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基基础质量检测的方法及质量控制论文_赵枫

浅谈地基基础质量检测的方法及质量控制论文_赵枫

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地基是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筑工程项目中难度最大、工期最长、投资最多的部分,地基基础质量的好坏对地上建筑内容产生直接影响,关系到整个建筑体的安全和使用寿命,需要特别的关注。但是,地基基础工程大多处于深埋状态,具有较大的隐秘性,从而导致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的难度较大。本文中从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方法入手,提出质量控制的相关策略,以供读者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质量控制;检测方法

简单地说,地基是建筑工程的承重部分,基础工程质量的控制是对地面以上建筑部分质量的保障。但由于地基施工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例如地域差异、地质问题等,如果地基基础质量无法确定,必然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度,进一步导致资源浪费和成本提高。因此,完善地基基础质量检测方法,实现有效地质量控制手段,对我国建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1、地基基础形式及质量检测概述

1.1 地基基础形式

常见的地基基础形式包括天然地基、人工地基、桩地基等,其形式分类主要针对地质情况展开。

第一,天然地基。所谓天然地基,就是指进行建筑施工的地基场所不需要进行深度处理,就可以直接展开地面建筑施工的环境。总体来说,这种建筑地基基础形式分布较少,且大多不适用于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一般都具有临时性特征。

第二,人工地基。人工地基即通过人工作业实现的地基基础环境,这也是当前最多的地基基础形式,狭义地说,也可以将其视为建筑施工项目的组成部分。人工地基对于土层的处理依据地质条件展开,例如,土质过于柔软或存在其他不良条件,则需要人工的加固、填充、压实;如果土层条件很好,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承载力,土壤密实度很好,则只需要简单的人工加固。

第三,桩基础。桩基础是针对一些特殊的环境展开的,整体有基桩和承台构成。桩基础应用于一些地质不稳定的建筑地基环境,如地下水含量较多、软土等情况。

1.2 基础检测原则

地基基础质量检测的原则是:先大后小、先面后点、先易后难,质量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要保留一定的时间间隔,即让地基存在一个合理的调整周期。通常来说,地基基础检测的范围都比较大,科学地选择检测部位至关重要,总结来说,笔者认为主要的选择部分包括:异常部位、设计重要部位、最大承重部位、局部土质问题较多的部位,等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的检测方式基本相同,但在选择检测部位数量方面,人工的需要更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地基基础质量检测与控制方法

2.1 检测方法

第一,平板载荷试验。针对天然地基、人工地基这两种情况,采取平板载荷试验法效果十分明显,按照不同的程度需求氛围浅层平板载荷实验、深层平板载荷试验两种。其中,浅层检测要求地基承压板面积不小于0.5平方米,同时也要保持复合地基承压板的面积与实际测量的单桩、多桩处理面积相同。而深层检测种,承压板需要选择刚性板,承压面积不小于1.6平方米,承压板周围的土层高度不低于800毫米。

第二,桩基静载试验。专门针对桩基础展开的质量测试,也是目前较为可靠、精确和有效地方法。简单地说,地基基础设计中,要保障基准桩和基准梁的质量,一方面,基准桩的静载试验,如果存在于基准梁配合不当的情况,就可以视为会产生不稳定的效果。另一方面,基准梁静载试验过程中,不仅要保留一定的刚度,同时也要规避外界温度、震动等造成的影响。

2.2 控制方法

实际工程中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很多,如换填置换法、排水固结法、压密法等。各种处理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使用土质条件,当然施工水平及施工条件也会对5904理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地基处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此就强夯法和注浆法两种处理方法举例说明质量控制的一些要点。

首先,强夯法。强夯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外界施加压力,保障地基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压实度等,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有以下的步骤:(1)测量定位。强夯法执行之前要确定作业范围,并测绘出夯点分布图。(2)在进行强夯法作业之前,先用推土机、压路机等设备整理一遍现场环境,保障整个地面的平整性,便于测量放线。(3)分段施工。强夯法的执行中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展开,以保障所有的点都经过强夯作业,避免遗漏。

其次,注浆法。注浆法即采用注浆液打入地下的方式来改善土层质量,具体的执行步骤如下:(1)对施工现场进行钻孔标注,并安排专业人员按照设计图的点位进行钻孔,逐一核实。(2)加固土层。采用硅化加固的方法,土层以上要保留一米左右的不加固土层,用来吸收注入的浆液,并满足强夯或填土的空间。(3)注浆。注浆的压力分为两部分,刚开始维持在0.2-0.4MPa左右,随着注浆作业的开展,阻力会越来越大,压力逐渐提升,最终维持在0.8-1.0MPa左右。同时,注浆法实现的土层加固实现,都是从上向下展开的,因此针对相邻的区域,如果土质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需要先从渗透性较大的部分入手,避免注浆的无规律分布。

3、结束语

总地来说,无论是那种规模的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质量都是整个工程质量中最关键的部分,尤其是对于日渐增加的城市高层建筑而言,所面临的施工环境十分复杂,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控制。因此,作为施工企业应该建立起科学的检测模式,加强对地基基础质量的重视,不断完善自身质量控制的能力,对我国建筑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德辉,苏少英.浅谈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5:251.

[2]王钊.浅谈地基基础施工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168.

[3]裴寒蕊.浅谈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措施与方法[J].改革与开放,2012,16:131.

[4]索振伟.浅析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措施与方法[J].价值工程,2014,18:149-150.

论文作者:赵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浅谈地基基础质量检测的方法及质量控制论文_赵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