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论文_李春林 王镜春

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论文_李春林 王镜春

李春林 云南省武定县猫街中学 651607;王镜春 云南楚雄第一中学 云南 楚雄 675000

摘 要:农村初中教师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历练着教师专业信念与师德,淬炼着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提炼着教师专业实践和体验。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形成了多维、动态和完整的教师专业发展观。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信念与师德 知识与能力 实践与体验

农村初中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仅是观念上的革新,更是实践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正如新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提出,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或“孺子牛”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建设者和评估者。

一、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理念与师德的历练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的职业认同。教师在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运用已有关于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教师不仅对教育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会逐渐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并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在发展和提升中不断确认和强化自身角色,并不断加深对当前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程度,在积极的协作与交流中,构建自我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行动力的转变。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无论是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时间和空间进行的课程开发,还是学校根据自身具体实际情况对国家课程计划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其最终落脚点归宿点都将运用到学生身上,最终只有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逐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促成学生全面发展。

3.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个人修为的提升。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仅凭教师个人之力难以完成,需要调动学校内部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它能够促成教师们更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让教师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活力,促使教师勤于学习的进取心,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语言规范健康,不断提升和巩固师德的修养水平。

二、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中对教师教育知识和能力的淬炼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对知识的学习。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科知识所关注的是学科知识本身,关注点在于其内在的知识体系。教师只有具备不断适应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才能进一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参与开发设计的教师要充分考虑课程在教学目标设置方面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利于教学计划的实施,所涉及到的教学资源是否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整合及运用,是否利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在内容的选择及编写能否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一系列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创新能力。

3.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升。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有效地促使教师利用评价工具,了解和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角度、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效果进行自我评价,适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能够促成教师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与同事经验和资源分享,与家长进行有效交流,家校合作共同护航合力促进学生发展。

三、农村初中课程开发中教师教育实践与体验的提炼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形成。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及教育实践体验中,教师既能够从中树立自己的专业理想信念,也可以引导教师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提高水平和能力。在实践中,不但能够帮助教师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而且还能够帮助教师不断审视自己计划的可行性,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合自我专业规划形成。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实质是行动研究过程,教师既是行动者也是研究者,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中的问题便是这种研究的对象。由于教师个体素质及专业水平良莠不齐,校本课程开发的教育实践体验中,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自动脱离封闭的工作状态,有效地建立学习与研究共同体,在提高研究实效性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自觉性的形成。

3.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实践中,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还是研究者。通过课程开发使得教师从以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由过去经验式的教学到今天走向对实践与体验的科学化研究,其成果又反哺实践,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研究中,实现教育对理想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促使教师在专业信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能力以及专业实践与体验方面形成多维、完整、动态的专业发展观,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实践的场域,为教师追寻教师价值和在教师职业上的自我实现提供现实载体。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漷 吴刚平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5—226。

[2]周天梅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特质、标准、途径,尚卫,教育探索[J].2010,(01)。

论文作者:李春林 王镜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农村初中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论文_李春林 王镜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