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情景式课堂创设论文_ 刘书宇

摘要 以我国“精准扶贫”中的“严湖村”真实案例创设情境,先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再整合情境和原有知识体系引出新知识点,最后将新知识体系应用到情境中去,深入解决问题。构建生命观念的同时,落实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情景式教学 核心素养

1教材分析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选修三模块的最后一章《生态工程》的第一节,包括关注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两部分内容。从知识和能力衔接上来看,本节课以必修三的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以及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为基础,其侧重于科学向技术的转化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既是对必修课中所学知识的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总结,又是对前面所学知识地充分地运用。

2 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初步形成物质循环利用、物种多样性、协调与平衡、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可

持续发展的观念。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4)关注生态工程建设,增强环保使命感。

3 教学环节实施及反思

3.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由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环境问题——雾霾引出地球母亲所面临的真实环境问题,并分析成因,引出传统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坚持可持续发展,走生态经济之路,而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建设生态工程。

教学反思:导课部分由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环境问题引入,更加贴合生活,有效地引发了学生共鸣。在引出“生态工程”之前,还渗透了“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概念,使课堂逻辑联系紧密。

3.2 生态工程的概念 安排学生在专题五的封面页里找到生态工程的概念,并从概念中勾画生态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操作过程和最终目的。

教学反思:生态工程概念较长,直接记忆比较困难。在教师的帮助下分解概念,更快的突破概念。

3.3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3.3.1 发现“严湖村”的环境问题 教师介绍山西省上犹县的严湖村的基本情况:严湖村是近几年我国精准扶贫的典型案例,曾经的严湖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让我们通过一则小短剧一起走进三年前的严湖村,看看这个小村庄都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呢?

教师提前安排学生排练情景剧:多年前的“严湖村”大片盐碱地,作物单一,村民收入极低。动物粪便和生活垃圾堆在村头,臭气熏天。为谋生计,村民经常上山砍伐树木,进行倒卖。

教学反思:学生在观看情景剧后会很直观的发现这个村子存在的环境问题。情景剧想要发挥最大作用,还是要教师在课前参与组织排练,一定要让想体现的问题鲜明化,不能一味追求趣味性。

3.3.2 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严湖村”环境问题 教师继续提问:你认为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你是严湖村的村官,有什么好办法能在治理环境污染同时又能兼顾到村民的生活需求呢。请各位村官谈谈你的具体措施。

学生回答:禽畜粪便和一些生活垃圾可以发酵后来肥田,提高土壤肥力,能够增产;可以建沼气池,利用粪便、秸秆、生活垃圾等发酵沼气,沼渣和沼液可以肥田,沼气可以燃烧供热和供电;可以种植经济树木,比如果树,这样既不坎树,又能有经济收入;种耐盐的作物,增加粮食产量;轮作、合理密植;调节土壤酸碱度等

教学反思:建设生态工程的基础理论有生态学和系统学,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但是要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就要在课前充分预设可能出现的回答及应对策略。

3.3.3 构建新知识体系

教师提问:那我们能不能尝试根据必修中已经掌握的生态学知识基础来挖掘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呢?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具体措施,帮助学生挖掘出其中蕴藏的生态学基本原理,并配以实例讲解对应原理。对各原理相关信息梳理如下:

教学反思:依据“最近发展区”原则由学生已有知识出发,挖掘出新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实例对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系统学与工程学两项原理学生了解较少,很难自行分析,需由老师课前准备好相关资料进行介绍。

3.4 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应用 教师安排学生以小村官的身份为严湖村生态工程建设绘制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各小组绘制图粘贴到黑板上展示,教师点评,并介绍严湖村扶贫成果。

教学反思:活学活用,将本节课新构建的知识体系应用到实践中去,首尾呼应,为“严湖村”的改造画上圆满的句号。但是学生在应用中会暴露对各原理的理解偏差,教师要留意观察并及时指出。

3.5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我们所学习的知识,生态工程作为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遵循五大原理,不同的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不同,一个原理可以应用到多个生态系统,在具体应用时要因地制宜,不能互相照搬。最终达到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的目的。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情景带入法、问题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由已有知识点出发,认知新的知识领域并在实践中应用。但这种小组合作式仍存在部分学生对几种原理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如何让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仍然是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2018.

论文作者: 刘书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情景式课堂创设论文_ 刘书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