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曲立森

结合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曲立森

曲立森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山东 烟台 264100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增进健康并不是唯一功能,也不是唯一目标。体育课程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体育课中要注意德与体的内在联系,处理好教学与育人的关系,而且要做到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结合体育课堂常规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法规之一,通过课堂常规的贯彻落实,可以使学生养成听从指挥,服从领导,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所以每个体育教师都应把贯彻落实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作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结合体育课堂教材的不同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教材内容繁多,有的教材本身思想性很强,这要求教师能结合教材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体育教材中大部分游戏都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情节、竞赛成分和比赛规则,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特有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相互合作、维护集体利益、爱护公共财物;勇敢、顽强、果断、机智、诚实;以及胜不骄,败不馁的教育等;如体操教学培养学生勇敢、刻苦、机智、果断的品质;组织相互保护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团结友爱精神;耐力跑教学,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精神;球类教学,要求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实现热爱集体、团结协作的目标;布置场地器材,加强爱护公物教育和劳动教育。武术教学,通过练武习德,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结合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言行,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渊博的知识、生动的组织形式、高雅的体育气质、干净利索的示范动作等都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崇拜,带动学生克服困难,顽强进取,从而达到意志品质的升华、提高。体育教师应具有严格的“自律”精神,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教师如果上课时表现随便,对学生用语粗俗,甚至漫骂,不穿运动服、运动鞋,都可能给学生留下阴影,不利于他们良好品质的形成。作为体育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平易近人、严以律己、坚守信用,用自己专业、广泛的知识技能促使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做出表率。

总之,结合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传道”、“授业”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优化的育人效果,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素质, 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起独立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论文作者:曲立森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结合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论文_曲立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