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何招玉

(金坛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苏常州 213200)

【摘要】目的:研究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1.02±4.75)分,躯体化(1.19±0.33)分、恐惧(1.30±0.13)分、抑郁(1.37±0.14)分、敌对(1.35±0.25)分。结论:在先兆流产护理中应用行为干预能有效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保胎成功率,研究意义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行为干预;先兆流产;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308-02

引言

先兆流产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的疾之一,该疾病在我国的发病趋势呈逐年上升的状态[1]。先兆流产经治疗后可能导致流产[2],也有可能继续妊娠,孕期出现焦虑等负性情绪会提高流产的风险。有研究显示,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50例先兆流产患者实施行为干预,探究其对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50例先兆流产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选取地点:我院)。纳入标准:符合先兆流产诊断标准,无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排除标准:精神病史,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50例先兆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

观察组:初产妇16例,经产妇9例,年龄(22~35)岁,平均(27.56±1.19)岁,孕周(8~26)周,平均(16.42±1.08)周。

对照组:初产妇14例,经产妇11例,年龄(23~38)岁,平均(28.24±1.21)岁,孕周(7~25)周,平均(15.73±1.02)周。

两组先兆流产患者的产次、年龄、孕周等对比差异几乎为0(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先兆流产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先兆流产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行为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认知教育:护理人员主动与先兆流产患者建立融洽、和谐的护患关系,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缓解先兆流产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同时,护理人员应详细地为先兆流产患者讲解先兆流产的相关知识及危害,告知患者负性情绪对母婴的危害极大。护理人员为先兆流产患者介绍临床成功案例,传授患者护理经验,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1.2.2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帮助先兆流产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使患者肌肉得到放松,指导先兆流产患者放松自己的全身肌肉,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努力为先兆流产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深呼吸,放松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可运用暗示疗法帮助先兆流产患者尽快入眠。尤其要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先兆流产患者心情舒畅,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评价两组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情况,焦虑评分低于50分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61~70分是中度,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评价两组先兆流产患者的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与评分呈负相关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软件处理,均值±标准差形式=两组先兆流产患者情绪状态分值、生活质量分值=t值检验,P<0.05时说明其结果对比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对比焦虑情况

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先兆流产患者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观察组为(41.02±4.75)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先兆流产患者焦虑情况对比(x-±s)

观察组与对照组(P<0.05)。

3.讨论

先兆流产是指孕妇在妊娠28周前,阴道出现流液流血症状,并伴有下腹痛、腰痛等症状,经盆腔检查胎膜完整,子宫大小与孕周一致[3]。先兆流产的诱因包括内分泌、免疫功能、全身性疾病、子宫内膜功能遗传、感染等[4]。从生理角度上来看,过度的精神刺激、胎盘功能失常[5]、孕妇生殖器官炎症和全身性疾病等都会诱发先兆流产,先兆流产患者精神容易受刺激,从而产生悲观、抑郁等不良心理,大大增加了流产的概率。

行为干预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其可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提高治疗效果。对先兆流产患者强化行为干预,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应对能力[6]。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先兆流产患者焦虑评分为(41.02±4.7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先兆流产患者生活质量状态较对照组理想(P<0.05)。

综上所述,行为干预能缓解先兆流产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瑶女.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5):55-56.

[2]夏正梅.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8,5(4):147.

[3]杨爱菊.先兆流产护理中行为干预的应用分析[J].饮食保健,2018,5(28):118-119.

[4]程志英.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5):5057-5058.

[5]陈荣英,冯敏.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4):107,109.

[6]谭雪飞.认知行为干预及信息支持对先兆流产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6,35(25):156-158.

论文作者:何招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2

标签:;  ;  ;  ;  ;  ;  ;  ;  

行为干预在先兆流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何招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