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厂的生产中,汽轮机是重要的生产设备,通常消耗着大量的能源,这给电厂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随着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电厂的工作也进入到倡导节能环保的时代中,汽轮机运行中应用的节能技术以及节能的管理方式,使得能源的消耗量有效的降低。在汽轮机的运行中,技术人员需要对于其运行的状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展开节能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电厂;汽轮机;节能降耗
1汽轮机组的运转特征
汽轮机组是电厂进行生产作业的关键设备,以蒸汽为动力源,实现将热能转化成动能。相较于传统的蒸汽机来说,对外在环境的抗干扰水平高,运转效率更高,服务寿命更长。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汽缸变形、渗漏等,导致生产经营效率降低、能耗大、生产环境不稳定以及增强后期设备的维护工作量。汽轮机组的运转原理有以下两方面:第一,冲动作用原理。汽轮机开始运转时,高温高压蒸汽经过动叶片以及静叶片汽道过程时,运动方向产生变化,冲击叶片,因而叶片进行运转,实现了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变;第二,反动作用原理。当高温高压蒸汽处于动叶片构成的汽道中时,将会发生缓慢升温、膨胀并且加速的情况,因而变动初始方向,随即为叶片提供冲动力,进而推动叶片做功。
2能耗影响因素的总结与研究
2.1汽缸的工作性能
汽缸是汽轮机内的主要零部件之一,在发电过程中起到了密闭隔断的作用,将蒸汽封闭在机组内部,进而通过蒸汽热能带动机组做功,实现热能到机械能的转换目标,因此在气缸的外周配套有多种类型的管道,实现排汽、进汽以及回热抽汽等工序任务。在发电的过程中,汽轮机内缸与内部蒸汽直接接触,因而有大量的热能传导至缸壁,继而辐射传导至外缸,成为了主要的热能消耗因素。因此在设备的设计方面,必须在两层之间设置夹层气流,以减少该类能耗。
2.2运行机组通流性
汽轮机组的工艺流程需要保障蒸汽的顺利流通,从这一角度分析,流通效率越高,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能耗就越小,从而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来看,良好的通流性是对于电厂汽轮机组的正常运转,实现各个工艺环节的无缝衔接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科学的调整运行机组内的通流面积以及汽流量,从而实现提高汽轮机缸效率、降低热耗和减少煤耗的目标。
2.3工作环境的影响
对于电厂汽轮机组的热效率与能耗水平起到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压与温度两种。在汽轮机组的工作过程中,汽轮机的汽缸会在燃料持续供应的情况下,产生更大的喷水量和空气比重,这些环境因素的改变将会带来明显的热能消耗的提高,从而影响汽轮机组的做功效率。
3节能降耗策略
3.1控制汽轮机给水温度
水温变化会对燃料量变化造成直接的影响,如果锅炉内水温过低,会在一定程度内加大能源消耗,同时相应增加烟气排放量,导致机组效率得到相应的降低。为了进一步确保汽轮机运行的高效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水温控制,确保水温符合相关规定,进而保障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同时,电厂还需要定期检修加热器,避免出现堵塞或内漏事故。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汽轮机加热器水位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上下端差正常,对设备安全运行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加热器钢管、隔板进行定期检查,明确钢管密封性,确保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维持凝汽器最佳真空
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确保凝汽器始终处于最佳真空状态,确保汽轮机运行更为高效。在进行具体工作过程中:①需要确保机组具有良好的真空严密性,真空密封凝汽器,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实验,找出渗漏原因并对其进行具体分析,灌水检漏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手法,通过定期开展实验检测能够确保凝汽器始终处于真空状态。②需要进一步监督循环冷却水质量,实现冷却水质量的有效提升,确保凝汽器不锈钢管或钛管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③还需要严格监视汽轮机运行,确保冷凝器始终处于正常水位,避免凝汽器出现真空下降现象。与此同时在针对凝汽器提升真空时,需要进行作业限度的合理控制,通常情况下,真空具有其特定的限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综合考虑发电量和厂用电量的同时进行自身真空的有效提升,从而实现整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3.3改进汽轮机的启动
①需要进行设备启动时间的合理规划。②需要确保汽轮机启动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为了对其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在设备启动之前需要全面检查汽轮机,同时还需要针对汽轮机运行机制和内部构造进行有效的启动预判,确保能够提前发现汽轮机启动时可能对其启动时间造成影响的各项因素。同时,为了实现启动时间的进一步控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科学处理疏水系统,通过有效增加疏水点数量,实现暖管时间的有效缩短,进而使汽轮机启动时间得到有效缩短。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预暖汽轮机,在一定程度内提升汽轮机缸温,实现暖管时间的有效控制,进而节省启动时间,在机组并网之后,还需要基于电网要求尽快带负荷。③需要确保合理进行疏水排放。在机组启动时,为了确保有效降低汽水排放量,必须更为有效的应用疏水管道。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通过应用开高低旁方式控制汽轮机压力,同时还需要手动降低凝汽器真空,确保汽轮机背压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冲转并网需求,从而实现暖机速度的有效提升。对汽水进行更为有效的回收利用,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确保其合理性和经济性。
3.4制定规范化的人工管理制度
在目前的汽轮机工作管理中,所采取的工作模式是人工管理的手段与机器的监管同时运行,事实上,由于汽轮机运行在电厂的发电中重要性极高,因此人工的检测与管理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的运行中调整策略的应用也需要通过人工的管理手段进行。因此,在人工的管理中,需要根据综合性的经验以及电厂中实际的生产状况制定相关的管理规范,使得汽轮机在运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能够有规范的标准。在运行策略的制定过程中,主要需要关注汽轮机燃煤量和汽水循环的运行状况,保持二者能够在汽轮机组运行中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
4结语
汽轮机的节能降耗对电厂机组效率及经济效益具有很大影响。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汽轮机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研究的主要课题。节能降耗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具有多种方式,所以研究汽轮机节能降耗时,要全方位分析、认真总结节能减排中潜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旭.电厂汽轮机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35(11):90-91+98.
[2]耿真.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组节能降耗措施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4-6.
[3]郭刚,包七十三,萨仁高娃.探究电厂汽轮机运行中的节能降耗工作[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43(01):67-68.
[4]金培红.电厂汽轮机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01):101-102.
[5]杨永兴.试论电厂汽轮机运行的节能降耗[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1):175-176.
论文作者:王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汽轮机论文; 机组论文; 电厂论文; 节能降耗论文; 凝汽器论文; 汽轮论文; 疏水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