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论文_热也提别克·玛木尔别克

浅谈如何上好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论文_热也提别克·玛木尔别克

热也提别克·玛木尔别克 新疆塔城市第六中学 834700

摘 要: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体育教学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思维,以分析和解决体育与健康问题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体育课程 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并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并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为了更好地上好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我们经常采用了以下几几种教学法。

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通过提问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行动的主体,诱导学生围绕问题收集材料,整理材料,进行论证,争取正确的结论。问题提出后,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循循善诱,层层激发,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探索。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往往期望学生的回答与所谓“正确”或“标准”说法一致,当学生的回答不一致时,就打断学生的回答,然后让其他同学回答或自己把正确的答案全盘说出。其实学生的回答与正确思路、标准答案南辕北辙是难免的。例如,在教学中,我们首先提出探究性问题,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热情。然后从教材的特点出发,运用一些有趣的、游戏化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参与。当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起来后,就转入正常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简单的动作到动作的形成,让学生整体地自主地接受和学习,在游戏和比赛化的练习活动中掌握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技术掌握到要求的水平后,再开展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充分获得体育运动的乐趣,体验失败与成功、身体疲劳与心理快乐等不同的情感变化。再后,帮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健身价值,指导学生利用体育运动健身的基本方法。

二、掌握运动技能

学生通过对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达到一定要求后,就转入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用3-4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群体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纠错,互相总结,感受参与运动带来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艰辛、竞争与合作、情绪的宣泄与情感的升华等丰富的内容。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积极促的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情节丰富的故事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将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活动并给予纠正指导动作。学生们在虚幻遐想的情境活动中,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三、思考与练习

让学生课后加强对本次课的思考与反思,结合现实生活去感受体育对学习和生活有多大的帮助。并通过每天的课外活动对所学动作、内容进生动活泼的复习,以加强学生记忆、提高动作质量。教师要加强监督检查。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到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知识和方法,并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活动技能。事实上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将客观的、显性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学习和隐性的、潜在的体育兴趣、意识、情感、能力、习惯的形成糅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

总之,体育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到运动技能学习,到体验运动乐趣,再到形成体育价值观,这么一个完整的建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心理过程为体育教学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和体验,逐步形成体育课的认识,懂得终身体育与自己人生幸福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格桑 浅谈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J].西藏体育,1999年,04期,45。

[2]柴学军 浅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西藏体育,1997年,02期,32-33。

[3]张艳 杨可 浅谈体育课的准备活动[J].辽宁体育科技,1999年,03期,45-46。

[4]夏峰 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中国学校体育,2001,(5)。

[5]李晋裕 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学生体能.中国学校体育,2002,(2)。

[6]蒋中秋 让学生拥有自由的学习空间.中国学校体育,2003,(5),第15页。

论文作者:热也提别克·玛木尔别克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6月总第17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1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上好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论文_热也提别克·玛木尔别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