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_季艳华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_季艳华

哈尔滨市呼兰区兰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50500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肠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4%(45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98%(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可以显著缩短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阑尾炎腹腔镜手术;胃肠功能

阑尾炎是外科临床多发、常见病的一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操作简单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是该术式由于麻醉、创伤、手术时间、腹腔内残留二氧化碳等因素,导致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给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47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并将护理效果与同期仅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临床效果较满意,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94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0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1.6±4.3)岁;病程2-48h,平均病程(17.1±2.3)h;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围术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指导患者下床活动等。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1)情绪护理:患者术后易因伤口疼痛、恶心呕吐等原因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评估其心理状况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将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向患者讲解,让患者了解术后疼痛是正常反应,介绍治疗成功案例给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协助患者尽早康复。(2)气腹、麻醉护理:由于患者手术要建立气腹、全麻等,麻醉和CO2气腹易引起恶心、呕吐,因此,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前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呕吐物;患者清醒后协助其取半卧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氧气吸入量2-4ml/min,持续4-6h,提高血氧浓度,降低CO2吸收[2]。(3)肩背及腹胀护理:肩背疼痛及腹胀易发生在术后1d,主要原因是腹腔内残余气体刺激膈神经造成,予以吸氧并做肩背部按摩,鼓励患者多翻身、床上四肢运动、尽早下床活动,严重者可取膝胸卧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腹痛护理:腹痛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分为自身性疼痛、咳嗽呕吐造成及肠蠕动性疼痛,护理人员教会患者分辨并描叙疼痛原因,做出相应的措施,可采用热敷、按摩、分散注意力等方式缓解疼痛,严重者予以止疼药物;指导患者变换体位正确方法,避免切口张力造成的疼痛。(5)饮食护理:术后2h患者若无不适,可予以口香糖咀嚼,6h予以温开水,1次/2h,可食用流质食物;24h可食用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饮食以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高热量为主,循序渐进促进肠蠕动。(6)运动护理:早期运动在床上进行,先进行躯体运动再进行四肢活动;术后24h可在床边坐5min,无不适后再进行走路、散步等,促进排便、排气;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按摩到切口时做上下按摩,每次15min,每天2-3次,直至排气、排便正常。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胃肠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4判定标准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三档。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如下表所示,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h)

组别 例数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 排便时间

观察组47 12.97±2.42 15.97±2.65 44.89±2.31

对照组47 24.87±2.58 25.22±2.86 54.24±3.54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4%(45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98%(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系统化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生活护理等模式,胃肠功能紊乱是阑尾炎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仅与疾病本身有关,与患者的心理及生活饮食均有关系,护理人员不能局限于对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应积极主动帮助患者分析原因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3]。系统化、预见性的心理护理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工作;饮食和运动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系统化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尽可能的满足患者需要,改善护患关系,丰富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对47例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系统化护理措施,并将护理效果与同期仅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74%(45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98%(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可以显著缩短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蒋美华.阑尾炎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2):190-191.

[2]郭秋兰,林静华,罗汉媚,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9):834-836.

[3]桑艳.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5,8(8):161.

论文作者:季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0

标签:;  ;  ;  ;  ;  ;  ;  ;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_季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