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患者的脑电图与强迫症状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丁艳

湖南省湘乡市人民医院 411400

摘要:目的:研究强迫症患者的脑电图与强迫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15年6月到2017年11月期间确诊为强迫症并于我院进行检查的患者50例纳入试验组,另选同时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电波诊断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α波功率低于对照组,β波、δ波、θ波的相对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不同波段各个位置的相对功率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对比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的脑电图各个波段相对功率与正常人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患者不同波段在各个位置的相对功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强迫症;脑电图;强迫症状;相关因素

强迫症是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主要以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神经精神疾病。强迫症的病因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其具体的病因,但一般认为其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和神经-内分泌等因素存在关联。相关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脑电波可能与正常人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本研究对强迫症患者的脑电图与强迫症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6月到2017年11月期间确诊为强迫症并于我院进行检查的症患者50例纳入试验组,另选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50例为对照组。试验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18~67岁,平均(39.62±5.22)岁。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19~68岁,平均(40.15±5.34)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实施脑电图检查,使用16通道生物反馈仪,采用单极导联记录法对两组受检者脑电图O2、O1、P4、P3、T4、T3、F4、F3进行记录,检查过程中先将地极放置于受检者额正中位置,参考电极以平均电极为标准,检查过程中电极与头皮之间的电阻控制在5KΩ。将检查过程中脑电图放大器中的滤波带宽设定在0~45Hz,频率为512Hz/s,指导受检者保持安静状态端坐于测试椅上,尽量不要有眨眼或肢体活动等动作,对受检者在安静状态下10min内的脑电波变化指标进行记录,分别对受检者检查过程中眼电、滤波、伪迹和脑电分段进行有效的处理,以之后5min的脑电图检查结果为正是试验阶段的结果,根据各个波段的频率不同将其分为α波、β波、δ波、θ波四种类型。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受检者各个波段脑电波相对功率值进行记录,并分析其具体的变化情况。同时对试验组受检者在不同位置脑波相对功率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2.2试验组不同波段各个位置功率

根据表2数据,试验组不同波段各个位置功率存在明显差异,数据对比P<0.05。

表2 两组不同波段各个位置功率(W)

3.讨论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特征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其在极力抵抗过程中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导致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从而对其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并非外界强加,而是其自身的思维或冲动[1]。脑电波检查是临床上用于强迫症患者诊断的一种常见方式,其敏感性相对较高,并且可以有效反应出患者的脑电活动情况。相关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脑电波存在明显的特异性,并且其强迫症状与强迫行为与脑电图之间也存在一定关联[2]。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α波功率低于对照组,但β波、δ波、θ波功率均相对于对照组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强迫症患者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颞叶和额叶区域,并且患者脑部皮层下结构以及额叶被过度激活导致活动量增加[3]。试验组患者不同波段各个位置功率存在明显差异,其可能是因为患者大脑左半球颞叶下方的海马结构中神经元活性增加所致,而临床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海马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过激活动,其可能与患者存在恐惧情绪有一定的关系[4]。同时,相关研究表明,患者处于紧张和恐惧状态时,其δ波的活动量会有明显的增加,说明患者的δ波与其心理状态存在直接关联[5]。

综上所述,强迫症患者的脑电图各个波段相对功率与正常人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患者不同波段在各个位置的相对功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将其用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确定,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卢仕芬,林海燕.强迫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的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6):73-74.

[2]雷辉,樊洁,周晟,董姣姣,朱熊兆.强迫症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网络脑电图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06):462-466.

[3]周聪,程宇琪.磁共振检查在强迫症病理机制研究、鉴别诊断及治疗评估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17,57(27):102-105.

[4]唐文新,朱齐丰,龚向阳,朱丞,王奕權,陈树林.强迫症患者全脑灰质与静息态功能影像研究[J].浙江医学,2016,38(10):680-683+706.

[5]张娱.强迫症患者的脑电图与强迫症状的相关因素探讨[J].当代医学,2015,21(16):59-60.

论文作者:丁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强迫症患者的脑电图与强迫症状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丁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