增、减、删、补等,实现对教材弹性空间完整、创意的建构,有力地矫正单一地、片面地、割裂地、静止地看问题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科学发展,实现生命价值的共同提升。

对于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认识自我的途径”这一教学内容,教材在阐述“自我观察法”“通过集体了解自己”这两条途径时,都是从积极作用的角度作了分析。但认真研究就会发现,这两种方式都有缺陷。笔者通过教材48页的活动,让学生提炼出三条认识自我的途径。然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哪种方式最好?为什么?这一问题将学生先带入“陷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生1: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最好。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往往更全面、更客观。

笔者追问:难道这种途径没有缺陷吗?

生2:缺陷是受到空间的限制,如,在家里的表现,以及我们的内心世界是集体无法了解的,而且在集体中很多人会掩饰自己的缺点。

生3:我觉得通过他人了解自己最好,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的朋友一般会听他的倾诉,容易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生4:他人的评价往往以人际关系为主要标准,关系好的评价高,不好的评价低,这样不公正。

生5:自我观察法最好,因为最了解自己的人,往往是自己。

生6:自己评价自己往往过于主观,会造成臆断。

学生一番争论后,笔者顺势提问:既然每种方式都既有利也有弊,那么该怎么办呢?最后,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要综合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教师要善于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既要深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解构教材,又要挖掘教材、跳出教材、活用教材,将个人特质、学生需要、教学智慧融入对教材的加工、改造之中,实现对教材的有效补白。

六、运用试题牵引,在训练中强化思辨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试题评价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检测能力的有效方式。设计一些渗透思辨思维的针对性试题对课堂教学有着引领与促进作用。我们可以抓住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时需要的辩证思维方法来编制试题,以培养思辨的能力。

例如,在全区中考模拟试题命制时,笔者命制了这样一道题:

微博以其便捷性和强大的即时通讯功能,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网民的追捧。金先生因患恶性肿瘤,做手术需要O型血,为解决缺血这一难题,一位网友通过微博呼救,该微博当日被浏览6000多次,发帖次日便有数十位好心人赶到医院献血,“围观”有力地介入了社会生活。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微博也不例外。前不久,受日本核电站事故影响,有人利用微博散布今后食盐不安全的谣言,造成部分地区民众疯抢、囤积碘盐,部分商家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现象发生。

提示:我们要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思考问题。比如:要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积极作用,又看到事物可能存在的消极作用。请运用这一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微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2)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需要辩证认识的问题或生活现象。

这道题先给学生提供了辩证的方法,然后引导他们用这一工具来分析一些热点问题。经过模拟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会逐步提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经常选取社会生活中一些有思维价值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做到激其情,扬其志,启其欲,导其思。

总之,思辨能力的培养有极高的教学价值。辩证地思考,学生才能表达自己独特新颖的体验和感悟,显示出理性的力量和思想的深度,才能在实践中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不断斗争,思想品德课堂才能透出百般意、万种情,滋养心灵,铸造灵魂。

标签:;  ;  

建构思辨课堂欣赏思维之光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