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论文_雷光建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论文_雷光建

雷光建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初级中学 广安 638019)

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成长,身心进一步发展成熟,由乖孩子逐渐成长为有个性、重情感的青少年,小学阶段的教育方式方法对他们不再那么有效,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更要创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

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老师时,才会相信、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才能对该教师所教学科产生兴趣。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学科老师没有沟通,关系平淡,甚至排斥教师,该生不可能学好该学科。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架起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坎,尤其是语文教师。一要了解学生。老师在掌握学生认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后,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情感要求、心理特点等,从而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具体的学生应有具体的了解,多采用谈心、家访等方式,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触摸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的知己。二要尊重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 要小心得像对玫瑰花上颤动的欲坠的露珠。”因此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人格、兴趣等方面,学生才能对教师无话不说,甚至把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告诉你, 这样师生之间就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师生间就奠定了友谊的基础。三要关爱学生。教师关爱学生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在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仅善于表扬学生,更要耐心帮助每一名犯错误的学生,尤其是对待差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用爱心去感化,让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到在老师心中,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形象,有自己的尊严。语文教师积极主动的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是使学生学对语文产生兴趣的前提。

二、具有广博的学术知识。

“语文教材包括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极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贯穿着语文的全部基础知识和语文能力,因而要有效地从事语文教学,就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可见,广博的知识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也是语文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

一要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古今中外,名家名著众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正在成长中的初中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满腹经纶。

二要具有丰富社会科学知识。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叫老师措手不及的问题,如:《木兰诗》上了两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口诵心记,十分喜爱。有学生问“‘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一洗脚就露馅了呀,小脚怎么藏得住?”如果教师不知道中国妇女弓足起于五代,你会当生汗颜。

三要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岳阳楼记》教学,有位同学问“银白的月光射在湖面上,经折射后,应该是白色,为什么却 是‘浮光跃金’呢?”,语文教师还得用光学原理给予解惑。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你丰富的知识素养能充分体现你的人格魅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注重课上的语言艺术。

初中语文课文本来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丽世界,有社会人生之美的记载,有自然美景的描绘,有高雅艺术的欣赏。语文教师能用艺术的语言“传道受业解惑”,会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如沐春风,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上有哪些技巧呢?一是言之有情,情理交融。语文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上课,善于创设情境,以情感为纽带,启其疑、引其思、激其情,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二要言之有韵,抑扬顿挫。在课上,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的声音高低起伏、长短结合、疏密相间、快慢适宜,随着教学内容时轻时重、时缓时急、错落有致、声情并茂富有节奏美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兴趣盎然、津津有味。三是言之有理,以理服人。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注重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用语言的魅力征服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

总之,语文教师在建立起亲密的师生情谊的基础上,如果再有渊博的知识、饱满的热情、艺术语言,会激发学生学习的语文的强烈兴趣,追随你一起陶醉在语文的世界里。

论文作者:雷光建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6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4

标签:;  ;  ;  ;  ;  ;  ;  ;  

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论文_雷光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