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合作干预对生物共振脱敏患者的影响论文_吴恩珍,唐菁华,李星慧,赵燕

吴恩珍 唐菁华 李星慧 赵 燕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生物共振脱敏患者的医护合作干预效果。〔方法〕将确诊的10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6名和试验组54名,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进行医护合作干预,包括知识讲座、过敏手册和电话随访。〔结果〕经过一年临床干预,试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护合作干预能提高脱敏患者的依从性和疗效

关键词:医护合作干预;脱敏;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effect of the doctor-nurse cooperative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receiving desensitization.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allergic dise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46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while 54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the doctor-nurse cooperative intervention including health lectures,allergic pamphlets and telephone follow-up service.Results Patients’ complianc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one-year intervention(P﹤0.05).Conclusion the doctor-nurse cooperative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patients’complianc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with desensitization.

key words the doctor-nurse cooperative Intervention;Desensitization;Effect

过敏性疾病是全球广泛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1]。过敏性疾病发生机制复杂,治疗方式多样,世界卫生组织(WHO)1998年提出的过敏性疾病最佳治疗方案: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患儿及家长教育、适当药物治疗和标准化免疫治疗[2]。脱敏治疗需要治疗时间长,能否坚持治疗决定了疗效的好坏,依从性问题显得尤其重要[3]。健康教育是传播知识的过程,是患者和家属获得疾病相关知识、学会自我护理的途径[4]。本研究对脱敏患者进行医护合作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的100例过敏性疾病参与脱敏的患者。选择参加知识讲座,接受过敏手册和电话随访的患者为试验组,其余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疾病种类、受教育年限、年龄和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试验组健康教育方法

举办医生护士的专业知识讲座,发给疾病手册,定期进行电话随访。

1.2.1.1 知识讲座

组织患者参加医护专家讲座,内容包括病因、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并发症防治等方面;患者可现场提问,讲座每1个月1次,直至试验组全部病员结束脱敏。

1.2.1.2 手册发放

针对疾病发给相应手册,介绍病因,表现,常见处理;发放手册时给予讲解,回答患者提问,儿童患者手册交给家属。

1.2.1.3 电话随访

每2周由脱敏医护人员通过电话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脱敏效果;解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问题,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与愿望,帮助患者解决困难,做到全程指导。

1.2.2 对照组健康教育方法。主要包括:⑴需求评估。(2)脱敏前进行指导,包括:①解释治疗原理,适应症和禁忌症;②治疗后适当多饮水,多休息可提高疗效。③如果出现急性发作,须就近医疗,必要时应用药物,情况稳定后再继续脱敏;④鼓励患者自我管理,在治疗期间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可减少发病,达到疾病控制的最佳状态。

1.2.3 评价方法

1.2.3.1 疗效判断

疗效分为:①基本控制:过敏表现消失,停止治疗6个月或以上无复发。②显效:治疗后过敏发作减少、程度减轻,即使有小发作,能自行或用小剂量药物缓解。③有效:治疗后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但停止治疗后又复发;④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

1.2.3.2 依从性评价。

主动接受脱敏,按时按量治疗为完全依从;被动接受脱敏,按量不按时或按时不按量治疗为部分依从;不遵照医嘱,经常忘记治疗为不依从。于治疗第6、12个月进行依从性调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 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表3显示,在干预6个月、12个月时,试验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 0.05)。

3 讨论

3.1 生物共振仪是集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于一体的设备。

生物共振技术是建立在量子物理和电磁震荡理论、生物电子环境理论、中医经络和针灸疗法、自然顺势疗法等理论基础之上的治疗过敏病症最先进的检测及治疗技术,具有无痛、无创、无副作用、高准确率的检测、治愈率和有效率高、可检测过敏原种类多、可对药物过敏病人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时间短等优势,当前国内外已广泛用于变应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5]。

3.2 医护合作干预改善了患者脱敏效果

WHO推荐治疗过敏性疾病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案,即对症治疗加对因治疗[6]。医护合作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与掌握,增强患者脱敏的信心,对提高疗效起到关键作用。

3.3 医护合作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7]。

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特应性疾病,需要长期规范化的健康教育、防治、随访及管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8]。医护合作让患者对疾病及脱敏了解更多,能预见到良好效果,提高其依从性。

3.4 医护合作干预减少了病人过敏风险。

引起发病的诱因很多,过敏原、刺激性气体、冷空气、情绪、感染、运动和药物等均可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接触变应原,如对尘螨过敏的患者保持生活环境清洁,勤洗被褥床单。哮喘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接触刺激气体、寒冷、干燥的环境。对猫毛、狗毛过敏患者说服其不能再继续饲养宠物[9]。对已知过敏药物避免再用,尽量不吃包装食物,防止添加剂如防腐剂、着色剂、调味剂导致的过敏风险。

4 小结

研究显示,医护合作干预使患者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有利于医护患之间的良好合作,提高了患者依从性,使脱敏效果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陶金好,孔宪明,曹兰芳等.上海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失食物过敏原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5):461-463.

[2]康煕雄.临床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6.

[3]杨红叶.儿童变态反应疾病脱敏治疗的依从性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7):619-621.

[4]肖惠明,植翠明,叶卫平.白内障专科集体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与评价[J].实用护理杂志,2010,26(9A):4-5.

[5]赵瑞云,徐明敏.生物共振治疗变应性疾病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4):284-285.

[6]叶建仙.舌下含服粉尘蜗滴剂治疗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0,17(1B):53-54.

[7]宁德花,朱瑜琪.病人不依从性的潜在医疗风险及其改善策略[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1):3-5.

[8]李丰,曾华松.儿童过敏性疾病临床诊治及长期随访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30(1):25-28

[9]赵琦,常海霞.护理干预对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脱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8):62-63.

作者简介:吴恩珍,女,1967年8月生,学士,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吴恩珍,唐菁华,李星慧,赵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医护合作干预对生物共振脱敏患者的影响论文_吴恩珍,唐菁华,李星慧,赵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