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与高校图书馆建设_数字图书馆论文

数字时代与高校图书馆建设_数字图书馆论文

数字化时代与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610(2001)05-0017-04

最早参与中国试验数字图书馆项目的几所高等院校已经建立了数字图书馆,如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图书馆等,它们已经完成了一些项目的数字化,在网上可以看到它们的特色典藏。另外,一些有条件的高校也在加紧进行数字图书馆方面的建设,随着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发展,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将不可避免的逐步进入数字化,那么,高校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数字化)建设将对高校传统图书馆产生什么影响?高校如何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呢?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

1 数字化对高校图书馆产生的影响

随着世界范围图书馆数字化浪潮的冲击,高校图书馆的诸多方面将发生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1 高校图书馆自身角色的影响和转变

数字化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将日益成为高校的学术信息中心和辅助提供教学资源的枢纽与知识信息传播媒介。数字化图书馆将成为全球学术研究信息网络的一个交换站和节点。一方面,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实现了教学和科研资源的共享,与此同时,图书馆又可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流向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家庭实现信息分享。高校的学生可通过某一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远距离教学服务系统,就可选修该校相关课程及网上互动接受该教师的指导,并可通过数字图书馆获取全球网上信息。教师也可通过数字图书馆检索世界各地电子信息,获取全世界最新的信息从事研究并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

1.2 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转变

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随着高校教学和科研对文献信息需求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过去对印刷型文献的采集、整理在高校传统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物理意义的藏书环境足以满足读者获取文献的需求,馆藏书刊的数量是衡量图书馆办馆规模和藏书建设的重要标志。但是,随着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高校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将逐步转化为侧重信息开发的图书馆馆藏信息建设上。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多种载体形式共存是转型期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一大特点。传统印刷型书刊的馆藏形式依然存在,但是,馆藏信息数字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重点,并且网络门户的建立、信息的网络化知识组织管理、具有强大检索功能的全文数据库的创建将是未来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发展方向。

1.3 高校图书馆员角色及功能的影响和转变

传统的图书馆员是文献与读者之间的组织交流中介人,许多工作是被动的和简单重复的。在数字化环境下,他们的职责面临重新调整,他们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与服务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他们在用户中的地位将从传统的“守门人”形象转变为信息资源管理者和媒介传播者。图书馆员角色多元化和专业化日益突显,这些新角色如信息领航员(Information Navigator)、知识出版者(Publisher)、信息管理与传播者(Information Manager and Communicator)等。1993年,比利时人米歇尔·鲍文斯(Michel Bauwens)首次使用了"Cybrarian"来称呼那些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的人。可以说Cybrarian便是数字化图书馆员所扮演的角色。随着高校图书馆在学术信息中心地位的加强,高校图书馆员已不再仅仅是提供书目指导和检索服务,他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学习方法并指导他们的专业研究。图书馆员还将最大程度发挥知识再加工和信息过滤与增值的职能。

1.4 服务方式由馆藏服务向共享服务和专家咨询服务模式的转变

高校传统图书馆以收藏印刷型文献为主,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向读者提供未深度开发和加工的图书、期刊和报纸等一次文献,借借还还是读者最熟悉的服务形式。这种传统的手工传递形式受图书馆员的工作态度、服务质量和读者使用文献的地域限制,促使大多数读者自寻渠道获取所需信息,而图书馆的馆藏信息却得不到充分利用。图书馆服务内容的单调,服务手段的落后和服务方式的被动削弱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性。制约了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提高。高校图书馆成为教师和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的东西。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将是多元化的,既可提供印刷品服务,又可提供电子媒介服务以及网络服务,服务上更为主动。图书馆员不再仅仅被动地管理纸质的图书资料,接受读者的查询,他们必须主动积极地配合学校师生的教学和科研需要在网络服务、信息整合与检索等方面提供定向专题服务,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的办公室甚至家庭提供联网服务。这种服务将集中在图书馆的资料,分散到读者的检索终端,实现了服务模式由一馆一地馆藏服务向共享化的专家咨询服务模式转换。图书馆服务开始以信息技术、网络服务和知识导航为主体建立起新的服务模式和体系。

2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2.1 经费保障和成立全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协调管理机构

经费保障是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营的前提和基础,数字图书馆经费支出主要由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经费和运营经费组成。各高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和运营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必须改变现有的图书馆经费主要用于购买纸质文献资料的现状,应投入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本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上。

鉴于全国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中有相同的部分,因此,在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时应成立全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协调管理机构,目的在于制定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发展目标、方针、规则,制定相关政策、标准、法律法规,加强技术应用与网络资源分布的协调工作。避免因“一哄而上”或“馆自为政”搞分散化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既要以经济投入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又要以网络发展政策统一各个图书馆的认识,充分鼓励馆际协作活动的开展。

建设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应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技术联合攻关和协作原则。我国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必须有一个整体规则,协调发展,在统一部署下有序的进行建设,联合我国各高校,特别是国内著名的大学共同建设高校数字图书馆。数字化示范系统,走分工、协作、合作、共建与共享的路子。

2.2 建设高校学术信息中心,整合高校图书馆与计算机中心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工程的实施和校园信息网建设的发展,使高校传统的计算机中心和图书馆任务不同的格局被打破。它们在校区中所扮演的角色已难以区分。因此,两者的整合成为一个发展趋势。整合后有很多好处,如技术上可以相互配合,资源上可以协调使用,经费上可以减少重复浪费等。因此,随着图书馆网络化功能的不断加强和计算机中心资源服务导向的强化,通过合并可以突出它们共同作为高校学术信息中心的地位,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务。

美国有很多大学已将图书馆与电子计算机中心合并,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将它们整合为学术信息中心。也有的大学由信息主管(ChiefInformation Offcer,CIO)来统管大学图书馆及计算机中心的自动化技术应用与服务。当然,由于涉及原有功能调整的复杂因素和其它利益和现实问题,真正实现机制整合并非易事。但是,合并是发展的方向,各高校应做好主要方面的工作。

2.3 大学图书馆员的角色应对策略

数字时代的读者可以不通过图书馆员的协助,直接取得所需信息,因此,图书馆员由中介人变成了间接的信息协助者。为了避免成为被动的协助者,图书馆员应加强专业化训练,改变传统的被动角色,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信息管理者和知识领航员。作为知识领航员的数字图书馆员在知识网络结构中,将扮演两种角色,一种是协助信息用户在知识中心检索信息,另一种是协助使用者从整个知识网络中查检各种知识信息,再将合适的信息提供给用户。

2.4 图书馆自身业务功能的调整

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的采访、分类编目、文献收藏与资源建设以及参考服务方面等均要相应做出积极调整与变革。①在采购方面,文献类型由印刷型向电子型等多元媒体方向发展,订购方式也将由主动采购变成读者需求导向型的网上订购。有些文献信息本身便在网络上实时提供,因而订购工作政策应当调整以处理好订购印刷品书刊与利用网上资源之间的关系。②在分类编目方面,传统的分类法、编目规则、机读编目格式等是处理图书馆资料的主要依据,进入数字化时代,文献信息多为多媒体、全文本数据库等电子信息,因此以往的分类编目方法和规则应作出相应调整,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分类编目规范体系势在必行。③在文献收藏和资源建设方面,在目前情况下,数字化图书馆还不可能囊括社会上的一切信息,要把图书馆收藏的大量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由于经济和技术上的原因不可能短期内实现,因此建立多元并存的文献资源体系是现实的选择,在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和完善传统的文献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发网上信息资源,逐步建设各种类型的全文数据库。④在参考服务方面,要建立起数字化图书馆咨询系统,这种系统可分为自我服务系统和请求帮助系统。同时,数字化图书馆应有各种信息专家,随时接受读者的联机访问和提供咨询。

2.5 采用规范化标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维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未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收集、传播和利用将以网络化为主,因此,采用标准化的信息体系非常必要,这其中包括电子信息资源著录格式、标引规则、数据指标、符号转换等方面的标准化以及应用硬件与软件的兼容化。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高校有必要加强技术防范措施和遵守国家的法律规范,并且要针对数字化图书馆涉及的专利技术和版权问题,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以适应数字化环境的需要。

2.6 建设适应数字化环境的大学图书馆馆舍建筑和配置相应的设备。

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上的数字化也体现在馆舍建筑上。这一建筑应当是一座高校的智能大厦,在其内部构成上则应是一个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网络服务系统。数字图书馆大厦的智能化应包括:①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c System,简称CAS);②数字图书馆信息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即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Automatic System,简称OAS);③数字图书馆大楼自控系统,即智能大厦的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e Control System,简称BAS)。此外,还要考虑到它与大学师生的办公室、实验室和宿舍之间的信息联网与服务信息的系统互联。

数字图书馆建筑在设计上要考虑到它的信息技术发展功能及高校学术服务功能,并且要根据数字图书馆服务和管理上的一些新的特点,调整建筑结构,如数字化的大学图书馆建筑规模问题,馆舍空间布局问题等。数字图书馆的馆藏是电子文献,与印刷文献相比占用收藏空间更小,但所需的阅览室空间要扩大。

2.7 大力开展数字图书馆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立校之本,面对21世纪的挑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配合学校,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创造素质、信息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其中信息素质包括了①信息能力。首先是信息的获取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提问能力和自查文献信息资料的能力等。其次,是信息的存储能力及检索和提取的能力,主要包括分类能力、实验记录与文档管理能力等。第三是信息的交流能力。此外,还要求大学生具备外语能力、利用计算机和电子技术交流信息的能力。②心智能力。即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对事实和知识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及综合能力。③行动能力。即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包括决策能力、规划和组织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较强的预测能力、应变能力和选择能力。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它与全球信息网——因特网联通,资源丰富,设备先进,环境优雅,既是培养学生上述能力的最佳阵地,又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综上所述,数字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将引入全新的管理、服务机制,高校图书馆虽然继续存在着物理形态的文献收藏和馆舍设备,但其工作内容和服务范围却突破了图书馆的物理“围墙”及在其中的活动而成为网络化信息服务系统。我们应当及时把握由此带来的变革机遇,把高校图书馆推向信息数字化新时代,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标签:;  ;  ;  ;  

数字时代与高校图书馆建设_数字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