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不同护理方法疗效观察论文_骆蓉蓉

骆蓉蓉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 362000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鹅口疮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差别。方法:选取NICU200 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 例,实验组用1.4%碳酸氢钠2ml 加制霉菌素10-20U 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用制霉菌素10-20U 粉剂,用棉签蘸取开塞露后蘸取制霉菌素粉剂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口腔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鹅口疮护理的天数较实验组少。结论:开塞露与制霉菌素粉末混合使用的护理方法能提高新生儿鹅口疮护理质量。

【关键词】制霉菌素;开塞露;鹅口疮;口腔护理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该病多见于婴幼儿,病变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斑块不易擦去,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蔓延到食管、支气管、肺部而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

目前临床上治疗鹅口疮常用的方法:将制霉菌素磨碎成粉状后溶解到1.4%碳酸氢钠2ml 加制霉菌素10-20U,每日40-80 万U,每天4 次[1]。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该浓度护理鹅口疮起效较慢,使用时间也较长,因此,我们采用将制霉菌素磨碎成粉状后,用棉签蘸取开塞露[2],再蘸取制霉菌素粉末护理鹅口疮,并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2 年9 月-2013 年10 月选取NICU 住院的患儿200 例,年龄5d-28d,均使用两种广谱抗生素治疗,平均住院时间15d;其中男130 例,女70 例;肺炎75 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25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 例,对照组100 例。两组年龄、病种、所使用的抗生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操作方法1.2.1 对照组 每次涂药前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清洁,按1.4%碳酸氢钠2ml 加制霉菌素20 万U 调配成混悬液,均匀涂擦在口腔黏膜上,每天4 次。涂药前仔细观察口腔黏膜变化情况,详细做好护理记录,涂药后30min 内不进食。

1.2.2 观察组 每次涂药前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清洁,将制霉菌素磨碎成粉状后,用棉签蘸取开塞露,,再蘸取制霉菌素粉末均匀涂擦在口腔黏膜上,每天3 次,涂药前仔细观察口腔黏膜变化情况,并仔细做好护理记录,涂药后30min 内不进食。

2 结果(表)不同制霉菌素配制疗效比较

3 讨论鹅口疮为新生儿常见的真菌性口腔炎,治疗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制霉菌素能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的固醇部分不可逆的结合,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许多小分子物质外漏,造成细胞死亡而发挥作用,不仅能抑菌,也能杀菌。口服或局部应用几乎不吸收,所以即使超浓度、超剂量使用也不会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本研究采用开塞露与制霉菌素混合使用治疗鹅口疮取得满意效果。

开塞露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便秘,其主要成分是甘油,近来有研究表明开塞露用于口腔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作用机理是甘油在体内可参与正常的代谢,能促进制霉菌素在口腔黏膜的吸收[3],同时对创面有润滑保护作用,减轻食物对创面的刺激。并且甘油有轻度脱水作用,可以减轻黏膜水肿,减轻疼痛。甘油与制霉菌素混合可延长制霉菌素在口腔作用时间,提高制霉菌素疗效。观察组护理方法作用于口腔黏膜的摩擦力小,可减轻患儿疼痛。因此并且使用制霉菌素粉剂增加了口腔局部药物浓度,起到较为满意治疗效果。

采用观察组护理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了护理质量。此操作方法简便,节约护理成本,且疗效令人满意,这一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但最好现配现用。

参考文献:[1]张爱知,马伴吟.实用儿科药物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章哲华.开塞露与制霉菌素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口腔真菌感染[J].中国基层医药,2007,14(4):650[3]罗明生,高天惠.现代临床药物大典[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6-200.

论文作者:骆蓉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  ;  ;  ;  ;  ;  ;  ;  

新生儿鹅口疮不同护理方法疗效观察论文_骆蓉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