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_英语论文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英语论文,阅读教学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小学阶段,英语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单词、句式的同时还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的交际形成技能;学生能通过学习语言了解一些西方的习俗,实现知识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依据二期课改的精神教师应当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如活动式的英语课、任务式的英语活动课、阅读式的英语拓展课等。英语的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学任务,它可以是独立的一种教学模式,也可以是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课堂教学,通过长期系统地训练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为此,笔者提出以下五种主要策略。

一、注重基础,循序渐进的系统策略

系统策略是指依照学生英语能力习得的规律,在小学阶段指导其进行有计划、有目的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系统策略包括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分年级有步骤地提供阅读材料,设定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学生的阅读过程,从低年级学生的图景阅读为主到中年级的情景对话阅读,最后到高年级的主题式阅读。学生的阅读过程,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最终得以完成新课标要求掌握词汇700个、视听量60小时、阅读量8万字的小学生英语学习总量。

小学英语阅读的系统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应立足于牛津英语教材,以课本为中心基点,夯实课堂内容,注重学生基础的积累。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提供相应的循序渐进的阅读材料,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牛津英语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将教学内容分隔成一个个主题进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不同的主题内容开展相关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供给他们真实的阅读材料,最好是这些阅读材料本身是提供给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阅读的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接触真实地道的英语,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二期课改英语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文化渗透。它要求在英语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英语能力导入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人文历史,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积极价值取向),通过阅读教学的途径介绍这些背景知识给学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英语的理解力和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在整个小学阶段,有系统地制订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有助于学生拓展语言知识量,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系统策略的核心是要把阅读材料相连贯起来把握,从整体语境中去阅读。例如,低年级段是学生英语的启蒙和起始阶段。在该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掌握一些浅显的英语单词和句式,所以在课堂中,应多提供图文类生活常识型、拟人化的儿歌、说唱、对话和小故事等阅读内容,引出新授或完成识字教学,或者通过类似的阅读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和操练。在阅读中通过学习与练习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在中、高年级,学生仍处于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但是学生在字、词句的学习上已经有了一部分的积累。随着心理年龄和社会经验的增长,他们的兴趣爱好的范围指向更生活化的实际现象。于是教师应多以故事、新闻、童话等情景类型的呈现方式提供阅读材料。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方法。如,学生在三年级的Our school(我们的学校)主题中通过朗读课文Kitty与Grandma的对话,要求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字了解Kitty所在学校的概括,进一步引申到能用今天所学相关词句介绍自己的学校。还有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在阅读短篇时,能抓住重要的词语、句子去理解。如在五年级中的一篇故事“Jack and beanstalk”中,有对giant(巨人)这个词的理解,如果简单地翻阅字典很快也能知道答案,但是若采用系统策略,就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从文章入手。学生分别从人物的外形外貌上,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中用英语具体解释“巨人”一词的含义,引导高年级的学生用对比、比较的方法进行判断,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自己的见解,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之间也在倾听、讨论、想象中提炼出故事或文章的主要思想。这些都是运用系统策略进行阅读教学的表现。

二、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的分层策略

分层策略是指在阅读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对不同英语程度的学生提供多层次、多途径的英语阅读指导。从学生个体发展,根据学生英语能力的强弱,多渠道、多方法地在课堂实施多元化的阅读教学。例如通过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阅读素材,有条理、有步骤地适当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指导,有系统,有意义的环境中开展阅读,并能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即能用所掌握的英语知识通过口头或书面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应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英语能力出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尊重学生个体间的能力差异,加强分层指导和设定不同的阅读反馈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是针对6—12岁的儿童进行的。他们的阅读目的是从阅读材料中获得信息或通过多种样式的阅读巩固已有知识。这些学生的年龄差异和原有知识水平、社会经验的不同,造成他们的阅读动机的差异性。于是教师应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首先按照学生年龄与心理的特点,了解他们对哪些信息或材料感兴趣,由此收集相关、相应的素材,制订不同的目标。

学生是课堂中的主角,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他们进行与展开。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在每个班级都明显地存在着,有的班级标准差系数较大,有的较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不同的阅读形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需求。在一年级,教师可进行故事朗读,由学生自己选择角色,开展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进入学生的群体中,对学生的朗读作相应的指导。首先,可要求学生正确地朗读(单词的正确读音,语句的语音语调正确等),同时对部分学生作进一步的指导。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要求能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有语气神态的变化;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要求他们能在跟读学生和教师的过程中达到正确的朗读。在中、高年级应以书面的阅读训练居多。依据课堂教学的主题,设计多种形式的阅读内容,可将阅读理解分成判断型、问题型、归纳型和开放型。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判断型的阅读形式,在阅读材料理解后能作出相应的是否判断,或对材料的错误信息加以修正。让他们依据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对相关问题做出恰当的回答。对英语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要求在此基础上能用所学的语言技能表达自己对阅读材料的观点和看法,提供原汁原味的阅读信息,从学生的能力出发,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形式多样,学乐并举的趣味策略

趣味策略是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采用多种形式的学习体验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对英语学科能保持较长、较高的兴趣度。趣味策略旨在改变形式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将单纯的文字阅读,变为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阅读享受。

阅读教学的趣味策略可以渗透于每一节英语课堂中。具体操作方法可以多样化,如将单纯的脚本式情景对白改编为有声读物。这些视听阅读、体验阅读,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课堂单调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阅读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这种快乐与享受并不是他人所赋予的,而必须由阅读者自己亲身去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精妙。应改变单一的阅读模式,将阅读教学功能辐射在整个课堂环节中。例如,在五年级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有相关动物的主题。于是,教师结合生活中的电影故事《马达加斯加》,利用电脑技术,改编主角的人物对白,请语音语调较好的教师和学生为故事人物配音,赋予人物新的思想内涵。学生们通过听、跟读,不断地理解故事内容。先从听两段人物的独白开始,了解阅读材料中的主要角色,引出新授内容Zoo-keeper,同时也能通过电脑中的图片,用英语介绍“饲养员”的工作性质。看似简单的一个巩固新授教学环节,恰恰体现了学生对视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阅读理解之后的一种归纳和个人观点的表述。接下来,再通过想象和为人物出主意等开放型题型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后,再归纳复述wild animals(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完成一份动物的研究简报。学生们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不知不觉地对课堂新授的内容进行了巩固,还通过对故事的理解与思考,对人物和故事的主题形成了个人观点。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最后呈现动物被无辜猎杀的图片,学生往往能发自内心地用英语说出“Don't kill the animals.They are our friends.”使得本堂课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四、精泛结合。文化渗透的技巧策略

技巧策略是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教学应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应重点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善于找到最好的切入口,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从课题、词、句、结尾等多种方面深入,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大致被分为精读和泛读两种。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英语能力有限,所以阅读材料也应相对简单和简短,以做到在泛读中求精,在不同的泛读中体现或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的技巧。还应当通过反复地朗读对话或短故事,来理解故事中的关键字词义,让学生体会它的准确、恰当和巨大的表现力,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此外,还可通过阅读时变化语气,来体会故事情节的起伏,在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中启发学生去感受文本,体会情感,读出韵味。

通常,词汇量大的学生阅读能力比较强。词汇量大的人阅读速度和理解的程度会优于词汇量少的学生。但是影响阅读的因素绝对不仅仅是词汇量。关键是看阅读者的词汇技能、如何识别单词的意思、在说话或写作中选择合适的单词等。词汇量和词汇技能对阅读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生词汇量有限,但教师可以努力的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词汇理解力,在语境的体验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词汇运用技能。例如,在五年级的英语教材中,有一篇课文说到的是Supergirl and Superdog的一次历险故事。在故事的文章中提到一个单词save,在理解课文时,学生会在很多的环节中提到help,主人公如何一步步地努力,层层克服困难最后找到失踪的孩子,并从孤岛中把他们营救出来。因此,可抓住help和save这两个单词在这篇故事中的相近词义让学生多次阅读,分析背景材料,区分二者间的程度不同。学生在一次次剖析理解的过程后,对save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可教导孩子们碰到任何困难都不要气馁,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失去信心。

五、活化评价,以人为本的评价策略

评价策略是教师对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结果,作出客观、公平、公正的判断,并根据英语阅读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环境中体验、感受、领悟英语,优化学得,强化习得,形成多渠道、多层面、多元化的评价格局。评价的形式应体现出多样性与灵活性。评价的策略并不在于注重学生最后的一个阅读结果,而在于通过这样的评价手段能对学生的阅读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评价策略的正确运用有助于学生找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帮助学生走出母语的限制,达到顺畅英语交流的目的。评价过程可以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在课堂上设计趣味性强的阅读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这可以是学生的一个评价结果。教师经常课堂表扬或将学生的阅读成果(自编剧本、自做小报、小作文等)给予张贴或发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大增,这也可看作是学生的评价结果。

标签:;  ;  ;  ;  ;  ;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