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止血用于鼻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孙靖,蔡航,陈晓佳

立止血用于鼻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孙靖,蔡航,陈晓佳

孙靖 蔡航 陈晓佳

(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摘要:目的:分析观察立止血用于耳喉鼻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诊的62例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鼻出血组和手术组各31例。对鼻出血组患者采用立止血静脉小壶滴入,一天两次,每次1ku;对手术组患者在手术前半小时肌注立止血1ku,术后返回病房后采用静脉小壶滴入立止血1ku。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鼻出血组患者显效16例,有效12例,稍有效2例,无效1例,止血有效率为90.5%,手术组患者显效11例,有效18例,稍有效2例,无效0例,止血有效率为93.7%,且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立止血用于耳鼻喉出血起效时间快,止血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立止血;耳鼻喉出血;手术

耳喉鼻科手术较外科其它手术来说,对止血有特殊的要求。立止血(Reptilase)又名血凝酶,是从巴西矛头腹蛇蛇毒分离精制而成的冻干粉注射剂。立止血对血液具有凝血和止血双重作用,能使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单聚体,还能加速凝血酶原形成,促进凝血过程。本研究对立止血用于耳鼻喉出血的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鼻出血患者(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鼻出血组和手术组各3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0±2.5)岁。其中,鼻出血组患者出血量范围在200mL到800mL之间,平均出血量为250mL,在应用立止血治疗前均在门诊采用其他止血方法治疗10天以上仍未取得理想效果。

1.2治疗方法

对鼻出血组患者采用立止血静脉小壶滴入,一天两次,每次1ku。对其中出血量大于400mL的患者,当天额外肌注立止血1ku。

对手术组患者在手术前半小时肌注立止血1ku,术后返回病房后采用静脉小壶滴入立止血1ku。

1.3评价标准

鼻出血组患者止血疗效分为显效、有效、稍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在当天除掉鼻腔的填塞物后无继续出血现象;有效:患者在当天除掉鼻腔的填塞物后有继续出血现象,但出血在第二天停止;稍有效:出血在第三天停止;无效:患者在第四天仍有继续出血现象。

手术组患者止血疗效同样分为显效、有效、稍有效和无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效:手术中患者出血量的范围在10mL至20mL之间,或术后24小时内无出血现象;有效:手术中患者出血量的范围在20mL至50mL之间,或出血在术后48小时内停止;稍有效:手术中患者出血量的范围在50mL至100mL之间,或出血在术后72小时内停止;无效:手术中患者出血量超过100mL,或在术后72小时后仍有继续出血现象。

采用统计学SPSS17.0对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实施处理与统计,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2.结果

在鼻出血组31例中,因上感高烧出血9例,显效5例,有效4例,稍有效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因鼻外伤出血4例,显效2例,有效2例,稍有效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因鼻中隔偏曲出血11例,显效7例,有效3例,稍有效1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0.9%;因高血压肺心病出血7例,显效2例,有效3例,稍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71.4%,总有效率为90.5%。

在手术组31例中,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8例,显效2例,有效5例,稍有效1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87.5%;实施切除术8例,显效2例,有效5例,稍有效1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87.5%;实施上领窦根除术8例,显效3例,有效5例,稍有效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实施喉蹼等喉内手术7例,显效4例,有效3例,稍有效0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93.7%。

3.讨论

鼻出血虽以综合性治疗为主,但首先要行鼻腔局部止血,再进行针对病因的检查和治疗。准确确定出血点、应用有效的止血方法是治疗鼻出血问题的关键所在。立止血是从巴西矛头蛇(Bothropsa—trox,又称大具窍短蛇)的毒液中分离、精制所得的一种巴曲酶(Batroxobin)制成的制剂。其药理毒理:注射1单位的注射用蛇毒凝血酶后20分钟,健康正常成年人的出血时间测定会缩短至1/2或1/3,这种止血能保存2-3天。适应症:可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如:外科、内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的出血及出血性疾病;也可用来预防出血,如手术前用药,可避免或减少手术部位及手术后出血。注射用蛇毒凝血酶仅有止血功能,并不影响血液的凝血酶原数目,因此。使用本品无血栓形成危险。它是一种单链糖蛋白,由17种氨基酸组成,总氨基酸数为231个,分子量39000—43000。立止血作为一种止血药在临床上规定的用法及用量为:急性出血时,可静脉注射,一次2g氏单位(xU),5—10分钟生效,持续24小时。非急性出血或防止出血时,可肌内或皮下注射,1次1—2ku,20-30分钟生效,持续48小时。用药次数视情况而定,1日总量不超过8ku。在本研究中,应用立止血治疗后,鼻出血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为90.5%,手术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为93.7%,总体止血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木提江?阿不提.立止血用于102例耳鼻喉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28):123-124.

[2]李小敏,窦晓晖,等.立止血局部注射在耳鼻咽喉科出血中的应用[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1):107-110.

[3]窦迪,张勇,等.止血治疗鼻出血的疗效[J].河南医药信息,2001,9(14):34-35.

论文作者:孙靖,蔡航,陈晓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7

标签:;  ;  ;  ;  ;  ;  ;  ;  

立止血用于鼻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孙靖,蔡航,陈晓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